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司侍郎請起!”
王維揮出一道文氣,制止金九齡跪下,衙門裡人多眼雜,任何不正常的行爲都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不知金侍郎有何事?”
金九齡從袖子裡掏出一個摺子,“回大人,慈航靜齋的人路過長安,遇到妖族行兇,當場斬殺了五十多妖族,城裡的妖族使者知道此事後大爲不滿,要求刑部把兇手緝拿歸案。”
又是這種事?
王維捂着額頭問道:“這種事不應該交給蘭臺寺嗎?”
金九齡道:“蘭臺寺稱,此事還需刑部先判罰,他們才能行動。”
“呵!”
以前蘭臺寺號稱皇帝的左右手,只聽皇帝的招呼,每次行動都非常隨意,一點也不管什麼刑部大理寺。
現在遇到難題了,他們就賴上了刑部,把刑部當做了乾爹,刑部就成了他們的擋箭牌。
這件事該怎麼判呢?
難道要把慈航靜齋的人抓起來?
她們可是一羣女俠,斬殺妖族也是基於義憤,行俠仗義,要是真抓起來,刑部的名聲以及他的名聲就徹底臭了,而且還有很多麻煩。
要是置之不理,妖族那邊又不好交代,這該怎麼辦?
王維有點煩,“張主事,左右侍郎呢?”
刑部左右侍郎是尚書的左膀右臂。
尚書一般不負責具體的刑事案件,只定個大方向就可以了。
現在自己一上任,所有的事情都涌了過來,這在程序上是不對的。
“回大人,左侍郎家中長輩過世,丁憂去了。”
“右侍郎呢?”
“右侍郎告老還鄉了。”
都走的好及時啊!
王維不滿道:“右侍郎人選還沒有定下嗎?”
張致遠搖了搖頭,“吏部韓尚書告了老,吏部亂成一片,許多空缺都來不及填上,至於右侍郎,尚書大人要是有合適人選,可以上奏摺舉薦。”
這個時候找人背鍋還來得及嗎?
來不及了。
王維坐在太師椅上靜靜地想了片刻,“張主事,近期朝廷可有什麼大型的徭役?”
張致遠眨了眨眼,不知道尚書大人要幹什麼,“回大人,朝廷徭役由工部負責,下官不清楚此事。”
“你下去打聽一下吧!”
“喏!”
張致遠退了下去。
“金司侍郎!江湖事江湖了,慈航靜齋是江湖幫派,刑部管不了,也不想管,要是妖族有本事,可以率軍打上慈航靜齋,沒本事就別跳來跳去,小心慈航靜齋報復。”
王維真的很煩,他擺了擺手,“你就對他們這麼講吧!”
“喏!”
金九齡退去後,張致遠又回來了。
“回稟大人,近期京兆一帶主要有三大徭役,一是疏浚灞水河道,二是修建通往西北的官道,三是工部奉陛下命令,在萬安縣中興建太平宮,以此求得萬年太平。”
“太平宮?有點意思!”
王維想了想,傳下了命令,要張九齡派人把六個吃人的狼妖抓進太平宮工地上服徭役,以後但凡犯了錯的妖族都依照此例。
“尚書大人,只是服徭役嗎?”
張致遠覺得出發太輕了,吃了人都只是服徭役。
王維點頭,“把妖族犯下的罪行都詳細記錄下來,一件也不要落下,本官會向陛下奏報,一切由陛下裁決。”
“喏!”
刑部派人把狼族抓起來服徭役。
妖族使者十分不滿,到李隆基面前告狀,聲稱王維破壞了兩國邦交。
皇帝傳詔,要王維來庭前庭辯。
王維來了,發現妖族的使者不是外人,居然是見過幾面的狐族王子胡都。
金獅王覆滅了,他這個狗腿子還能大搖大擺地當官,也算是個機靈人。
王維笑了笑,說道:“回稟陛下,陛下修建太平宮是祈求大唐萬年太平,可是狼族把陛下徵兆的勞工都吃掉了,臣聽聞幾位狼族勇士力氣大,就請它們幫忙修建太平宮,一等宮殿落成,下官會立即釋放幾位狼族勇士。”
胡都反駁道:“我狼族勇士是戰場上的勇士,怎麼能做低賤的勞工呢?”
王維笑道:“陛下修建太平宮,祈禱大唐與妖族萬年太平,此事事關兩國太平,妖族難道從中貢獻一份力量,也象徵着兩國和睦友好,共同構建兩國太平盛世。
這是一件好事,尊使爲何要阻攔呢,難道尊使不願看到兩國萬世太平?”
“你胡說!”
胡都氣急敗壞地反駁道。
王維不理他,向李隆基道:“陛下,天下太平不止是大唐一國之事,事關大唐與猛虎兩國,臣以爲兩國齊心協力共同修建起來的太平宮,才能真正地實現陛下的夙願,天下太平就從太平宮開始。”
“嗯,說的不錯!”
wWW⊕t t k a n⊕¢Ο
李隆基微微頷首。
“陛下!”
胡都反對,“我妖族思慕大唐繁華,不遠萬里來到長安,是想領略一番大唐盛世,我妖族遠來是客,怎麼能被關押起來服徭役呢?”
“哈哈哈!好一句遠來是客!”
王維大笑幾聲從袖子裡取了一份奏摺,“陛下自從兩國結盟之後,大量的妖族進入大唐城池中,它們不服教化,肆意吃人,短短一年時間,便吃下了七萬一千八百六十四人。”
“怎麼會這麼多?”
李隆基嚇了一跳,一年就吃了七萬多人,不兩國交戰時死的人還多,這就有點過分了。
“陛下切莫聽信讒言!王尚書,你可不能把那些病死的老死的百姓都栽贓到我妖族的頭上啊!”
胡都大聲地反駁道。
“陛下,事關重大,臣不敢胡言亂語,這裡是各地統計上來的數據,陛下請過目!”
“傳上來!”
李隆基吩咐道。
“陛下請看!”
高力士拿着摺子上了御階。
李隆基忽然揮了揮手,“算了,朕不看了。”
胡都暗暗地鬆了口氣。
王維深深地皺起了眉頭,這是自欺欺人嗎?
“王愛卿,這件事就按照你說的辦吧!”李隆基說道。
“陛下,我妖族來者是客啊!”
胡都大聲地說道:“我家大王說大唐開放包容,妖族去了大唐會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大唐陛下仁慈寬厚,即使妖族犯了小錯,也絕對不會做出爲難妖族之事,要是陛下把妖族關押起來服徭役,以後還有妖族敢來大唐嗎?請陛下三思!”
李隆基有些不耐煩,站起來回了下袖擺,“朕聽聞妖族勇士力氣大,請他們幫忙修建太平宮,工部會按例給妖族勇士發工錢,絕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這...”
胡都還有些不情願。
“就這麼定了!”
李隆基擺了下袖子,離開了大殿。
等到皇帝走遠了,胡都得意地笑了笑,“王尚書,我妖族勇士力氣大,一個人能抵好幾個人族,工錢要雙倍!”
王維淡淡一笑,“放心,只要太平宮修建完成,本官會給各位勇士開出十倍的工錢。”
“十倍?哈哈哈,本使代各位勇士謝謝王尚書了,也謝謝大唐的招待。”
胡都舔了舔嘴脣,“人的味道真棒!”
王維很想剝了胡都的狐狸皮做鞋墊,可是陛下有命,‘大菊微腫’,他也沒有辦法。
他只能等機會了。
......
朝廷對妖族的處罰傳出去後,天下譁然。
殺人償命,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可妖族搞特殊化。
它們吃了人,居然只需要服徭役,服徭役還給工錢,這都是些什麼事啊?
人族十分憤怒,人的命何時變得這麼不值錢了?
妖族知道了朝廷的態度後,十分得意,有種身爲人上人的優越感。
於是它們開始吃人,肆無忌憚地吃人,不到半年,又有上萬人被吃掉。
王維上奏李隆基,李隆基沒有批示。
他只好按照舊例,把吃人鬧事的妖族全都捉拿歸案,送到太平宮服徭役。
後來妖族太猖獗了,他們吃完了人之後,主動投案,表示沒有錢花,想到服徭役賺點工錢。
王維表示歡迎,不過爲了便於管理妖族,他差遣薛剛和雷萬春帶領數千人駐守在太平宮外,不讓妖族鬧事,也不允許妖族出來。
妖族使者胡都表示反對,妖族來者是客,自願進入工地上打打零工,怎麼能限制他們的自由?這是不對滴!
王維拿出了皇帝的旨意,李隆基話裡的意思是等到太平宮建成後,妖族才能出來,其中也有略作薄懲的意思,要是妖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太平宮什麼時候能建成?
胡都無奈,只能罷手。
不到一時間,太平宮中有三萬多隻妖族在此服徭役。
它們都吃過人,身上帶着血債,由此可見,人族的損失有多大,人族死亡的人數至少翻了兩番,從京兆府以西的州郡,處處哀鴻遍野。
王維派人收集了很多妖族做禍的證據呈給皇帝。
皇帝沒有看就退還了奏摺,傳話要他以大局爲重,不要因爲一些小事來打擾。
王維不放棄,每次只要上朝,他都會上奏摺,要李隆基看一看現在的大唐實況。
李隆基被他惹得不耐煩了,給了他一項特權,以後不用來上朝了,私下裡王維請求覲見,也被駁斥。
王維無奈,只能派人繼續抓捕犯事的妖族,只要敢鬧事的妖族都被抓了。
其中吃光了平陽全城百姓的黑蛇族一百多人也全部被捉拿進了太平宮裡,讓他們服徭役。
由於朝廷的縱容,妖族行事也發肆無忌憚,除了造反,他們什麼壞事都幹。
大唐江湖表示忍不了,他們聲稱昏君誤國,奸臣當道,大唐必須要靠江湖人士才能拯救。
在奸臣行列中,王維很榮幸地登上了榜眼之位,名列楊國忠之後。
大唐江湖各門各派紛紛出動斬殺妖邪,斬殺了妖邪的人,纔是正派,才能成爲大俠。
於是大唐江湖開始亂了。
人族高手頻頻出動斬殺妖怪。
可是沒殺幾次,猛虎國派了數位高手來大唐坐鎮。
他們表示江湖事江湖了,願意跟大唐江湖高手一決高下。
只是妖族陰險狡詐,在舉行兩族比武時,埋伏了一千妖王級別的高手,一起衝殺,大唐江湖人士死傷無數。
妖族趁機覆滅了很多大唐幫派。
大唐江湖人人自危,再也不敢出面斬殺妖族。
有人進諫,向皇帝稟報了此事。
李隆基不怎麼在意,他表示江湖幫派不遵朝廷號令,有取死之道,死了活該。
另外大唐少了一些江湖門派也挺好的,至少地方上更好管理一些。
沒有朝廷做靠山,大唐江湖如一潭死水,再也掀不起什麼波瀾。
這是李隆基樂意見到的太平場景,朝廷強,則江湖弱,江湖強盛,朝廷弱。
現在江湖弱了,正是朝廷走向強盛的徵兆。
李隆基很開心,出城親自送走了妖族高手,還賞賜了不少財寶。
妖族高手離開長安的那一天,正好是九月初三。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那一夜,月亮半彎,夜空下,妖族八位妖君,一千名妖王詭異地消失不見了。
在江湖上沒有掀起一點波瀾。
九月初八天還沒亮,長安周圍數十個州郡的百姓們一起出門了。
他們不知道受到誰的召喚,每人手中拿着一朵菊花,一起涌向了長安。
數百萬人手中拿着菊花,一起去長安。
這一次,他們只有一個目的,爲民請願!
請皇帝給天下百姓一條活路。
沿途州縣的官吏們看到人羣,都神奇地保持一致,不向朝廷稟報此事,並且在沿路擺下粥棚,任憑路人享用。
皇帝的爪牙蘭臺寺也在這一刻保持了緘默,任由這些人涌向長安。
他們走了一天,才踏入京兆府境內。
進了京兆府,受到有心人的引導,人流不是朝着長安城奔去,而是去了萬安縣,那裡有太平宮。
九月初八,建了三年的太平宮終於落成了。
爲了感謝妖族勇士們的貢獻,朝廷賜下了數十萬罈好酒,供妖族勇士享用。
那一晚五萬妖族勇士都喝醉了。
九月初九,晨光熹微。
太平宮前的長樂坡上,有一座千尺高臺,王維在上面做了整整坐了一夜。
太陽出來時,他望向西北方向,那裡黑壓壓一片,塵土飛揚,有數百萬百姓如同潮水一般,慢慢地涌了過來。
他們手中拿着菊花,血紅色的菊花,夾雜在黑壓壓的人潮中,如同水面上漂浮的花瓣,隨波盪漾。
“天下苦妖久矣!”
王維看着黑壓壓的民潮,深深地嘆道。
“大人,準備好了!”
薛剛在臺下稟報道。
“開始吧!”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