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戰爭泥潭

佔據了朝鮮王京就好像佔據了一根大釘子那樣,死死釘在了半島的心臟上,有了這麼個據點,被建奴騎兵打散的倭人武士也組建向王京聚攏,畢竟倭人人多,有五十五家大名三十萬之重,還握有堅城,也怕被反撲,如同歷史上的萬曆朝鮮戰爭那樣,率領十三萬步騎前來支援的阿濟格不得不向北退往開城,以臨津江爲邊界。

大體上是後世的三八線。

不過朝鮮人還真是欺軟怕硬到了極點,朝鮮國王李綜真叫肉袒出降,光着膀子揹着荊條出來向鄭森這個天朝大將軍請罪,朝鮮王朝學大明學的也是有模有樣,不但黨爭,而且什麼都拿來黨爭,此時獲得領議政的是洛黨的金自典,就是此人命朝鮮軍隊跟隨清軍一同入關攻打大明的,乃是鄭森名單上抄家滅族的首選。

可沒等鄭森部隊進城呢,在朝鮮王室的支持下,支持大明的源黨已經搶先動手,嚇得金自典自殺,旋即又一把火將整個金府燒了,別說祖宗八代,就連一隻雞都沒有留下,王京這幾日,還冒出來無數的帶路黨,領着明軍去緝捕,屠殺那些洛黨,朝鮮洛川一代的文官家族幾乎在這次清洗中被屠殺了個乾淨。

朝鮮人這態度,弄的鄭森都不好意思了,無奈之下拒絕了細川光尚,黑田政利等倭國大名進城一日遊的請求。

然而局勢卻不樂觀,這次建奴南下,也給這些倭人以極大的打擊,熊本藩前後傷亡了五千多,福岡蕃死傷兩千,就連幕府本軍都陣亡七百多,建奴凌厲的騎兵給以了倭人強悍的震懾力,簡而言之,不少大名被打怕了。

上一次萬曆朝鮮戰爭,壬辰大戰就是以碧蹄館戰役爲轉折的,南下的明軍咄咄逼人,逼迫的日軍進行議和,又打了幾次規模不等的戰役後,以豐臣秀吉退兵結束了第一次大戰。

這一次也差不多,搶都搶足了,又有大敵當前,各家大名開始打起了退堂鼓,或多或少,各家大名都像鄭森提起來退兵的事兒。

不過來之前,宋青書對於征討朝鮮,早就做過了全局的計劃,這些傢伙的心思自然也在計劃之中,如今朝鮮國王在手,更是方便了鄭森行事,九月份,一紙震驚倭國上下的詔書在鄭森逼迫下,正式由朝鮮國王李棕發佈。

敕封仙台藩主伊達綱宗爲漢川守護,食邑四十六萬石,冊封福岡蕃蕃主黑田七郎爲榮城守護,食邑三十萬石,冊封薩摩蕃大名島津信義爲淡江守護,食邑三十三萬石……

被幕府將軍德川家光逼迫來朝鮮參戰的五十五家大名,前三十家都獲得了新的封地,而且命令出自大明將軍支持下的朝鮮國王,封的土地還都是被鎮壓的親清洛黨土地,被看做是來自大明的懲罰,已經被殺怕了的朝鮮人不得不應承下來。

這些土地其實加一塊都沒有半個省大,可卻彷彿一針強心針那樣,狠狠扎進了這些倭國大名的心頭上。

將石高增加到一百萬石,一直是伊達家的歷代心願,直接進這個心願的莫過於戰國大名伊達政宗,奈何陰差陽錯!一場叛亂終究讓期望化成泡影,尤其是日本國土狹小,幾乎所有領地都是有主之地,德川幕府建立之後,想再增加石高,簡直是不可能的了。

可這一遭,增加石高四十萬石,直接達到了百萬石几代人的夢想仙台藩主甚至親自到了王京城,向鄭森謝恩。

有了這領地的誘惑,剩餘四十多家小諸侯大名亦是開始了摩拳擦掌,變得積極起來。

魚躍鎮之戰發生在八月份,正接近朝鮮米糧成熟,之所以多爾袞有四十多萬大軍,只給阿濟格十三萬,就是因爲遼東支撐不起如此多的大軍補給,人人都在關內圈地圈人,遼東已經不是皇太極時代的遼東了,短時間內拿下王京,把倭寇趕出朝鮮的計劃是不可能完成,抓緊時間,阿濟格也下令部下在半島北部強徵民夫,搶收麥子。

不過野戰上勢均力敵,甚至倭兵還偏弱,建設上,遊獵民族拍馬都比不上一隻腳踏入工業化,蓬勃發展的資產階級,宋青書給鄭森的百多萬兩資金這時候是派上用場了,海船直接自對馬海峽將倭人勞工,平民拉到漢江口,在仁川附近登陸,同時西印度公司的商船又是源源不斷的從東南亞運糧,運輸武器半島,現在還不用講理,倭人一改燒殺掠奪的兇殘,在附近徵集朝鮮民夫,圈佔田莊,丈量土地。

甚至爲了鼓勵勞工出力,三十家大名主還拿出一些錢糧來賞賜給工人,以用來加快速度。

“一二,嘿呦!一二,嘿呦!”

這年頭沒有攪拌機,勞動的號子中,數百個勞工喊着號子用大木勺子混合着翻譯自西方著作《建築十書》中的羅馬水泥,另一頭,也是幾百個朝鮮勞工在奮力的挖掘着地基,平整着土地,如今在宋青書大把大把金錢砸下,這十年中大明冶煉極速比之前三百年發展還快了一大截,已經足以生產出優良的高碳鋼建築鋼筋。

鋼筋水泥澆灌成混凝土立在地基裡,一座日式城堡的框架就基本上搭建出來,再往上,用南山上黏土燒出來的青磚一搭,一座相當堅固的小型堡壘差不多就成型了,至於上面領主守護居住的天守閣,還有旗本武士的高級住宅,甚至一些小花園什麼的,那就是慢功夫不着急了。

和西方封建制度差不多,這麼一個封建城堡,控制住附近方圓幾十裡的土地田莊人口,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經濟體制,三十多個封建堡壘,大名居城,就形成一個堅固的防禦網,再依靠火槍與大炮,就算是建奴大軍來奪,不付出慘重的代價也是輕易動不了的。

有恆產者有恆心,本來抱着搶一票就跑的倭國大名,在這兒是真的抱起了長久堅守的心思,就在建築工地旁邊,一隊著名的甲州騎兵騎着比毛驢高不了多少的倭馬,“威風凜凜”的巡視着領地,城堡旁的空地上,黑壓壓的倭人武士亦是揮舞着刀槍,像西遊記裡猴兵猴將那樣上下演練着。

歷代幕府幾乎都面臨着這個危機,隨着武士數量的增加,可分配的田地石高越來越少,造成底層武士愈發的貧窮,破產與日俱增,鎌倉幕府就是亡於此,室町幕府也差不多,後來的德川幕府也是在不滿的下層武士作爲主力的新軍中被打擊的分崩離析,如今雖然是德川幕府的上升期,可是這種資源不夠分配,已經顯露出端倪來,不少貧困的武士窮的除了一套衣服一把刀,就剩下塊大石頭了,一天只能吃一頓,冷的時候舉舉石頭取取暖,餓的時候則把石頭抱在肚子上,壓着胃來減輕飢餓感。

這自己主公有了新的石高,手下武士的工資也開始向上長,一羣猴子猴孫的士氣明顯高昂了不少。

唯一倒黴的就是這些洛黨土地上原本的朝鮮人,被當做類似建奴包衣一樣的農奴,開始被圈在田莊中,不過暫時是沒人去管他們,而且之前這些人也是作爲佃戶給西人黨老爺們整日耕作不休,除了討厭倭人之外,境遇變化倒是不大。

只不過對此,明軍卻是有人憂心忡忡。

跟着鄭森巡視城堡,一面走一面陳鼎還在不住地嘮叨着,不住地長吁短嘆,臉上的皺紋都深了幾叢。

“大帥這是在飲鴆止渴啊!”

拍着大腿,陳鼎憂慮的看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倭人城堡,又是對着鄭森嘀咕着:“倭人人口衆多,而且狼子野心,這讓他們在朝鮮取得了土地與橋頭堡,將來這些傢伙一但東侵,將襲擾我天朝永無寧日啊,如果處置不好,將來倭人之禍不次與建奴。”

陳鼎還真有眼光,後世帶給中華民族以沉重打擊的,可不就是這羣小日本,不過那是建立在中華民國經歷了晚清百年的積貧積弱,算是虛弱到極點的時候,如今?雖然半壁江山都淪陷了,然而作爲軍人,鄭森卻還是自信滿滿。

“倭人?呵呵!”

忽然停住腳步,看着遠處操練的倭人,鄭森那張硬朗的臉上忽然流露出了冷笑來,伸手指着操練中的倭人,不屑的搖了搖頭。

“陳先生太高看他們了,我大明能打的倭人抱頭鼠竄一次,就能打第二次,他們敢東侵?我大明自松江,龍江,發舟師攻其本島,陷其京師,登萊道發舟師攻其對馬,陷其後路,將來收復遼東後,羣騎再出關南下,倭寇?不過是甕中之鱉而已!”

倭人的確是個威脅,可唐太宗有一句話,中國自安,四夷自服!只要一直保持華夏的安穩強大,倭人還能上天不成!

而且還有一點鄭森不知道,卻讓宋青書放心的原因,地緣政治。

就跟後世美國差不多,英國十三大美洲殖民地組成者也全都是英國移民,然而經歷了英國經濟掠奪以及歷次加稅,憤怒的美國愛國者不照樣發起了獨立戰爭,把英國人趕了出去,倭國各蕃如今雖然對新的石高欣喜異常,可骨子裡對於朝鮮的飛地還是殖民地的態度,抱着掠奪的心思,既然如此,將來大明將觸角重新伸回這片土地時候,有的是辦法去挑撥兩面關係。

雙方都在鞏固戰果,收集糧草資源,自年中開始血流成河的半島戰局一時間竟然出奇的安穩了下來,除了越後騎兵還時不時被越界的八旗鐵騎吊打之外,就連最殘暴的倭人都停止了殺人,反倒貼出了安民告示。

九月末,在開城,阿濟格擁立大院君南延君李球爲朝鮮國王,正式也將朝鮮分割成兩半,與南面的光宗李棕分庭抗禮,十月初,收集到了足夠的糧草,可算是將自鴨綠江奔襲而來的疲憊修正過來,秋高馬肥的建奴大軍再一次自開城傾巢而下,直逼漢江流域。

十幾萬步騎森嚴的列成陣勢,尤其是中軍還用犍牛拖拽着了足足十八門四千斤紅夷大炮,整個東北亞,已經再找不出來一支可以在野戰中匹敵的軍隊了,就算鄭森的閩地軍團也不行,畢竟鄭森只有五個師一萬五千人,人力太單薄,而倭軍更是不濟,在這一段時間的斥候戰中,兩倍的倭人最精銳越後騎兵讓正白旗騎兵打了個包圍埋伏,就逃回來幾個人。

可這一次,工業時代的奇蹟展現的淋漓盡致,漢江流域再不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三十七座大大小小的倭城聳立在了各處的交通要點上,高達幾米的城垣上,十幾米高几層的天守閣更是彷彿巨人那樣俯視着大地。

擋在最前面的,還是熊本藩細川家,在肥沃的漢江平原新修築的筑肥城城頭,向下俯視着氣的氣的咬牙切齒的建奴八旗,細川光尚猥瑣的笑的兩片八字鬍都翹了起來,還是裝逼的坐在軍凳上,囂張的想前面猛地一舉繪畫着八幡大菩薩的軍扇,狼嚎般的嘶叫起來。

“開炮!”

幾乎與此同時,城頭下看着八幡大菩薩旗同樣咬牙切齒的阿濟格同樣兇狠的向前揮舞起了戰刀。

“開炮!”

被推到城下五里的紅夷大炮與城頭上的城防炮幾乎同時爆發出了怒火,可此時,倭人的炮火甚至都不輸於建奴了,這幾年乞活軍都在大規模換炮,換成精度與威力更強悍的線膛炮,之前那些大小紅夷大炮,正好廢物利用賣給了這些倭鬼。

可就算是這些淘汰炮,也比清軍土製滿是沙眼的紅夷大炮性能要強上一點,轟鳴聲中,三十幾個炮彈相互交錯着狠狠轟到了對方的陣地上,高聳的天守閣瞬間塌陷下去幾個窟窿,與此同時翻滾的炮彈亦是在建奴軍陣中掀起了一陣陣血路。

炮擊竟然不能佔上風,阿濟格的眼中那殺意更加瘋狂,炮擊剛停,他又是瘋狂的向前猛砍戰刀:“衝鋒!殺光倭狗,奪下這破城!”

攻城騎兵派不上用場,呼嘯着,漢軍死兵還有八旗披甲人抗着密密麻麻的雲梯螞蟻一樣向前衝鋒着,幾乎是相同的戰術,忽然間鑄肥城四門齊開,吶喊着,高舉着長矛的槍武士,揮舞着倭刀的劍武士同樣在各自奉行的率領下,同樣洶涌的迎戰出城,以這個時代最經典的方式與建奴冷兵器決戰着。

頭頂上,火銃不斷的噴射,大炮來回的轟鳴着,與大明已經不敢野戰的內地官兵不同,野蠻的倭人還有着野戰的勇氣,城頭下吶喊紛紛,一時間阿濟格也拿不下駐肥城,戰鬥正酣的節骨眼上,清軍南北再次噴射出兩響號炮,附近的小姬路城與淡澤城的倭軍也紛紛支援了過來,三面的包抄,就算是驍勇善戰的建奴八旗,也有點抵擋不住。

又是紅着眼睛衝進陣中拼命格殺了幾人,卻見更加多的倭兵源源不斷的趕來,先鋒李國英張勇部幾乎完全陷了進去,極度不甘心下阿濟格終於是狼吼一聲,爬上馬背倉皇的向北退了回去,進隨着他,浩浩蕩蕩十三萬建奴也是灰溜溜而去,甚至紅夷大炮都丟了兩門,還留下一地狼藉的屍體。

密密麻麻的倭人城堡成了一顆巨大的彈力球,不甘心的阿濟格再次揮軍別處,可每一次都是在城下陷入焦灼的時候,身後,支援的倭軍再一次蜂擁而來,承受着三四面乃至於整個彈力球的反彈之力,十月,十一月就在這種廝殺中度過,清軍已經愈發的看不到驅逐倭人的希望了。

“馬上回京,向攝政王請求援兵!”

開城外,十八里軍營,中軍大帳中,那股子濃郁的血腥味散步出來,被一個倭人用鐵炮打穿了肩膀,大冷的天裡袒露着胸口,被紗布包了一層有一層,阿濟格也彷彿受傷的野狼那樣,敲着桌子咆哮着,而他麾下的蒙滿將領,一個個都噤若寒蟬,一句話都不敢說。

朝鮮此時已經彷彿變成了沼澤泥潭,將清軍深深地吸在了上面!

第四百二十一章.自投羅網?第二百二十八章.亂戰第四百章.有船了第三百八十九章.先機第一百八十章.宿命中的敵人第六百七十二章.帝王心術第一百六十八章.義軍大集會第五百二十七章.闖王第一百一十二章.吸金第八百一十三章.三千戰十萬第六十九章.求收留第四百五十五章.假道學第七百零五章.北府兵第二百四十七章.四大邪術第五十一章.開張大吉第七百一十八章.血牽生命第七百一十九章.望江興嘆第四百八十章.廣宗之戰第八百零一章.機會第七百八十九章.偷龍轉鳳第五百六十五章.戰火再燃第一百七十九章.招安?第一百四十二章.憂心忡忡第五百九十章.意外第三百六十一章.江防第三百四十二章.後人評說第四百七十一章.未戰先敗第二百二十四章.永寧關之戰第三百零二章.黃臺吉第四百六十章.北上抗清第五百五十八章.危機第七百五十二章.再戰山河第五百九十二章.鄭和的遺澤第四百二十九章.氣息不對第七百八十六章.警覺第六百四十七章.救命稻草第七百七十六章.雜耍的阿三哥們第二百四十二章.站穩腳跟第八百零七章.抉擇第七百五十六章.赤色滑鐵盧第二百五十三章.憶苦思甜第四百七十三章.對壘第二百六十七章.又見面了第七百五十六章.赤色滑鐵盧第三十五章.要過年了第一百三十七章.太監挺有用啊第七百三十一章.戰爭泥潭第六百三十一章.墓場第二百三十七章.名將也窩囊被抓第五百六十一章.人民勝利第七百八十二章.布克薩爾之戰第七百八十七章.拯救大酋豪格第一章.一夢千年第二百八十七章.真是馬賊!第一百一十二章.吸金第二百七十九章.黑死神第三百六十六章.閹黨拋來的橄欖枝第五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六百七十章.監國第三十七章.傻子學武功第二百一十章.流寇也上書第三百二十一章.找上門第六百一十八章.經略倭國第一百一十八章.急轉直下第四百六十七章.老幹部也打包帶走!第四百四十三章.暴動暴動第三百七十五章.吃硬不吃軟呢第五百三十四章.再度北上第二百七十四章.又被打上門第七百零四章.大革命第四百三十一章.你姐第三百二十一章.找上門第三百零八章.招個鳥安第五百三十四章.再度北上第五百三十四章.再度北上第七百零五章.北府兵第二十三章.洋和尚第三百一十一章.黃山案第一百三十七章.太監挺有用啊第七百五十九章.吳三桂之死第四百六十一章.坑隊友第四百一十八章.終於到手第六百零六章.談什麼,劍解決第七百七十四章.划船的三哥們第四百四十一章.卸磨殺驢?第二百七十一章.秋收割麥子第四百零二章.構想第一百六十五章.城落第九十七章.帶頭大哥不好當第八十八章.龍戶村的革命同志第一百一十二章.吸金第六百五十八章.亂像第十八章.傻子消失記第三百五十六章.攻山第六百七十六章.昏君昏臣第四百五十九章.松江水師第五十三章.開店也不是好開的第七百二十六章.潘多拉魔盒第八十八章.龍戶村的革命同志第三百五十六章.攻山
第四百二十一章.自投羅網?第二百二十八章.亂戰第四百章.有船了第三百八十九章.先機第一百八十章.宿命中的敵人第六百七十二章.帝王心術第一百六十八章.義軍大集會第五百二十七章.闖王第一百一十二章.吸金第八百一十三章.三千戰十萬第六十九章.求收留第四百五十五章.假道學第七百零五章.北府兵第二百四十七章.四大邪術第五十一章.開張大吉第七百一十八章.血牽生命第七百一十九章.望江興嘆第四百八十章.廣宗之戰第八百零一章.機會第七百八十九章.偷龍轉鳳第五百六十五章.戰火再燃第一百七十九章.招安?第一百四十二章.憂心忡忡第五百九十章.意外第三百六十一章.江防第三百四十二章.後人評說第四百七十一章.未戰先敗第二百二十四章.永寧關之戰第三百零二章.黃臺吉第四百六十章.北上抗清第五百五十八章.危機第七百五十二章.再戰山河第五百九十二章.鄭和的遺澤第四百二十九章.氣息不對第七百八十六章.警覺第六百四十七章.救命稻草第七百七十六章.雜耍的阿三哥們第二百四十二章.站穩腳跟第八百零七章.抉擇第七百五十六章.赤色滑鐵盧第二百五十三章.憶苦思甜第四百七十三章.對壘第二百六十七章.又見面了第七百五十六章.赤色滑鐵盧第三十五章.要過年了第一百三十七章.太監挺有用啊第七百三十一章.戰爭泥潭第六百三十一章.墓場第二百三十七章.名將也窩囊被抓第五百六十一章.人民勝利第七百八十二章.布克薩爾之戰第七百八十七章.拯救大酋豪格第一章.一夢千年第二百八十七章.真是馬賊!第一百一十二章.吸金第二百七十九章.黑死神第三百六十六章.閹黨拋來的橄欖枝第五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六百七十章.監國第三十七章.傻子學武功第二百一十章.流寇也上書第三百二十一章.找上門第六百一十八章.經略倭國第一百一十八章.急轉直下第四百六十七章.老幹部也打包帶走!第四百四十三章.暴動暴動第三百七十五章.吃硬不吃軟呢第五百三十四章.再度北上第二百七十四章.又被打上門第七百零四章.大革命第四百三十一章.你姐第三百二十一章.找上門第三百零八章.招個鳥安第五百三十四章.再度北上第五百三十四章.再度北上第七百零五章.北府兵第二十三章.洋和尚第三百一十一章.黃山案第一百三十七章.太監挺有用啊第七百五十九章.吳三桂之死第四百六十一章.坑隊友第四百一十八章.終於到手第六百零六章.談什麼,劍解決第七百七十四章.划船的三哥們第四百四十一章.卸磨殺驢?第二百七十一章.秋收割麥子第四百零二章.構想第一百六十五章.城落第九十七章.帶頭大哥不好當第八十八章.龍戶村的革命同志第一百一十二章.吸金第六百五十八章.亂像第十八章.傻子消失記第三百五十六章.攻山第六百七十六章.昏君昏臣第四百五十九章.松江水師第五十三章.開店也不是好開的第七百二十六章.潘多拉魔盒第八十八章.龍戶村的革命同志第三百五十六章.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