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新婚日(2)

羋姝知道自己說錯話,臉也不禁紅了。

秦王駟知她不好意思,亦不再說,便翻身上馬:“來,上馬,寡人帶你們看看我大秦的山河。”

諸女皆習六藝,騎術弓箭雖然不甚精,卻在楚國也經過行獵之事,當下便一起翻身上馬,隨秦王騎馬而行。果然行了不久,便各自尋着獵物跑開。

羋月手中持弓,卻無意行獵,只想敷衍了事,混過一場便罷。她看出羋姝心中歡悅,顯對秦王情意已深。這秦王一邊哄得羋姝暈頭轉向,一邊隨手撩撥諸媵女意亂神迷,實在是令她有些想遠而避之。不知不覺中,她的馬便落到了最後,她也不在乎,只悠然信馬由繮,看着兩邊景色,不覺走神。

忽然聽得耳邊有人問道:“季羋,你怎麼不去行獵?”

羋月一驚,擡頭卻見秦王駟騎馬正與她並繮而行。

羋月左右看去,卻見周圍除了隨侍的小內侍外,竟無其他人了,不由心中暗生退避之心,當下謹慎答道:“我騎射不精,所以還是藏拙的好。大王何以在此?不知王后與其他姐妹去了何處?”

秦王駟眼睛斜看她一言,笑道:“哦,你騎射不精,不知初見之日,是何人射了寡人一箭?”

羋月見他言語中有調笑之意,心中暗惱,卻不能表現出來,只得強笑道:“便是自那次之後,方知自己騎射不精,因此不敢賣弄。”

秦王駟看了她一眼,知她言語不盡不實,有心想問她“射義渠王的三箭連發又如何說”,旋即想起黃歇便是因此而死,此必是她傷心事,豈不是適得其反。當下只是笑了笑,擡頭見天邊有一行大雁飛過,便將自己的弓箭遞與她道:“你試試寡人這弓,可否能射下一隻大雁來?”

羋月接過弓來,略一試,只覺得弓大弦緊,比她素日所用重了許多,她卻是個不甘服輸的性子,暗中咬了咬牙,還是控箭上弦,慢慢地將弓拉開,瞄準天邊,一箭射去。那雁羣飛得甚低,竟有一雁應聲而落。

繆辛遠遠地跟着,也瞧不清秦王與羋月行事,只見天上一雁掉落,便連忙跑去拾了起來,見那雁上之箭是秦王駟的,只以爲是他所射,忙捧着雁跑回到秦王身邊奉承道:“大王好箭法,一箭中的!”

秦王駟笑了,指了指羋月道:“是季羋射中的。”

羋月把將弓箭遞還給秦王駟,道:“是妾失禮了。”

秦王駟笑道:“這又何妨。”

穆辛卻賣乖地依例將大雁掛在了羋月的馬前,又迅速退到後面去。羋月低頭見雁上秦王那箭仍在,只覺得礙眼,卻也無奈,道:“說起來,這也虧了大王的弓好。大秦弓弩,果然名不虛傳。”

秦王駟微微一笑:“季羋果然會說話。”

他素日忙於政務,不假於人,對女色上並不在乎,宮中也算清靜。此番娶新王后,罷朝三日,亦算得忙時偷閒。帶着新王后與媵女們遊覽宮庭,騎馬行獵,乃至逗弄一個一心要避開他的小姑娘,亦不過是他政務繁忙之餘的調劑罷了。

羋月見他如此有調笑之意,心中抗拒,忽然想到一事,便擡頭笑道:“妾說的是真心話,只是——”她有意頓了頓,見秦王注目過來,才又道:“妾不明白,以大秦之威,爲什麼還要對義渠忍氣吞聲,甚至連他們劫殺王后的罪行也輕輕放過,還要用四十車糧食來贖人?”

秦王駟見她忽然把這話帶到此事上去,也笑了:“看來季羋戎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

羋月盯着秦王,斬釘截鐵地道:“是。”此事,她耿耿於懷,至死不忘,一有機會,她便要去追查真相,找到真兇。既然已經來到秦王駟面前了,她爲何不直接說出來呢?她在秦國無援無助,但秦王駟卻是秦國之君,他要去追查此事,卻是一定比她自己追查有效得多。

秦王駟見了她如此執着的神情,此事他本不想對她解釋,此時卻覺得她似乎能懂,當下改變了主意道:“此事得不償失。秦國大軍固然可以去圍剿義渠,但軍隊到處,義渠人躲入草原,等大軍一過,他們照樣騷擾邊境。”

羋月恨恨地問:“難道就此算了不成?”

秦王駟搖頭道:“是啊,戎人素爲秦國之患,秦國的國土,便是從戎人手中一寸寸奪來的。爲此多少先君沙場捐軀。每當大秦要東進征伐列國,義渠就會在大秦的背後搗亂,使得我們不得不分很多的精力去防着義渠。雖然這些年秦國之勢益強,而戎人之勢益弱。然則,這邊患卻是無法清除,此等僵局已經數百年了,征伐多次卻勞而無功。所以我們只能等……”

羋月不解地問:“等?”

秦王駟頷首道:“等時機成熟,自會一舉殲滅。”

羋月聽了此言,沉默不語,兩人並繮而行了一段路,秦王只道她已經將此事放下,不料羋月隔了好一會兒,又問了一句:“那大王就不懷疑,爲什麼義渠王這麼巧劫到阿姊的車駕?”

秦王駟銳利地看了羋月一眼,這一眼中已經有些警告了,他並不喜歡這個膽大的小女子在這件事上太多糾着。一切都要爲大局讓路,他素日威儀甚重,連沙場老將也無不戰戰兢兢,今天這個小女子已經出格太多了,當下收了笑容,沉聲道:“你還想說什麼?”

羋月被他這一眼掃到,心臟驟然收緊,君王之威,一至於斯,本欲有許多質問的話,也只得嚥了回去,只是心中終究還有些意氣在,低下頭,忍不住還是頂了一句道:“大王英明,臣妾不敢在大王面前賣弄。”你如此英明,爲什麼會讓你的新娘在路上遭劫,爲什麼你不去追究真相?

秦王駟沉聲道:“兩國聯姻天下皆知,義渠人窮兇極惡,去伏擊迎嫁隊伍,也不足爲奇。”

羋月卻想到義渠王曾經落下的銅製符節,又想到上庸城中之事,不禁冷笑:“大王真當那是意外?”

秦王駟看了羋月一眼,眼光帶着寒意道:“你問得太多了。”說罷,似已經對她失去了逗弄的興趣,一揮馬鞭,策馬而去。

羋月看着秦王駟的背影,心中一沉,她雖然成功地引開秦王駟的逗弄,可卻也看出秦王駟對於此事根本不欲追究的意思。她入宮之前,還天真以爲若能夠追查出指使義渠人伏擊羋姝的幕後之人,交與秦王,便可報仇。

可是若秦王非但不是不知情,甚至是明明知情卻不欲追究,那麼,她進宮還有什麼意義,而她們這些楚女在宮中的前途,豈非可怕得很。想到這樣,她看着秦王駟馬而去的背影,眼睛中直要噴出火來。

偏此時衆隨從們見秦王駟去了,便一齊跟了上去,唯有繆辛還甚是奉承地上前同她提醒:“季羋,大王和王后在前面呢,可休教他們多候,請季羋也趕緊前去吧。”

羋月恨恨地拿馬鞭抽了一下馬,策馬飛奔而去。

及到了前面,果然見秦王與羋姝並繮而行,兩人言笑晏晏,彷彿是從出發到如今都不曾分開半步似的,幾個媵女也或多或少均得了獵物。

羋姝見了羋月到來,向她招手笑道:“季羋如何走得這麼慢,我還只道你今日必無收穫呢,不想也有所得。”

羋月強笑了笑,只低了頭跟到諸媵女後面。

季昭氏馬前卻懸了數只狐兔,見羋月只有一雁,嗤笑出聲。

羋月卻不理她,徑直慢慢而行。

孟昭氏倒有些不好意思,見她落後,有意也放緩了馬繮,與她同行,勸道:“我也沒獵到多少,你不必在意。”

羋月看了孟昭氏馬前,果然也只懸了兩隻獵物,但她們素日都是一起行過獵的,一看昭氏姊妹所獲,便知季昭氏有些獵物必是孟昭氏所讓給她的,當下也只是淡淡一笑而置之。

孟昭氏見她並無不悅之情,也略鬆一口氣,她這個妹妹其實爲人並不壞,只是性子好強,愛與人爭個高下,卻有時候會忘記自己的身份和場合。她這做阿姊的,少不得要經常幫她描補一番罷了。

當日晚宴,便以諸女所獵之物爲炙,於清涼殿前水臺上舉宴,歡歌盛宴,水殿倒映,樂聲輕揚,直如仙宮。

這一夜過去,這三朝之日便結束了。

秦王重去上朝,而新王后羋姝則由秦宮派來的傅姆教習,將秦人習俗、歷代先祖諸事及宗廟祭祠等一一研習,又有掖庭令來稟以宮中事務等,連諸媵女亦是要學習宮規,幫助王后分攤事務等,此便爲三月之後的新婦廟見之禮爲準備。

羋姝首要問的,便是宮中妃嬪之事。

分配在她宮中的內侍閽乙便笑道:“王后放心,大王素不好色,宮中甚是清淨,廖廖幾個妃嬪,不是先公所賜,就只與先王后大婚時所陪嫁與周室所贈媵女罷了。”

羋姝與羋月交換一眼,心中也甚是詫異,她二人從小所見,楚宮中素來美女如雲。不止是如今的楚王槐好色,便是先威王時,不管征伐所得,或者是其他大國贈美、小國獻女、諸封臣與附庸之地的進貢之女,皆是來者不拒。新寵舊愛,濟濟一堂,爭寵鬥愛屢見不鮮。後宮多來多冤魂,楚宮的荷花池子底下,到底有多少美女“失足而死”只怕也不知道了。

然而聽閽乙所言,秦宮之中竟甚是清靜。歷代秦公甚是簡樸,諸後宮連名位分階都不曾有,不過是正室稱夫人,其餘人稱諸妾罷了。

後來列國皆開始稱王,如今的秦王駟亦隨衆稱王,便正室稱王后,妾稱夫人。後因幾個已經生子的姬妾爭列,方讓內小臣議了分階,議了夫人之下再設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

羋姝便又問諸人之封,閽乙便道:“夫人有唐、魏二氏,唐夫人乃先公所賜、魏夫人是先王后之妹;其次虢美人、衛良人,乃先王后入秦之時,爲西周公和東周公所薦之陪嫁媵女。”

羋姝點了點頭,列國嫁女均有媵女,有來自姊妹,有來自宗族,亦有同姓之國也送女爲媵。

魏氏乃出姬姓,西周公與東周公素來不合,借魏氏出嫁而各推薦姬姓國之女爲媵,乃是藉故插手秦國內政,卻是不好不收。後宮如此依次排列,當是一爲尊重先公及先王后,一爲尊重周室,

閽乙又道:“其下樊長使、魏少使、都是先王后的媵女,宮中有封號的就這些了。”

羋月暗忖,魏少使想是魏氏宗女,樊長使亦想必是附庸魏國的小國陪媵,想到這裡心中一動,便問道:“這諸姬之封,是早就有了,還是近期才封的?”

閽乙尷尬地一笑,支唔道:“是、是先王后去世之後,纔開始冊封的。”

羋月又問:“那麼諸夫人爭列之事,想也是先王后去世之後,才發生的?”

閽乙詫異:“正是,季羋如何得知?”

羋月又問:“歷年來主持後宮事務者,是先王后,或是唐夫人、魏夫人?”

閽乙便道:“原是先王后,後先王后多病,這五六年間,是魏夫人。”

羋姝有些不甚明白,卻藏在了心底,見閽乙退下,便問羋月是何原因,羋月便與她分析,魏夫人既主持後宮多年,那麼去年忽然冒所謂諸夫人爭列之事,便不是無緣無故,想是魏夫人自有野心,以她主持後宮的身份,不甘與諸夫人同列,藉故鬧事,欲令秦王封她爲後。

此時想是秦王已經決定另娶楚女爲繼後,便藉此將諸妾分階而冊封,令魏夫人居首,避免爭端。

羋姝聽得倒吸一口涼氣,又想起上庸城之事,試探着問:“妹妹,你看,上庸城之事,是否也是那魏氏所爲?”

羋月搖頭:“這卻未可知,有可能是魏氏所爲,亦有可能是其他人一石二鳥,既除阿姊,又除魏氏。”

羋姝一驚:“還有這等事?”

羋月道:“虢、衛二氏,乃周室所贈,焉知不是周室陰謀?”

楚人對周室俱無好感,羋姝既嫁秦國,更以自己爲秦人,當下便恨恨地道:“若當真是周室陰謀,我可不會放過她們。”

羋月輕嘆:“秦魏相爭,周室雖然闇弱,亦還是天下共主,這到底是何方作怪,如今還不知道啊!”

羋姝亦是長嘆。

第273章 莒姬死(4)第105章 亂象起(3)第300章 舉周鼎(2)第303章 歸去來(1)第117章 公子蕩(1)第228章 賭國運(4)第99章 不素餐(2)第332章 退五國(1)第52章 思君子(2)第343章 季君亂(4)第237章 秦王薨(4)第60章 魏女恨(1)第324章 太后始(1)第398章 夫與子(1)第241章 追遺詔(4)第272章 莒姬死(3)第179章 破心籬(3)第111章 絕處謀(2)第129章 翻雲手(1)第301章 舉周鼎(3)第95章 魏夫人(3)第23章 逍遙遊(1)第64章 流言起(2)第342章 季君亂(3)第364章 骨肉情(2)第111章 絕處謀(2)第29章 高唐臺(2)第268章 牛馬橫(3)第369章 趙主父(1)第221章 風雲變(1)第69章 大朝日(1)第361章 抉擇難(2)第203章 風雲起(1)第158章 無名毒(1)第352章 亂局平(5)第75章 公主嫁(4)第87章 狼之子(2)第112章 山鬼舞(1)第266章 牛馬橫(1)第148章 重相逢(3)第256章 國相妾(3)第227章 賭國運(3)第271章 莒姬死(2)第88章 狼之子(3)第299章 舉周鼎(1)第272章 莒姬死(3)第44章 摽有梅(3)第103章 亂象起(1)第328章 羣狼伺(1)第195章 儲位爭(1)第367章 不能留(2)第56章 張儀舌(1)第400章 夫與子(3)第46章 司命祭(2)第413章 霸業興(1)第120章 公主嫁(2)第208章 諸子封(3)第240章 追遺詔(3)第311章 歸秦路(3)第108章 君王心(1)第276章 西市居(3)第358章 故人意(3)第227章 賭國運(3)第105章 亂象起(3)第211章 探真心2第209章 諸子封4第138章 舊事提(1)第267章 牛馬橫(2)第77章 秦關道(1)第238章 追遺詔(1)第144章 公子稷(2)第269章 牛馬橫(4)第325章 太后始(2)第176章 昭氏女(4)第92章 新婚日(2)第90章 大婚儀(2)第414章 霸業興(2)第291章 山中夜(4)第279章 蘇秦至(2)第109章 君王心(2)第274章 西市居(1)第32章 西市婦(3)第102章 謀士策(2)第16章 和氏璧(2)第287章 劫西獄(4)第316章 入咸陽(3)第392章 郢都滅(3)第144章 公子稷(2)第341章 季君亂(2)第131章 聰明誤(1)第191章 巡四畿(1)第304章 歸去來(2)第126章 四方館(2)第267章 牛馬橫(2)第401章 夫與子(4)第364章 骨肉情(2)第335章 退五國(4)第113章 山鬼舞(2)第147章 重相逢(2)第14章 金丸禍(3)
第273章 莒姬死(4)第105章 亂象起(3)第300章 舉周鼎(2)第303章 歸去來(1)第117章 公子蕩(1)第228章 賭國運(4)第99章 不素餐(2)第332章 退五國(1)第52章 思君子(2)第343章 季君亂(4)第237章 秦王薨(4)第60章 魏女恨(1)第324章 太后始(1)第398章 夫與子(1)第241章 追遺詔(4)第272章 莒姬死(3)第179章 破心籬(3)第111章 絕處謀(2)第129章 翻雲手(1)第301章 舉周鼎(3)第95章 魏夫人(3)第23章 逍遙遊(1)第64章 流言起(2)第342章 季君亂(3)第364章 骨肉情(2)第111章 絕處謀(2)第29章 高唐臺(2)第268章 牛馬橫(3)第369章 趙主父(1)第221章 風雲變(1)第69章 大朝日(1)第361章 抉擇難(2)第203章 風雲起(1)第158章 無名毒(1)第352章 亂局平(5)第75章 公主嫁(4)第87章 狼之子(2)第112章 山鬼舞(1)第266章 牛馬橫(1)第148章 重相逢(3)第256章 國相妾(3)第227章 賭國運(3)第271章 莒姬死(2)第88章 狼之子(3)第299章 舉周鼎(1)第272章 莒姬死(3)第44章 摽有梅(3)第103章 亂象起(1)第328章 羣狼伺(1)第195章 儲位爭(1)第367章 不能留(2)第56章 張儀舌(1)第400章 夫與子(3)第46章 司命祭(2)第413章 霸業興(1)第120章 公主嫁(2)第208章 諸子封(3)第240章 追遺詔(3)第311章 歸秦路(3)第108章 君王心(1)第276章 西市居(3)第358章 故人意(3)第227章 賭國運(3)第105章 亂象起(3)第211章 探真心2第209章 諸子封4第138章 舊事提(1)第267章 牛馬橫(2)第77章 秦關道(1)第238章 追遺詔(1)第144章 公子稷(2)第269章 牛馬橫(4)第325章 太后始(2)第176章 昭氏女(4)第92章 新婚日(2)第90章 大婚儀(2)第414章 霸業興(2)第291章 山中夜(4)第279章 蘇秦至(2)第109章 君王心(2)第274章 西市居(1)第32章 西市婦(3)第102章 謀士策(2)第16章 和氏璧(2)第287章 劫西獄(4)第316章 入咸陽(3)第392章 郢都滅(3)第144章 公子稷(2)第341章 季君亂(2)第131章 聰明誤(1)第191章 巡四畿(1)第304章 歸去來(2)第126章 四方館(2)第267章 牛馬橫(2)第401章 夫與子(4)第364章 骨肉情(2)第335章 退五國(4)第113章 山鬼舞(2)第147章 重相逢(2)第14章 金丸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