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

“田一畝!”

“到。”

“本縣災民的具體數目統計出來了嗎?”

“回縣尊大人,剛剛統計出來,需要賑濟的共計一萬一千四百一十二戶,五萬六千一百二十三人。”

“田一畝!”

“到。”

“本縣保甲編戶工作進展如何了?”

“回縣尊大人,已編好一百二十一保,六千零五十戶,尚有七千二百一十一戶正在編戶,預計四日內可全部編好。”

“田一畝!”

“到。”

“本縣的田籍造冊事宜進展如何?”

“回縣尊大人,軍田已經全部重新登記造冊完畢,民田至今日午時止,已登記造冊七千八百二十三頃又四畝。餘者正在抓緊丈量,預計六日內可全部丈量造冊完畢。”

“田一畝!”

“到。”

別看田一畝這廝賊眉鼠眼的,工作能力絕對是頂瓜瓜的,秦牧把大部分民事都交給他負責打理,這廝雖然忙得兩腳打擺,還沒薪俸拿,但交給他的事情無不打理得井然有序;

以至於秦牧感覺他那三角眼、老鼠胡也挺順眼的了,幾天下來,他已經漸漸養成一個習慣:有問題找田一畝。

不管問什麼,田一畝總能用精確到個位數的數據來回答,因爲專業,所以讓人放心。

照此下去,三個月後二十兩賞銀很可能會落入他囊中。

當然了,這只是可能,因爲田一畝有不少強勁的競爭對手,苦活累活搶着幹,並不差他多少。

比如吳旺財,秦牧將擒拿盜賊,整頓市場,打擊哄擡物價的奸商等任務交給他,他同樣幹得有聲有色;

幾天下來,他抓了六十人,都是些偷雞摸狗、踹寡婦門的無賴,縣衙大牢裡可沒幹飯給這些人白吃,吳旺財請示秦牧後,將這些人全發配到鄉下幫百姓翻耕田地去了,縣城內治安一時清明無比,真可謂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對於那些哄擡物價的奸商,吳旺財先是堵住商鋪門口,然後給人家背大明律,滔滔不絕,據說已經有多人被他直接給背昏過去了。

他的手段花樣繁多,數不勝數,在他的努力下,會昌縣城的商品雖然稀缺,但價格相對平穩,這是很了不起的成績。憑這一點,他就有足夠的資格和田一畝爭奪那二十兩獎金。

衙內裡的事務走上正軌後,秦牧大鬆了一口氣,略思索一番後,他匆匆提筆寫下了多封信;

並讓劉猛找些機靈的手下來,親自吩咐道:“你們各帶一封信,立即出發,無論如何要在年底前把信親手交給收信人,對方若詢問你們,你們只須回答‘看信便知’即可,別的一律不可多說。”

護衛們各自接過一封信,只見第一封收信人的名字是“宋應星”二字,第二封是“李定國”,第三封是“劉宗周”,第四封是“顧絳”,第五封是“鄭森”...........

每交過一封信,秦牧都會仔細叮囑送信的護衛需要注意的事宜。幾個護衛見秦牧如此鄭重,不敢怠慢,凜然應下。

辦完這件事後,秦牧一刻不停,今日是黃道吉日,他早已讓人準備好了三牲,吉時將到他便大張旗鼓地到會昌的社稷壇拜祭。

按他的說法,是要補上今年的春祈之祭,祈禱上天保佑會昌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這是要給正處在水深火熱中的難民一個盼頭,讓百姓增強度過災荒的信心毅力。

這年頭“春祈秋報”不光是皇帝及官員的大事,也是百姓一年之中的頭等大事,絲毫馬虎不得。

這個觀念延續了幾千年,所有百姓都信這個,若是哪年遇上了災荒,百姓第一個念頭想到的肯定是什麼人得罪了上天,所以上天降下災荒以示懲罰,甚至就連皇帝也必須避殿減食,下詔納諫,讓言官進諫自己的過失。

會昌自打戰亂以來,已經有三年沒有進行春祈秋報大祀了,秦牧身爲知縣,在這個非常時期大張旗鼓的補祭,意義非同尋常。

此舉不但能增強百姓度過災荒的信心,同時也是在宣佈會昌已經恢復了正常的治理,還有一點,那就是秦牧要宣示他的祭祀權。

城中百姓聽說知縣大人要補上春祈大祭後,紛紛擁出家門,一路跟隨到社稷壇。

粗略估計到場的百姓至少有三萬人以上,簇擁在社稷壇四周,黑壓壓一大片,天空中烈日炎炎,人們汗如雨下,卻沒人私自離開。

社稷壇其實就是用石頭砌出的一個壇,略呈長方形,有內外兩重垣,中間是填平的土。大小各不相同,象京城的社稷壇,佔地面積就達16萬多平方米。

會昌這樣的小縣,社稷壇的面積大概只有200平方米這樣。

依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的規定,太廟置於皇宮之左,社稷壇置於皇宮之右(西)。祖與社都是封建政權的象徵。

而各州縣的社稷壇一般則位於衙門的右側,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稱,社是土地神,稷是五穀神,兩者是農業社會最重要的根基,因此祭祀二神也是整個國家的頭等大事。

每年春秋二季,上到皇帝百官,下到斗升小民,按制都必須參與祭祀,“社稷”二字因此被用來代指國家。

秦牧冠戴整齊,在萬衆注目之下,洗手焚香,獻牲拜祭,每個動作都一絲不苟,莊重肅穆。他下拜,滿城百姓也跟着下拜,沒有一個敢視爲兒戲。

祭祀進行到一半,突然一陣大風吹來,把金銀紙鉑吹得漫天飛舞,祭壇前的秦牧臉上貼滿了鉑紙,眼睛也被塵土迷住了。

莊嚴的大祭還沒結束,他又不好當着幾萬人揉眼睛,因爲這樣極有可能被視作對神靈的不敬。

他不禁在心裡暗叫晦氣,這社稷壇若全部用石砌成平臺還好,偏偏中央填的是鬆土,這大風一吹,就是塵土飛揚。

若就這麼一場大風也就罷了,多眨一下眼,忍忍也就過去了,可這夏季,多是雨從風,風從雨,特別是會昌這種山區,大雨說來就來。

剛纔還是炎炎烈日,不到十分鐘時間,天空已經佈滿烏雲,數道閃電轟隆劈下,震耳欲聾,大雨隨即傾盆而下。

大家剛剛還是一身汗,立即就變成一身水,包括秦牧在內,幾萬人瞬間就成了落湯雞。

雨越下越大,電閃雷鳴滾滾而來,震耳欲聾的霹靂聲中,天地被一道道電光劃開,如羣龍飛舞,被澆了個通透的秦牧正準備儘快結束祭祀,臨了卻突然靈機一動。

他在滂沱大雨中,在電閃雷鳴之下,突然一展大袖,仰首向天,如癲似狂的舞動起來。

口中激動萬分地大喊道:“老天爺在說話,老天爺在對我們說話,你們聽到了嗎?會昌的百姓們,你們聽到了嗎?”

數萬雙眼睛驚愕地望着這個癲狂的知縣,無不驚異萬分。

人們交頭接耳,指指點點,這種怪事就是活到百歲的老人也沒見過。

來拜祭社稷壇的知縣突然瘋了。

不錯,秦牧的樣子現在看上去就象個瘋子,一時伏在泥水裡跪拜,一時仰天大喊:“老天爺在對咱們說話..............你們難道都沒聽到嗎?快跪下,大家都快跪下!”

“老天爺說了,念在咱們祭祀虔誠,一定會保咱們會昌今年風調雨順,只要咱們同心協力,衆志成城,就能順利度過眼睛的饑荒。”

“老天爺說會看着咱們的一舉一動,說咱們會昌百姓過得太苦,連鹽也吃不上,要賜我會昌鹽池.............”

天空如墨,大雨如幕,雷電交加,秦牧這個瘋癲的知縣在社稷壇前又拜又舞,胡言亂語,這一幕看上去詭異無比。

很多人不由得悄悄擡頭望向天空,除了一道道閃電如龍飛舞,除了隆隆的雷聲,嘩嘩的雨聲,人們什麼也聽不到。

但知縣大人好好的爲什麼會突然發狂呢?

對天地的敬畏感在每一人心中濃濃地瀰漫着,感覺就象在心頭壓了一塊大石,讓人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大雨中,跪倒在電閃雷鳴之下。

最後秦牧再次虔誠無比的對上天三拜九叩:“多謝上天賜我會昌鹽池,多謝上天垂憐。”

幾萬百姓誰也不敢站着,都跟着跪在泥水裡隨秦牧三拜九叩,不管秦牧是不是瘋了,但老天爺是不能得罪的。

拜祭完之後,秦牧又恢了復莊嚴肅穆的表情,與方纔的癲狂之態判若兩人。

雨未停,他一刻不等地大喊道:“來人啊,傳信馬千戶,讓他立即調三百人馬,隨本官去開鹽池,告訴他,這是上天的指示,誰若違背上天旨意,必遭天遣!”

第780章 鼠輩夜襲第970章 南下錫蘭第579章 一隻死老鼠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282章 亂局第1131章 風捲殘雲第117章 紛至沓來第730章 英國使者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259章 急先鋒吳三桂第619章 本宮就是皇后第98章 何惜一身罵名第122章 檢舉大會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973章 清閒的黃昏第674章 旋璣第143章 沉迷酒色第175章 科學實驗第363章 坦誠第660章 登基大典第849章 抓真兇第321章 帝王之璽第396章 能飲一杯無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964章 羞辱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584章 雲遮商丘城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923章 龍率領的狼羣第591章 一個響屁引發的叛亂第1014章 懦弱者的怒火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532章 葡萄牙使者第1605章 法蘭西之殤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852章 悄然變化第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291章 滿清內部矛盾第24章 有心打鼠卻遇虎第854章 修路計劃第1章 初到秦淮第1157章 真正的閃電戰第854章 修路計劃第3章 侯方域的怒火第103章 京觀第657章 先穩住西北第992章 你願嫁給我嗎第97章 反,還是不反?第1158章 兵臨莫斯科第837章 一縷濃香一股溫暖第400章 繡出江南之韻第934章 莫臥兒王朝第574章 兵臨盛京第567章 秦戈橫斷紫雲腰第38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04章 挺進大西南第327章 安慶告破第906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137章 我要你.....第112章 烈火焚城第469章 鄭家軍收復臺灣第891章 朱三太子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702章 馬尼拉海戰(四)第257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1101章 焦味第1019章 最長一夜(一)第22章 人質事件第705章 寬以養民,嚴以治吏第918章 小心通貨膨脹第507章 江南山漸青第864章 埋伏第1089章 堵與疏第150章 田忌賽馬第610章 老色爭妍如許第199章 光看架子不行第603章 兵臨燕京第855章 出獵第750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1088章 快刀斬亂麻第527章 東海大戰(八)第529章 姚江春正好第404章 挺進大西南第1071章 路易·德·波旁第1104章 尋找蟻穴第817章 軍與商第340章 暴風驟雨第1075章 夜渡塞納河第925章 哈薩克汗國第485章 必須堅持的第678章 日本市場第364章 雁奴第34章 雙雙遇險第1073章 利益結合第933章 盛世華章第861章 帝王之心第921章 經典的口袋戰術第1159章 政變第500章 窮途末路的螯拜
第780章 鼠輩夜襲第970章 南下錫蘭第579章 一隻死老鼠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282章 亂局第1131章 風捲殘雲第117章 紛至沓來第730章 英國使者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259章 急先鋒吳三桂第619章 本宮就是皇后第98章 何惜一身罵名第122章 檢舉大會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973章 清閒的黃昏第674章 旋璣第143章 沉迷酒色第175章 科學實驗第363章 坦誠第660章 登基大典第849章 抓真兇第321章 帝王之璽第396章 能飲一杯無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964章 羞辱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584章 雲遮商丘城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923章 龍率領的狼羣第591章 一個響屁引發的叛亂第1014章 懦弱者的怒火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532章 葡萄牙使者第1605章 法蘭西之殤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852章 悄然變化第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291章 滿清內部矛盾第24章 有心打鼠卻遇虎第854章 修路計劃第1章 初到秦淮第1157章 真正的閃電戰第854章 修路計劃第3章 侯方域的怒火第103章 京觀第657章 先穩住西北第992章 你願嫁給我嗎第97章 反,還是不反?第1158章 兵臨莫斯科第837章 一縷濃香一股溫暖第400章 繡出江南之韻第934章 莫臥兒王朝第574章 兵臨盛京第567章 秦戈橫斷紫雲腰第38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04章 挺進大西南第327章 安慶告破第906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137章 我要你.....第112章 烈火焚城第469章 鄭家軍收復臺灣第891章 朱三太子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702章 馬尼拉海戰(四)第257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1101章 焦味第1019章 最長一夜(一)第22章 人質事件第705章 寬以養民,嚴以治吏第918章 小心通貨膨脹第507章 江南山漸青第864章 埋伏第1089章 堵與疏第150章 田忌賽馬第610章 老色爭妍如許第199章 光看架子不行第603章 兵臨燕京第855章 出獵第750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1088章 快刀斬亂麻第527章 東海大戰(八)第529章 姚江春正好第404章 挺進大西南第1071章 路易·德·波旁第1104章 尋找蟻穴第817章 軍與商第340章 暴風驟雨第1075章 夜渡塞納河第925章 哈薩克汗國第485章 必須堅持的第678章 日本市場第364章 雁奴第34章 雙雙遇險第1073章 利益結合第933章 盛世華章第861章 帝王之心第921章 經典的口袋戰術第1159章 政變第500章 窮途末路的螯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