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陛下可是要用法家治國

祝賀kin2014成爲天揚天下宗師,感謝支持,鞠躬!

春風習習,莫愁湖邊海棠相間,堤岸垂柳,飛絮濛濛,碧波照人。

秦牧沒有穿正式的帝王十二章,而是以比較輕鬆的常服參與這次經筵。這本來是想讓經筵的氣氛輕鬆一點,讓大家能暢所欲言。

但整個經筵一經始,因爲他隨口發出的一個問題,很快就陷入了異常激烈的大論戰。

秦牧問的是:“朕觀始皇帝之後華夏兩千年,可稱之爲盛世者,當屬漢文景之治,唐貞觀之治,不知衆卿以爲然否?”

這當然,文景之治與貞觀之治,一向是歷代文爲所津津樂道的“榜樣”,在坐在高官與學者自然沒有持反對意見,紛紛表示贊同。

“然據朕所知,無論是文景之治,還是貞觀之治,皆以黃老之術,換而言知,造就了華夏兩個輝煌盛世的,皆是道家治世之術,這與當世獨尊儒術似乎有些.......呃,在坐的諸位都是當世賢才,不二之選,可有能爲朕釋疑者?”

秦牧此語,猶猶疑疑,如末學後進在向宗師請教,但卻在瞬間,如巨石投湖,激起千層浪,什麼四書五經沒人顧得去講了,煙波澹盪的亭臺樓閣邊,一時靜靜寂寂,落針可聞。

毫無疑問,文景之治用的是黃老之術;

至於將唐初的貞觀之治也定爲黃老之術治世的成果,光是這項,立即就遭到了質疑。

已過知天命之年的黃道周,第一個就站出來說道:“陛下所言差矣。唐初儒學之盛,古昔未之有也,太宗貞觀間,大力但導儒學,以陸德明與孔穎達兩位儒學賢達教導太子承乾儒學經典,足見太宗對儒學之重視;

杜樊川亦言:國家自有天下已來,二百三十餘年間,專用仁恕,每後刑罰。是以內難外難,作者相繼。土地甲兵,權柄號令,盡非我有。終能擒之,此實恩澤慈愛,入人骨髓,俗厚風古,不可搖動。

由此可見,有唐一代,上到帝王。下到地方刺史及州縣官員,在施政治民中多奉行儒家治國。是以,陛下說貞觀盛世用的是黃老之術,臣實不敢苟同也。”

秦牧笑而不語。唐初了爲加強統治推崇儒家這是事實。

但李唐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人,對道家的黃老之術尤爲推崇,這也是事實。

王夫之雖然也是儒家弟子,但他是個唯物主義者。凡事講實際,這一點正是秦牧欣賞他的原因,他徐徐說道:“貞觀間是儒、釋、道三教並重。”

這話很簡短。但是事實。

有意思的是傅青主這個人,他是涉獵的是諸子百家,對道家也很推崇,還做過道士,他也站出來說道:“唐太宗在總結治世得失時曾言‘故夙夜孜孜,惟欲清淨,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穀豐稔,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淨,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白樂天亦曾有言‘夫欲使人情儉樸,時俗清和,莫先於體黃老之道也。其道在乎尚寬簡,務儉素,不眩聰察,不役智能而已。蓋善用之者,雖一邑一郡一國至於天下,皆可以致清淨之理焉’

柳柳州亦主張治國之道,上無苛令,官無煩治。凡此種種,皆見道家無爲治世思想,在唐時上至君王,下至名士,皆有推崇。貞觀之治中,尚寬簡,務清淨,輕刑罰,薄役賦,由此算來,陛下說貞觀之治用的是黃老這術,雖不盡然,但也不爲過也!”

從二人的話中,不難看出,貞觀之治雖不能說是獨得於黃老之術,更不是獨尊儒術的結果,真論起來,黃老之術所佔的功勞絕對比儒術大。

那麼問題來了......呃,這個問題當然是挖掘技術哪家強.....

而是:既然歷史上爲讀書人津津樂道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都不是獨尊儒術的結果,那麼現在罷免百家,獨尊儒術,是不是有些不對頭?

需要着重聲明的是,大秦皇帝陛下什麼也沒說,他只是問了一個問題,向大家求教而已。

他更沒有說過要動搖儒家的地位,絕對沒有。

但無論秦牧如何輕描淡寫,在坐者卻是於無聲聽驚雷,心中震動之大,難以言述。

因爲儒道之爭,向來是最劇烈的。這個問題關係到大秦今後是尊儒還是尊道,對於所有儒門弟子而言,這都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而明末,是一個思想變革的時代。

許多思想家其實已經是掛羊頭賣狗肉,他們還自稱是儒門弟子,但實際上核心思想推崇的已不是朱程學說,甚至已經脫離了孔道之道的範疇。

象王夫之、李贄等等,實際已偏向於唯物主義思想;

顧炎武、傅青主等人,也絕對不是朱程理學的追隨者。

甚至還有不少象徐光啓、王徵、孫元化、李天經、張燾、瞿式耜、陳於階那種崇尚西方學說的人物。

這本來就是一個思想大碰撞的時代,是自先秦之後,各種思想前所未有的活躍的時代。是各種思想披着儒家的外衣,大行其道的時代。

所以這場辯論,註定是一場激烈無比的大辯論。

各人都有心借這個機會在御前闡述自己的思想,秦牧的身份在悄悄地變化,從乖乖聽講的“學生”,變成了旁觀者,或者說是裁判。

秦牧一邊聽着經筵上謝經綸、黃道周、顧炎武、王夫之、傅青主等人激烈的辯論,一邊喝着柳如是端上來的新茶,小几上一縷香菸嫋嫋,莫愁湖畔煙波浩渺,濛濛的柳絮漸欲迷人眼。

柳如是的身份只是個普通的宮女,誰也不會去在意她,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她飽讀詩書,這次經筵有幸侍奉皇帝左右,旁聽天下英賢如此激烈精彩的大辯論,很快就醉心其中,以至於秦牧茶喝完了,她也忘了沏上。

直到秦牧以手指輕輕敲擊桌面,她才驚醒過來,急欲請罪,卻被秦牧以手勢制止,以免打擾了正在激烈辯論的諸人。

但這個動作還是被人看到了,“陛下!”黃道周突然高呼一聲,讓激烈的辯論聲爲之一靜。

秦牧徐徐問道:“黃學士可有指教?”

黃道周年過五旬,峨冠博帶,面貌清癯,一臉剛正不阿的樣子;

他這回顯然是借題發揮,把火引到秦牧身上:“陛下上承天命,下承始皇帝法統,今奄有四海,受萬民擁戴,仁德之盛,古之少有矣。臣今日斗膽,欲問陛下對商鞅‘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之說持何看法?”

黃道周問完,經筵上兩百多人頓時屏氣凝神,等待秦牧的答覆,包括司馬安、路振飛、楊廷麟等高官在內,無一例外。

這個問題極其尖銳,或許滿朝大臣以及天下讀書人,都有類似的疑慮。

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這段話大意是:百姓不敢抗拒法律,國家就強,百姓敢於觸犯法律,國家力量就弱,所以治理得法的國家一定要使人民不敢抗拒法令。

這段話說錯了嗎?社會需要法制,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段話說得沒錯。

但請注意,商鞅所說的法律與後世西方的法制社會略有不同,後世的法制社會強調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最高的統治者在內,沒人能凌駕於法律之上,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而商鞅的法律,是君主用來治理百姓的。君主本身超脫於法律之外,法律只是君主用來約束百姓,保障自己統治的一種手段,它只治民,不治君。

不過,這些都不是黃道周向秦牧詢問這句話的根本原意。

黃道周這一問就如同一個陷阱,商鞅是法家的代表,西秦是靠商鞅變法強盛起來的,但歷代學者也多數認爲,也正是由於秦國的法治太過於嚴酷,使民不堪命,乃有強秦二世而亡之事。

秦牧立國,強調自己繼承的是始皇帝的法統,那麼問題來了,你是不是也要繼承先秦以法家治國的思想呢?

這個疑慮,上到滿朝大臣,下到天下百姓,或許都早已隱藏於心,只不過誰也不敢亂說。

今日由黃道周這個不怕死的人捅破了這層窗戶紙,這個問題再也沒法迴避。

.

第373章 抄家第915章 洛可可風第774章 塞上秋來第176章 隔壁的歌聲第1168章 盡收各部第1078章 這裡的黎明亂糟糟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336章 稅率.軍功授爵第1097章 殺兄逼父第724章 重大戰略第1120章 我本善良第947章 紐帶第496章 計退羣綸第1066章 夜戰韋爾農第167章 天人合一VS知行合一第345章 無間道第158章 國色天香董小宛第57章 快刀斬亂麻第781章 君子報仇第1156章 戰爭與平和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198章 濃硫酸出來了第234章 三個倒黴蛋第626章 禍水第41章 薔薇開得豔第34章 雙雙遇險第922章 打蛇打七寸第473章 古代的閱兵式第299章 開科取士第1157章 真正的閃電戰第1118章 內鬼第306章 前方後方第540章 標點符號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1073章 利益結合第452章 大破徐州第703章 西苑經筵第100章 江右門戶失守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340章 暴風驟雨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757章 夜戰黃岩礁第696章 遇上就打第266章 富春山居第602章 落了毛的鳳凰不如雞第521章 東海大戰(二)第545章 風聲鶴唳第561章 蒼天欲怒雨如注第15章 香君侍酒第629章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第860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598章 科爾沁的女人第981章 應變第1130章 形勢大變第21章 血濺桃花扇第1057章 證券交易第40章 夏夜情詩第807章 迎頭痛擊第452章 大破徐州第534章 突然想起蒸汽機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第942章 皇家足球隊第578章 感謝安達送上門來第26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902章 夜雨滂沱第913章 倒戈第317章 長夜戰未休第352章 烈火焚城第302章 風雨暗金陵第320章 佈局江南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396章 能飲一杯無第676章 未來之蘇秦張儀第836章 牛頓,看你往哪裡跑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482章 玉京有喜第879章 飛越黃河第1120章 我本善良第325章 福建鄭家第579章 一隻死老鼠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93章 婚禮之變(4)第754章 血戰突圍第187章 擠兌風波第873章 底線第809章 單于夜遁逃第79章 戲裡戲外第99章 誓師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526章 東海大戰(七)第208章 李自成VS崇禎帝第624章 吳克善上表內附第228章 爹多得叫不過來第616章 漢奸的下場第593章 南北之憂第460章 精減機構第349章 靖江水戰第1081章 太后搬磚
第373章 抄家第915章 洛可可風第774章 塞上秋來第176章 隔壁的歌聲第1168章 盡收各部第1078章 這裡的黎明亂糟糟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336章 稅率.軍功授爵第1097章 殺兄逼父第724章 重大戰略第1120章 我本善良第947章 紐帶第496章 計退羣綸第1066章 夜戰韋爾農第167章 天人合一VS知行合一第345章 無間道第158章 國色天香董小宛第57章 快刀斬亂麻第781章 君子報仇第1156章 戰爭與平和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198章 濃硫酸出來了第234章 三個倒黴蛋第626章 禍水第41章 薔薇開得豔第34章 雙雙遇險第922章 打蛇打七寸第473章 古代的閱兵式第299章 開科取士第1157章 真正的閃電戰第1118章 內鬼第306章 前方後方第540章 標點符號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1073章 利益結合第452章 大破徐州第703章 西苑經筵第100章 江右門戶失守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340章 暴風驟雨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757章 夜戰黃岩礁第696章 遇上就打第266章 富春山居第602章 落了毛的鳳凰不如雞第521章 東海大戰(二)第545章 風聲鶴唳第561章 蒼天欲怒雨如注第15章 香君侍酒第629章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第860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598章 科爾沁的女人第981章 應變第1130章 形勢大變第21章 血濺桃花扇第1057章 證券交易第40章 夏夜情詩第807章 迎頭痛擊第452章 大破徐州第534章 突然想起蒸汽機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第942章 皇家足球隊第578章 感謝安達送上門來第26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902章 夜雨滂沱第913章 倒戈第317章 長夜戰未休第352章 烈火焚城第302章 風雨暗金陵第320章 佈局江南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396章 能飲一杯無第676章 未來之蘇秦張儀第836章 牛頓,看你往哪裡跑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482章 玉京有喜第879章 飛越黃河第1120章 我本善良第325章 福建鄭家第579章 一隻死老鼠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93章 婚禮之變(4)第754章 血戰突圍第187章 擠兌風波第873章 底線第809章 單于夜遁逃第79章 戲裡戲外第99章 誓師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526章 東海大戰(七)第208章 李自成VS崇禎帝第624章 吳克善上表內附第228章 爹多得叫不過來第616章 漢奸的下場第593章 南北之憂第460章 精減機構第349章 靖江水戰第1081章 太后搬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