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距離北城二一九街區和二二零街區之間的街區公路路口還有四公里的時候,達米安楊軍團長萌生了更新的一個想法。
左轉,向東,東南,去塞沃萊斯城東北的東南偏西北郊外,只有在鐵與火中反覆淬鍊才能昇華一個人的戰鬥技藝,生死之間的實戰纔是最好的籌備方式。
韓三已經適應或者說理解了達米安楊軍團長的思維慣式,只要不過腦子,達米安楊的說辭聽上去還都是挺有道理,像是縝密思考過的。
小白鞋的勢力範圍涵括塞沃萊斯西城和北城及東城零零一街區至零四零街區的狹長地帶,以及這些控制區域延長線上的塞沃萊斯郊外地區。
大致以塞沃萊斯城東北西南的主城幹道爲界,左上的塞沃萊斯歸小白鞋聯盟,右下的塞沃萊斯歸小紅帽。
純以面積論,小白鞋比小紅帽多了兩趟街區這麼大的一段控制區域,以軍力論,小白鞋聯盟戰略守勢,漫長戰線上時時刻刻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沿着塞沃萊斯東北西南主幹道,是一條斜直斜直的堅固防線,哦不,是兩條,小紅帽和小白鞋時時刻刻都有十幾萬到幾十萬的雲下之鬼隔着幾十米寬的大街不停的窒息攻防。
小白鞋的防線自塞沃萊斯西城一八一街區至二零零街區,銜接中央廣場堡壘羣及塞沃萊斯東城零二一街區至零四零街區的東線部分。
這條防線的對面,隔一條馬路,便是小紅帽的對應工事羣。
有趣的是,這兩條防線是在同一位建築大師的指導下興建完成的。這位建築大師在反覆被俘過程中也不忘嘔心瀝血,爲了紀念並懷念他,按照城際戰爭的慣例,這兩條防線都被命名了同一個名字,馬奇諾曼底防線。
兩條馬奇諾曼底防線的建築結構和方式大同小異,因爲是在同一個人的指導下,這樣的情況也不意外。
防線的東首和西首,還有中心廣場區域,是三個規模宏大的堡壘羣,堡壘羣之間同樣填充物質界材料和死去靈魂的混合物,形成兩段各二十公里間雜無數碉堡箭樓的複式防禦牆。
利用失去魂力的靈魂做防禦材料,是馬奇諾曼底大師在塞沃萊斯的覆頂之雲時期得以享譽建築界的最大發現。
原理並不複雜,在覆頂之雲下,物質界物質好像是水,而失去魂力的靈魂好像水泥灰。
水不能做牆,水泥灰也不能做牆,但是水和水泥灰混在一起可以做牆,堅固的牆,對靈體而言,無比堅固。
建築馬奇諾曼底防線,就是將魂體按照一定比例注入物質界建築的牆體或表層,藉助已經粗成防禦體系的物質界臨街建築羣快速鋪設防線。以阻擋敵方的遠程攻擊和近戰穿襲。
框架建造十分快速,有足夠的魂體就可以了,後期的完善加固調整,就要很費一番功夫。
想要填塞阻斷掩體之間的街巷小路,封閉底層破損的門窗空洞,隔絕走廊樓梯通道,封閉通風道下水道,這些事情顯而易見的瑣碎繁多,沒有幾百上千個身手出衆的日工瓦匠,這活兒肯定不好乾。
例如有想法要堵上一個門窟窿,可以用魂力“攝”起一件物質界的物品,物品的體積而不是重量與魂力對應,大概一百魂力能“攝”起兩麻袋土豆那麼一堆,慢慢的搬到門窟窿的位置。
然後一袋接一袋的往上摞,直到堵滿窟窿……按說沒有重量的限制,這不算體力活,但並不是所有材料都像兩麻袋土豆這樣形制規矩而且還自帶外包裝的。想象一下用魂力“攝”在手裡的是幾百個散裝土豆,光是運輸過程中小心翼翼的面面俱到,便能讓人急出滿頭滿臉的汗來……當然也可以一個一個的拿,不過,這樣做的話,可能不管哪個類型片裡都該領盒飯了。
物質材料本身,越緻密堅硬越好,首選裝甲板,混凝土塊,磚體,沙袋米袋等等,添加靈魂經過一小段融合期之後,這些物質界材料會在靈界再次呈現出物質界的堅固程度,幾乎是將物質界的材料魂力化了,極大的魂力化,一塊寸許厚木板都有差不多一百五十魂力那麼多。
所以,因爲上述原因,馬奇諾曼底防線的城郊段,小紅帽和小白鞋均未構成完善的防禦體系。
塞沃萊斯的郊外,除了零零散散的若干建築,幾乎都是一望無際的農田菜地和果園,稻麥秸稈和地瓜秧子壘成的防禦聽上去就很不負責任,而深深紮根在土地中的樹木即便枯死,也不是三五頭普通雲下之鬼的魂力能輕易奈何的……在塞沃萊斯城的郊外,平原野戰纔是戰爭進行的主體方式。
在最能體現魂力優勢的郊外野戰中,很意外的卻沒太多的高魂戰力出沒,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妹子碎片意識累積影響正常思維判斷的理論正確性……估計是高手們的腦子都殺糊了,忘記了這個茬。
混戰。
廣袤原野上,周而復始,無一刻停歇的混戰。
超過百萬頭、平均魂力兩百點的雲下之鬼衆,在一片超過四百平方公里的狹長區域裡沒完沒了的突擊截殺,昏天黑地的戰個不停。
這樣的規模,在對稱塞沃萊斯中心廣場的另一邊,還有一撥。
對於有志提升魂力進而努力成神的雲下之鬼,這樣的兩個戰場,纔是達償所願的正經地方。
遙望一團團翻滾的雲頭,韓三開始懷疑爲了那個什麼武道會而浪費時間等待會不會成爲自己的一個錯誤……天上也沒多少太深顏色的雲,趕緊下場去掄大鋸不就完了麼,有倆禮拜就能切出一萬頭豬的數目了吧。
看雲識臉色的竅門還是達米安楊告訴韓三的。
暗紅色代表魂力不足一百,橙灰色一百到七百,褐黃色到七百到三千,墨綠三千到一萬,鐵青色一萬到十萬,深海的幽藍十萬到百萬,無星無月的夜空般黑紫百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