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光明前途

崇禎十二年十一月底,平遼決戰落幕接近半個月。

“紅旗軍”收復瀋陽衛、海州衛、蓋州衛、復州衛、鐵嶺衛、遼海衛、遼陽、撫順等等城池,斬首十餘萬,清軍只有不足兩萬人馬漏網的捷報送達京師。

太意外了,勝利的消息來得太快、太突然,翹首以盼的皇帝和滿朝文武欣喜若狂。

“瀋陽大捷”,“漢王”率領“紅旗軍”攻佔滿清僞都,斬殺清軍十幾萬的消息傳開後,整座京城沸騰了,一時間鑼鼓喧天、爆竹聲聲,比正月十五鬧元宵還要熱鬧三分。

“‘漢王’萬勝!‘紅旗軍萬勝!’”的吶喊聲直上雲霄。

穿上留着過年的衣服主動上街遊行的軍民不下於三十萬,舞龍、舞獅子、踩高蹺的隊伍一波接着一波,忙壞了維持秩序的錦衣衛、五城兵馬司兵丁。

幾天後的早朝之時,本來心情不錯的崇禎遇到了難題。

閣臣鄭國昌呈奏,十一月十五日深夜在瀋陽北血戰清軍,一舉擊潰滿蒙騎兵五六萬斬首數超過兩萬的功臣之一楊大年將軍千里迢迢趕來京師獻俘、朝天闕。

他請求率領來自遼東的文官武將和兩千在瀋陽北鏖戰建奴的騎兵打馬長安街,接受封賞。

理由很充分,這兩千騎兵是大破建奴的功臣,每人都至少有三級斬首功,都是爲國殺敵的英雄。

今天是大朝會,上朝的文武百官多達幾百。

聽到鄭閣老奏事後,居然有八成文官武將出班附議,大談有功之臣理應得到殊榮,讓京師軍民看到英雄打馬遊街,有利於提振士氣、安定民心。

崇禎不得已,表態三天後正是黃道吉日,屆時他率領文武百官在承天門接受獻俘,檢閱立功的“紅旗軍”將士們。

滿清僞都被攻破,遼東平定旦夕之間,最遲明年夏天大規模清繳工作就會完成,屆時只要留下十五個正兵營、九十個千戶衛所軍駐防。

從明年春天開始,陸陸續續將要有十四五萬“紅旗軍”正兵入關,屆時“漢王”系的實力有目共睹,肯定有更多文官武將選擇投靠,崇禎註定會更加寢食難安。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天下人都知道,黃漢這個穿越者豈能任憑崇禎揉捏,崇禎十三年的秋天應該到了圖窮匕見之時。

王妃鄭秀娥大多數時間都在京城“漢王”府居住,除了秦妡怡的一對兒女留在石柱,黃漢的其他幾個孩子都在京師。

皇帝跟黃漢的矛盾會越來越尖銳,防人之心不可無,光有旗衛和不夜城警衛保護“漢王”府邸,黃漢還是不放心。

爲了在京師立足,也是爲了一大家子的安全,乾脆派遣兩千立下大功的知識青年騎兵去京師,主要目的就是賴在城裡不走了。

“漢王”府邸與衆不同,是在“漢江郡王”府基礎上再次擴建而成,坐落在不夜城步行街東頭坐北朝南。

建築面積雖然比不上紫禁城,也比不上洛陽福王、開封周王的府邸,但是牢固度和防禦力不亞於中世紀一座歐洲小型城堡。

整個不夜城社區如果面臨敵襲,一個時辰內警衛們就可以用預製件、木材、石頭、砂石包堵死每條通道,六個時辰後一個整體功能不亞於城池的防禦體系就能夠形成。

不夜城可以組織的警衛人數高達三千,在錦衣衛報備的人數當然不會有這麼多,只有八百人,配備五百輛自行車。

兩千騎兵駐紮不夜城後,總兵力達到五千,士官以上級而且全部是當做軍官種子鍛鍊的騎兵足四成,戰鬥力無與倫比。

京城裡有至少三萬戶軍民屬於“紅旗軍”的堡壘戶,他們絕大多數是軍屬,又或者家主在“紅旗軍”體系擁有好工作。

集中居住在不夜城附近的堡壘戶比例更高,屆時完全可以發動一兩萬青壯年參與不夜城保衛戰。

當然,這僅僅是防止崇禎下黑手之時的應急預案,未必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爲皇權越來越弱,肯爲大明效死的忠臣良將越來越少。

崇禎能夠調動多少兵馬、籌集多少錢糧才能夠完成突然襲擊?

劉之綸、方正化帶着六萬京營精銳在黃河沿線跟流寇對峙,京城裡的能戰之兵所剩無幾。

能打的錦衣衛雖然接近一萬人馬,可是從指揮使李若璉開始到同知婁允、籤事張超等等,具備實權的將領都得益於黃漢提攜、讓軍功纔有今天。

錦衣衛跟“紅旗軍”相處融洽,乃是友軍,皇帝下旨進攻不夜城,估摸着一大半人馬肯定出工不出力,是不是有兩三成錦衣衛乾脆倒戈相向都不好說。

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僅僅是維護治安而已,真接到跟“紅旗軍”開戰的聖旨,恐怕要有八成人立刻當逃兵,估計兩成人選擇投降已經相當保守。

總而言之,關外的強敵已經被消滅,爲了強國之夢,讓龍旗飄揚在五洲四海,再也不能讓剛愎自用、暴躁、知識面窄的崇禎亂彈琴。

京城乃是最高權力的象徵,黃漢準備在明年秋天帶兵進入京城入住“漢王”府,公然成立“漢王系政權”。

取代崇禎直接批閱奏摺、任免官員、推行新政,改八股取士制度爲類似於後世的公務員國考。

給讀書人做官的希望是穩定社會的基石,公平、公開、公正的國考必不可少。

唯有讓貧窮的讀書人、來源於基層老百姓的普通士兵得到公平競爭的機會,擁有光明前途,這個國家才能夠長治久安。

以後“大漢帝國”的官員只有兩種人,一種是靠着讀書上位,一種是獲得戰功成爲官老爺。

世襲爵位可以有,僅僅代表着享受國家發放的待遇,擁有代表榮譽的光環,想做官治理一方,必須參加公務員考試,或者從軍搏取軍功。

推行新政肯定會存在阻力,黃漢不在乎,侵犯了少數特權階層的利益而已,翻不起大浪。

只要能夠使得更多人受益,使得國家走向富強,不愁得不到擁戴。

這也是黃漢直接給崇禎信號,即便他是名正言順的大明皇帝,擁有金鑾殿、擁有皇城也不意味着他擁有至高無上的皇權。

第六百五十章:清兵入寇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島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四百三十三章:充軍發配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六百一十四章:到處亂竄第一百七十二章: 豎子不足爲謀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一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四百三十四章:掛爐烤鴨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十八章:佔便宜第七百零九章:報仇雪恨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六百九十章:打擊侵略者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八百五十三章:橡膠園第九百四十六章:人盡其才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四百三十七章:爭功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三百五十八章:叛亂第二百一十七章:出大安口第七百一十三章:春季攻勢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五百六十九章:吳襄父子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二百二十五章:跑錯地方了第五十二章:奪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夜長夢多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六百七十八章:亢奮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八百二十六章:廝殺一番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二百零七章:橫幅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殺奸細第七百三十七章:血雨腥風毒往來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五百九十九章:高起潛投降第一百六十一章: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爲榮第九百二十二章:自殺式衝鋒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第一百零一章:歸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面攻打第二十一章:回家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八百四十六章:化爲焦土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七百八十八章:層層扒皮第三十八章:遇敵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譁然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五百一十五章:流寇大爆發第八十一章:凝聚力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三百九十三章:寧遠城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四百三十二章:死緩一年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三百五十六章:戰敗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八百二十五章:四面突圍第八百三十三章:爆炸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一百六十章: 奪門而入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
第六百五十章:清兵入寇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島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四百三十三章:充軍發配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六百一十四章:到處亂竄第一百七十二章: 豎子不足爲謀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一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四百三十四章:掛爐烤鴨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十八章:佔便宜第七百零九章:報仇雪恨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六百九十章:打擊侵略者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八百五十三章:橡膠園第九百四十六章:人盡其才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四百三十七章:爭功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三百五十八章:叛亂第二百一十七章:出大安口第七百一十三章:春季攻勢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五百六十九章:吳襄父子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二百二十五章:跑錯地方了第五十二章:奪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夜長夢多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六百七十八章:亢奮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八百二十六章:廝殺一番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二百零七章:橫幅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殺奸細第七百三十七章:血雨腥風毒往來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五百九十九章:高起潛投降第一百六十一章: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爲榮第九百二十二章:自殺式衝鋒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第一百零一章:歸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面攻打第二十一章:回家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八百四十六章:化爲焦土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七百八十八章:層層扒皮第三十八章:遇敵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譁然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五百一十五章:流寇大爆發第八十一章:凝聚力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三百九十三章:寧遠城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四百三十二章:死緩一年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三百五十六章:戰敗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八百二十五章:四面突圍第八百三十三章:爆炸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一百六十章: 奪門而入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