赤峰衛的地盤上礦藏豐富,有超過十億噸鐵礦,幾十億噸煤炭儲量,幾十萬噸銅礦,還有金礦、銀礦。
“紅旗軍”體系鋼鐵產量平均兩年翻一番有餘,對於鐵礦石的需求與日俱增,建設新礦區增加產量迫在眉睫。
因此黃漢瞧上了擁有大量礦藏的赤峰衛,佔領並且固守住這片區域,把這裡經營成爲資源提供地勢在必行。
黃漢雖然不知赤峰衛礦藏的具體位置,但是知道個大概。
多派人手有的放矢當然會提高效率,重點鑽探元寶山、大黑山,很快就會找到煤炭、鐵礦石和銅礦、金銀礦的礦脈。
這裡會長期駐紮一個甲種營正規軍,經營好赤峰衛使得這個衛所擁有足五個千戶衛所軍。
隨着礦藏不間斷被探明、開發,相信不久後這裡會成爲關外最繁華的所在之一。
黃漢一向穩紮穩打,沒想着一口氣滅了建奴,會上提出了攻取錦州把建奴壓縮到三岔河東的戰略構想,初步決定遼西走廊完成秋收,遼東秋收剛剛開始之時發動進攻。
這樣的佈置比較狠毒,本來糧食就難以爲繼的滿清被逼得完成不了秋收,他們的日子該怎麼過?
諸將得知崇禎十一年將要不間斷打仗人人一臉興奮,屢戰屢勝的軍隊士氣高昂,將士們都渴望上戰場。
因爲執行戰鬥任務的普通士兵包括衛所軍、隨軍勞役都是雙餉,軍官的收入也高出三成,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能夠博得軍功獲得提拔,還能夠得到不菲的人頭賞。
在陝西肆掠的滿蒙騎兵不知道“紅旗軍”發了狠要斷了他們的歸路,這段時間他們不僅僅打了從咸陽出來的明軍,還把嘗試突破重圍的西安守軍打掉了三千餘。
眼看着圍城一月有餘,已經出了正月,濟爾哈朗和阿濟格見高迎祥把西安團團包圍就是不肯攻城着急了,他倆派遣范文程前往流寇中軍交涉。
這段時間阿濟格二人已經往盛京派遣了幾批信使,把遠征陝西大清軍的戰果向主子崇德通報,得知遠征軍損失小戰果輝煌,紅歹是讚賞有加。
現在來自盛京的信使已經到了三批,他們不僅僅帶來了封賞聖旨還帶來了許多信件,包括崇德寫給阿濟格、濟爾哈朗、范文程的親筆信。
紅歹是在信中勉勵他們再接再厲,既然已經在陝西立足衣食無憂,那麼不妨再堅持一段時間。
發現“紅旗軍”主力被吸引來火速脫離,讓流寇跟“紅旗軍”消耗,萬萬不能再折損大清國勇士。
很明顯,主子委婉的表示調動“紅旗軍”主力進入陝西纔是達到預期,其他都是虛的。
可是陝西鬧得天翻地覆就是不見“紅旗軍”出現,別說主力,連幾百人馬都沒發現。
由此可見有可能流寇還鬧得不夠狠,是時候打破西安城擒拿大明藩王、郡王了,倒要看看大明的藩王究竟有沒有份量。
范文程帶着任務而來,想用三寸不爛之舌勸說高迎祥、李自成等等儘快組織總攻,避免夜長夢多。
流寇的大頭目絕大多數是土生土長的陝西人,他們何嘗不知太多陝西軍民躲入西安城裡。
陝西連年糧荒,西安城裡的存糧有限,如今有義軍圍困,有清軍打援,只要熬到明軍糧食告罄,西安城就會不攻自破,犯不着消耗實力蟻附攻城。
高迎祥和李自成等等將領客客氣氣在中軍宴請范文程,因爲這段時間清軍又給了他們不少繳獲自明軍的武器鎧甲。
見他問起義軍何時發動總攻,李自成解釋道:“咱們錢糧充足耗得起,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段時間都在加強義軍的訓練,幾十天下來兒郎們戰鬥力提高了不少。
眼看着城裡就會斷糧,那時西安城說不定就會唾手可得,那裡的三十萬軍民都有可能向義軍投降,咱們的實力再次倍增不在話下,犯不着互相打生打死把城池打得殘破不堪。”
范文程問道:“咸陽王如何能夠肯定明軍的糧食一定會在義軍之前告罄?萬一城裡糧食足夠,反倒是義軍先吃光了糧食,豈不是弄巧成拙?”
李自成道:“範大人且放寬心,義軍在漢中城還有不少屯糧,足夠大軍飽食,本王估計西安城裡的糧食至多再撐一月餘就應該沒有了。
這絕對不是本王自說自話,不僅僅是前期收集情報得出的結論,還是這幾天詢問幾百明軍俘虜得到的可靠消息。”
范文程道:“我大清軍擅長騎戰,其實無所謂是否得到城池。
義軍拖家帶口幾十萬,沒有城池可憑萬一來了大股明軍增援,你們的隊伍有可能被一戰擊潰也未可知。
本官還是認爲應該早早下手奪城纔是上上策,以免夜長夢多出現不可抗拒的變數。”
李自成道:“範大人此言差矣,清軍從遼東遠赴陝西難道是爲了攻城掠地?以本王所見應該是爲了緩解遼東面臨的壓力,是想着調動'紅旗軍'吧?”
多次和流寇將領接觸,范文程對李自成留下了深刻印象,認爲此人足智多謀應該是流寇中難得的大將之才,見李自成能夠意識到清軍遠赴陝西的目的倒是沒有顯得驚訝。
他一臉波瀾不驚的樣子,端起酒杯做了個請的動作後一飲而盡,這纔開口道:
“咸陽王的分析不無道理,我大清軍確實有圍魏救趙的意圖,聯合義軍自然是爲了增強實力。
大清軍畢竟不可能在陝西久留,因此我們才希望用最短的時間助義軍奪取更多城池,拿下更大地盤。”
李自成笑道:“西安城如同一塊叼在嘴裡的肉,不吃下去更加有機會調動'紅旗軍'。
明軍爲了大明兩位藩王十幾位郡王的安全無論願不願意都得硬着頭皮前來救援。
如果已知西安丟了,藩王、郡王死了或者被俘虜,本王估摸着援軍應該不會來了,‘紅旗軍’更加不會來陝西,因爲五年平遼的任務比爭奪陝西重要多了。
明軍應該選擇在潼關、黃河一線重新經營防線以阻止義軍、清軍向河南、京畿之地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