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形勢一片大好

京畿之地目前形勢一片大好,老百姓能夠安心勞作故而基本上沒有閒田,日子過得下去,。

自從“紅旗軍”承包了五年平遼又下手控制了跟京畿之地接壤的大半個山西后,北直隸有可能面臨敵人的防線只剩下了內線。

因爲北京方圓三五百里範圍被“紅旗軍”駐防區包了三面,唯有南邊跟河南接壤處沒有駐紮“紅旗軍”正規軍。

崇禎猜忌黃漢不假,但是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

以前的兵部尚書張鳳翼現在參與平遼計劃,代理劉之倫行使兵部尚書實權的何如寵告老還鄉了,劉之倫當上了閣臣。

他們這三個兵部尚書從來沒想過對付“紅旗軍”也不肯跟黃漢爲敵,只要“紅旗軍”駐防,他們就樂得撤下需要朝廷發餉的軍隊。

現任兵部尚書楊嗣昌是個戰略家,幻想着完成“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大計劃消滅流寇名垂青史,更加不可能在這關鍵時刻節外生枝故意跟“紅旗軍”離心離德。

因此京畿之地大明需要屯兵駐守的只有南面,目的是防止流寇在冬天突破黃河天險。

劉之倫、方正化、李若璉從來沒有懈怠,一直注重訓練人馬,崇禎去年得到的銀子也有不少用在訓練京營人馬。

周遇吉、黃得功、孫應元由於去年戰功赫赫如今都當上了總兵官,麾下正兵營人馬六千完全足額,騎兵三步兵七的比例只高不低。

崇禎皇帝也早就知道黃漢訓練“紅旗軍”的做派,懂得實戰練兵更加容易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他盤算着派出京營人馬去山陝河南跟流寇輪戰。

這樣做不僅僅能夠提升京營的戰鬥力也可以讓將領得到鍛鍊得到展現才能的機會,一旦發現將才當然會不拘一格使用。

總兵官孫應元、副將林大業、陳皋等等被派遣去山西歸屬於洪承疇指揮,他們統領的京營人馬足一萬,騎兵超過三千,衣甲和裝備的質量高於普通邊軍。

洪承疇等來了忠於朝廷的這一萬人馬心中有了底氣,他比較放心曹變蛟、楊國柱、王廷臣三個總兵官,讓他們形成一路軍。

自己以京營人馬壓陣驅使賀人龍、馬科、唐通人馬作爲主力跟流寇硬撼。

有了孫應元、林大業、陳皋率領一萬忠於大明的人馬爲洪承疇撐腰後,效果不錯,賀人龍、馬科等等知道再不拿出行動躲不過去了,也發了狠開始動真格。

也是由於有了剿餉,朝廷爲了讓明軍賣命,難得下發、補發了半年軍餉,洪承疇這裡人多勢衆,又剛剛到手了不少錢糧士氣大振,一下子就如同打了雞血般興奮了。

高迎祥、李自成、老回回等等不明所以,被忽然厚積薄發的明軍暴揍後才覺得對手貌似武神附體了。

不得已,忽分飛,流寇爲了避免主力被斬盡殺絕又玩起了化整爲零。

高迎祥、李自成、老回回馬守應、混十萬馬進忠、橫天王王子順等等頭領各帶老營人馬往四川方向流竄。

洪承疇打散了風頭正盛的陝西流寇主力斬首兩萬餘級,俘獲十幾萬流民。

在這期間高傑、白廣恩這兩個流寇出身的將領脫穎而出被洪承疇看上,分別給了他們遊擊官職而且是實授。

得到了遊擊實授意味着跟總兵官僅僅是鬆散的隸屬關係,有了獨立自主權,有了直接指揮的兩三千人馬。

新官上任的遊擊,而且是出身不好的將領不可能得到足額人馬,也不可能拿到足餉,但是這二人能力非同凡響,路子跟大明將領截然不同。

想想吧?流寇有誰給糧餉,他們還不是如同滾雪球般發展?

高傑和白廣恩就是造反的流寇頭目之一,太熟悉昔日一起打家劫舍的同夥的做派。

他們甚至於能夠找得到流寇埋藏金銀財寶的地點,被打散包圍的流寇有不少人高傑、白廣恩認識。

往往這些被高傑、白廣恩追上的散兵遊勇見到昔日的頭領揮揮手,這些人立刻選擇歸順,第二天就換上鴛鴦戰襖幹上了明軍。

沒用多長時間,高傑、白廣恩的遊擊營就兵強馬壯人數突破三千六百的定額。

用人之際,洪承疇選擇了睜一眼閉一眼,只要麾下將領肯跟流寇幹仗,任由他們野蠻發展。

這就是進入明末後大明朝廷的悲哀,是否能打、是否忠誠、是否屠殺老百姓不重要,重要的是手上有多少人馬。

左良玉壞事做絕卻因爲麾下人馬幾萬,朝廷無可奈何,還得封官許願哄着他幹活兒就可見一斑。

高迎祥、李自成等等玩了金蟬脫殼後繞過漢中一舉拿下廣元縣繼而又攻克寧羌州,不僅僅再次裹挾了大量青壯年,還有不少突出明軍包圍圈的人馬趕來匯合。

再次積蓄了力量的流寇、流民大軍人數又超過了二十萬,他們不滿足於打縣城、州城,眼睛瞄上了漢中府。

漢中築城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至紀元前的戰國時期,又經過歷朝歷代加固擴建,如今城高三丈周長十里,全部包轉四門都修建了城門樓子,比較堅固。

然而再堅固的城池也經不起內應外合,流寇爲了奪城再次使用混入奸細的做派。

如今“紅旗軍”在陝西僅僅保留了兩座城池在經營,分別是漢中和西安,城內有四方快運、“紅旗大糧行”、“紅旗郵局”還有四方錢莊。

介於陝西兵荒馬亂,把現銀存入四方錢莊的地主老財、達官貴人多不勝數,四方快運總是需要運出現銀運進糧食。

也幸好有不少旗衛和四方快運鏢師、四方錢莊警衛在漢中活動,旗衛陝西軍情處頭目也趕來漢中親自指揮。

旗衛的忠誠度乃是重中之重,各省軍情處負責人的地位和權力僅次於黃四方、李三娘子這樣的大特務頭子,當然都是起家班底。

陝西軍情處的負責人是黃惠武老家在九里臺村,比黃漢還要長一輩,是黃沂州的本家兄弟還不算遠。

他是在崇禎四年負傷後轉入旗衛,如今做到了軍情處負責人,級別和待遇相當於“紅旗軍”實授千總,黃四方和李三娘子的待遇跟營主將相同。

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九百四十一章: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三百五十九章:發展壯大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湯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六十九章:交換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六百四十七章:流水不腐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一百八十四章:原動力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歸師勿掩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一百九十一章:一聲嘆息第七百九十二章:徵西將軍第二百七十章:飽以老拳第五百一十四章:人善被人欺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二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湯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五百五十三章:江心洲第八百五十三章:橡膠園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五百七十七章:“活秦檜”陳洪範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六百八十二章:咄咄怪事第一百三十一章:等缺額第二百七十四章:絕戶計第一百五十五章:豎子敢爾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第六百三十五章:要挾朝廷第三十三章:鳥銃第七百零四章:裡應外合第一百九十三章:豐收在望第二百一十章: 納妾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三百五十七章:一隻雞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四百零九章:弱肉強食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八百八十九章:竹籃打水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第八百七十章:傷筋動骨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八百八十一章:繳械不殺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五百二十五章:窩囊廢第三百三十一章:寬奠堡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六百八十三章:戰意盎然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計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戰線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納格第一百六十二章:選擇題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二百三十三章:準備野戰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七十八章:扯張虎皮做大旗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三百四十一章:一片狼藉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
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九百四十一章: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三百五十九章:發展壯大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湯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六十九章:交換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六百四十七章:流水不腐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一百八十四章:原動力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歸師勿掩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一百九十一章:一聲嘆息第七百九十二章:徵西將軍第二百七十章:飽以老拳第五百一十四章:人善被人欺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二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湯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五百五十三章:江心洲第八百五十三章:橡膠園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五百七十七章:“活秦檜”陳洪範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六百八十二章:咄咄怪事第一百三十一章:等缺額第二百七十四章:絕戶計第一百五十五章:豎子敢爾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第六百三十五章:要挾朝廷第三十三章:鳥銃第七百零四章:裡應外合第一百九十三章:豐收在望第二百一十章: 納妾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三百五十七章:一隻雞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四百零九章:弱肉強食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八百八十九章:竹籃打水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第八百七十章:傷筋動骨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八百八十一章:繳械不殺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五百二十五章:窩囊廢第三百三十一章:寬奠堡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六百八十三章:戰意盎然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計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戰線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納格第一百六十二章:選擇題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二百三十三章:準備野戰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七十八章:扯張虎皮做大旗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三百四十一章:一片狼藉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