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血濺桃花扇

四月下旬的陽光已經有些熱辣,媚香樓前的柳絲顯得嬌弱無力,柔柔地在風裡飄拂着。

李香君雲鬢上戴着金絲點翠蝴蝶釵,身披金絲薄煙翠綠紗,一襲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襯得那玲瓏的體態如同含苞欲放的嬌蕾。

她依在茵榻上,就着嫋嫋薰香,小心地將秦牧通過驛傳寄來的一封信,秦牧離開南京已經有月有餘,但每隔三兩天就會給她寄來一封信。

每封信內除了聊聊幾句問候,甚至有時連問候也沒有,就只有一首詩詞。不知不覺間,收讀秦牧的信已經成爲李香君生活的一部分,成了她每天最期待的事情。

信紙展開了來,紙上字跡有些繚草,似乎下筆時很倉促,上面只有一首《生查子》,李香君一看之下,便有些癡了,口中喃喃地念道:“短焰剔殘花,夜久漏聲寂。倦舞卻聞雞,暗覺青綾溼。天水接冥濛,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遠夢輕無力。”

這首小令融情於景,描寫入夜起徘徊,離憂難禁,惆悵難眠的情景,透着若淡實濃的相思意,讀完之後讓人倘恍中漸生怨情與離憂交織的款曲。

與之前秦牧寄來的詩詞相比,這首《生查子》並不是最出彩的,但每一首詩詞都是一次情感的累積,最終這首《生查子》成了衝潰李香君感情防線的最後一個浪頭。

這一兩個月來,侯方域雖然讓她異常失望,卻一時還難以割捨得下,因爲這幾年來,侯方域一直是她編織才子佳人的夢幻,是她通向她理想生涯的必要途徑。

雖然她知道自己錯了,但幾年的感情又豈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所以當初秦牧來辭別,以詩表明了自己的情意時,李香君仍是沒有正面迴應。

現在秦牧雖然離開了南京,但兩三天一封信寄來,不但讓李香君無法忘卻他,心中的天平反而一點一點的傾斜着。以至於讓她忍不住通過一切可能的途徑,去打探秦牧的消息。

好在秦牧的消息並不少,他到江西之後,收編流民,沿途所過之處,草寇被他清剿一空,這消息經商旅傳回南京後,爲人津津樂道。

聽到這個消息時,李香君不由得想起了秦牧那天放出的豪言: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秦牧用事實證明,他並非只會大放厥詞,而侯方域等人除了在桃葉渡狂醉悲歌之外,都做了些什麼?兩相比較之下,二者高下立判。

這一點一點的積累,讓李香君心中的天秤一點點的傾斜,終於在秦牧再寄來這封滿帶着相思意的信時,她的情感盈過了心的堤岸,傾泄了一地。

“女兒,你這是做什麼?”李香君的養母李貞麗接到秉報之後,匆匆趕到李香君房中。

“媽媽,女兒要替自己贖身。”李香君一邊翻出自己所有值錢的東西,一邊答道。

“女兒,你瘋了嗎?你說,你爲什麼這麼做?是爲了那個秦牧嗎?”李貞麗的聲音突然提高,一臉難以置信。

“女兒不想騙媽媽,女兒確實是爲了秦牧。”別看李香君嬌小玲瓏,但性子剛烈,極有主見,一但她決定了的事,誰都難以勸阻。

李貞麗深知她的性格,只得好聲相勸道:“香君,你雖身爲妓籍,但媽媽我苦心培養這麼多年,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你樣樣精擅,非一般的晴樓姑娘可比。秦牧年輕英俊,才華橫溢,此番孤身赴任,竟是連連破賊,這樣的人物,若是與女兒你相情相悅,倒也不委曲你,媽媽我本也不應攔着,但你這樣自我贖身,無名無份的送上門去,算個什麼事?這事萬萬做不得。”

“媽媽養育之恩,女兒永世不忘,女兒不管別人怎麼說,這事女兒已經決定了。”

“不行,我說不行就不行,秦牧想娶我的女兒,除非他自己擡着花轎來替你贖身。不然我絕不答應。”

“媽媽,當今天下,韃子窺於外,叛賊亂於內,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秦牧刁然一身,一心只想着報效朝廷,匡扶社稷,哪來的銀子替女兒贖身?媽媽一向俠而慧,仁心豪義,難道媽媽要他去搜刮民脂民膏來替女兒贖身嗎?”

李香君倒不是亂捧,李貞麗確實是個性格豪爽有俠氣之人,嘗一夜博輸千金而淡笑如常。所交多爲當世名士豪傑。秦牧文武出衆,確實是李貞麗推崇之人,經李香君這麼一說,她一時竟不知說什麼好。

但她辛辛苦苦把李香君培養出來,絕不比培養一個公主花的心思少,一直把李香君當親女兒看待,現在秦牧不但不花一文錢,連人都不來,讓她就這麼把女兒送出去如何甘心?

因此不管李香君怎麼說,她就是不答應。

她爭不過李香君,就將贖身價格提高,李香君有多少私房錢她再清楚不過,這價格往上提一半,李香君念及她這麼多年養育之恩,不想在贖身銀子上和她爭,一時也無法可想。

然而第二天卞賽賽知道李香君的事後,不但把自己的私房錢全拿了來支持他,還四處借債,硬是給李香君湊夠了贖身銀子。

第三天,李香君如數奉上贖身的銀子後,李貞麗仍不想放人,她拉着李香君的衣袖勸道:“女兒啊,去年秋夜,保國公迎娶寇白門,特派五千名士兵手執紅燈,自武定橋開始,沿途肅立至內橋朱府,何等的盛況,香君你哪點比寇白門差了,豈能如此輕賤自己,連贖身銀子都要自己出,此事傳出去,世人會如何看待女兒你?不行,此事我萬萬不能答應。”

李香君毫不動搖地答道:“寇白門出閨是很風光,但如今又如何?君恩絕履綦,棄之如秋扇。女兒不圖那些虛華,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不管別人如何笑話,女兒都無怨無悔,請媽媽成全。”

李香君說到這裡,萎身跪倒在地,李貞麗見她怎麼勸都不聽,不由得有氣,大聲叱道:“不行,你是我費盡心血培養出來的,你如此輕賤自己,媽媽我絕不答應。”

“請媽媽成全。”李香君一下接一下地拜着。

“不行。”李貞麗乾脆別過頭去不看她。

“既然媽媽不肯成全女兒,養育之恩女兒只有來世再報了,昔有綠珠墜樓明志,女兒今日也只有一死以謝秦郎了。”

李香君心中大悲,淚落如珠,在衆目睽睽之下,突然起身,一頭撞上旁邊的柱子,“呯!”的一聲,樓中所有人心頭一陣發麻,只見李香君血濺扇面,豔若桃花,身體隨即萎靡倒地,不省人事。

這一幕發生得太突然,讓樓中所有人難以置信,個個目瞪口呆,直到李香君倒在地上,李貞麗才先反應過來,“女兒啊。”李貞麗又驚又怕,急忙奔上去抱起滿頭是血的李香君,口中大叫着,“快,快救,快叫大夫,快啊。”

媚香樓中頓時亂成一團,有人奔出去請大夫,有的圍上來救人,有的被滿地的鮮血嚇得尖叫連連。

此事不到半天功夫,就傳遍了南京城,令無數人唏噓不已,有關李香君和秦牧的各種傳說,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江南,惹得許多癡男怨女心潮澎湃,不知暗灑了多少傷情淚。

崇禎十六年五月,張獻忠率數萬人馬西取漢陽,從鴨蛋洲渡過長江,迅速攻佔武昌府城。

武昌爲楚王朱華奎的王府所在地。守城官吏聞風而逃,楚王所募兵爲張獻忠做內應,大開城門迎接張獻忠。

張獻忠處死楚王后,與部下分食其肉,同時“盡取宮中金銀各百萬,輦載數百車不盡”。發銀六百餘萬兩,召集各地流民。

在武昌,張獻忠自稱“大西王”,建立了大西政權。設六部和五軍都督府,及委派地方官吏。“改武昌曰天授府,江夏曰上江縣”,並開科取士,招攬人才,共錄取進士三十名,廩膳生四十八名,都授以州縣官職。

消息傳來,江西一片風聲鶴唳,各級官員惶惶不可終日。

而這個時候,秦牧剛好到達贛州,這個消息與當初秦牧的預言一絲不差,時間地點完全吻合。

霍勝、崔鋒、寧遠、凌戰四人拉着蒙軻躲到一邊,竊竊私語了許久,其間不時窺視秦牧一眼,那眼神極爲複雜。

最後霍勝蹭到秦牧身邊,小心地問道:“秦大人,您說八月張獻忠以二十萬重兵攻岳陽,隨後席捲湖廣,兵逼江西是真的嗎?”

秦牧淡淡地反問道:“你說呢?”

“這..........秦大人是從何得知這一切的?”

秦牧只是冷冷地掃了他一眼,根本沒有作答的意思。

若是秦牧前頭的話沒有得到印證,光是這冷傲的一眼,就足夠霍勝給他一刀了,但現在,霍勝竟不敢正視他的目光,心中感覺秦牧此人更是高深莫測,身體不由得躬下一些來。

他還有些不死心地問道:“除了張獻忠外,秦大人還能說說別的嗎?”他依然有些懷疑,是不是秦牧根本就是張獻忠的人,從而提前得知了張獻忠的作戰計略。

雖然這種可能性不大,要知道戰場上千變萬化,就算是張獻忠自己,恐怕也不知道幾個月後自己的行止。

秦牧仰頭望了望天空,好一會兒才沉聲說道:“十月,李自成破潼關,孫傳庭死。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府稱帝,以李繼遷爲太祖,建國號大順。”

霍勝下意識地跟着望向天空,但見白雲飄動,陽光耀眼,無盡天穹莽莽蒼蒼,深邃幽遠,平靜之中帶着無限神秘,他本能地感覺到天空中有一隻巨大的眼睛,在注視着自己的一舉一動,他不知道爲何突然有這種感覺,但這一瞬間他確實無法承受莫名的心裡壓力,低下了頭來。

PS:招賢納士嘍,

第613章 科爾沁之秋第313章 迫上梁山第449章 風雨飄搖鳳陽城第782章 蘇祿海上的狼第761章 民心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64章 晨戲第679章 內監司的發明第75章 必須有真正的嫡系第937章 各自謀算第493章 做了再說第521章 東海大戰(二)第890章 給子孫留個後花園第626章 禍水第465章 太后,嫁給我吧第902章 夜雨滂沱第809章 單于夜遁逃第189章 咱們吃煎餅,一直吃第261章 殺聲透漢陽第56章 亂世用重典第267章 李自成之死第128章 大混戰(一)第388章 香囊暗解第174章 可憐的宋應星第262章 死神的盛宴第805章 白登嶺第829章 玄奘和鑑真第653章 伏子第226章 全城狂歡第510章 前車可鑑第198章 濃硫酸出來了第710章 潤物細無聲第1002章 有線電報機第1074章 坐困愁城第45章 撫軍第270章 大別山會戰第163章 今夜圓房第848章 指紋第237章 血戰荊門第1124章 皇帝有危險第590章 科爾沁部的選擇第499章 必然出現的裂痕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283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373章 抄家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20章 一路剿匪第995章 私奔第294章 風起雲涌第588章 勺湖鶯歌啼晚風第206章 除夕佳節第199章 光看架子不行第845章 堂審(上)第253章 弘光議和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753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886章 北海到南海第326章 八股之爭第282章 亂局第261章 殺聲透漢陽第776章 一團亂麻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741章 風暴在醞釀(三)第70章 李香君的錦囊妙計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412章 久別重逢第1002章 有線電報機第283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1009章 兩難境地第104章 步步驚心(一)第1005章 梅花初雪第951章 瑪麗卡·莎曼紗第520章 東海大戰(一)第834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第954章 還是先試點吧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1123章 大順餘部第507章 江南山漸青第335章 北伐伐誰?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1011章 無知而無畏第1023章 紅日東昇第349章 靖江水戰第114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4章 初臨會昌第431章 一派腥風捲怒濤第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635章 吞併扎魯特第717章 突然多了一個省第944章 天花預防第299章 開科取士第9章 南曲爭名石頭城第218章 居庸關.鬼門關第277章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1012章 英勇的阿三第731章 進退之間第1105章 突破口
第613章 科爾沁之秋第313章 迫上梁山第449章 風雨飄搖鳳陽城第782章 蘇祿海上的狼第761章 民心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64章 晨戲第679章 內監司的發明第75章 必須有真正的嫡系第937章 各自謀算第493章 做了再說第521章 東海大戰(二)第890章 給子孫留個後花園第626章 禍水第465章 太后,嫁給我吧第902章 夜雨滂沱第809章 單于夜遁逃第189章 咱們吃煎餅,一直吃第261章 殺聲透漢陽第56章 亂世用重典第267章 李自成之死第128章 大混戰(一)第388章 香囊暗解第174章 可憐的宋應星第262章 死神的盛宴第805章 白登嶺第829章 玄奘和鑑真第653章 伏子第226章 全城狂歡第510章 前車可鑑第198章 濃硫酸出來了第710章 潤物細無聲第1002章 有線電報機第1074章 坐困愁城第45章 撫軍第270章 大別山會戰第163章 今夜圓房第848章 指紋第237章 血戰荊門第1124章 皇帝有危險第590章 科爾沁部的選擇第499章 必然出現的裂痕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283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373章 抄家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20章 一路剿匪第995章 私奔第294章 風起雲涌第588章 勺湖鶯歌啼晚風第206章 除夕佳節第199章 光看架子不行第845章 堂審(上)第253章 弘光議和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753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886章 北海到南海第326章 八股之爭第282章 亂局第261章 殺聲透漢陽第776章 一團亂麻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741章 風暴在醞釀(三)第70章 李香君的錦囊妙計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412章 久別重逢第1002章 有線電報機第283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1009章 兩難境地第104章 步步驚心(一)第1005章 梅花初雪第951章 瑪麗卡·莎曼紗第520章 東海大戰(一)第834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第954章 還是先試點吧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1123章 大順餘部第507章 江南山漸青第335章 北伐伐誰?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1011章 無知而無畏第1023章 紅日東昇第349章 靖江水戰第114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4章 初臨會昌第431章 一派腥風捲怒濤第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635章 吞併扎魯特第717章 突然多了一個省第944章 天花預防第299章 開科取士第9章 南曲爭名石頭城第218章 居庸關.鬼門關第277章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1012章 英勇的阿三第731章 進退之間第1105章 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