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海上奪利

周顯在開放威海和膠州兩個港口之後,有財力造船的鉅商大族逐漸開始試探性出海。大部分船商前往較近的朝鮮、日本,還有少數遠航去南洋諸國。

朝鮮自不多說,仁祖李倧雖然背叛大明,讓朝鮮成爲滿清的藩屬國。但因爲滿清並未在朝鮮設兵,讓他有足夠的自主權。在對外上,他一直採取的措施便是兩不得罪。面對大明商船前來朝鮮,他選擇視而不見,聽之任之的態度。

而日本,在幕府將軍德川家光繼位之時,和幕府敵對的大名或被剿滅或已表示完全臣服。幕府將軍取得了日本的統治大權,成爲日本實際上的君王。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德川家光在一六二四年與西班牙斷交,而英國也因爲看到失去商機逐漸退出了與日本的貿易,鎖國體制的進程向前推進了許多。

雖是如此,西方對日本的影響還是無處不在,最明顯的便是天主教在日本的迅速傳播。在十六世紀末,天主教徒便有十五萬之多。實際上,面對日益強大的天主教勢力,在德川家康時期便下達過“禁教”的指令,但仍然沒有止住天主教的傳播。

在一六三四年,島原、天草地區連續發生天災,民不聊生,而幕府繼續強徵賦稅,激起了當地百姓的激烈反抗,最終引發了近四萬人蔘與的島原起義。這些義民迅速奪取了島原半島南部的原城,並在城中豎起了十字架,掛上了畫有十字架和聖像的旗幟。確切的說,這是一場天主教徒對抗日本幕府的戰爭。

義民在堅持四年後,被幕府撲滅。在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幕府以“島原之亂”是異教徒造反爲由,決定徹底禁教。先是嚴禁葡萄牙船隻在日本上岸,又徹底禁止其船隻來航,徹底斷了與西方交易的道路。

但荷蘭因爲襄助日本平定島原之亂,而成爲唯一能和日本交易的西方國家。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長崎設立了分公司,雖然荷蘭人不能出長崎商館半步,而日本人也嚴禁出海,但至少兩者維持着正常的貿易。

而大明和日本雖然經過了萬曆援朝之戰,但兩者的民間往來一直沒有斷絕。而日本也需要從大明來的生絲和其他貨物,大明的商人不僅可以和日本交易,還能上岸。但是貿易必須經過日本幕府,而不能直接與民間直接交易。

實際上大明與日本一直保持貿易往來的是鄭芝龍,他早年僑居長崎。後來雖然成爲海盜,降明爲將,但和日本的聯繫和貿易卻一直沒有斷絕。其長子鄭成功,此刻還叫鄭森便是在日本出生,直到六歲之時才隨其母田川氏返回大明。

因爲官方的關係,從威海或膠州出發的商船在朝鮮和日本並無障礙,但在南洋卻遭遇了一些困境。

在料羅灣海戰之後,荷蘭人也見識到大明的實力,尤其尊重擊敗他們的鄭芝龍。在不斷的試探中,荷蘭人和鄭芝龍逐漸達成了一個彼此默許的協議。大明禁海,荷蘭人不得在大明沿海上岸,但大明的船隻卻可以通過走私出海。漁民載運貨物到附近的島上,然後和荷蘭人或其他西方人進行交易。更遠的直接到南洋,轉賣給其他的南洋國家。

鄭芝龍所擁有的船隊是最大的一支走私船隊,同時他還負責維持南洋的秩序。凡是商船,只要懸掛起鄭家的旗幟,不管是西方人,還是海盜都不敢再搶劫這些船隻。而那些不願懸掛鄭家旗幟的,很多都會被海盜或者西方的船隻打劫。而那些海盜中的很多本就是鄭芝龍所蓄養的,目的就是迫使那些出海的商船掛上他鄭家的旗幟。

當然,這些旗幟不是免費讓人懸掛的,每趟所得由鄭家抽取一到兩成的利潤。靠着自己走私和從走私的人那裡收取錢財,鄭芝龍以福建爲起點,南洋爲終點,包含臺灣、日本等地在內,建立了一個屬於獨自己鄭家的龐大商業帝國。

因而,當週顯准許登萊的商船前來南洋之時,等於在挑戰他長久制定的秩序。他派出海盜搶奪了這些船隻,並殺害了上面的一些船員。因爲同爲福建人,且不願與之撕破臉皮。曾化龍派人和鄭芝龍協商,讓他歸還還活着的官員並緝拿海盜。

鄭芝龍雖然爲海盜出身,但爲人精明,對於這些官場的禮貌性交往早已熟稔。他放回了一些船員,並言說海盜已清,卻繼續握着其他船員作爲談判的籌碼。

曾化龍是傳統的大明官吏,爲人兢兢業業,面對痞子般的鄭芝龍,他毫無辦法。

但大量商船出海,爲之進行擔保的卻是當時的嚴字營水師。在黃蜚的默許下,韓括從水師中挑出一些船,同樣也扮作海盜,專門搶劫懸掛有鄭家旗幟,前往日本的商船。南洋距離福建近,是鄭芝龍的家門口。但登萊出海便是東海,是嚴字營所能掌控的範圍。

南洋國家衆多,且有來自西方的船隊,貿易的總量不是一個日本能比的。但登萊的船商剛起步,真正願意前往南洋的少之又少。而鄭芝龍和日本間的貿易經營多年,早就形成了很大的規模。這樣持續下去,損失較大的肯定是鄭芝龍。

而且在黃蜚準備收復永寧監城時,韓括率船隊前往皮島,和林慶業進攻丹東一線,以策應黃蜚。在返程中,韓括俘獲了一支五艘海船組成的商船隊,而領隊的是鄭芝龍的從子鄭彩。

周顯最初並不知道,直到鄭芝龍之弟鄭鴻逵前來登萊,想要討回鄭彩時,周顯才知道自己手中握有一個這麼大的籌碼。鄭彩是鄭芝龍的從子,在鄭氏集團中,他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雖然只是粗通文墨,但對數字有獨特的敏銳度。從鄭芝龍剛剛崛起之時,他便一直掌管着鄭氏的財政大權,是鄭芝龍的財神爺。

商船航運路線的設計,各種貨物的購置比例,以及與哪些國家進行何種的貿易,這些都是由他一人掌控的。失去了鄭彩,鄭芝龍的商業帝國雖然依舊可以運轉。但長期下去,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第九百零九章 德之島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二百五十五章 營中毆鬥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泰請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六十章 審問2第四百九十五章 高信鍾傳信第八百六十一章 沂州攻防9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五百七十四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4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五百零二章 劉家壽宴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7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二百零三章 提前準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華殿廷對第六百章 松山之戰6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襲2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第七百九十一章 奪利4第二百九十六章 設立陵祠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遼三途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六百四十一章 費珍娥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三十九章 相談2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九章 山東之局9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二十五章 軍械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八百六十六章 借錢借糧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六百六十七章 震懾諸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二百七十一章 韓括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於民乎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闖王入商洛山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四百六十章 開封戰啓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九十五章 開封城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章 相交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航到達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張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
第九百零九章 德之島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二百五十五章 營中毆鬥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泰請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六十章 審問2第四百九十五章 高信鍾傳信第八百六十一章 沂州攻防9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五百七十四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4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五百零二章 劉家壽宴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7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二百零三章 提前準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華殿廷對第六百章 松山之戰6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襲2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第七百九十一章 奪利4第二百九十六章 設立陵祠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遼三途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六百四十一章 費珍娥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三十九章 相談2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九章 山東之局9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二十五章 軍械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八百六十六章 借錢借糧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六百六十七章 震懾諸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二百七十一章 韓括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於民乎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闖王入商洛山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四百六十章 開封戰啓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九十五章 開封城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章 相交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航到達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張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