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真正的閃電戰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從這段話不難看出,在孫子兵法中,把速度看得非常重。

拿下察裡津要塞,打開沙皇俄國的南大門之後,李定就充分把這段孫子兵法中的精義運用到了極致。

他在察裡津李塞留下兩千人馬駐守,然後兵分七路,除了中路他本部人馬爲一萬之後,其他六路大軍都只有五千左右。每支人馬相隔七八十里,殺入北面的頓河平原。

其中左右六路兵馬中,又各分出十支百人小隊,浩瀚的頓河平原上,無數鐵騎其疾如風,侵掠如火,無數的戰馬呼嘯奔騰,所過之處,劫掠一空,火光四起,男人不分年齡大小,幾乎被殺戮一空。

幾路人馬時分時合,難知如陰,動如雷震。上千軍萬馬催動戰雲滾滾,向沙皇俄國的都城直撲而去。

李定出徵前得到皇帝的命令,並不是要佔領這片土地,而是要把沙皇俄徹底的打倒在地,再踩上幾腳,打得他永世不能翻身。

本着這一作戰思想,李定沒有任何婦人之仁,戰爭的殘酷性,在頓河平原上體現無遺,呼嘯的鐵騎所過之處,除了年輕美麗的女人,幾乎什麼也沒留下。

沙俄被打了個措不及防,秦軍的速度太快了,很多城鎮直到看到呼嘯而來的鐵騎,還茫然不知所措。在目瞪口呆之中,無數的鐵蹄如烈火般捲來,把一個個城鎮變成一片廢墟。

秦軍根本不用擔心補給,甚至不用擔心戰馬太累,富饒的頓河平原上,有的是吃的,有的是戰馬,只要你速度夠快。這一切都是你的。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用坦克進發動快速進攻,打得蘇聯潰不成軍,被稱之爲閃電戰。

但實際上,德軍當時用了3個星期,在蘇聯境內推進縱深是400~600公里,平均速度大概也就一天推進二三裡公里左右。

李定他們一人三馬,不停的輪換,推進速度是後世的德軍的五倍以上,平均每天推進200裡。這還包括了沿途殺人放火的時間。

可以說,這纔是真正的閃電戰!

第3天,李定大軍在斯拉夫人不及防備的情況下,乘夜攻破薩拉托夫城、活羅涅日城,兩城付之一炬。

第4天,大軍攻破坦波夫城,坦波夫以西的利佩茨克守軍嚇得不戰而潰,兩城亦化作廢墟,四萬余男子被殺。血腥沖天。

到此,莫斯科才收到消息,可謂是滿城皆驚!年輕的沙皇阿列克謝又驚又怒!

這些年,他最尊敬的全俄東正教大牧首尼康。給俄羅斯描繪了一圖宏偉的藍圖。

尼康提出,俄羅斯沙皇應該成爲整個東正教世界的統治者,而俄羅斯的首都應該定於君士坦丁堡(東正教的正式稱呼是“希臘正教”,主要是指依循由東羅馬帝國所流傳下來的基督教傳統的教會。因此東羅馬帝國過去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對東正教意義非凡。)。

莫斯科及全俄東正教大牧首相應地應該成爲整個東正教世界的精神領袖。

尼康的這個想法令阿列克謝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併爲之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但現在,秦國人都快打到莫斯科來了!

如果連莫斯科都保不住了,還談什整個東正教世界的統治者。還談什麼奪取被奧斯曼人佔領的君士坦丁堡?

是可忍,孰不可忍!

雄心勃勃的沙皇阿列克謝在大牧首尼康的支持下,決定御架親征。

這可嚇壞了顧命大臣、也是他的老師莫羅佐夫、以及杜馬書記官帕斯特、御前侍臣德克謝耶夫等衆多大臣,大家得知沙皇要御駕親征後,大驚失色,紛紛勸陰。

因爲俄國的世仇波蘭帝國和立陶宛王國佔領着斯摩棱斯克爲首的一系列重鎮,時刻威脅莫斯科;因此俄國的軍隊大都壓在了西線,抵禦這兩個宿敵。

秦國人來得太快,西線的大軍未及回防,莫斯科城內剩下的兵力不到兩萬,讓沙皇帶着這點兵力御架親征?

開什麼玩笑!且不說兩萬兵力是不是秦國人的對手,萬一到時秦國人突然繞過來攻打莫斯科這座空城怎麼辦?

但阿列克謝是個很固執的年輕人,堅持要親征,莫羅佐夫以及幾乎所有大臣跪在他面前哀求半日,才總算打消了他這個念頭。

半天時間,就在親征與不親征的爭執中過去了。

而對於爭分奪秒的李定他們來說,半天時間,足夠大軍推進一百多裡了。

等莫斯科最後決定,緊急派別列科夫、佩圖霍夫兩名將軍各帶五千人馬增援莫斯科南面最後兩座城池圖拉城,梁贊城的時候,李定的大軍已經對圖拉城和梁贊城完成了圍困。

偵騎探知別列科夫、佩圖霍夫率軍來援的消息後,李定當機立斷,決定圍城打援。

圖拉城,梁贊城的守軍都只有一千多人,李定各抽出五千大軍圍住兩城,再派出五千人馬去拖住佩圖霍夫,最後集中兩萬五千大軍,猛攻別列科夫。

別列科夫率領的五千人馬,是俄軍的精銳之師,李定以五倍的兵力,血戰了一個下午,甚至動用了火箭彈和六八式步槍,才把這五千俄軍殲滅。

別列科夫大敗,嚇得佩圖霍夫連忙撤軍,逃回莫斯科。

李定一咬牙,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依舊只各留五千大軍攻打圖拉城、梁贊城,三萬大軍急追佩圖霍夫,死咬不放,一路犯追猛打,以至佩圖霍夫逃回到莫斯科時,五千大軍剩下不到兩千人,可謂是遺屍滿路。

莫斯科,就在眼前!

城內守軍不過萬餘人,李定三萬大軍滾滾而來,煙塵遮日,那黑衣玄甲,冷酷而神秘,讓城中民衆驚恐萬狀,黃禍!黃禍又來了!

沙皇阿列克謝帶着大臣和將領,親自登上城頭,觀察李定大軍。

李定同樣在觀察着這座城市,從城外就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宮那高高的尖頂。

克里姆林在蒙古語中,是‘堡壘‘之意。位於城市最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

其中最壯觀是多棱宮,其第二層的多棱大廳外牆均以多棱白石所砌,因而得名,曾是皇家舉行婚禮和沙皇接見外國使臣的地方。

最高的建築是白色金頂的伊凡大帝鐘樓,建於1505—1508年,高81米,裡面藏有50多口銅鐘。鐘樓外陳列着一口最大的鐘,高6.14米,直徑6.6米,重達200多噸,表面上刻有浮雕、人像和題詞,聲傳50公里,爲世界之“鐘王”。

與鐘王相伴的是一尊5.34米長、口徑0.89米、40噸重的“炮王”。

這座古式銅鑄大炮從1540年開始造起,一直到1586年完工,中間換了8個沙皇,尚未使用過,巨大的炮口內同時可爬進二、三個人。

這一回,這尊“炮王”大概可以派上用場了。將近一米的口徑,重40噸的炮王,發射時威力是何等的驚人呢?

▪ тт kan▪ ¢ ○

李定非常清楚,要攻下莫斯科不容易,而且他的時間不多,沙皇俄國的西線大軍,幾天之內,就能回援莫斯科,也就是說,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一旦西線的俄軍撤回,幾乎就可以肯定,再也沒有機會攻下這座城池。

而這座城池,正是他西征的目的,大秦皇帝的話還在耳邊迴盪:踏平莫斯科,打得沙俄永世不能翻身!

時間,關鍵是時間,這將決定這次西征最後的勝敗!

ps:今天一下子掉到了分類月票榜的第9位,眼看要被踢出前10了,急求兄弟姐妹們月票支持。

.(,!

第1155章 逐鹿者不見山第869章 理工學院第847章 風潮第315章 脈脈雙含水蜜桃第635章 吞併扎魯特第621章 乾清宮夜話(下)第759章 朕不是背水一戰第324章 一瀉之威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18章 亂世匪蹤第706章 衆說紛紜第1066章 夜戰韋爾農第299章 開科取士第878章 賀蘭山下春風起第405章 馬六兩與湯秀才第838章 天子在民間第727章 內閣第1117章 太子遇刺第329章 傳國玉璽第909章 逃離升龍府第276章 剃髮令第1084章 亂戰第533章 海洋戰略第949章 黑色第21章 血濺桃花扇第600章 僉事發飆第804章 摧枯拉朽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501章 “暗”通款曲第335章 北伐伐誰?第934章 莫臥兒王朝第1052章 葡萄牙的內部榷商第337章 四川攻略第32章 陣前邀戰第847章 風潮第884章 佛道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527章 東海大戰(八)第264章 包二的戰爭第1085章 援軍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767章 沒有退路第877章 信不信由你第88章 解酒的方子第22章 人質事件第709章 心悸的T字橫頭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910章 土崩瓦解第671章 燕子磯頭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1115章 陰霾籠罩第1003章 千里傳音第643章 心機第246章 勝似閒庭信步第142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第114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74章 天威莫測第259章 遺落戰境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402章 殿試第990章 西方人考察學習第456章 西南策續章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485章 必須堅持的第927章 文明的衝突第587章 生擒多鐸第446章 犁庭掃穴第361章 趕赴江陰第304章 紅娘子臨陣脫逃?第43章 變相土改第27章 哭泣的信豐城第473章 古代的閱兵式第77章 後勤武器第912章 洞吾大變第142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第799章 青藏未來第83章 痛腳被抓第361章 趕赴江陰第987章 皇帝突然變了第723章 碩果累累第71章 棍影翻飛第343章 勸降顧三麻子第259章 遺落戰境第201章 突破董小宛的心防第546章 范文程之謀第528章 慶功宴第673章 交趾來使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126章 滿天殺聲出虎口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61章 殺聲透漢陽第818章 尋找平衡點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599章 條件第782章 蘇祿海上的狼第29章 第五縱隊第303章 以史爲鑑第817章 軍與商
第1155章 逐鹿者不見山第869章 理工學院第847章 風潮第315章 脈脈雙含水蜜桃第635章 吞併扎魯特第621章 乾清宮夜話(下)第759章 朕不是背水一戰第324章 一瀉之威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18章 亂世匪蹤第706章 衆說紛紜第1066章 夜戰韋爾農第299章 開科取士第878章 賀蘭山下春風起第405章 馬六兩與湯秀才第838章 天子在民間第727章 內閣第1117章 太子遇刺第329章 傳國玉璽第909章 逃離升龍府第276章 剃髮令第1084章 亂戰第533章 海洋戰略第949章 黑色第21章 血濺桃花扇第600章 僉事發飆第804章 摧枯拉朽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501章 “暗”通款曲第335章 北伐伐誰?第934章 莫臥兒王朝第1052章 葡萄牙的內部榷商第337章 四川攻略第32章 陣前邀戰第847章 風潮第884章 佛道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527章 東海大戰(八)第264章 包二的戰爭第1085章 援軍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767章 沒有退路第877章 信不信由你第88章 解酒的方子第22章 人質事件第709章 心悸的T字橫頭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910章 土崩瓦解第671章 燕子磯頭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1115章 陰霾籠罩第1003章 千里傳音第643章 心機第246章 勝似閒庭信步第142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第114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74章 天威莫測第259章 遺落戰境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402章 殿試第990章 西方人考察學習第456章 西南策續章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485章 必須堅持的第927章 文明的衝突第587章 生擒多鐸第446章 犁庭掃穴第361章 趕赴江陰第304章 紅娘子臨陣脫逃?第43章 變相土改第27章 哭泣的信豐城第473章 古代的閱兵式第77章 後勤武器第912章 洞吾大變第142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第799章 青藏未來第83章 痛腳被抓第361章 趕赴江陰第987章 皇帝突然變了第723章 碩果累累第71章 棍影翻飛第343章 勸降顧三麻子第259章 遺落戰境第201章 突破董小宛的心防第546章 范文程之謀第528章 慶功宴第673章 交趾來使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126章 滿天殺聲出虎口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61章 殺聲透漢陽第818章 尋找平衡點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599章 條件第782章 蘇祿海上的狼第29章 第五縱隊第303章 以史爲鑑第817章 軍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