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風雲起(1)

時光一天天過去,日子不會由着人的心意而停下來。

宣室殿,秦王駟將一卷竹簡朝着嬴蕩劈頭蓋腦地扔去,斥道:“一點小事都辦得這樣顛三倒四,寡人要你何用?”

因嬴蕩身爲嫡子,秦王駟已經開始教他處理政務。只是他好武厭文,只喜歡結交武夫,不愛聽謀士之言,結果連着幾件事都沒辦好,惹得秦王駟大怒。此時嬴蕩只得狼狽地接過竹簡,請罪道:“兒臣該死。”

秦王駟道:“土地丈量、戶籍登錄,乃是國之命脈根本,你怎敢輕忽至此?回大司農處,一樁樁都重新登錄!”

嬴蕩抱着竹簡正要退下,卻見嬴稷乖巧地抱着竹簡進來行禮:“父王,兒臣的策論已經寫好了。”兩人年紀雖然僅差兩三歲,但嬴蕩長得粗壯,與他一比,嬴稷便顯得小巧可愛。且嬴稷雖然於武事上差了嬴蕩一大截,但在文章政務上,卻顯得聰明多了。

他走進來的時候,也看到了嬴蕩的狼狽狀,卻不發一言,只抿嘴一笑,向着嬴蕩行了一禮,道:“兄長好。”便乖巧地站過一邊。

見嬴稷到來,秦王駟的神情這才轉緩,衝他溫和地招手:“子稷,過來,坐到寡人身邊來……”

嬴稷先行禮道:“是。”這才衝着嬴蕩一笑,坐到了秦王駟身邊。

自皓與玄死後,嬴稷對嬴蕩的態度就大變了。之前兩兄弟還有吵有和,雖然嬴蕩驕橫了些,但嬴稷多半還是乖乖地退讓,而嬴蕩高興的時候,還會帶着嬴稷一起玩。但自那以後。嬴蕩便能夠感覺到嬴稷對他若有若無的敵意。只是這種敵意,只有他自己能感覺到,別人眼中卻是看不到的。嬴稷還是那樣乖巧懂事,但卻有意無意地在各種事情上給他挖坑,看他笑話。尤其是這種場合,在他被訓斥得最狼狽的時候,嬴稷就會出現。帶着弄巧賣乖的笑容。在秦王駟面前撒嬌,讓嬴蕩看到自己和他在父王面前的待遇落差。

嬴蕩頭幾次遇上這種事,在嬴稷有意無意的挑釁笑容下。忍不住發作起來,卻往往被秦王駟呵斥,說他“不友”“不仁”。他吃了幾次教訓,便只能自己忍氣了。嬴稷卻也乖巧。自那次事件之後,除非在秦王駟跟前。否則出入便帶了數名內侍保護。而嬴蕩被秦王駟斥責之後,在甘茂勸說下,亦不敢再對嬴稷挑起事端。

此時嬴蕩又見嬴稷在他面前賣乖,不禁憤恨地奪門而去。不想在門外撞到了樗裡疾,只得道歉:“是我魯莽,請王叔恕罪。”

樗裡疾見了嬴蕩臉色。知道他又受了訓斥,心中不忍。忙溫言道:“無事,無事……”想要用“大王對你實是愛之重纔會責之切”之類的話勸慰一下他,只是這種話,說一次或許還能教嬴蕩舒服些,但嬴蕩被訓斥得多了,再聽這樣的話也是無用。所以話到嘴邊,他還是沒有再勸,只是點頭道:“你去吧。”

見嬴蕩匆匆而去,他沉重地嘆了一口氣,這才邁入門去。

他擡起頭來,便見嬴稷坐在秦王駟膝邊,秦王駟正拿着竹簡在同他說些什麼。父子兩人,實是說不出的其樂融融,再想到方纔嬴盪出門時一臉的憤懣,樗裡疾心頭更是沉重。

嬴稷見樗裡疾向秦王駟行禮,忙避在一邊,等他行禮畢,再乖巧地向他問好:“王叔安好。”

樗裡疾呵呵一笑,點頭:“公子稷安好。你手裡捧着的是什麼?”

嬴稷瞪着天真可愛的大眼睛,甜甜地笑道:“司馬錯上了治蜀之策,父王正在教我看呢。”

樗裡疾看了看秦王駟,臉上依舊帶着叔叔看侄兒的笑意,道:“這是大王要公子拿去學習了?”嬴稷點點頭。

秦王駟知他有事,當下道:“子稷,你先出去吧。”嬴稷連忙答應一聲,抱着竹簡便出去了。

樗裡疾看着他走到殿門處,由候在門外的內侍接過竹簡,再沿着臺階下去,才向秦王駟笑道:“公子稷當真聰明可人。”

秦王駟亦是點頭:“子稷年紀雖小,但聰明能幹,在寡人諸子中也算極爲出色了。”

樗裡疾見他如此,不由得面露憂色,嘆了一口氣,欲言又止。秦王駟看出他的意思來,笑道:“你又想說什麼了?”

樗裡疾肅然道:“大王曾對臣說過,屬意公子蕩爲儲君,如今,還是這麼想嗎?”

秦王駟微微點頭:“寡人確曾更多屬意於子蕩,可是如今子蕩性情浮躁、勇而無謀,將來在他的手中,秦國頂多只能打幾場維持現狀的戰役。子稷雖然年幼,但聰慧超過子蕩……”

樗裡疾截口道:“王后有兩個嫡子,即便大王看不上子蕩,首先考慮的也應是子壯。”

秦王駟思及羋姝的幼子嬴壯來,更是搖頭。若說嬴蕩還有自己早期有意引導,將他的性格養得強勢一些,嬴壯整個就被羋姝縱慣得不成樣子。他道:“子壯更不行。”

“如此……”樗裡疾問他,“大王是要廢嫡立庶嗎?只怕會引起舉國動盪啊!”

秦王駟猶豫不語。

樗裡疾語重心長地勸道:“大王,若嫡庶可易,則尊卑可易、上下可逆,國若無序,必將動亂。只怕周幽王之禍,就在眼前。”

秦王駟聽得不入耳,擺手道:“疾弟,你言重了。”

樗裡疾卻不願意罷休,又道:“大王嫌公子蕩勇而無謀,可公子蕩今日的性情,難道不是大王造成的嗎?是大王多年來教導公子蕩,說秦國當在公子蕩手中擴張武力,所以公子蕩才輕文重武,而今卻又嫌棄公子蕩魯莽無文……”

秦王駟冷哼一聲:“你這是怪寡人了?”

樗裡疾忙低頭:“臣不敢。”

秦王駟嘆道:“疾弟,不是寡人灰心。這些年來,寡人在蕩身上,用心最多。可如今他這麼大了,‘擴張武力’這四個字,還一直當成匹夫之勇來實現。這麼多年,寡人難道只教他這一點嗎?”他越說越是動氣,“身爲君王,應該學的東西,寡人難道沒有教他?但他根本就無心去學,你教寡人能怎麼辦?”

樗裡疾亦是一時語塞,他是秦王駟身邊最親近的臣子和兄弟,自然知道秦王駟是如何一路用心地引導嬴蕩的。只是兩父子都是倨傲狂放之人,一個只會呵斥,一個只會內心牴觸,卻是一個越用心教導,一個越是背道而馳。想到這裡,他亦是暗歎。無奈之下,他只能站在爲人臣子的立場上來勸:“大王,如今諸公子漸長,公子華于軍中威望日高,而公子蕩爲嫡子又勇武過人,公子稷聰明能幹……大王當日說過,恐早定儲君易生變亂,如今看來,卻已無大礙。臣請早定儲君,以安衆臣之心。”

秦王駟敏銳地掃了樗裡疾一眼,冷笑:“什麼叫以安衆臣之心?難道現在衆臣之心不安嗎?”

樗裡疾嘆息,這種話又不能說得太直白,只得道:“如今朝中雖然太平,只怕大王再不定奪,就會有人多思多想了。大王,爲政者最忌優柔寡斷,您這樣把所有的公子都留在身邊,寵愛不均……”他看到秦王駟不以爲然的神情,心中一着急,失口道:“難道就不怕齊桓公五子爭位之亂嗎?”

秦王駟的臉頓時沉了下來,冷笑道:“寡人倒想做齊桓公,不知道易牙、豎刁又在哪裡?”

樗裡疾亦知失口,忙膝行向前請罪:“大王恕罪。”

所謂齊桓公五子爭位之事,是說當年齊桓公尊王攘夷,首興霸業,威名蓋世。可晚年卻因爲儲位不定,在他重病之時,其寵愛的五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致使齊桓公死於胡宮,屍體長出蛆來也無人收葬。易牙、豎刁便是齊桓公晚年所寵信的佞臣。

秦王駟沒有說話,只是站起來,轉身入內。

樗裡疾看着秦王駟的背影,只能深深嘆息。

樗裡疾的勸諫,不是因爲別的緣故,而是甘茂見近來嬴稷得寵,嬴蕩動輒得咎,心中不安,因此想辦法說動樗裡疾進諫,早定太子。

此後,朝中便漸漸興起一股“請立太子”的風潮來,秦王駟卻置之不理。最終還是甘茂按捺不住,上書秦王駟,說公子蕩已經成年,當立太子。

不料在朝堂上一說出來,便遇相邦張儀反駁,說大爭之世,立儲不一定要立嫡,立長立德立賢皆可。兩邊人馬遂發生爭執。秦王駟卻當殿下令,擱置爭議,不許再提起此事。

消息傳入後宮,羋姝氣急敗壞地大發脾氣:“我就知道張儀豎子,是要與我作對的。哪家立太子不是論嫡庶的?他說什麼立長立德立賢,他是什麼用意,什麼用意!都當我看不出來嗎———他不是想扶魏氏的孽子,便是想扶季羋的孽子。”

第206章 諸子封(1)第155章 和璧現(1)第161章 無名毒(4)第343章 季君亂(4)第194章 巡四畿(4)第29章 高唐臺(2)第122章 庸夫人(2)第69章 大朝日(1)第128章 風雲變(2)第80章 上庸城(2)第248章 薊城寒(3)第250章 魑魅行(1)第30章 西市婦(1)第294章 破樊籬(3)第72章 公主嫁(1)第225章 賭國運(1)第179章 破心籬(3)第118章 公子蕩(2)第81章 上庸城(3)第330章 羣狼伺(3)第66章 王后璽(1)第331章 羣狼伺(4)第374章 謀楚計(2)第354章 唐八子(2)第102章 謀士策(2)第34章 斷腸別(2)第418章 安國君(3)第376章 謀楚計(4)第22章 南薰臺(2)第409章 情腸斷(5)第324章 太后始(1)第402章 至絕境(1)第197章 儲位爭(3)第67章 王后璽(2)第254章 國相妾(1)第174章 昭氏女(2)第84章 義渠王(1)第202章 韓與蜀(4)第38章 慕少艾(1)第164章 龍回丹(3)第9章 鷹之惑(1)第198章 儲位爭(4)第267章 牛馬橫(2)第376章 謀楚計(4)第350章 亂局平(3)第413章 霸業興(1)第65章 流言起(3)第248章 薊城寒(3)第110章 絕處謀(1)第142章 生與死(3)第250章 魑魅行(1)第376章 謀楚計(4)第117章 公子蕩(1)第327章 太后始(4)第321章 窮盡處(4)第45章 司命祭(1)第267章 牛馬橫(2)第382章 申包胥(2)第347章 骨肉逢(4)第187章 公主恨(4)第142章 生與死(3)第53章 秦王謀(1)第391章 郢都滅(2)第269章 牛馬橫(4)第50章 不相識(3)第245章 別咸陽(4)第21章 南薰臺(1)第281章 陰謀施(1)第140章 生與死(1)第189章 燕公子(2)第160章 無名毒(3)第59章 鄭袖計(2)第59章 鄭袖計(2)第309章 歸秦路(1)第262章 瘋婦人(1)第180章 破心籬(4)第366章 不能留(1)第90章 大婚儀(2)第195章 儲位爭(1)第277章 西市居(4)第306章 遠客至(1)第3章 霸星現(2)第17章 和氏璧(3)第277章 西市居(4)第231章 去復歸(3)第202章 韓與蜀(4)第17章 和氏璧(3)第384章 申包胥(4)第97章 銅符節(2)第145章 公子稷(3)第355章 唐八子(3)第62章 魏女恨(3)第225章 賭國運(1)第169章 連環計(1)第106章 王后娠(1)第226章 賭國運(2)第399章 夫與子(2)第322章 窮盡處(5)第377章 伐楚國(1)第83章 生死劫(2)
第206章 諸子封(1)第155章 和璧現(1)第161章 無名毒(4)第343章 季君亂(4)第194章 巡四畿(4)第29章 高唐臺(2)第122章 庸夫人(2)第69章 大朝日(1)第128章 風雲變(2)第80章 上庸城(2)第248章 薊城寒(3)第250章 魑魅行(1)第30章 西市婦(1)第294章 破樊籬(3)第72章 公主嫁(1)第225章 賭國運(1)第179章 破心籬(3)第118章 公子蕩(2)第81章 上庸城(3)第330章 羣狼伺(3)第66章 王后璽(1)第331章 羣狼伺(4)第374章 謀楚計(2)第354章 唐八子(2)第102章 謀士策(2)第34章 斷腸別(2)第418章 安國君(3)第376章 謀楚計(4)第22章 南薰臺(2)第409章 情腸斷(5)第324章 太后始(1)第402章 至絕境(1)第197章 儲位爭(3)第67章 王后璽(2)第254章 國相妾(1)第174章 昭氏女(2)第84章 義渠王(1)第202章 韓與蜀(4)第38章 慕少艾(1)第164章 龍回丹(3)第9章 鷹之惑(1)第198章 儲位爭(4)第267章 牛馬橫(2)第376章 謀楚計(4)第350章 亂局平(3)第413章 霸業興(1)第65章 流言起(3)第248章 薊城寒(3)第110章 絕處謀(1)第142章 生與死(3)第250章 魑魅行(1)第376章 謀楚計(4)第117章 公子蕩(1)第327章 太后始(4)第321章 窮盡處(4)第45章 司命祭(1)第267章 牛馬橫(2)第382章 申包胥(2)第347章 骨肉逢(4)第187章 公主恨(4)第142章 生與死(3)第53章 秦王謀(1)第391章 郢都滅(2)第269章 牛馬橫(4)第50章 不相識(3)第245章 別咸陽(4)第21章 南薰臺(1)第281章 陰謀施(1)第140章 生與死(1)第189章 燕公子(2)第160章 無名毒(3)第59章 鄭袖計(2)第59章 鄭袖計(2)第309章 歸秦路(1)第262章 瘋婦人(1)第180章 破心籬(4)第366章 不能留(1)第90章 大婚儀(2)第195章 儲位爭(1)第277章 西市居(4)第306章 遠客至(1)第3章 霸星現(2)第17章 和氏璧(3)第277章 西市居(4)第231章 去復歸(3)第202章 韓與蜀(4)第17章 和氏璧(3)第384章 申包胥(4)第97章 銅符節(2)第145章 公子稷(3)第355章 唐八子(3)第62章 魏女恨(3)第225章 賭國運(1)第169章 連環計(1)第106章 王后娠(1)第226章 賭國運(2)第399章 夫與子(2)第322章 窮盡處(5)第377章 伐楚國(1)第83章 生死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