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孤城難守

很明顯,“漢江郡王”不準備寬恕漢奸將領,鎮撫官心領神會,審訊,發動基層官兵舉報這些將領的罪惡正在進行中。

這一次還出現了新情況,三百餘建奴、兩千出頭韃子被鎮撫官認定主動投降,這些人全部得到了優待。

明知道建奴甲兵幾乎所有人手上都沾染了漢人的鮮血,黃漢也忍住了進行大屠殺的衝動。

平遼大戰逐漸進入高潮,將要面對滿蒙騎兵十幾二十萬,如果這些人都存了必死之志跟“紅旗軍”拼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無論心裡願不願意,給滿蒙騎兵生路勢在必行,這些主動投誠的人當然不能夠送去勞動改造,全部留下作爲輔兵使用。

懷着忐忑心情的滿蒙騎兵投降成爲輔兵,沒想到真得到了吃三餐的機會,還天天有炊餅,五天內肯定能夠吃到四兩肉。

他們的積極性高漲,不少人主動找鎮撫官宣誓效忠,表達渴望加入“紅旗軍”的心情。

騎戰技能考覈還真難不倒兩千多韃子、建奴,他們的騎術確實比絕大多數“紅旗軍”強。

鎮撫官當然不會在短時間內全部消化剛剛投誠的滿蒙騎兵,他們給一百幾十個漢語麻溜的女真人、蒙古人轉了正。

其餘人以文化不合格爲由組織他們學習,並且要求他們主動剃掉小辮子重新留髮。

得知漢語學得快的人能夠早日得到“紅旗軍”正兵待遇,兩千餘人都在認真學習,宣傳員、鎮撫官趁機給他們進行傳銷式洗腦。

黃漢率領“紅旗軍”全取朝鮮得到了大量領土,經營赤峰衛又圈了許多領地,現如今也算得上是地多人口少。

全須全尾拿下錦州,城裡的十幾萬軍民用不着全部留下,錦州東、南、北的屯田最起碼明年春天暫時放棄耕種。

這裡是前線,隨時有可能面臨滿蒙騎兵突襲,屯墾得不償失,得不到五十畝屯田分配的軍民們可以疏散去“漢江省”、赤峰衛做工、耕種。

錦州城裡的存糧不多,應該夠十幾萬人消耗兩個月左右,但是清理漢奸、建奴、韃子財物之時收繳到手的金銀財寶以白銀計超過二百萬兩。

守衛錦州留下兩個乙種營、六個千總衛所軍足以,屯民只留三千戶不足兩萬人,明年春天每戶屯民可以在錦州東選五十畝好地屯墾。

只要保持十五萬畝良田產量達到中下標準,收穫的糧食足以養活錦州城裡的三萬餘軍民,如果三分之一田畝種植馬鈴薯,錦州的糧食肯定有結餘。

連錦州外圍,投降、俘虜的軍民超過十五萬,將要有十二萬人分散到礦區、屯區勞動,現在纔是八月底,離天寒地凍還有接近兩個月。

爲了確保錦州的防禦,三萬“紅旗軍”步兵、工兵帶領十餘萬錦州軍民,突擊修建錦州港到錦州東南架子山一直延伸到錦州北台山的防線。

修繕原明軍在小淩河西岸建造的墩堡、候臺,恢復錦州北的幾座堡壘。

錦州港到錦州北山區足一百里,原本大明的防禦體系就是意圖以錦州爲重點修建堡壘長城截斷遼西走廊。

計劃雖然不錯,可惜明軍兵無戰心全部龜縮在城池、堡壘內等着被建奴、韃子一一擊破,勞民傷財修建的諸多城堡形同虛設。

“紅旗軍”在原大明防禦體系上進行維修,由於擁有水泥,修繕後的堡壘牢固度毋庸置疑。

堡壘、候臺內有了觀察員利用千里鏡和固定式望遠鏡監控錦州東一百里防線,再有幾千“紅旗軍”騎兵機動,滿蒙騎兵再來觸碰錦州防線一定會損兵折將。

新的防線完成後,塔山防線將要成爲二線,僅僅留下哨位和少量守軍即可,大部分駐防部隊進入小淩河西。

錦州城離錦州港只不過五十幾裡,對於擁有強大水師的“紅旗軍”來說,沿海一百里內,只要“紅旗軍”想守住的城池就不可能被敵人攻破。

孤城難守是共識,“紅旗軍”能夠從海上源源不斷給被敵軍攻擊的城池提供兵馬、糧食、裝備的支援,攻擊方最終面臨慘敗毋庸置疑。

“紅旗軍”收復錦州當然要大肆宣傳,“紅旗日報”連續三天在頭版頭條刊登文章告知天下人,“錦州大捷”俘獲滿清軍民十五萬、斬殺清軍兩三千。

第二版的評論員文章闡述瞭如今的清軍是黃鼠狼生老鼠一窩不如一窩,“紅旗軍”劍指之處,清軍望風而降。

積極投降的不僅僅是清軍中的漢軍、高麗兵,選擇投降的韃子和真奴比比皆是。

“錦州大捷”俘獲巨大是不爭的事實,讀到了“紅旗日報”的官宦、軍民都驚歎於清軍戰鬥力居然下降如斯。

再也沒有人懷疑五年平遼的真實性,人人期待王師北定遼東日,祭祀之時把這個好消息告慰列祖列宗。

錦州收入囊中,新的防線正在緊鑼密鼓部署,兩年內打敗建奴十拿九穩,全殲根本不可能做得到。

但是如果被打服了、打怕了的建奴、韃子選擇臣服,同樣可以避免大草原上時時刻刻處於征伐狀態。

爲此黃漢改變了一殺了之的血腥模式,耐心宣傳優待俘虜和降軍的政策,目的就是讓失去遼東廣袤土地的滿蒙騎兵心存希望。

由奢入儉何其難也,即便建奴們跑去大草原,過上幾年以遊牧、漁獵爲主的辛苦日子後也有可能帶着部落來投奔更加富裕的“紅旗軍”。

用不着過於擔心蒙古人、女真人不服王化,不僅僅採取分而治之、小部落化的模式防範於未然,還要不斷徵調大量青壯年組建開拓團。

漢人最大的優勢不僅僅是聰明、勤勞,還有世界第一的人口優勢,遠赴美洲、澳大利亞開拓之時只要帶上三分之一異名族,就能夠使得北方遊牧民族的人口比例大幅下降。

隨着北方的礦藏不斷被勘探,再給予出關工作、做生意的漢人一些優惠政策,在遙遠的大草原修建幾座大城,形成資源型經濟帶。

長期以往,達到長治久安不是夢想!

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八百八十章:戰而勝之第三百七十三章:殺一儆百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蘆兵第六十九章:交換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九百零五章:永世不得翻身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七十八章:扯張虎皮做大旗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二百九十二章:謀奪南四衛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四百七十章:圍獵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一百零八章:混戰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試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衝右突第五百一十六章:嶄露頭角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五百七十七章:“活秦檜”陳洪範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一百五十五章:豎子敢爾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二百一十九章:以牙還牙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第七百零四章:裡應外合第八百四十六章:化爲焦土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二百一十一章:佳期如夢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圖索驥第二百八十三章: 擁有氺營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門關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五百三十八章:忠義堡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二百九十二章:謀奪南四衛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八百四十八章:殺良冒功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讀聖旨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四百一十三章:施大瑄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九百五十一章:擊斃李闖賊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二百一十五章:擡槓第五百九十章:慘不忍睹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三十五章:人脈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二百九十二章:謀奪南四衛第四百六十二章:狂熱第二十一章:回家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第一百四十章:與有榮焉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二百四十六章:無比幸運第六百五十七章:殺奔山西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視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八百四十九章:裡外不是人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四百零二章:做加法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一百八十三章:體察民情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三百九十九章:封鎖第二百三十三章:準備野戰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暴動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第一百六十章: 奪門而入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七百一十一章:掃蕩河套
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八百八十章:戰而勝之第三百七十三章:殺一儆百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蘆兵第六十九章:交換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九百零五章:永世不得翻身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七十八章:扯張虎皮做大旗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二百九十二章:謀奪南四衛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四百七十章:圍獵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一百零八章:混戰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試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衝右突第五百一十六章:嶄露頭角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五百七十七章:“活秦檜”陳洪範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一百五十五章:豎子敢爾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二百一十九章:以牙還牙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第七百零四章:裡應外合第八百四十六章:化爲焦土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二百一十一章:佳期如夢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圖索驥第二百八十三章: 擁有氺營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門關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五百三十八章:忠義堡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二百九十二章:謀奪南四衛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八百四十八章:殺良冒功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讀聖旨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四百一十三章:施大瑄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九百五十一章:擊斃李闖賊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二百一十五章:擡槓第五百九十章:慘不忍睹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三十五章:人脈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二百九十二章:謀奪南四衛第四百六十二章:狂熱第二十一章:回家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第一百四十章:與有榮焉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二百四十六章:無比幸運第六百五十七章:殺奔山西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視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八百四十九章:裡外不是人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四百零二章:做加法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一百八十三章:體察民情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三百九十九章:封鎖第二百三十三章:準備野戰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暴動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第一百六十章: 奪門而入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七百一十一章:掃蕩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