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儲位爭(2)

甘茂是下蔡人,隨史舉學習諸子百家的學說,後來投秦。因爲與張儀在魏國有舊,便由張儀引薦至秦王駟處。甘茂自以爲才幹在張儀之上,但秦王駟卻倚重張儀,對他不甚看重,他心裡早有鬱氣。後來秦王又令他去迎接楚公主入秦,不料中途被義渠人伏擊,他這趟任務也落得灰頭土臉。結果偏偏又是張儀出使義渠,接回羋月,更令他不滿。

張儀是個口舌刻薄之人,與甘茂本也沒有多深厚的交情,看到自己引薦之人行事失利,不免要教訓他一番。甘茂大怒,兩人就此翻臉。

張儀在秦國得勢,甘茂便少了機會。幾年宦海沉浮,讓他少了幾分倨傲,多了幾分深沉。羋姝爲王后,生有兩名嫡子,勢頭極好,但對張儀一直含恨。且張儀與王后亦是不和,反倒與羋八子有所結交。他看在眼中,記在心上,趁着一些機會,暗暗提點羋姝帶來的陪臣班進幾句。班進亦派人轉告羋姝,兩邊就此漸漸結交。

這幾年隨着秦王駟諸子漸漸長大,宮中的后妃之爭,已經漸漸轉爲諸公子之爭。羋姝對此更是上心,也更爲倚重甘茂。到後來索性趁着秦王駟爲公子蕩請師保的機會,請甘茂爲保。

此時,羋姝聽了玳瑁的建議,意有所動,便讓班進去向甘茂問計。甘茂果然爲羋姝出了一計,叫羋姝將厚禮贈予樗裡疾,藉此訴苦,迫使樗裡疾出面,請秦王駟早定太子。

秦國亦有兄終弟及的舊例,樗裡疾自然也要避嫌。他就算不想涉入後宮之事,但被王后這麼甘言厚幣地上門求問,他既是左相,又是宗伯奉常,爲了表明自己沒有對王位的覬覦之心,也得到秦王駟跟前陳情。

宣室殿中,樗裡疾與秦王駟對坐,四下寂靜,只聞銅壺滴漏之聲。

秦王駟看着樗裡疾,有些詫異:“樗裡疾,你有事找寡人?可是有什麼軍情?”

樗裡疾卻搖頭道:“並無急事,也無軍情。”

秦王駟道:“可看你的表情,如此沉重,卻是爲何?”

樗裡疾肅然道:“因爲臣覺得要說的事情,比政務和軍情更重要。”

秦王駟道:“哦,是嗎?”他坐正了身子,看樗裡疾如何開口。

樗裡疾卻沉默了,像是在醞釀如何開始。

秦王駟悠然取起爐上小壺,爲自己和樗裡疾各倒了一盞苦荼。繆監想上前幫忙,卻被他揮手示意他退下。繆監會意,輕手輕腳地帶着小內侍退下。

“此處,原爲周王之舊宮,因周幽王寵愛褒姒,亂了嫡庶,以致太子平出奔申國,人心不附,犬戎攻破西京,平王東遷,將被犬戎佔據的舊都,拋給了我秦國先王。先人們浴血沙場,白骨無數,方有了今日大秦之強盛。但縱觀列國,許多盛極一時的強國,卻因爲儲位不穩而引起內亂,國力衰落,甚至滅亡。”盞內的茶水已經由熱變溫,樗裡疾終於開口。

秦王駟一聽便已經明白其意:“你今日來,是何人遊說?”

樗裡疾搖頭道:“無人遊說。我是左相,又身爲宗伯主管宗室事務,當爲大王諫言。”

秦王駟垂首看着手中陶杯,淡淡地笑道:“欲諫何言?”

樗裡疾拱手:“大王,王后有嫡子二人,大王遲遲不立太子,卻是爲何?”

秦王駟沒有回答,一口飲盡了杯中茶水,把玩着杯子,沉默片刻,才忽然道:“疾弟,你還記得商君嗎?”

這個名字,在他們兄弟之間,已經很多年沒有提起了。樗裡疾聞言一驚,擡頭看着秦王駟。

殿前的陽光斜射入內,秦王駟在陽光和柱子的明暗之間,身形顯得有些模糊,他的聲音也似變得悠遠:“你還記得,我因爲與商君意見相左,差點失去了太子之位嗎?而大父年幼之時就被立爲太子,又遇上了什麼事……”

所謂大父,便是指秦王駟的祖父秦獻公,名連,原是秦靈公之子,自幼便被立爲太子。年紀未滿十歲,便遇上秦靈公駕崩,因爲年幼不能掌權,結果被其叔祖父悼子奪得君位,是爲秦簡公。當時還在童年的獻公逃到魏國,開始了長達二十九年的流亡生涯。後來秦簡公死,傳位於其子秦惠公,秦惠公又死,其子出子繼位,亦是年紀幼小不能掌國,秦獻公纔在魏國的幫助下奪回王位。

秦獻公是個極英明的君王,在位期間廢殉葬,興兵事,甚至開始東進圖謀出函谷關,欲與天下羣雄爭勝。可他在外流亡時間太長,即位時已經年紀老大,未能完成這樣的雄圖霸業,便抱憾而亡。

這一段歷史,爲人子孫,豈有不知之理?樗裡疾聽到秦王駟提起獻公時,便已經避往一邊,掩面而泣:“大父——”

秦王駟長嘆一聲:“我若不是早早被立爲太子,就不會被身邊的人推出來,作爲對商君之政的反對者,逼得君父在儲君和重臣之間作選擇。最後我成了被捨棄的人,而商君卻也因此走向了必死之途。大父若不是早早被立爲太子,哪怕是被簡公奪了王位,也不至於被逼流亡異國,整整二十九年……”

樗裡疾已經明白了秦王駟的意思,不禁羞愧,拱手肅然道:“臣,慚愧!”

秦王駟站了起來,慢慢地在殿上來回踱步:“太子之位,從來都是別人的靶子。大爭之世,爲了家國的存亡,有時候不管對內對外,都是殘酷的搏殺。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太子之位太早確立,就等於是在國中又立一主,而容易讓心懷異見者聚集到另一面旗幟的下面……”

樗裡疾點頭:“大王不立太子,是不想國有二主,也是不想心懷異見者,以自己的私心來左右和操縱太子,甚至逼得大王與太子對決。”

秦王駟的腳步停了下來,看着樗裡疾,道:“公子蕩乃是嫡長子,寡人的確更多屬意於他。然秦國雖有爭霸列國之心,無奈底子太過單薄,終寡人之世,只能休養生息,調理內政。故而寡人自修魚之戰後,一直奔波各地,親自視察各郡縣的新政推行得如何,以及邊疆的守衛和戎狄各族的馴服情況。所以公子蕩只能交給你,讓他熟悉軍務,將來爲我大秦征戰沙場,以武揚威。”

樗裡疾遜謝道:“臣惶恐。”他此時,已經完全明白了秦王駟的意思,“大王英明,公子蕩好武,力能舉鼎,能夠招攬列國武士於麾下,幾次隨臣征戰沙場,確有萬夫不當之勇,將來必能完成大王夙願,爲大秦征伐列國。”

秦王駟微笑,坐了下來,輕敲着小几道:“蕩者,蕩平列國也。”

兄弟二人相視一笑,數十年來的默契,已經不必再說了。

當下又煮了荼來,樗裡疾笑道:“臣弟雖不喜這苦荼滋味,但在大王這裡喝慣了,有時候不喝亦覺不慣,因此在府中也備上了此物。”

秦王駟也嘆道:“此物雖好,但卻太過澀口,寡人諸子,皆不愛此,唯有子稷跟着他的母親喝上幾口,卻須得配以其他果子佐物纔是。”

樗裡疾心中一動,見秦王駟情緒甚好,又打着哈哈試探:“人說大王寵愛公子稷,想來也是因爲幼子不必身負家國重任,所以寵愛些也無妨是吧?”

聽樗裡疾提到此事,秦王駟也面露微笑道:“子稷天真活潑,甚能解頤。寡人政務繁忙之餘,逗弄小兒郎,也是消乏舒心。”

樗裡疾也笑了,又道:“想來羋八子,也是解語花了。”

秦王駟卻沉默了下來,像是忽然意識到什麼並在尋找原因:“羋八子……省心。”

樗裡疾道:“省心?”

秦王駟道:“你可記得,以前寡人出巡的時候,每次都會帶不同的妃嬪?”

樗裡疾道:“而這幾年,大王卻只帶着羋八子,從未換人。”

樗裡疾吁了一口氣道:“大家還猜測,是大王欲專寵一人呢。”

秦王駟失笑道:“寡人身爲君王,用得着把心思花在這種地方嗎?羋八子……她跟別人不一樣。那次隨寡人出行,手臂受了傷也一聲不吭。她是個不嬌慣的人,不管走到哪兒,遇見什麼情況,她都不是拖累。帶着她,寡人省心,也習慣了。”

樗裡疾點頭道:“如此,臣就放心了。”

秦王駟道:“你原來擔心什麼?寡人豈是因專寵婦人而亂了朝綱的人?”

樗裡疾笑道:“臣追隨大王多年,豈有不知大王爲人的。”

兩人之間疑惑雖解,但其他的人,卻不是這麼想的。

秦王駟自巡幸歸來之後,便常召諸公子問話,對公子蕩更是嚴厲萬分,處處挑剔。公子蕩在他面前,真是動輒得咎。

但秦王駟對年幼的諸公子卻和顏悅色,大有放縱寵溺之意。尤其是母親得寵的公子稷,與他相處的時間最多,所以不免形成了“公子蕩不得寵”的流言。

第17章 和氏璧(3)第160章 無名毒(3)第142章 生與死(3)第41章 繞樑琴(2)第395章 殺機現(2)第199章 韓與蜀(1)第405章 情腸斷(1)第287章 劫西獄(4)第383章 申包胥(3)第335章 退五國(4)第395章 殺機現(2)第216章 慕少艾(3)第180章 破心籬(4)第320章 窮盡處(3)第135章 故人來(1)第313章 歸秦路(5)第267章 牛馬橫(2)第127章 風雲變(1)第319章 窮盡處(2)第239章 追遺詔(2)第217章 慕少艾(4)第43章 摽有梅(2)第101章 謀士策(1)第229章 去復歸(1)第283章 陰謀施(3)第81章 上庸城(3)第277章 西市居(4)第232章 去復歸(4)第292章 破樊籬(1)第65章 流言起(3)第248章 薊城寒(3)第316章 入咸陽(3)第142章 生與死(3)第137章 故人來(3)第234章 秦王薨(1)第309章 歸秦路(1)第230章 去復歸(2)第67章 王后璽(2)第324章 太后始(1)第372章 趙主父(4)第46章 司命祭(2)第67章 王后璽(2)第180章 破心籬(4)第44章 摽有梅(3)第302章 舉周鼎(4)第128章 風雲變(2)第420章 歸去來(2)第181章 蘇秦策(1)第42章 摽有梅(1)第415章 霸業興(3)第299章 舉周鼎(1)第88章 狼之子(3)第151章 情與妒(1)第131章 聰明誤(1)第21章 南薰臺(1)第385章 邊城險(1)第92章 新婚日(2)第231章 去復歸(3)第144章 公子稷(2)第382章 申包胥(2)第244章 別咸陽(3)第126章 四方館(2)第290章 山中夜(3)第109章 君王心(2)第41章 繞樑琴(2)第205章 風雲起(3)第33章 斷腸別(1)第37章 死與生(2)第224章 風雲變(4)第210章 探真心1第356章 故人意(1)第308章 遠客至(3)第144章 公子稷(2)第330章 羣狼伺(3)第179章 破心籬(3)第169章 連環計(1)第413章 霸業興(1)第346章 骨肉逢(3)第64章 流言起(2)第62章 魏女恨(3)第104章 亂象起(2)第167章 真與僞(2)第264章 瘋婦人(3)第76章 公主嫁(5)第272章 莒姬死(3)第171章 連環計(3)第344章 骨肉逢(1)第213章 探真心4第211章 探真心2第290章 山中夜(3)第356章 故人意(1)第24章 逍遙遊(2)第382章 申包胥(2)第159章 無名毒(2)第164章 龍回丹(3)第250章 魑魅行(1)第33章 斷腸別(1)第376章 謀楚計(4)第37章 死與生(2)第167章 真與僞(2)
第17章 和氏璧(3)第160章 無名毒(3)第142章 生與死(3)第41章 繞樑琴(2)第395章 殺機現(2)第199章 韓與蜀(1)第405章 情腸斷(1)第287章 劫西獄(4)第383章 申包胥(3)第335章 退五國(4)第395章 殺機現(2)第216章 慕少艾(3)第180章 破心籬(4)第320章 窮盡處(3)第135章 故人來(1)第313章 歸秦路(5)第267章 牛馬橫(2)第127章 風雲變(1)第319章 窮盡處(2)第239章 追遺詔(2)第217章 慕少艾(4)第43章 摽有梅(2)第101章 謀士策(1)第229章 去復歸(1)第283章 陰謀施(3)第81章 上庸城(3)第277章 西市居(4)第232章 去復歸(4)第292章 破樊籬(1)第65章 流言起(3)第248章 薊城寒(3)第316章 入咸陽(3)第142章 生與死(3)第137章 故人來(3)第234章 秦王薨(1)第309章 歸秦路(1)第230章 去復歸(2)第67章 王后璽(2)第324章 太后始(1)第372章 趙主父(4)第46章 司命祭(2)第67章 王后璽(2)第180章 破心籬(4)第44章 摽有梅(3)第302章 舉周鼎(4)第128章 風雲變(2)第420章 歸去來(2)第181章 蘇秦策(1)第42章 摽有梅(1)第415章 霸業興(3)第299章 舉周鼎(1)第88章 狼之子(3)第151章 情與妒(1)第131章 聰明誤(1)第21章 南薰臺(1)第385章 邊城險(1)第92章 新婚日(2)第231章 去復歸(3)第144章 公子稷(2)第382章 申包胥(2)第244章 別咸陽(3)第126章 四方館(2)第290章 山中夜(3)第109章 君王心(2)第41章 繞樑琴(2)第205章 風雲起(3)第33章 斷腸別(1)第37章 死與生(2)第224章 風雲變(4)第210章 探真心1第356章 故人意(1)第308章 遠客至(3)第144章 公子稷(2)第330章 羣狼伺(3)第179章 破心籬(3)第169章 連環計(1)第413章 霸業興(1)第346章 骨肉逢(3)第64章 流言起(2)第62章 魏女恨(3)第104章 亂象起(2)第167章 真與僞(2)第264章 瘋婦人(3)第76章 公主嫁(5)第272章 莒姬死(3)第171章 連環計(3)第344章 骨肉逢(1)第213章 探真心4第211章 探真心2第290章 山中夜(3)第356章 故人意(1)第24章 逍遙遊(2)第382章 申包胥(2)第159章 無名毒(2)第164章 龍回丹(3)第250章 魑魅行(1)第33章 斷腸別(1)第376章 謀楚計(4)第37章 死與生(2)第167章 真與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