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王后娠(2)

羋月一怔,她沒有想到,張儀早就想得這麼周全,這麼慷慨。她並不推辭,她欠張儀的,張儀欠她的,並不需要計算得太清楚,有些事,彼此心裡知道就行。當下接過木匣打開,取了一份地契,道:“多謝張子。”

張儀問:“你定於何處?”

羋月道:“魏都大梁。”

張儀一怔,擊案大笑:“善。”秦有羋姝,齊有羋姮,楚有威後,她既然要避開這些人,自然就不可長居這些地方。當她離開宮廷的時候,魏人便不會再成爲她的敵人,魏都大梁,反而成爲她最好的棲居之地。何況從大梁到周都洛陽亦是極近,在洛陽觀察天下,則是更好的選擇。

羋月微笑:“張子如此慷慨,可是哪裡發財了?”

張儀道:“你也猜猜看?”

羋月道:“猜不出來。”

張儀道:“往我們都熟悉的地方猜。”

羋月吃驚地道:“楚國?你又回郢都去了?那兒你可是滿地仇人啊,不是得罪了這個,就是騙了那個。”

張儀道:“哎,當初我張儀是無名遊士,自然不敢再入郢都。可我如今是秦國使臣,就算回去,他們也得將我奉若上賓啊。”

羋月道:“你去做什麼了?”

張儀道:“勸楚國與齊國斷交,與秦國結盟啊。”

羋月吃驚道:“大王能同意?”楚王槐可不是這麼容易聽從別人的人,況且齊楚聯盟已久,又是聯姻。縱然秦人娶了羋姝,但終究不如羋姮在齊國更久,更有手腕左右齊政啊。

張儀道:“自然,我說大秦會送他商於之地六百里,他當場就答應了,還怕與齊國斷交得不痛快,派了勇士去辱罵齊君。”

羋月撫額道:“那六百里地呢?”

張儀道:“大王給了我一塊封地,我給它取了個地名叫六百里。”

羋月道:“那塊地有多大?”

張儀笑眯眯地伸出手來比畫道:“六裡。”

羋月扶着頭覺得不能支持了:“大王肯定會發瘋的。”

張儀得意地道:“不怕他發瘋,就怕他不發瘋。他要發瘋,就會亂來,他要亂來,就會死得更慘。”

羋月忍不住問:“張儀,你爲何要這麼做?”

張儀表情忽然凝住,長嘆一聲道:“爲什麼?”他忽然伸手打開一張大的羊皮卷,那是一張列國的地圖,道:“季羋,你來看。”羋月探頭,看着地圖,張儀道:“你看到沒有,這地圖上的國家,在周天子時代,曾經有三千諸侯。自平王東遷以後,大國併吞小國,封臣瓜分大國,甚至臣下奪國篡位。到三家分晉之時,只剩得二十餘家諸侯,勢力最強者,爲秦楚韓趙魏燕齊七家。此後這國與國之間的形勢,看似疆域時時在變,但大國對峙之勢卻僵持不變,已經一百餘年。”

羋月看着地圖半晌,才說道:“那現在是不是又到了變的時候?”

張儀擊案道:“不錯。周天子之制,是維持封建之制不變,而在當今之世已經完全不合時宜,所以列國紛紛變法。其中李悝於魏國變法,吳起於楚國變法,申不害於韓國變法,鄒忌於齊國變法。你可知這些變法,結果如何?”

羋月低聲道:“都沒有成功。”

張儀道:“爲何不成?”

羋月道:“屈子曾經說過,變法害宗族之權,侵封臣之利,因此變法之臣,不是不得好死,就是妥協退縮了。”

張儀一拍桌子道:“就連秦國的商君變法,也差點人亡法消。列國之中,繼任之君無不廢新法,復舊法。可只有當今的秦王,殺商君,卻仍然推行新法。”他眼中透着狂熱的光芒道:“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羋月隱隱有所感覺,不由得問:“意味着什麼?”

張儀道:“意味着只有秦國纔有可能成爲破局之國,改變這天下的運勢。”

羋月忍不住道:“那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張儀握住羋月的手道:“不管什麼樣的結果,都可以讓你我不枉此生,青史留名。”

羋月抽離了自己的手,而張儀彷彿陷入了某種狂亂中,興奮地走來走去。

張儀道:“所以我張儀,要做這個推動之人,要成爲大秦青史上,最重要的人。”

羋月道:“大秦最後會走向何處?”

張儀道:“不知道。也許如長虹貫日,一氣呵成沖天直上,讓這個天下爲之改變。也許撞得粉身碎骨,我們所有的人都會化爲塵灰。但是,大丈夫生則驚天動地,死則轟轟烈烈,絕不可無聲無息過此一世。我張儀,要借秦國的風帆,若能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則不枉此生,不枉此生!再瘋狂的事,我又何懼去做,再強大的人,我又何懼去得罪他!”

他近乎癲狂地來回走動,忽然停下來直視羋月道:“季羋,你不應該走的,此時此刻你能夠在秦國,這是上天賜給你的機會啊。你不可以逃避,不可以放棄。”

羋月看着他的神情,彷彿受到了莫名的影響似的,竟似乎也要與他一起狂熱,一起投身這種撼動天下、改變歷史的行動之中。

她收斂了心神,站了起來,向張儀行禮,道:“多謝張子。只是,我不過是個小女子而已,這樣的江山爭霸,非我所能。”

張儀也不說話,只看着她走出去,才微笑道:“你以爲你走,便能走得了嗎?”

張儀以六百里地爲諾,遊說楚王與齊國斷交。那楚王果然貪圖利益,迫不及待地和齊國絕交,之後向張儀索取六百里地。誰知那張儀只給了六裡地,還說那塊地就叫六百里。楚王惱羞成怒,發兵攻秦。丹陽之戰秦軍俘楚軍統領屈匄和楚將七十多人,斬首八萬楚軍,楚國還失去了漢中郡。

此事一出,天下震驚。

政治上的格局,也改變着後宮的格局。

披香殿,魏夫人將手中的竹簡往下一拍,哈哈大笑道:“天助我也。”

衛良人拾起竹簡,看完之後思索片刻才道:“楚國經此一戰,在列國面前丟盡了臉。魏阿姊,此事若是運用巧妙,就可以教王后不得翻身,甚至連她腹中的孩子也……”

魏夫人道:“怎麼說?”

衛良人附在魏夫人耳邊低聲說話。

魏夫人大喜,握着衛良人的手道:“妹妹不愧是女中鬼谷,此事若成,必與妹妹同享富貴。”

衛良人低頭,掩去眼中異色道:“阿姊,我倚仗阿姊才能夠在秦宮立足,這原是我的分內之事。”

魏夫人看着竹簡,百感交集道:“我魏國當年本也有爭霸之能,只是先王在時,先失衛鞅於秦,又失孫臏於齊,才落得受秦、齊攻擊,國勢衰落,而我更是因此失了王后之位。列國爭霸,一步錯,步步皆錯,國勢一弱,翻身就比登天還難。”

椒房殿外室,羋姝將手中的絹信重重拍在几案上,怒道:“張儀小人,張儀小人,枉我信他,枉我贈他厚禮,竟然如此卑鄙無恥!”

玳瑁道:“王后息怒,事情已經發生,生氣也是無濟於事。王后懷着身孕,凡事要多爲孩子考慮纔是。”

羋姝怒衝衝地道:“我如何能息怒!我爲楚國女,嫁入秦國,楚國興則我地位穩固,楚國弱則我地位不穩。這張儀害我楚國,我豈能容他!”

孟昭氏是昭陽侄女,她比羋姝更着急瞭解其中的政局變化。依着楚國慣例,如若政局有重大失誤,楚王雖然傷了顏面,卻還依舊是楚王,但負責國政的令尹卻很可能要換人。當下急問道:“王后,這信裡說的是什麼啊?”

羋姝氣得眼睛都紅了:“那張儀去了楚國,欺騙我王兄,說是要贈他六百里地,換取楚國和齊國斷交。”

孟昭氏吃了一驚,道:“齊乃大國,屈子幾次出使齊國,才換得與齊國的結盟,更得齊國願意擁楚國爲合縱長。六國合縱是建立在齊楚聯盟之上。

若是齊楚斷交,則六國合縱就毀了,我楚國這麼多年在列國中發號施令的地位就完了。”

羋姝痛苦道:“可不是,丹陽一戰,屈匄大敗,我楚國竟失去了漢中郡。”

孟昭氏霍然站起道:“此皆張儀爲禍!此人當初就是個無恥小人,因盜和氏璧被我伯父毒打,此人必是因此而恨上我楚國。王后,此人不除,必將爲禍。”

正說話間,閽乙匆匆忙忙地跑進來道:“王后,王后,不好了!”

羋姝道:“怎麼?”

閽乙道:“大王今日在朝堂上,新設官位。封張儀爲相邦,司馬錯爲將軍。”

羋姝轉頭問孟昭氏道:“這是什麼意思?”

孟昭氏道:“公孫衍原爲大良造,如同楚國令尹,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乃大王之下可以制定法令、號令羣臣的至尊之人。可如今權力三分,國政歸於相邦,軍政歸於司馬錯,大良造的權力,就被架空了。王后,您一定要想辦法,萬不能任由此佞臣既壞楚國,又壞秦國。”

羋姝看向孟昭氏道:“那怎麼辦?”

孟昭氏急道:“必須除去張儀。”

玳瑁連忙勸阻道:“王后,不如召季羋一起商議。”

孟昭氏冷冷地道:“玳姑姑太相信季羋了吧,卻不曉得季羋與那張儀往來密切……”

羋姝脫口道:“我不信季羋會坐視張儀危害楚國。”

孟昭氏道:“季羋怎會涉及此事……不過,她與張儀交好,必會偏信張儀,袒護張儀。”

羋姝點頭道:“不錯。”

孟昭氏道:“王后,如今張儀成了相邦,他接下來必會推行以楚國爲目標的國策,且會在行動上無所不用其極。若是秦楚交惡,王后您可怎麼辦啊!”

羋姝道:“不行,我必須去阻止大王。”

孟昭氏道:“不錯,王后您就算不爲自己着想,也得爲肚子裡的小公子着想。若是秦楚交惡,將來想立小公子爲太子,必會招致大將的反對。”

羋姝一掌擊下道:“我現在就去找大王。”說完帶人坐着輦車,直往宣室殿。

見王后輦車到來,繆監忙匆匆從殿中跑出來,賠笑迎上羋姝:“老奴見過王后。”

羋姝道:“讓開,我要見大王。”

繆監道:“王后請留步,大王正召見大臣,恐有要事商議。”

羋姝道:“見哪位大臣?”

繆監猶豫道:“這……”

魏夫人的聲音從羋姝身後傳來道:“王后還是別爲難繆監了,大王正在召見相邦張儀,嘉獎備至,如何有空見您呢?”

羋姝猛地轉過頭來,看到魏夫人笑吟吟地走過來,羋姝怒道:“怎麼什麼事都有你啊?”

魏夫人道:“大王如今嘉獎了張儀,轉眼他就更得寵了。王后嘛,就更奈何他不得了。楚國新敗,王后,您就別這個時候進去自找沒趣了。”

羋姝被激起怒火,推開繆監,闖進殿去。繆監阻止不及,深深地看了魏夫人一眼,轉身追了進去。魏夫人冷笑一聲,轉身離開。

此時殿內秦王駟正與張儀一起站在几案上,看着地圖指點江山,門外卻忽然傳來繆監的聲音:“王后,王后,您不能進去。”

秦王駟眉頭一挑,擡起頭來,看到羋姝不顧繆監阻攔,已經闖進來了,不悅道:“王后,你來此何事?”

羋姝一眼看到張儀,指着張儀道:“此爲何人?”

張儀一揖道:“臣張儀,見過王后。”

羋姝怒氣衝衝地一甩袖,怒斥道:“哼,反覆無常的奸佞小人,滾開!”秦王駟的臉頓時沉了下來,羋姝卻猶未發覺,上前一步,走到秦王駟的几案前絮絮叨叨:“大王,您任這樣的小人爲相,豈不讓列國笑我秦國無人?豈不讓列國以爲我秦國也是反覆無常、欺詐無信之國?”

秦王駟惱羞成怒,用力一拍几案,喝道:“大膽!”

羋姝怒氣衝頭,全無畏懼,道:“臣妾說的難道不對嗎?列國之間,以信爲本,如此失去信用,將來如何能在列國之中立足?更會讓列國羣起排斥秦國,敵視秦國,包圍合剿秦國。爲圖小利而失大義,得不償失。”

秦王駟凜然而立道:“大秦自立國以來就是在別國的包圍合剿之中殺出一片天地來的,大秦從來不懼與天下爲敵!王后,你應該好好閉門反思,怎麼樣纔是一個合格的秦國王后!”

羋姝急怒攻心,道:“大王,難道臣妾如此良言相勸,您竟然執迷不悟嗎?”

秦王駟道:“執迷不悟的是你。婦人干政!王后,你眼中已經沒有寡人了嗎?繆監,送王后回宮!”

繆監上前行了一禮道:“王后,老奴送您回宮。”

羋姝用力一揮袖轉身欲走:“誰敢動我!”不料她舉動過大,一時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繆監嚇得趕緊伸手去扶,聲音都變了:“王后小心……”

羋姝捂着肚子痛叫:“啊,我肚子好痛……”

秦王駟一把推開繆監,將羋姝抱起,急道:“快叫太醫!”

------題外話------

註釋:①觸蠻之爭:出自《莊子·則陽》。蝸牛的兩隻觸角各有一個小國,左爲觸氏,右爲蠻氏,二者因細小的緣故而起爭鬥。以此諷刺世間爲小利而興的紛爭。

第238章 追遺詔(1)第157章 和璧現(3)第184章 公主恨(1)第62章 魏女恨(3)第267章 牛馬橫(2)第26章 放鷹臺(1)第385章 邊城險(1)第118章 公子蕩(2)第417章 安國君(2)第28章 高唐臺(1)第170章 連環計(2)第21章 南薰臺(1)第66章 王后璽(1)第325章 太后始(2)第113章 山鬼舞(2)第159章 無名毒(2)第66章 王后璽(1)第229章 去復歸(1)第178章 破心籬(2)第236章 秦王薨(3)第175章 昭氏女(3)第296章 風雲變(2)第74章 公主嫁(3)第201章 韓與蜀(3)第64章 流言起(2)第127章 風雲變(1)第351章 亂局平(4)第23章 逍遙遊(1)第135章 故人來(1)第196章 儲位爭(2)第330章 羣狼伺(3)第376章 謀楚計(4)第294章 破樊籬(3)第249章 薊城寒(4)第254章 國相妾(1)第57章 張儀舌(2)第240章 追遺詔(3)第126章 四方館(2)第348章 亂局平(1)第114章 山鬼舞(3)第34章 斷腸別(2)第200章 韓與蜀(2)第62章 魏女恨(3)第67章 王后璽(2)第337章 訓三軍(2)第78章 秦關道(2)第382章 申包胥(2)第309章 歸秦路(1)第271章 莒姬死(2)第375章 謀楚計(3)第44章 摽有梅(3)第166章 真與僞(1)第170章 連環計(2)第358章 故人意(3)第48章 不相識(1)第288章 山中夜(1)第300章 舉周鼎(2)第14章 金丸禍(3)第342章 季君亂(3)第398章 夫與子(1)第311章 歸秦路(3)第189章 燕公子(2)第103章 亂象起(1)第358章 故人意(3)第315章 入咸陽(2)第413章 霸業興(1)第229章 去復歸(1)第10章 鷹之惑(2)第379章 伐楚國(3)第222章 風雲變(2)第358章 故人意(3)第135章 故人來(1)第162章 龍回丹(1)第25章 逍遙遊(3)第22章 南薰臺(2)第263章 瘋婦人(2)第222章 風雲變(2)第185章 公主恨(2)第140章 生與死(1)第71章 大朝日(3)第94章 魏夫人(2)第379章 伐楚國(3)第362章 抉擇難(3)第158章 無名毒(1)第78章 秦關道(2)第76章 公主嫁(5)第22章 南薰臺(2)第128章 風雲變(2)第347章 骨肉逢(4)第116章 羋八子(2)第5章 少司命(2)第266章 牛馬橫(1)第420章 歸去來(2)第222章 風雲變(2)第335章 退五國(4)第154章 情與妒(4)第364章 骨肉情(2)第138章 舊事提(1)第363章 骨肉情(1)第397章 殺機現(4)
第238章 追遺詔(1)第157章 和璧現(3)第184章 公主恨(1)第62章 魏女恨(3)第267章 牛馬橫(2)第26章 放鷹臺(1)第385章 邊城險(1)第118章 公子蕩(2)第417章 安國君(2)第28章 高唐臺(1)第170章 連環計(2)第21章 南薰臺(1)第66章 王后璽(1)第325章 太后始(2)第113章 山鬼舞(2)第159章 無名毒(2)第66章 王后璽(1)第229章 去復歸(1)第178章 破心籬(2)第236章 秦王薨(3)第175章 昭氏女(3)第296章 風雲變(2)第74章 公主嫁(3)第201章 韓與蜀(3)第64章 流言起(2)第127章 風雲變(1)第351章 亂局平(4)第23章 逍遙遊(1)第135章 故人來(1)第196章 儲位爭(2)第330章 羣狼伺(3)第376章 謀楚計(4)第294章 破樊籬(3)第249章 薊城寒(4)第254章 國相妾(1)第57章 張儀舌(2)第240章 追遺詔(3)第126章 四方館(2)第348章 亂局平(1)第114章 山鬼舞(3)第34章 斷腸別(2)第200章 韓與蜀(2)第62章 魏女恨(3)第67章 王后璽(2)第337章 訓三軍(2)第78章 秦關道(2)第382章 申包胥(2)第309章 歸秦路(1)第271章 莒姬死(2)第375章 謀楚計(3)第44章 摽有梅(3)第166章 真與僞(1)第170章 連環計(2)第358章 故人意(3)第48章 不相識(1)第288章 山中夜(1)第300章 舉周鼎(2)第14章 金丸禍(3)第342章 季君亂(3)第398章 夫與子(1)第311章 歸秦路(3)第189章 燕公子(2)第103章 亂象起(1)第358章 故人意(3)第315章 入咸陽(2)第413章 霸業興(1)第229章 去復歸(1)第10章 鷹之惑(2)第379章 伐楚國(3)第222章 風雲變(2)第358章 故人意(3)第135章 故人來(1)第162章 龍回丹(1)第25章 逍遙遊(3)第22章 南薰臺(2)第263章 瘋婦人(2)第222章 風雲變(2)第185章 公主恨(2)第140章 生與死(1)第71章 大朝日(3)第94章 魏夫人(2)第379章 伐楚國(3)第362章 抉擇難(3)第158章 無名毒(1)第78章 秦關道(2)第76章 公主嫁(5)第22章 南薰臺(2)第128章 風雲變(2)第347章 骨肉逢(4)第116章 羋八子(2)第5章 少司命(2)第266章 牛馬橫(1)第420章 歸去來(2)第222章 風雲變(2)第335章 退五國(4)第154章 情與妒(4)第364章 骨肉情(2)第138章 舊事提(1)第363章 骨肉情(1)第397章 殺機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