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再來遵化

紅歹是退兵回遼東的路線歷史上記載得明明白白。

他先是異想天開帶着主力殺到山海關下,意圖直接破關而出免得繞道蒙古多走一千餘里費時費力。

可是野蠻人沒有炮手,拉上繳獲的紅夷大炮威逼投降的明軍炮手轟擊山海關城牆之時發生了意外。

也不知是明軍炮手不肯爲奴有意破壞紅夷大炮選擇跟敵人同歸於盡的緣故,還是炮手本來就是半吊子不知道火藥定裝是多少。

總而言之紅歹是奪取山海關的依仗,那些費心勞力好不容易拉來山海關下的幾門紅夷大炮第一輪發射就炸膛了兩門。

山海關城牆完好無損,後金軍死了二十幾個,導致野蠻人害怕這東西再也不敢使用。

沒轍,山海關貌似打不下來,算了吧,接着繞道唄!紅歹是帶着主力又一路流竄作案在三月中旬來到了京師城外。

後金軍破不了山海關,就意味着得不到相對平坦的遼西走廊,他們搶來的大量牲口、大車、物資需要翻越綿綿燕山山脈經過大草原才能夠運回遼東。

無論什麼戰爭狀態,運輸輜重的隊伍最容易被敵人襲擊,爲了愉快地搞運輸,紅歹是虛晃一槍再次殺往大明京城,目的就是調動大明勤王軍接着在京畿之地乾耗。

以爲後金軍退兵的袞袞諸公見建奴捲土重來被嚇得不輕,京師再次戒嚴,明軍沒有人馬出戰,紅歹是也沒有意圖攻城,他耀武揚威在京師外圍轉了三天,崇禎三年三月十九日來到良鄉認祖宗。

良鄉大房山有金太宗完顏晟的恭陵、金章宗完顏璟的道陵,紅歹是居然大搖大擺帶着兄弟們來祭陵。

其實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子孫里根本沒有這些通古斯野種,可惜死人不會說話,被努爾哈赤的幾個兒子祖宗了也無可奈何。

代善的三兒子薩哈廉奉命主持祭祀儀式,紅歹是這一手玩得妙,正紅旗上上下下果然很受用。

黃漢這個穿越者大體知道接下來後金軍應該怎麼調度,怎麼肯虛度光陰?

現在已經二月底,黃漢有了七百幾十騎兵,擁有全鐵甲、鐵面甲裝備的弓馬嫺熟騎兵足五百,有了這些本錢再也不會怵一個建奴上等牛錄。

這就意味着躲開後金軍主力接着幹黑吃黑的好買賣之時可以下手打劫的對象倍增,光陰苦短日月如梭,不抓住這難得的好機會多殺敵多多搶金銀財寶,以後悔之晚矣!

黃漢帶着人馬往遵化去了,那裡有劉之綸部駐守,有大量的糧草儲備,黃漢準備以此地爲據點襲擊方圓百里內出現的後金軍。

想必劉之綸會樂見其成,根本不會害怕引來後金軍報復,這人沒事還找事呢,黃漢去搞風搞雨一定很對他的脾氣。

其實沿途大明控制的城池何其多也,但是黃漢不敢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不知根知底的文官武將。

萬一自己帶着人馬完成了突襲被後金軍追擊得上天入地,急需進城池躲避被圍殲的命運之時。

某城某文官武將害怕後金軍不顧傷亡進行報復性攻城殃及池魚,他們效仿駐守三屯營城的總兵官朱國彥來個大門緊閉堅決不放客兵入城,黃漢豈不是要步趙率教的後塵?

而劉之綸這個人可以信賴,他放下好好的京官不做,放棄享受士大夫美滋滋的好日子,在飛雪連天的數九寒冬毅然主動要求帶着一羣花子兵爲國殺敵就可見一斑。

選擇遵化暫時容身也是形勢所迫,“紅旗軍”有了一千幾百號人馬,如果都去九里臺村那裡根本容不下。

況且萬一暴露了行跡那裡難以守禦,大家都往山上逃還容易堵塞本來就需要牽馬步行的羊腸山道。

在已知後金軍開始患得患失不願意拼命,更加不會進行攻堅戰的前提下,黃漢帶着“紅旗軍”進入已經幾乎被劉之綸經營成了堡壘的城池,當然能夠高枕無憂。

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就可以動腦筋讓敵人多吃敗仗。

“紅旗軍”人人有馬騎還有備用戰馬一百六十幾匹,起早帶晚用了兩天時間輕輕鬆鬆跑到了遵化南門外。

果不其然,劉之綸得知黃漢帶着人馬又來到了遵化喜不自勝,他還以爲黃漢是帶着人馬來投奔他呢。

遵化城不僅僅大開城門放黃漢這支客兵入城,劉之綸還帶着一大羣將佐列隊歡迎以示隆重,遵化軍民也夾道歡迎。

當天,這段日子過得滋潤的劉之綸就大擺宴席給黃漢接風,也安排酒肉犒賞所有的將士們。

酒過三巡黃漢很誠懇的告訴了他“紅旗軍”的來意,劉之綸大笑着站起身向黃漢抱拳施禮。

他調侃道:“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鐵騎在手,何日直搗黃龍?哈哈哈,黃將軍好氣魄,‘紅旗軍’要打韃子、打建奴來本官這裡就對了。”

想不到這首詞居然也傳到了遵化,連劉之綸都讚不絕口,黃漢有些慚愧,道:“劉大人飽讀詩書,卑職班門弄斧貽笑大方啊!”

馬世龍和吳自勉乃是正一品武官,馬世龍甚至於已經是武經略屬於超一品大員,他們在進士出身的士大夫面前或許沒有多大心裡優勢,但是在其他將佐面前那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但是這二人這一個多月耳朵裡聽多了黃漢的傳聞,也知道了聲名鵲起的“紅旗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那些彪悍威猛的鐵甲家丁騎士給他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

吳自勉自認爲已經屬於下死力氣撈好處的總兵官,他養着一百鐵甲騎兵已經覺得太費銀子,每月都要爲糧餉和訓練時的人吃馬嚼諸多消耗傷腦筋。

黃漢只不過是個剛剛上位的守備武官,勉勉強強才進入將軍行列,他是怎麼養得起幾百鐵甲騎士?

馬、吳二人都打定主意一定要請黃漢喝酒,想多討教一些撈錢的門路。

武將的名聲是打出來的,一切以斬獲說話,馬世龍當然對黃漢相當客氣,他和吳自勉陪着笑臉跟黃漢推杯換盞,一點點也不端品級高了黃漢四五級的官架子。

————

書友們千萬別忘了投推薦票,這件事很重要、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六百二十一章:亢奮第三百五十七章:一隻雞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一百六十四章:聯手第五百三十一章: 寧折不彎第七百二十章:算計鄭芝龍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八百五十三章:橡膠園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第六百一十四章:到處亂竄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四百三十六章:教唆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四百四十一章:請旨出擊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援軍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第七百零六章:目無王法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七百零九章:報仇雪恨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第七百八十八章:層層扒皮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六百三十四章:一語點醒夢中人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五十六章:滿載而歸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九百二十四章:禪讓第一百零三章:羅家寨第五百二十七章:滅了朝鮮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四百一十三章:施大瑄第二百六十一章:說走咱就走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經錯亂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虛名第一百八十八章:鍊鋼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第六十八章: 報答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島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恆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七百一十六章:陽謀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籠戰術第四百一十一章:氣餒了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四百一十八章:心悅誠服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一百八十一章:東奴不滅無以家爲第八百四十八章:殺良冒功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三百六十章:脈門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六百三十章: 以死謝罪第四百九十八章:留者自願,去者自由第四百五十八章:擊斃李九成第一百二十三章:南門有活路第四百一十一章:氣餒了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九十八章:救命糧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陽鐘聲
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六百二十一章:亢奮第三百五十七章:一隻雞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一百六十四章:聯手第五百三十一章: 寧折不彎第七百二十章:算計鄭芝龍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八百五十三章:橡膠園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第六百一十四章:到處亂竄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四百三十六章:教唆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四百四十一章:請旨出擊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援軍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第七百零六章:目無王法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七百零九章:報仇雪恨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第七百八十八章:層層扒皮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六百三十四章:一語點醒夢中人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五十六章:滿載而歸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九百二十四章:禪讓第一百零三章:羅家寨第五百二十七章:滅了朝鮮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四百一十三章:施大瑄第二百六十一章:說走咱就走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經錯亂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虛名第一百八十八章:鍊鋼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第六十八章: 報答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島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恆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七百一十六章:陽謀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籠戰術第四百一十一章:氣餒了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四百一十八章:心悅誠服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一百八十一章:東奴不滅無以家爲第八百四十八章:殺良冒功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三百六十章:脈門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六百三十章: 以死謝罪第四百九十八章:留者自願,去者自由第四百五十八章:擊斃李九成第一百二十三章:南門有活路第四百一十一章:氣餒了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九十八章:救命糧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陽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