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擇

原本有不少“紅旗軍”戰士認爲沒有必要對流寇仁慈,直接一把大火燒了西安多省事。

但是見到了這樣的場景,想起了自己的妻兒和爹孃,難免心生憐憫,他們主動照顧老人安撫婦孺,耐着性子參與喊話,大講“漢王”仁慈。

明確指出如果從天而降的不是勸降傳單,而是萬人敵、猛火油,西安城裡的人安有活路?

流寇中識字的比例肯定達不到半成,但是羅汝纔不是文盲,他以前相當於是流寇中的智囊。

羅汝才這些天細看得到的每一份傳單,觀察飛越西安城的熱氣球,得出了結論。

“紅旗軍”如果真的從天上扔猛火油和火種,只要重點襲擊草料場、糧庫,西安城恐怕熬不過一兩個月就會斷糧。

羅汝才冷眼旁觀李巖、劉哲、高一功等等指揮部下疏散草料、分散糧食、大量存儲井水,冷笑連連暗自腹誹。

人家“紅旗軍”準備放火還會等到現在?還會提前告知?人家都明說爲了給西安城裡幾十萬軍民留下活路,不會採取火攻,還慌什麼慌?

況且井水存儲到了大缸裡有個屁用,天氣越來越冷,沒幾天就會冰凍三尺,水缸會凍成一個巨大的冰坨子,如何用來救火?

他有過被俘的經歷,親眼瞧見“紅旗軍”安撫流民,曾經和上千俘虜一同聽“紅旗軍”鎮撫官宣講政策法規,知道“漢王”肯給流寇生路不是虛言。

羅汝才相信“漢王”放棄火燒西安城是心存善念,心底裡很是鄙視其他大頭目不知死活,猶自妄圖跟“紅旗軍”對陣。

他不想坐以待斃,開始謀劃着倒戈,可是如何跟城外的“紅旗軍”聯絡並且取得信任是個迫在眉睫的大問題!

“紅旗軍”扔下的傳單講到了火攻,高迎祥、李巖、馬守應等等被嚇着了了。

他們不傻也肯動腦筋,已經親眼見到了熱氣球飄過西安上空,意識到“紅旗軍”從天上扔下火種,城裡肯定會火燒連營。

性命攸關,他們不可能相信“紅旗軍”明明有能力放一把大火奠定勝局,卻因爲“漢王”仁慈不肯多殺戮而放棄火攻。

因此這幾天都在忙着應對城池着火之時的緊急情況,他們哪有什麼好辦法,無非是儲水,拆毀一部分房屋形成隔離帶,把糧草儘可能分散存放。

西安城裡忙得雞飛狗跳,原因就是“紅旗軍”扔下的傳單裡提到了火攻。

不少流寇開始說怪話,羅汝才部的怪話最多,城裡的茅草屋多着呢,要不要全部拆光?

那樣最好,用不着“紅旗軍”放火,咱們直接凍死街頭一了百了。

更多流寇私下裡在傳,西安已經成爲死地,跟無敵天下的“紅旗軍”對抗如同找死。

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想方設法溜出去投降,實在不行就在“紅旗軍”進攻之時趴在地上等待被俘。

由此可見高迎祥接受李巖的策略分田地施恩與民畢竟時間太短,又因爲流寇需要大量糧食,根本做不到鼓吹的“闖王來了不納糧”。

農民的一大半收成都得上交,僅僅能夠半飢半飽勉強做到餓不死而已,沒幾個真心擁護流寇政權。

在面臨生死抉擇之時,幾十萬軍民表面上迫於流寇的淫威虛與委蛇,其實已經暗流涌動。

城外的勸降之聲不絕於耳,每天飄落的傳單成千上萬,上面的繪圖通俗易懂,得知投降“紅旗軍”不僅僅能夠免死,還能夠吃到飽肚子,更多人失去了抵抗到底的勇氣。

倒戈投降的劉國能渴望立功,他趕到西安城外立刻找到前敵總參謀部毛遂自薦,準備帶着十幾個人去西安城外喊話勸降羅汝才。

他向孫傳庭、陳奇瑜等等參謀部高參如實回稟,自從上一次被“紅旗軍”放還,他和羅汝纔在流寇軍中被邊緣化,因此同病相憐的他倆經常一起喝悶酒、發牢騷。

劉國能相信羅汝才肯定不會願意爲高迎祥陪葬,如果得到倒戈歸順“紅旗軍”的機會一定竭力爭取。

孫傳庭心思縝密,他想了想又和陳奇瑜商量一番做出決定。

劉國能出現在城下指名道姓勸降羅汝才作用肯定會有,效果不會太大,因爲不僅僅羅汝才能夠得到消息,流寇其他將領也會聽得到。

高迎祥哪肯眼看着出現窩裡反,即便不立刻逮拿羅汝才,也會把他看管起來。

爲了讓羅汝才部能夠發揮出大作用,孫傳庭決定聯絡潛伏在流寇軍中的旗衛,讓他們派遣可靠之人跟羅汝才面談。

爲了能夠取得羅汝才的信任,前往聯絡的旗衛要帶上劉國能的親筆信。

旗衛無所不在,混在西安城裡流寇隊伍中的人數不低於三百,而且絕大多數都混成了中等頭目。

白天,飛越西安城的熱氣球下面的吊籃裡有一個“紅旗軍”在上下左右揮舞小旗,沒有一個流寇意識到那是在幹什麼?

夜裡,“紅旗軍”的瞭望哨上有火光一閃一閃很有節奏。

流寇們哪裡懂什麼旗語、燈光密碼,只會傻呵呵看着。

這樣的做法類似於後世採取收音機呼叫潛伏的特務,有心人看到旗語和燈光密碼心裡有數了,很快劉國能的書信就出現在羅汝才手中。

羅汝纔看着前來聯絡的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爲來人姓黃用的是化名,叫做黃國樑,是個麾下有四五百人的流寇頭目,相當於明軍中實授把總職務。

“失敬失敬,真沒想到兄弟居然是‘紅旗軍’,謝謝你們想得周全,沒有讓劉國能兄弟在城外亂喊。

鄙人是真心真意謀劃着倒戈投奔‘漢王’,從現在起鄙人就聽兄弟你指揮。”

正瞌睡呢,就有人送枕頭,羅汝纔看完劉國能的書信,立刻表態。

黃國樑道:“我軍如果不計得失奪取西安恐怕都用不着十二個時辰,願意如此費事完全是因爲‘漢王’心存善念,下達了儘可能少殺戮的命令。”

羅汝才道:“鄙人能夠察覺到‘漢王’的良苦用心,也願意看到更多人能夠活下來,鄙人這輩子可謂壞事做絕,這一次要竭盡所能做些萬家生佛的善事。

鄙人想去試探一下馬守應的態度,如果他也願意倒戈,城內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黃國樑道:“羅當家沒有必要冒險去勸降馬守應,別以爲他以前跟你有些交情就麻痹大意,此人我們旗衛已經盯了好久。

他跟高迎祥的感情無人能比,不可能被你輕易說動,然你暴露了身份,被他當場拿下都大有可能。”

羅汝才問道:“黃大人,我們總要做些什麼吧?萬一城外大軍等得不耐煩了,發動攻擊,無論炮轟還是縱火,城裡的損失都不會小。”

黃國樑哈哈大笑道:“羅當家稍安勿躁,準備倒戈的人不少,都在等待命令,都在散佈西安成爲死地,負隅頑抗死路一條消息。

都在暗地裡宣傳‘紅旗軍’如何優待俘虜,甚至於謀劃着安排一些準備投降的小卒墜下城頭。”

羅汝才道:“黃大人言下之意是時間拖得越久西安城裡的情況越糟糕?”

“然也,攻心爲上,發動宣傳戰一兩個月足以瓦解西安守軍的士氣,那時再發動進攻,再有成千上萬人倒戈,不僅僅能夠做到唾手可得西安城,還能夠保證傷亡最小化。”

第一百六十四章:聯手第八百八十六章:兵敗身亡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三十三章:鳥銃第六十八章: 報答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八百二十六章:廝殺一番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七百三十一章:心有餘悸第六百一十四章:到處亂竄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八百八十四章:末路狂飆第四百四十二章:談漢色變第六百八十三章:戰意盎然第一百三十三章:點將第五百六十五章:車廂峽第五百一十二章:好快刀!第十九章:殺建奴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九百四十章: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八百三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八百六十三章:脊樑骨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四百四十五章:五搶行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沐猴而冠第二百一十章: 納妾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五百二十四章:忠義堡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喚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一百五十章: 鬧大鬧僵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誠度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殺人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二十一章:回家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圖索驥第一百八十二章:推廣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九百三十二章:廣左福地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機第八十二章:廣渠門第三百九十五章:防禦體系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三百一十三章:會攻金州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七百一十五章:去帝號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殺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一百八十四章:原動力第九百一十七章: 活捉劉宗敏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九百五十三章:圍住高迎祥第六百五十七章:殺奔山西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復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二十六章:搏軍功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六百三十九章: 沐猴而冠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凱旋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
第一百六十四章:聯手第八百八十六章:兵敗身亡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三十三章:鳥銃第六十八章: 報答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八百二十六章:廝殺一番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七百三十一章:心有餘悸第六百一十四章:到處亂竄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八百八十四章:末路狂飆第四百四十二章:談漢色變第六百八十三章:戰意盎然第一百三十三章:點將第五百六十五章:車廂峽第五百一十二章:好快刀!第十九章:殺建奴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九百四十章: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八百三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八百六十三章:脊樑骨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四百四十五章:五搶行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沐猴而冠第二百一十章: 納妾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五百二十四章:忠義堡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喚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一百五十章: 鬧大鬧僵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誠度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殺人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二十一章:回家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圖索驥第一百八十二章:推廣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九百三十二章:廣左福地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機第八十二章:廣渠門第三百九十五章:防禦體系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三百一十三章:會攻金州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七百一十五章:去帝號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殺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一百八十四章:原動力第九百一十七章: 活捉劉宗敏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九百五十三章:圍住高迎祥第六百五十七章:殺奔山西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復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二十六章:搏軍功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六百三十九章: 沐猴而冠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凱旋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