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突然多了一個省

第二天一早,秦牧一身黑色的袞服,頭戴十二毓冕冠,滿臉春風地來到宣政殿。

今天是常朝的日子,三鼓一過,兩班文武大臣在禮官的引領下魚貫入殿。

“陛下駕到!”在太監叫聲中,秦牧從後殿轉出,一展大袖,在御座上落坐。

兩列大臣們立即執笏上前,躬身參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宣政殿舉行的常朝,大臣是無須下跪的,只要執笏躬身行禮即可。

拜禮過後,從三品以上的大臣分左右而坐,從三品以下的,則是沒有座位的,只能肅立兩側。

對那些從三品以下沒有座位的官員來說,一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等你功勞夠了,升到了從三品,自然也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秦牧先讓韓贊周當殿把趙寒的急奏念一遍,多數大臣聽完,不禁面面相覷,相互交換着眼色。

海軍不是保護艾能奇走海路征討兩廣嗎?怎麼跑到呂宋去了?

殿中多數大臣是不知道海軍出兵呂宋的事的,可如今趙寒卻在上奏,兩支艦隊大敗西班牙人,俘虜一千二百西夷及四百家眷,繳獲西洋戰艦十九艘,各式火炮七百多門,及財物價值近兩百萬兩。

這是怎麼回事?俺們連聽都沒聽說,海軍已經開拓了萬里疆土,運回了近兩百萬兩銀子,這可不得了,這可相當於明初歲入的一半啊。

大殿上,許多大臣忍不住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起來。

“肅靜!”殿中侍御史大聲喝斥,宣政殿總算重新安靜下來。

秦牧說道:“呂宋島被西夷侵佔已近百年,這次皇家海軍擊敗西夷,拿下的呂宋主島,其面積相當於福建省大小。要如何治理,請諸位大臣各抒己見吧。”

秦牧這一問,殿中大臣臉上的表情真是精彩,這呂宋雖然聽說近。可它到底是什麼樣子,誰也沒見過。

再說了,大夥連點心裡準備都沒有,陛下您突然宣佈,大秦在海外多了一個省,然後問怎麼治理。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這可是陛下您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我們連呂宋島上有幾隻猴子都沒弄清楚,你立即要大夥給出治理方案,這不好生讓人爲難嘛!

不管了。兵部尚書何亮先站出來,大聲祝賀道:“恭喜吾皇,賀喜吾皇,再添海外新疆土。”

滿殿大臣於是跟着出來山呼:“恭喜吾皇,賀喜吾皇!”

秦牧面無表情。望了何亮一眼說道:“何尚書爲何要強調海外二字吶?”

“這”

何亮沒想到皇帝是這等反應,心中暗暗叫苦,這恭喜也錯了嗎?

滿殿大臣也面面相覷,沒一個人能想明白,何亮的話錯在何處。

秦牧輕咳兩聲,沉聲說道:“在朕的眼裡,南海就象朕御花園裡的一個浴池。何尚書不必刻意強調呂宋位於海外。”

“陛下教訓得是,臣知錯了。”

“黃振林。”

“臣在。”

“明日你負責讓工部給朝中各部衙門各趕製一個高兩米直徑的地球儀,立於各部衙門之外,午門外也立一個。”

“臣尊旨。”

“朕時常讓大臣們放眼看世界,看來大家都沒聽到耳朵裡去,那就讓大家每天上朝的時候。看一眼世界有多大吧。”

一種觀念的改變,需要潛移默化,在各部衙門外樹一個地球儀,未嘗不是一種好辦法。

讓大臣每天上朝的時候看看,啊!還有這麼大的地兒。沒納入大秦治下,原來我天朝上國,只佔了一隅之地,這不行啊!

以免象清代那樣,滿朝君臣只知有中國,對海外一無所知,甚至認爲洋人的膝蓋天生是不會彎曲的,所以無法下跪。這樣的笑話,大秦不能重蹈覆轍。

秦牧接着對黃振林說道:“黃卿,明天趕製地球儀的時候,莫忘了把呂宋標成我大秦的國土。”

“是,陛下。”

“諸位大臣,皇家海軍已經爲我大秦新添了一個省,然而如何治理,朕看來諸位大臣還有些手足無措,這讓朕很失望,很失望吶!朕的大臣裡面,就沒有一個想過大秦之外的世界嗎?”

秦牧感慨地說道,“朕是窮兵黷武嗎?這次開拓呂宋,並沒有讓戶部額外多撥一兩銀子,並沒有讓大秦的百姓多繳一文的賦稅。相反,皇家海軍這次不但給大秦開拓一個省,還給國庫添了兩百萬兩收入,朕要問諸位大臣,朕,這算是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嗎?”

“陛下英明神武,這自然不算窮兵黷武。”戶部的三巨頭,尚書劉伯全、左侍郎許英傑,右侍郎楊超,齊齊出班,同聲進奏,那聲音就象銀子相互碰撞那般清脆悅耳。

“不是窮兵黷武就好,朕今日要告訴諸位大臣的是,如果下次皇家海軍再傳回捷報,說又開拓了一個省,朕希望大臣們不要象今天這們手足無措,你們必須有隨時接手治理一個新省份的準備。”

“臣等謹遵陛下訓示。”

“這次既然諸位大臣都沒有準備,那呂宋就選讓南海艦隊管着吧。”

秦牧壓根兒就沒想過立即派文官去治理呂宋,讓鄭四海、海如風他們先折騰着吧,等把呂宋島上的土著折騰乾淨了,到那時再派文官過去不遲。

他今天說這事,不過是藉機敲打一下朝中大臣。

毫無疑問,這件事也給朝中大臣們造成一極大的觸動。

歷朝歷代,開疆拓土,無不是舉大軍,斥巨資,勞民傷財。有誰聽說過,軍隊在外面開拓了萬里疆土,還帶回了鉅額財富,朝中大臣還一無所知的?

秦牧趁大臣們還在發懵,當廷讓翰林學士顧炎武草擬了一份討洞吾國敕諭,然後用璽頒佈天下。

他當然不會立即發兵去攻打洞吾國,只不過是先把處理洞吾國的基調定下來。

就象當初北伐之時。頒佈討朱由榔的詔書一樣,先把事情定性,至於什麼時候去攻打,那要看大秦什麼時候騰出手來再說。

洞吾國王他隆曾應沐天波所請。派兩萬軍隊進入雲南助戰,這等於是先與大秦爲敵了。現在大秦皇帝要聲討洞吾國,大臣們其實並不意外。

大家都還沉浸在大秦突然多了一個省的事情上難法自拔,直到下朝,大臣議論紛紛的也都是關於呂宋的事。

至於討伐洞吾,又不是立即出兵,說不定詔書頒佈之後,洞吾國王乖乖來請罪,事情就過去了,所以大家議論得不多。

早朝之後。秦牧御華蓋殿,匆匆用過午膳,便立即召見戶部尚書和兩個侍郎。

劉伯全和許英傑、楊超三人進殿參拜時,個個臉上都還帶着喜色,眼看國庫日漸空虛。海軍突然弄回那麼多銀子,戶部的日子那可好過多了。

三人都是典型的“見錢眼開”的傢伙,纔不管你海軍是怎麼弄來的銀子,反正入國庫就行了。

“都坐吧。”

“謝陛下。”

秦牧當即切入正題:“今日把你們召來,主要爲了貨幣之事,許卿的奏章朕看了,朝廷下了這麼大的力氣。大秦寶鈔還是貶值了;

再加大發行量的話,不但損害了普通百姓,也會讓朝廷蒙受巨大的損失,得利的只是那些奸商;

對了,許卿有沒有調查過,大秦寶鈔貶值的背後。有沒有不法商人在背後搗鬼,專門散播些謠言,以動搖百姓的信心?”

許英傑答道:“陛下,謠言確實不少,但要查清謠言的出處。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匯通銀行雖然一直如數兌換,但網點畢竟難以覆蓋到農村,許多鄉農不明就裡,聽信了謠言,拒不收寶鈔,得到寶鈔之人,有時也因往返困難,而賤價與當地商人兌換成銀子。”

秦牧聽了,心頭也挺無奈的。

謠言的散佈很容易,朝廷雖然有令,允許用紙幣來納稅,但若有農村的百姓突然聽說,朝廷的稅賦不收紙鈔了,他們會怎麼辦?

他們去向誰求證,許多人一輩子都沒出過鄉里,對這樣的百姓來說,那肯定是賤價兌換掉,以免紙鈔留在手上變成廢紙。

這樣的事情,在明代可是一再上演過的。

明太祖那個滿腦子小農意識的皇帝,在位三十年,鈔法一變再變,結果把好好的寶鈔弄得跟廢紙一樣,無數百姓哭都沒地方去哭。

有這樣的先例在,百姓還心有餘悸,一有什麼謠言,肯定是本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裡,儘快把手上的大秦寶鈔兌換掉,這就給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機。

他們會更積極地製造謠言,造成更大的恐慌,以使普通的鄉民更急於兌換紙鈔,這跟直接從老百姓手上搶錢差不多。

秦牧突然想到,宋代的交子是規定流通領域的,比如京畿發行的交子,只能在京畿流通,出了這個地區就不能用,這莫非也是爲了防止謠言引發的失控?

打個比方,如果大秦發行一種紙幣,規定在只在南京城流通,奸商位製造什麼謠言都沒用,因爲百姓可以直接拿紙幣到銀行兌換,花不了多少時間。

如此一來,紙幣就不容易貶值了。

以這種辦法,等紙幣信譽慢慢建立起來之後,再把流通的地域慢慢擴大,從京畿到附近各州,由點到面,最終達到在全國流通的目標。

想到此,秦牧立即把自己的想法說出,與劉伯全、許英傑、楊超三人反覆榷商其可行性。

第595章 朱由榔趁火打劫第883章 上帝之鞭第222章 支援左良玉第1150章 劍指蘇伊士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213章 湘陰鼠疫第407章 龜殼裡坐個閻羅王第684章 全州血戰第322章 金秀才第472章 明亡帶給知識分子的反思第146章 秦牧和紅娘子勾搭上了第1092章 進入地中海第551章 漢城風雨聲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916章 戰備調整第293章 雲巧兒值六千萬兩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94章 婚禮之變(5)第557章 驚天陰謀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203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049章 若昂四世的小算盤第999章 橫須賀第718章 眼界決定一切第1055章 獲獎後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486章 含煙帶露蓮心顫第626章 愛新覺羅;雅第470章 天地是一筐風景第377章 幣和稅(一)一封致謝信第616章 漢奸的下場第567章 秦戈橫斷紫雲腰第264章 包二的戰爭第126章 滿天殺聲出虎口第771章 大秦戰鷹第866章 洪保的小報告第250章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第1154章 內憂外患的奧斯曼帝國第459章 莫教美人空幽怨第754章 血戰突圍第808章 焰火表演第1031章 湘妃上殿第1039章 趁熱打鐵第334章 鄭芝龍的心思第216章 五雷轟頂第246章 勝似閒庭信步第751章 沙漠陷阱第315章 脈脈雙含水蜜桃第838章 天子在民間第119章 路不拾遺第255章 黑雲壓城第923章 龍率領的狼羣第1014章 懦弱者的怒火第373章 抄家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1086章 風雲變幻第205章 南昌還有顆釘子第826章 詩聯(下)第301章 內外交困第519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21章 豁出去了第74章 田一畝的損招第863章 寒夜凝冰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026章 柳如是的建議第680章 風動廣西第186章 金陵煙雲第840章 戈壁風雲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211章 以匪之名第1156章 察裡津要塞第251章 南有嘉魚第519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017章 餘波未了第1116章 陰雨天第457章 我的伍長第18章 亂世匪蹤第347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第192章 鶯歌唱罷軍鼓響第885章 帝王效應第665章 劉猛獻策第299章 開科取士第878章 賀蘭山下春風起第927章 文明的衝突第482章 玉京有喜第389章 出兵雲貴第561章 蒼天欲怒雨如注第301章 內外交困第357章 一飯之恩第1117章 太子遇刺第583章 蒼天笑,清月遙第701章 馬尼拉海戰(三)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27章 哭泣的信豐城第1034章 兩個故事第746章 梅子黃時雨(二)第258章 樹倒猢猻散第574章 兵臨盛京第648章 太僕寺卿
第595章 朱由榔趁火打劫第883章 上帝之鞭第222章 支援左良玉第1150章 劍指蘇伊士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213章 湘陰鼠疫第407章 龜殼裡坐個閻羅王第684章 全州血戰第322章 金秀才第472章 明亡帶給知識分子的反思第146章 秦牧和紅娘子勾搭上了第1092章 進入地中海第551章 漢城風雨聲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916章 戰備調整第293章 雲巧兒值六千萬兩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94章 婚禮之變(5)第557章 驚天陰謀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203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049章 若昂四世的小算盤第999章 橫須賀第718章 眼界決定一切第1055章 獲獎後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486章 含煙帶露蓮心顫第626章 愛新覺羅;雅第470章 天地是一筐風景第377章 幣和稅(一)一封致謝信第616章 漢奸的下場第567章 秦戈橫斷紫雲腰第264章 包二的戰爭第126章 滿天殺聲出虎口第771章 大秦戰鷹第866章 洪保的小報告第250章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第1154章 內憂外患的奧斯曼帝國第459章 莫教美人空幽怨第754章 血戰突圍第808章 焰火表演第1031章 湘妃上殿第1039章 趁熱打鐵第334章 鄭芝龍的心思第216章 五雷轟頂第246章 勝似閒庭信步第751章 沙漠陷阱第315章 脈脈雙含水蜜桃第838章 天子在民間第119章 路不拾遺第255章 黑雲壓城第923章 龍率領的狼羣第1014章 懦弱者的怒火第373章 抄家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1086章 風雲變幻第205章 南昌還有顆釘子第826章 詩聯(下)第301章 內外交困第519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21章 豁出去了第74章 田一畝的損招第863章 寒夜凝冰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026章 柳如是的建議第680章 風動廣西第186章 金陵煙雲第840章 戈壁風雲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211章 以匪之名第1156章 察裡津要塞第251章 南有嘉魚第519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017章 餘波未了第1116章 陰雨天第457章 我的伍長第18章 亂世匪蹤第347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第192章 鶯歌唱罷軍鼓響第885章 帝王效應第665章 劉猛獻策第299章 開科取士第878章 賀蘭山下春風起第927章 文明的衝突第482章 玉京有喜第389章 出兵雲貴第561章 蒼天欲怒雨如注第301章 內外交困第357章 一飯之恩第1117章 太子遇刺第583章 蒼天笑,清月遙第701章 馬尼拉海戰(三)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27章 哭泣的信豐城第1034章 兩個故事第746章 梅子黃時雨(二)第258章 樹倒猢猻散第574章 兵臨盛京第648章 太僕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