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

在代善諸子之中,嶽託最爲英勇善戰,爲滿清八大****之一。在崇禎十二年出征大明時,他和代善的另一個兒子瑪佔一起死於軍中。

薩哈廉文武雙全,當日正是他說服代善支持皇太極,才讓後者成功登上汗位。代善對自己這個第三子極其疼愛,只是沒曾想他卻死在周顯手中。

因而,當代善聽聞這個害死他最疼愛兒子的周顯在明國卻步步高昇,當上了登萊巡撫。並且現在又大張旗鼓的在金州上岸,擊破清軍大隊人馬,他一下子氣血上涌,差點氣的暈厥過去。而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書皇太極,請求領兵出征。

對這個不合理,或者說是根本就不可行提議,皇太極當然使沒有應允。但爲了照顧代善的情緒,還是親自去勸慰了他。

皇太極看范文程剛提了一個開口,便又完全不言了,於是問道:“你剛纔提起了阿巴泰,莫非是想舉薦他擔任這次進攻的主將?”

范文程輕輕一笑,道:“稟陛下,屬下確實有這個想法。”

皇太極疑惑的看了一下范文程一眼,道:“範愛卿,你歷來心思縝密,怎麼可能沒有看出阿巴泰不適合在此時領兵呢!”

范文程拱手道:“陛下,奴才看問題的角度可能與您略微有點不同。您看到的是羅饒餘貝勒因喪失愛子,怒而興兵,爲兵家大忌。但奴才看到的是,羅饒餘貝勒爲子婿報仇心切,會竭盡全力攻打周顯。從復州到金州,雖然多山地丘陵,但山脈都不高,更沒有太多可以設伏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一切陰謀詭計都排不上用場,除非周顯又足夠的實力能從正面擊敗我軍。否則,在這種情況下,反而能發揮羅饒餘貝勒的能力。”

皇太極沉思了片刻,微微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阿巴泰很早之前便跟從皇阿瑪南征北戰,論勇猛善戰,留下的諸將之中確實很少有人能比的過他。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朕還是有點擔心一旦他不能很快擊敗周顯,會變的心浮氣躁,從而埋下一些未知的隱患。”

范文程問道:“那陛下屬意哪位將軍領兵前往?”

皇太極嘆了一口氣,道:“朕想來想去,覺得還是最好派豪格去一趟?”

范文程臉露吃驚,“陛下,您是不是有點太看重周顯了?讓肅親王親自統兵前去,這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皇太極搖了搖頭道:“範愛卿,你知道嗎?朕仔細研究過有關周顯的一切,看他的時候,時時都會想起一個人,你知道是誰嗎?”

看范文程搖頭,皇太極淡淡笑道:“年輕十歲的十四弟。同樣的年輕果敢,同樣的奇計百出,同樣的志向遠大。這樣的人,不早一點剪除,遲早有一天會成爲我大清的禍患,再怎麼看重也不過分。”

范文程沉思片刻,最終點了點頭道:“奴才明白了。”

皇太極笑了笑,道:“即使如此,也要照顧一下我那個二哥以及七哥的面子。讓阿巴泰和滿達海隨豪格一起去吧!他們一個爲博和託的阿瑪,一個爲薩哈廉的弟弟。如若最後擒獲了周顯,就交由他們處置,也算是對二人有所交代。”

這下子范文程更顯吃驚了。豪格爲一親王,阿巴泰爲一貝勒,而滿達海被封爲輔國公。這樣的陣容,只爲一個登陸金州的周顯,這讓他多少有點難以理解。范文程想了想道:“那陛下打算讓肅親王率多少兵卒前往?”

皇太極沉默了一會,嘆了一口氣道:“朕本來打算讓豪格率部前往鬆錦前線去襄助十四弟呢!但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讓豪格的正藍旗分成兩部,大部讓他親自領着去攻打金州,小部讓嶽樂那小子領着,和碩託治下的鑲黃旗一起去錦州吧!那裡有濟爾哈朗、十二弟、十三弟和十四弟照付着,應該足以應付洪承疇和盧象升。”

范文程輕輕的點了點頭。嶽樂和博洛一樣,都是阿巴泰的子嗣。

皇太極終其一生都十分看輕阿巴泰本人,在他稱帝之時,對大部分人都封官加爵,以示籠絡。但阿巴泰以努爾哈赤親子的身份,卻只被封了一個貝勒,比親王整整低了兩級。在議事排位的時候,很多他的弟侄都派在他前面。

此舉大大的刺激了阿巴泰,做出了什麼忤逆皇太極之舉。但阿巴泰有勇無謀,且出生低賤,不像其他皇親一樣可以威脅到皇太極的皇位。因而,皇太極對他也多是斥責,罰銀,從未有過剝奪其爵位的舉動。在皇太極的諸個兄弟中,反而是他過的最逍遙。

而且不知爲何,皇太極對他的兒子博洛和嶽樂兩人極其看重。不僅早早的封了他們貝子,還讓他們獨立領兵,現在他們在軍中的地位也只是比阿巴泰稍弱一點。

范文程看皇太極心意已決,便說道:“那奴才派人去通知一下恭順王孔有德,讓他派船從海上協助。”

皇太極點了點頭道:“水師初建,讓孔有德盡力而爲就行,主要的戰場還是應該立足於陸上,莫讓他因小失大,輕易喪我水師。”

范文程點頭道:“奴才明白。”

“金州雖說不算大城,但硬攻損失必大。讓耿仲明調出十尊紅衣大炮,三百炮手隨豪格一起前去。”

范文程心中記了下來,問道:“陛下,那奴才現在就傳信給肅親王,讓他立即返回盛京?”

皇太極撫着額頭,想了一會道:“嗯,就讓他回來一趟吧!另外,我似乎聽聞海州沿海那邊現在也不太安寧?”

范文程點頭道:“有數百明軍在那邊登岸,混合了一些當地的獵戶趁機作亂。那些地域都是土壤貧瘠之地,只要岫巖城始終在我們手中,就完全無礙。況且現在智順王已經派兵前往彈壓,應該很快就會收到回報。”

皇太極哼了一下道:“這些賤民,還真是不死心。告訴尚可喜,可以採取一些非常手段,絕對不能讓那邊也亂起來。”

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八百九十七章 德州變故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屠殺百姓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二百四十六章 萊州局勢第五十章 兵起8第九百八十九章 歸化之戰第九百五十五章 棗莊煤礦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二百五十五章 營中毆鬥第五百四十一章 激將第953章 變革2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二百七十四章 整裝軍備2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五百九十六章 逃離松山2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五百八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2第944章 朱慈烺3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槍之威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三百二十五章 船援松山2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八百一十八章 震遼陽14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五十七章 進京3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撤離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九章 武師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一百八十章 火器痹症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八百六十章 沂州攻防8第二百五十二章 巨匪謝遷2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十三章 糖葫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六百四十一章 費珍娥第二百七十七章 海貿獲利第960章 會將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圍而出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八百二十九章 葉赫貴族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軍援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京聽宣4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態勢3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
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八百九十七章 德州變故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屠殺百姓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二百四十六章 萊州局勢第五十章 兵起8第九百八十九章 歸化之戰第九百五十五章 棗莊煤礦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二百五十五章 營中毆鬥第五百四十一章 激將第953章 變革2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二百七十四章 整裝軍備2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五百九十六章 逃離松山2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五百八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2第944章 朱慈烺3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槍之威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三百二十五章 船援松山2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八百一十八章 震遼陽14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五十七章 進京3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撤離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九章 武師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一百八十章 火器痹症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八百六十章 沂州攻防8第二百五十二章 巨匪謝遷2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十三章 糖葫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六百四十一章 費珍娥第二百七十七章 海貿獲利第960章 會將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圍而出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八百二十九章 葉赫貴族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軍援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京聽宣4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態勢3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