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順水推舟

這天午後姚夏花過梅師孃這邊來,她已經兩天沒來,聽說了梅級身子有些不爽在家休養又謝客,因而不敢上門叨擾,還是梅師孃託門童問起她這兩天怎麼不見過來方纔上門來,果見梅師孃比上次更見憂心忡忡,便問起梅先生如今身子可好些了。

梅師孃見姚夏花來了,寬慰不少,所憂心忡忡的到底不是因爲梅級稱病的身體而是另有隱情,只是不好對姚夏花明說,但見她問起,也只好說到:“你級伯伯身子好多了,如果是因爲這個不來,丫頭也太謹慎了些,這幾天不見你來,師孃怪想你的。”

“既如此,師孃爲何面帶愁容?”姚夏花沒等梅師孃迴應就又猜測到,“可是因爲文哥哥?”

姚夏花這樣問,定然是知道了梅文鬆“子承父業”的事,梅師孃倒也不急着表態,轉而問到:“你可是聽到什麼?”

“如今文哥哥在書院幫着籌備迎接趙學政的事,聽說之前此事是王院長交給梅先生卻被梅先生給婉拒了,如今這樣,外邊便有了不少關於梅先生和文哥哥的閒言碎語。”姚夏花也是在家聽雙親說起才知道。

梅師孃也是才從姚夏花口中知道如今外邊流言如沸,因爲梅級這段時間謝客,連帶着也隔絕了外邊的消息,她也沒出過門,沒有聽說過這些事。雖則如此,姚夏花說的本就是可以預知的,也便沒有過多意外。

“咳,誰知道他們父子二人葫蘆裡在賣什麼藥呢,你級伯伯只說你文哥哥事前並沒有同他商量,他呢也尊重他的選擇,你文哥哥如今大了也有他的心思,心裡藏了事也不肯說起,說來這也不是第一次了。”

怪道上次就覺着梅師孃心中有事,纔會對一首遊子吟多生感慨,姚夏花只得笑着寬慰到:“文哥哥心裡自是以師孃爲重的,或許只是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又或者是在功課上遇到難題,說將起來,都是爲了不讓師孃您擔心,師孃應該感到高興纔是。”

同一件事,姚夏花和梅級的迴應截然不同,果然還是姚夏花懂得體貼人,梅師孃聽了這話,頓覺心下放鬆,笑到:“還是夏花懂得開解人,果如你所說的,師孃卻是杞人憂天了。”

姚夏花也很高興自己的話能起到寬慰梅師孃的作用,兩個人仍舊擺好筆墨紙硯練起了字。

從梅級家出來,姚夏花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往聚香書院來,門房遠遠地瞧見姚夏花往大門處來,迎了上來,笑問到:“夏姑娘找誰?”

姚夏花便說了是找梅文鬆,門房聽了笑到:“如今梅相公忙上忙下,怕是沒空見夏姑娘。”

門房如此說不過同姚夏花開玩笑,梅文鬆哪裡就忙的見人的空兒都沒有,姚夏花正欲啓齒,忽聽得門房背後有人喊她,看過去時,不是別人,正是自己想見的人。

“夏妹妹怎麼到這兒來了。”梅文鬆一邊問着一邊走上前來。

“剛纔門伯說了,文哥哥如今忙的連見人的空兒都沒有,我可真是來的不巧。”姚夏花笑到。

“既然梅相公來了,我就不打擾你們說話了。”門房笑着脫身離去。

“夏妹妹特意找我,可是有什麼事?”梅文鬆問到。

“也不算什麼事,不過有些話要同文哥哥說,我們還是邊走邊說吧。”姚夏花建議到。

於是二人一起進了書院,邊走邊說起了話。姚夏花先是話裡有話地說起了她才從梅級的家裡過這邊來。

梅文鬆聽說姚夏花才從家裡過來,心裡便清楚她要同自己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頓時沉默不語。

“妹妹看得出梅師孃對文哥哥有些許擔憂,這幾天沒去同梅師孃學認字,梅師孃還特意讓人到妹妹家裡問了爲什麼沒有去,可見梅師孃如今身邊沒個說話的人,心裡不免落寞。”姚夏花知道梅文鬆已經心裡有數,便開門見山地說了,如今外頭因爲籌備一事而不少流言蜚語,都說你們父子不和,彼此唱反調。

這些話梅文鬆在王明哲前攬下籌備一事的時候便可預知,這段時間也已經聽了不少,不過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因笑到:“父親從前總是說做好自己,不必在意別人的閒言碎語,畢竟舌頭是長在別人的嘴裡上,如果都要計較可不就應接不暇了,何苦來,別人愛怎麼說便怎麼說。”

上次的書院風波中梅級便是如此行事,最終證明了他的清白,對那些個或偏或酸的傳言他都一概不加以理會。

“如此,妹妹可不可以問,文哥哥爲什麼會去籌備此事?”姚夏花也沒有直白地表示他與梅級背道而馳,問起了梅文鬆接手此事的緣故。

“夏妹妹難道覺得這樣做有何不妥麼,只因我父親之前婉拒了,妹妹莫不是也信了那些個我同我父親作對的流言蜚語。”梅文鬆站住問到。

“妹妹自然不願相信,只是三人成虎,就算是沒影兒的事,被人說多了,信的人也就多了,此事到底不是文哥哥的本職,文哥哥既做了,到底瓜田李下,不怪那些不知內情的人胡亂猜測。”姚夏花說的很是委婉,本意是在說梅文松原本大可避嫌不去碰此事,王明哲把此事交給一個生員,還是梅文鬆,愣是外人都明瞭這其中的用意。

“夏妹妹只知道我同家父不和的流言,卻不知因爲家父婉拒了王院長此事的委託而傳出了他們不和的流言,王院長到底也因此事心裡不大爽快,如今我這樣做,不過是幫着家父平衡箇中關係,如若做的好了,受到趙學政的青睞也未可知,如此一舉兩得的事,何樂而不爲呢?”梅文鬆說出了自己的考慮,只是沒有說明此事王明哲原本並沒有找到他而是他“自告奮勇”。

姚夏花聽梅文鬆如此說,心裡才稍稍放鬆了些,她自然是不願聽到任何對梅文鬆不好的流言,只是好奇梅師孃似乎並不知道他的這番苦心,問到:“既如此,文哥哥可把這個想法同梅先生說了?”

被姚夏花這樣問起,梅文鬆一時又陷入了沉默,自上次從家裡回到書院後他便再沒見過梅級,即便是知道了自己如今做着籌備的事,也不曾找過他談話,他也沒主動去找過梅級,卻從王明哲那裡知道了梅級請了病假在家休養,他不是不知道梅級的用意,因而也沒有回家探望。

其實,梅級沒有找他說話更讓他失望,今天同姚夏花解釋的這番話本就是準備面對梅級問起時所說,只是今日姚夏花提起他才知道忽略了梅師孃。

“可見文哥哥沒說,這幾天也沒有家去,梅先生怎麼想妹妹不清楚,只是梅師孃憂心忡忡,妹妹卻是看得真切,依妹妹看,不如文哥哥回家一趟,既可寬慰師孃擔憂之心,也可打壓打壓不和的流言。”姚夏花建議到。

其實梅文鬆方纔閒下來隨意走動到書院大門,便有想着要不要回家一趟,只是踏上第一步臺階的時候卻又猶豫起來,正好聽見了外邊門房同姚夏花在說話,如今有了姚夏花的建議,便順水推舟地答應下來。

第十章:偷看小人書第七十章:真相第二章:何其多的用意第四十三章:寫信與送信第八十九章:細則第九十二章:茶禮第十八章:暗示第三十六章:接待第三十三章:重回師府第七十七章:反諷第七十八章:變化第六十一章:家醜不可外揚第二十六章:堂親碰面第三章:書院風波第六十六章:同時來訪第二十二章:京中邸報第四十章:意見分歧第六十五章:順水人情第一章:書院來信第九十八章:三顧茅廬第十八章:暗示第三十三章:重回師府第四十八章:角鬥第八章:梅文鬆來訪第十一章:上門探望第九十章:討論第八章:梅文鬆來訪第七十七章:反諷第五章:試探兒女心思第三十七章:花朝節寫芙蓉詞第五十二章:餘良玉獻策第三十七章:花朝節寫芙蓉詞第三十三章:重回師府第八十四章:看望師兄第六十四章:終得肯定第六十六章:同時來訪第八十八章:天上掉餡餅第八十三章:留家第八十九章:細則第九十六章:順水推舟第四十三章:寫信與送信第五十章:白歡喜第十五章:及時雨第三十九章:重回書院第三十三章:重回師府第八十章:商議第六十二章:兵分兩路第四十六章:庸人自擾第二十一章:久別重逢第八十章:商議第十五章:及時雨第七十二章:錢泰多第四十四章:奔走詢問第十二章:同到書齋第三十五章:叔侄同行第三十七章:花朝節寫芙蓉詞第二章:何其多的用意第四十一章:察覺異樣第十三章:小童生的嘲諷第八十四章:看望師兄第十四章:何繼學監堂第四十九章:探口風第六十章:餘良玉發威第八章:梅文鬆來訪第九十八章:三顧茅廬第九十三章:嘲諷第三十九章:重回書院第五十一章:茗香閣夥計齟齬第二十一章:久別重逢第三十八章:重回茶陵第七十章:真相第三十三章:重回師府第七十二章:錢泰多第三十二章:歸家第九十八章:三顧茅廬第三十六章:接待第四十一章:察覺異樣第十章:偷看小人書第四十四章:奔走詢問第五章:試探兒女心思第一章:書院來信第十三章:小童生的嘲諷第二章:何其多的用意第三十四章: 話中有話第七十七章:反諷第八十五章:說退第二十九章:和好第七十三章:苗東喜第九十八章:三顧茅廬第十八章:暗示第二十章:餘光來訪第二十七章:團聚第八十章:商議第三十八章:重回茶陵第五章:試探兒女心思第三十二章:歸家第五十八章:清漣書齋和解第六十九章:指路第三十九章:重回書院第八十九章:細則
第十章:偷看小人書第七十章:真相第二章:何其多的用意第四十三章:寫信與送信第八十九章:細則第九十二章:茶禮第十八章:暗示第三十六章:接待第三十三章:重回師府第七十七章:反諷第七十八章:變化第六十一章:家醜不可外揚第二十六章:堂親碰面第三章:書院風波第六十六章:同時來訪第二十二章:京中邸報第四十章:意見分歧第六十五章:順水人情第一章:書院來信第九十八章:三顧茅廬第十八章:暗示第三十三章:重回師府第四十八章:角鬥第八章:梅文鬆來訪第十一章:上門探望第九十章:討論第八章:梅文鬆來訪第七十七章:反諷第五章:試探兒女心思第三十七章:花朝節寫芙蓉詞第五十二章:餘良玉獻策第三十七章:花朝節寫芙蓉詞第三十三章:重回師府第八十四章:看望師兄第六十四章:終得肯定第六十六章:同時來訪第八十八章:天上掉餡餅第八十三章:留家第八十九章:細則第九十六章:順水推舟第四十三章:寫信與送信第五十章:白歡喜第十五章:及時雨第三十九章:重回書院第三十三章:重回師府第八十章:商議第六十二章:兵分兩路第四十六章:庸人自擾第二十一章:久別重逢第八十章:商議第十五章:及時雨第七十二章:錢泰多第四十四章:奔走詢問第十二章:同到書齋第三十五章:叔侄同行第三十七章:花朝節寫芙蓉詞第二章:何其多的用意第四十一章:察覺異樣第十三章:小童生的嘲諷第八十四章:看望師兄第十四章:何繼學監堂第四十九章:探口風第六十章:餘良玉發威第八章:梅文鬆來訪第九十八章:三顧茅廬第九十三章:嘲諷第三十九章:重回書院第五十一章:茗香閣夥計齟齬第二十一章:久別重逢第三十八章:重回茶陵第七十章:真相第三十三章:重回師府第七十二章:錢泰多第三十二章:歸家第九十八章:三顧茅廬第三十六章:接待第四十一章:察覺異樣第十章:偷看小人書第四十四章:奔走詢問第五章:試探兒女心思第一章:書院來信第十三章:小童生的嘲諷第二章:何其多的用意第三十四章: 話中有話第七十七章:反諷第八十五章:說退第二十九章:和好第七十三章:苗東喜第九十八章:三顧茅廬第十八章:暗示第二十章:餘光來訪第二十七章:團聚第八十章:商議第三十八章:重回茶陵第五章:試探兒女心思第三十二章:歸家第五十八章:清漣書齋和解第六十九章:指路第三十九章:重回書院第八十九章: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