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劉猛獻策

顧容在金鑾殿上請戰,秦牧不置可否。並轉開題,與大臣們商議起內政民生問題來;

荊部尚書白鐵提議,儘快修《大秦律》,得到了秦牧的肯定。

之前大秦基本是在沿用明朝的律法,有關於明朝的律法,秦牧做會昌知縣時看過一些,基中的律令條款,多數是明初洪武朝修訂的,後來嘉靖等朝又作過幾次補充。

但總的來說,大明律充斥着朱元璋的小農意識,有些條文已經很不合時宜,比如商人不得着錦,甚至明文規定‘可以直接逮捕那些不事生產,專門從事末業’的商人等等。

這些律令對商人帶有嚴重的歧視,或者說分明就是把商人當成了可以任意宰割的羔羊,逼得商人紛紛採取了‘附籍’的方法。

小商人或者“變易姓名”或者“冒合匠戶”,或其他職業戶,如投充軍戶中的校尉、力士等,以此來逃避商人身份。

而更多的富商則是買田置地,在登記戶口的時候,一口咬定自己的主營業務收入是收地租,不承認自己是商人:我家有田有地,我是地主,不是商人啊。再拿些銀兩打點,如此一來,大商人搖身變爲在戶部黃冊上的良民。

儘管上在政策,下在對策,但“商人”的身份隨時可能被逮捕,經商實際上成了一個見不得光的職業。

這對工商業的發展極爲不利,要想推動工業革命,首先就要消除這些歧視性法律條文。

大明律中還將全國戶口分爲民、軍、匠、竈等籍。要說明的是,明朝的軍籍,並不單指現役軍人,而是包括他的家人以及子孫後代。一但你成了軍籍,那麼你家世世代代都是軍籍,不得變更。並規定‘娼、優、隸、卒’這些賤籍之人及其子孫,概不準入考、捐監。

這些條文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秦牧知道。要想一下子抹平所有的等級。是不可能的。

因爲這個時代的秩序,很大程度上是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這一套倫理來維持。

如果一下子取消所有的尊卑等級,一定會遭到社會上強烈的反對,導致不可預測的後果。

但秦牧又深知,人爲的劃分這些等級。是一種極爲不公平的現象,同樣會導致很多隱患,不利於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

所以,有必要慢慢減少這些人爲的劃分,秦牧決定取消明代的民、軍、匠、竈等戶籍劃分。

不過他不會立即在金鑾殿上,宣佈取消這些戶籍劃分,有些事情你去做就是了。沒必要在做之前就弄得天下皆知。

這些枯燥的法律條文,既便在後世,也沒有多少人精通,在這個時代就精通律法的人就更少了。甚至官員判案時,還得請專業的師爺查看法律條文的也不鮮見。

正所謂溫水煮青蛙,當以後人們慢慢發現,大秦律中對民、軍、匠、竈等戶籍沒有詳細劃分時,官員也沒有此類的法律條款來限制各個行業的人員自由流動、變更職業時,或是將就下去,可是慢慢適應這個轉變,畢竟到那時要重修《大秦律》,談何容易。

編修《大秦律》的事情,秦牧便交給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這三法司來共同完成,等初稿出來之後,秦牧是一定要親自審校一番的。

接着又商議了一些民政,以及來年春耕的工作安排,早朝結束。

秦牧回廷與楊芷用過午膳後,立即把內閣輔臣,六部尚書、五軍大都督,以及一些重要的大臣一起召到華蓋殿。

衆人施禮落坐,宮女照例沏上茶來。

秦牧才說道:“諸位大臣,戶部無糧,而兩廣以及雲南再拖下去又甚爲不妥。今日把諸位大臣召來,主要便是要商議此事,諸位有何建議,便請暢所欲言吧。”

大坐的大臣中,武將沒有一個超過四十歲的,包括五軍大都督在內,全都是二十多到三十多歲。文官方面,則多爲四到五十歲。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年輕,富有活力而又不失穩重的中樞決策層,進取心很強。

後軍大都督李定國首先說道:“陛下,雖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然孫子兵法亦有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軍食可足也!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

今大秦倉儲缺糧,臣以爲要取兩廣,可採取速戰速決,因糧於敵的戰略。且在臣看來,兩廣因地勢所限,大軍往往難以展開,是以討伐兩廣,兵貴精而不貴多,如此就糧於敵之策也易於施行。若能如此,便是太倉無糧,亦大有可爲。”

李定國雖是“民軍”出身,但治軍有方,熟知兵法,頗在儒將之風。

以前的民軍四處流動作戰,沒有後勤補給基地。“就糧於敵”這一招,是他們慣常使用的辦法,早已運用得嫺熟無比,在他們看來,沒有後勤補給,不代表這仗就沒法打。

內閣大學士路振飛說道:“陛下,自古以來,因糧於敵,往往伴隨着暴力掠奪和血腥屠殺。在佔領敵方府庫、糧倉之後,可以給軍隊保障一段時間;

然兩廣之地,山多路險,非平原地區可比,想秋風掃落葉般迅速結束戰爭,非常困難。時間一長,就必須向百姓徵糧,百姓如果不願意,往往便會出現掠奪和屠殺。

是以因糧於敵實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保證軍食足用,減輕朝廷負擔,避免長途轉輸;另一方面,處在敵境之內,要面臨敵方軍民的堅壁清野,即使當地百姓沒有敵意,也因爲擔心被搶掠而激起其怨恨和反抗,加劇我方行動困難。

再則,兩廣之民,本我族類,也不宜用殘酷的手段對待,否則有損陛下之仁德,更不利於兩廣的長治久安,望陛下三思。”

或許這就是文官與武將的不同之處。

武將考慮問題,更偏重於戰爭勝負本身;

而文官考慮的往往更多一些,尤其是兩廣之地,打下來後是要納入大秦治下的,並不是出境作戰,打完了就回來,可以不管敵方百姓之死活。

中軍大都督劉猛外表粗獷,其實是個比較細心的人,他摸了摸自己的大鬍子說道:“陛下,臣覺得李都督因糧於敵之策略爲變通一下,還是可行的。”

秦牧平靜地問道:“如何變通?”

“陛下,這些年兩廣從未遭遇戰亂,災荒也少,民間是有糧的,臣記得當初在贛南時,咱們還派人到廣東、廣西去購糧來着。

兩廣有糧,這就好辦了,因糧於敵,並不一定非要強搶啊,戶部尚書劉大人不是說只是太倉缺糧,國庫尚有餘銀嗎?我軍進入兩廣之後,拿錢向當地百姓平價購買糧草就是了。

如果當地百姓不願賣,再採取一些相對強硬的方式,與當地士紳協商後,進行合理的攤派,由當地士民提供一定數量的糧食。

只要儘量禁止官兵搶劫,就能與當地百姓保持比較良好關係,他們雖然被迫強賣,但畢竟能拿到銀子,相信便不會再冒死與我軍對抗了。”

劉猛說完,在坐的官員齊齊向他望過去,就連秦牧眉梢也不禁揚起,劉猛這廝粗中有細,他這個辦法,正好中和了李定國和路振飛兩人的意見,不失爲目前最佳的選擇。

強買與強搶之間,雖然只是一字之差,性質卻是天差地別。

戰爭期間,沒有縱兵強搶,能付錢平價買你的東西,說來已經是很仁慈的了。

“諸位大臣以爲劉都督此策如何?”

“善!”

第38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937章 各自謀算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320章 玩大的第850章 水土治理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1137章 閃擊第510章 前車可鑑第1143章 給我一個解釋第1118章 內鬼第644章 盛大的秋獵第350章 天怒人怨第638章 狼圖騰第1158章 兵臨莫斯科第88章 解酒的方子第316章 不思報國反成仇第347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第1056章 股票第764章 戰前閱兵(下)第579章 一隻死老鼠第584章 雲遮商丘城第772章 告捷第1021章 最長一夜(三)第164章 晨戲第1135章 亞歐分界線第260章 仗劍渡長江第840章 戈壁風雲第489章 暗流洶涌第513章 天一閣第882章 沙皇的擴張第398章 多事之冬第332章 賢良淑德第1086章 風雲變幻第968章 疑陣第427章 夜半歌聲第916章 戰備調整第57章 快刀斬亂麻第186章 金陵煙雲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222章 支援左良玉第85章 贛南的秋天來了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409章 觀望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853章 審計司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964章 羞辱第545章 風聲鶴唳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163章 今夜圓房第402章 殿試第947章 紐帶第818章 尋找平衡點第1133章 遠方的消息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656章 大祀黃陵第583章 蒼天笑,清月遙第753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125章 呂督師也想歸附大西王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554章 漢城亂戰第1013章 鬼船第1021章 最長一夜(三)第321章 帝王之璽第1098章 隔岸觀火第248章 尋找外援第134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571章 絕地求生第939章 威名中亞第38章 大混戰第339章 直取金陵第798章 一封信第590章 科爾沁部的選擇第874章 長安出獵第441章 水龍吟第634章 剪羊毛計劃第615章 史上最大規模的抄家行動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70章 李香君的錦囊妙計第970章 南下錫蘭第49章 老馬識途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943章 秦時明月第1107章 用意第484章 工業革命之野望第50章 古墓神光第55章 大姑娘上花轎第944章 天花預防第299章 開科取士第780章 鼠輩夜襲第501章 “暗”通款曲第1073章 利益結合第1121章 冰凌第567章 秦戈橫斷紫雲腰第105章 步步驚心(二)第2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969章 佛光反擊第377章 幣和稅(一)第1079章 巴黎之心第612章 蒙古攻略
第38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937章 各自謀算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320章 玩大的第850章 水土治理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1137章 閃擊第510章 前車可鑑第1143章 給我一個解釋第1118章 內鬼第644章 盛大的秋獵第350章 天怒人怨第638章 狼圖騰第1158章 兵臨莫斯科第88章 解酒的方子第316章 不思報國反成仇第347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第1056章 股票第764章 戰前閱兵(下)第579章 一隻死老鼠第584章 雲遮商丘城第772章 告捷第1021章 最長一夜(三)第164章 晨戲第1135章 亞歐分界線第260章 仗劍渡長江第840章 戈壁風雲第489章 暗流洶涌第513章 天一閣第882章 沙皇的擴張第398章 多事之冬第332章 賢良淑德第1086章 風雲變幻第968章 疑陣第427章 夜半歌聲第916章 戰備調整第57章 快刀斬亂麻第186章 金陵煙雲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222章 支援左良玉第85章 贛南的秋天來了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409章 觀望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853章 審計司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964章 羞辱第545章 風聲鶴唳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163章 今夜圓房第402章 殿試第947章 紐帶第818章 尋找平衡點第1133章 遠方的消息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656章 大祀黃陵第583章 蒼天笑,清月遙第753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125章 呂督師也想歸附大西王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554章 漢城亂戰第1013章 鬼船第1021章 最長一夜(三)第321章 帝王之璽第1098章 隔岸觀火第248章 尋找外援第134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571章 絕地求生第939章 威名中亞第38章 大混戰第339章 直取金陵第798章 一封信第590章 科爾沁部的選擇第874章 長安出獵第441章 水龍吟第634章 剪羊毛計劃第615章 史上最大規模的抄家行動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70章 李香君的錦囊妙計第970章 南下錫蘭第49章 老馬識途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943章 秦時明月第1107章 用意第484章 工業革命之野望第50章 古墓神光第55章 大姑娘上花轎第944章 天花預防第299章 開科取士第780章 鼠輩夜襲第501章 “暗”通款曲第1073章 利益結合第1121章 冰凌第567章 秦戈橫斷紫雲腰第105章 步步驚心(二)第2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969章 佛光反擊第377章 幣和稅(一)第1079章 巴黎之心第612章 蒙古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