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江右門戶失守

楊陳氏和女兒突然出現在秦牧的誓師儀式上,圍觀的贛州百姓立即議論紛紛,許多人望向秦牧目光滲進了一絲懷疑。

劉猛和蘇謹雙雙轉身,意欲攔住楊陳氏,秦牧搖搖頭阻止了倆人,陳楊氏真要說什麼,就讓她說好了,好名聲固然重要,但爲了一個好名聲,這些天他受夠了。

楊夫人走到秦牧身邊,眼神複雜地看了他一眼,然後幽幽一嘆,秦牧目光明澈,從中看不出任何波瀾。

楊夫人轉向下面的士卒以及城的百姓,儘量大聲說道:“今日,是幾千將士誓師出征的日子,我一個婦道人家,本不該出現在這裡,但聽聞市井間有不少關於拙夫的傳言,我覺得有必要趁這個機會出來澄清一下;

不錯,拙夫確實身受重傷,需要臥牀靜養,不過,這與秦大人無關,請大家不要聽信市井間的流言,我要說的就這麼多。願出征的將士能隨秦知縣奮勇殺敵,將戰火擋在贛州之外,也願贛州的父老鄉親能盡力配合秦知縣,萬衆一心,共同度過眼前這道難關。”

楊夫人的話很簡短,說完向底下的士卒及城的百姓斂衽一福,便轉身回衙,離去時的腳步顯得輕鬆了一些。

秦牧急趕兩步,轉到她面前,長身一揖道:“多謝岳母大人。”

“你不用我,我這麼做,只是希望贛州的百姓能免受戰火塗炭,這也是你嶽.........是芷兒他父親一向的心願。”

秦牧張張嘴卻沒再說什麼。

“夫君..........”楊芷輕喚一聲,心情複雜無比,千言萬語到了嘴邊卻又咽下,最後遲疑地說道:“你......你保重.........”

秦牧對她點點頭,轉身走到臺階前,面向兩千士卒大喝道:“來啊,上壯行酒!”

在滿城百姓的注目之下。秦牧與兩千士卒喝過壯行酒,將碗一摔,然後一聲令下,大軍就此開拔,兩千人馬意氣昂然,在兩面大旗的指引下,邁着堅實的步伐從東門開出;

滿城的百姓跟隨其後,送別出征的健兒。

“願秦大人旗開得勝。”

“願秦大人大敗張賊,得勝歸來。”

“原將士們奮勇殺敵,佑我贛州不受張賊禍害。”

“原將士們早些凱旋歸來.............”

人們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聲聲的呼喚中。四周盡是祝願大軍打勝仗的聲音,每個聲音都顯得很真摯,場面很是感人。

畢竟,若能夠安享平寧,誰也不願遭受戰火摧殘,誰也不願顛沛流離。現在,人們除了將希望寄託在出征的將士身上,別無指望。

雖說朝廷也派大軍南下了,但人們同樣聽說了朝廷派來的左良玉大軍。搶掠起百姓來比叛軍還兇狠,那樣的軍隊,百姓寧願他不來。

現在,不管傳言是不是真的。不管秦牧是不是真的殺害了知府,這些都不重要的了,人們心中只希望他能象上次平定贛南叛亂一樣,把張獻忠的叛軍擋在贛州境外。

有些百姓爲了表達自己的心意。紛紛往出征的將士手裡塞些小食果子,如同對待自己的親人一般,一直跟着大軍出城好幾裡。滿城的百姓才停下腳步。

或許百姓有些功利,他們如此對待出征的將士,只是希望自己免受戰火塗炭,但百姓辛苦耕作,交納大量的稅糧,只求個平安過份嗎?

這次楊芷的母親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說那番話,對消除軍中士卒的疑慮有着難以估量的作用,畢竟這次抗擊張獻忠幾十萬叛軍,除了會昌、信豐兩個千戶所外,還要動用到贛州衛其它兵馬參與協防;

同時後勤供給方面,也需要贛州的大小官員予以配合,楊陳氏的那番話雖然簡短,卻能給秦牧帶來莫大的幫助,同時對安定贛州的民心也是作用巨大;

出城的秦牧終於可以長舒一口大氣了,現在,無須再顧慮太多,只管放心把仗打好就是。

“駕!”秦牧一鞭抽在馬股上,戰馬嘶嘶鳴叫,揚蹄向北奔去,那面秦字大旗,在秋風中獵獵翻卷着,身後兩千勁卒掀起漫漫黃塵,如同一條黃龍,翻騰向北。

從贛州到吉安,大概有四百里路程,秦牧率兩千人馬一路急馳,只用四天半時間,便到達吉安府城下,平均日行近百里,在這個時代,這個行軍速度是驚人的。

呂大器帶着左良玉的數萬大軍從南昌府南下,南昌到吉安的距離大概是四百五十里,秦牧到達吉安府時,呂大器離吉安府卻還有三百里,平均下來每天行軍不過三十里,兩相對比,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由於朝廷確實發不出軍餉,左良玉這幾萬大軍搶掠起來更是理直氣壯,有恃無恐,所過之處,百姓紛紛逃離,其爲禍之烈,並不下於張獻忠的叛軍。

唯一的差別是,張獻忠叛軍所過之處會變成淪陷區,而左良玉的大軍所過之處,名義上還是大明朝廷的,僅此而已。

吉安知府李慎見秦牧帶兵來援,兩千人馬紀律嚴明,對沿途百姓秋毫無犯,不禁大喜過望,親自帶吉安大小官員出城迎接。

但李慎顯然是高興得太早了,秦牧不搶老百姓,並不等於不要後勤補給;他這兩千人馬進軍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主要是不帶後勤,每個士卒只帶幾天乾糧。

在城外,秦牧還算客氣,與李慎等人熱情寒暄,結果一不留神,霍勝就帶人把南門給佔了,然後大軍不由分說開進城去,立即要吃要喝。

李慎剛剛推託兩句,霍勝等人懶得廢話,立即兵圍府庫,給不給?不給老子就自力更生,爺們大老遠從贛州來幫你們阻擊叛軍,難不成還要爺們從贛州運糧草過來,這還有天理嗎?

“秦大人,你這是幹什麼?有事不能好好商量嗎?”李慎氣急敗壞地來找秦牧理論。

秦牧握着巨闕劍的劍柄,站在府庫前的空地上,望着李慎淡淡地答道:“李大人,常言道皇帝不差餓兵,我也總不能讓手下的人馬餓着肚子去與叛軍作戰吧?張獻忠叛軍席捲湖廣,如今又欲圖我江西,李大人試想,傾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個時候,各府各州之間正需同心協力,共度時難,我贛州兵馬主動來援吉安,抗擊叛軍,難道吉安府提供些補給不是應該的嗎?”

“秦大人說的這些本府豈能不知,本府也沒說不給貴軍提供補給,但你們也總得給些時間,讓本府籌措一下,豈能一言不合意就兵圍府庫?”

“李大人,咱們沒有時間了,我剛剛接着消息,叛軍的前鋒離袁州已經不足百里,袁州是江右門戶,失去袁州,則江西全省皆壞,而吉安是首當其衝,爲了迅速趕往袁州,下官只好得罪了,李大人,下官可都是爲李大人好啊。”

李慎見秦牧態度堅決,而且理直氣壯,心中滿是引狼入室的無奈,事到如今,與其讓人強搶,還不如干脆爽快些,好歹還能落得個人情,於是李慎匆匆差人開倉放糧。

秦牧的人馬在吉安休整一夜,蘇謹的騎兵則被秦牧連夜派出,臨敵在即,光靠道聽途說的消息當然不行,必須先把敵情偵察清楚,纔好制定詳細的作戰方案。

第二天一早,秦牧兩千人馬五更便開拔出城,從吉安往北是臨江府(新餘),秦牧決定走西北方向的小道,經安福縣直插袁州府;

袁州也稱宜春,是湖廣進入江西的門戶,現在叛軍的前逢已經抵近袁州,而秦牧的首戰,也決定選在袁州,保住了袁州這道門戶,才能防止叛軍在江西擴散,也才能防止呂大器南下贛州,最好能反攻一下,把呂大器引入湖廣去。

從吉安趕往袁州的路上,無數的百姓拖家帶口,正紛紛向南逃難,一個個衣衫襤褸,蓬頭污面,悽悽惶惶,哭聲不絕於途,在這種無序的逃亡路上,弱者被搶劫殺害是常事,路邊不時能看見暴露於野的屍體。

逃難的百姓遇到秦牧的官兵,絕對沒有一個人有那種喜不自勝、歡欣鼓舞的情形;相反,所遇到的難民對他們這支官兵同樣是畏之如虎,遠遠瞧見,無不驚慌失措地逃避,有的連僅剩的家當也顧不得要了,鍋碗瓢盆扔了一地,只顧亡命逃離路面。

秦牧見了心裡禁不住有些發酸,軍隊是用來保護國家、保護百姓,結果官兵不但沒能給百姓帶來絲毫安全感,反而讓百姓視之如虎,由此可見,大明的軍隊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已經敗壞了什麼地步,光論這一點,大明就亡得不冤。

秦牧心頭鬱氣難消,只恨不得殺盡所有叛賊,也殺盡所有兵匪,“我志未酬人猶苦,江山處處有啼痕。”秦牧忍不住拔出巨闕劍,遙遙北指大吼道:“將令,加快行軍速度,快,要更快!”

在他的號令下,兩千士卒開始小跑出來,帶着漫漫黃塵滾滾向北。

大軍離袁州還有一百五十里,前方突然有偵騎飛馳而回,衝到秦字大旗下大聲並報:“大人,不好了,叛軍兩萬前鋒在叛將張其在率領下,於昨日對袁州發起進攻,袁州守軍一觸即潰,守將鍾衛國棄師而逃,使得袁州守軍大部降敵。”

“什麼,袁州失守了?”

.(

第422章 風雪滿滁州第653章 伏子第760章 幕後財團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862章 吹風第267章 李自成之死第465章 太后,嫁給我吧第295章 天命所歸第128章 大混戰(一)第645章 我想成立個外交部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152章 紅娘子版《瀏陽河》第184章 水師問題第6章 笑容裡藏着殺豬刀第49章 老馬識途第759章 朕不是背水一戰第741章 風暴在醞釀(三)第493章 做了再說第1073章 利益結合第915章 洛可可風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610章 老色爭妍如許第83章 痛腳被抓第779章 巴音淖爾湖第875章 快速推進第1150章 劍指蘇伊士第806章 各有算計第312章 黃石磯之戰第175章 科學實驗第651章 來複槍發威第277章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第402章 殿試第101章 斬盡殺絕第880章 狼狽不堪的奇他特第548章 何以應對第565章 擒龍搏虎各出招第347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第334章 鄭芝龍的心思第606章 雙喜臨門第371章 月下燈前人如玉第804章 摧枯拉朽第13章 禍兮福兮第573章 誰是叛徒第49章 老馬識途第51章 巨闕無鋒自浩然第935章 這是危機嗎第1169章 大結局第897章 前塵第726章 經筵開出的小花第72章 錢袋有麻煩第848章 指紋第117章 紛至沓來第46章 招吏第548章 何以應對第1140章 軍歌飛揚第121章 豁出去了第33章 同志們辛苦了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818章 尋找平衡點第904章 盛宴開始了第251章 南有嘉魚第581章 神奇的夜襲第849章 抓真兇第244章 國之不亡,黨爭不斷第526章 東海大戰(七)第812章 臨洮大捷第193章 橫掃六合,天命歸秦第268章 各懷心思第434章 巨螯未斬濤千丈第613章 科爾沁之秋第466章 明天的希望第859章 解凍前夕第662章 西班牙人偷襲第318章 大戰泗州第371章 月下燈前人如玉第665章 劉猛獻策第920章 哥薩克騎兵第984章 介入的理由第315章 脈脈雙含水蜜桃第460章 精減機構第332章 賢良淑德第459章 莫教美人空幽怨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514章 挖坑第849章 抓真兇第373章 抄家第761章 民心第154章 一夜嗷嗷叫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641章 蘭州的消息第490章 元宵佳節第762章 龍吟第592章 吳三桂之死第457章 我的伍長第1119章 大順皇后第1044章 年終茶話會(下)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621章 乾清宮夜話(下)第1069章 煙雨第479章 逃離昆明
第422章 風雪滿滁州第653章 伏子第760章 幕後財團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862章 吹風第267章 李自成之死第465章 太后,嫁給我吧第295章 天命所歸第128章 大混戰(一)第645章 我想成立個外交部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152章 紅娘子版《瀏陽河》第184章 水師問題第6章 笑容裡藏着殺豬刀第49章 老馬識途第759章 朕不是背水一戰第741章 風暴在醞釀(三)第493章 做了再說第1073章 利益結合第915章 洛可可風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610章 老色爭妍如許第83章 痛腳被抓第779章 巴音淖爾湖第875章 快速推進第1150章 劍指蘇伊士第806章 各有算計第312章 黃石磯之戰第175章 科學實驗第651章 來複槍發威第277章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第402章 殿試第101章 斬盡殺絕第880章 狼狽不堪的奇他特第548章 何以應對第565章 擒龍搏虎各出招第347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第334章 鄭芝龍的心思第606章 雙喜臨門第371章 月下燈前人如玉第804章 摧枯拉朽第13章 禍兮福兮第573章 誰是叛徒第49章 老馬識途第51章 巨闕無鋒自浩然第935章 這是危機嗎第1169章 大結局第897章 前塵第726章 經筵開出的小花第72章 錢袋有麻煩第848章 指紋第117章 紛至沓來第46章 招吏第548章 何以應對第1140章 軍歌飛揚第121章 豁出去了第33章 同志們辛苦了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818章 尋找平衡點第904章 盛宴開始了第251章 南有嘉魚第581章 神奇的夜襲第849章 抓真兇第244章 國之不亡,黨爭不斷第526章 東海大戰(七)第812章 臨洮大捷第193章 橫掃六合,天命歸秦第268章 各懷心思第434章 巨螯未斬濤千丈第613章 科爾沁之秋第466章 明天的希望第859章 解凍前夕第662章 西班牙人偷襲第318章 大戰泗州第371章 月下燈前人如玉第665章 劉猛獻策第920章 哥薩克騎兵第984章 介入的理由第315章 脈脈雙含水蜜桃第460章 精減機構第332章 賢良淑德第459章 莫教美人空幽怨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514章 挖坑第849章 抓真兇第373章 抄家第761章 民心第154章 一夜嗷嗷叫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641章 蘭州的消息第490章 元宵佳節第762章 龍吟第592章 吳三桂之死第457章 我的伍長第1119章 大順皇后第1044章 年終茶話會(下)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621章 乾清宮夜話(下)第1069章 煙雨第479章 逃離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