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元龍與子仲

陳登看了一眼笑眯眯的糜竺,看糜竺的樣子,肯定又要自己先說了,他當下也不推脫了,走出半步抱拳對陶謙說道:“主公,卑職家將出城打探得知,曹操之所以只圍城不攻,乃是因爲曹操的屯放在九里山的糧食被燒,如今曹操派出一半的軍隊出去找尋糧食,因此纔對徐州圍而不攻的。”

“什麼?元龍,這是真的嗎?”陶謙忍不住說道,他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曹操的軍糧竟然被人燒了?這真是太好了。

“主公,此事千真萬確。主公若不信,可以問子仲,子仲也打探出來了。”陳登說着看向糜竺說道。

陶謙聽陳登這般說,不由轉頭看向問道:“子仲,此事可是真的?”

“卑職的家將來報,確有此事。曹操屯放在九里山的十萬大軍的軍糧確實被燒得一乾二淨。”糜竺當下也走出來半步躬身說道。

陶謙當下忍不住笑了起來,心裡真是解氣。蒼天啊,大地啊,這是哪位天使大姐替我出的這口氣啊!

“元龍,快說說,這燒曹賊糧草的是何人?謙一定要好好謝謝此人!到底是誰人來救我徐州了。”陶謙笑完了之後,忍不住問道。

陳登聽到陶謙這樣問自己,當下不由臉色一紅,然後低頭拱手說道:“主公,恕卑職無能,查不出到底是何人助我徐州脫離這場劫難!”

“呵呵,元龍,沒想到你也查不出此人是誰!”這個時候糜竺忍不住笑着說道。本來他還爲是自己的家將不行,看來不是家將不行,而是那人太過於神秘了,只怕曹操如今還迷糊着呢!

“子仲也未曾查出?”陳登也驚住了,看向糜竺說道。要知道糜竺府裡的食客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其中不乏能人,沒想到他也查不到,還真讓人吃驚。

陶謙這個時候忍不住感嘆說道:“可惜了……老夫竟然不知道是何人爲此義舉!哎……此人輕而易舉地將曹賊防守森嚴的糧草燒掉,證明此人的不僅計謀過人,而且應當兵力勇將過人,這天下間竟然還有這樣的人物,謙竟然不知道,真是可惜。”

“主公,我想那人救了徐州,待曹操退後,此人定然會來找主公的,主公到那個時候自然能見到此人了。”旁邊的曹豹人不說道。

旁邊的陳登聽了這話,臉色有些怪異地看向糜竺,糜竺的臉色也很是怪異,看來他探聽到的情況也和自己的一樣吧!

這個燒曹操糧草的人真的太神秘了,尤其是他那近似乎妖的燒糧的手法,那簡直是讓人初聽之下,不敢相信,甚至覺得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可是這偏偏就是事實。待曹操撤退之後,自己一定要去九里山看看這燒糧的現場,以看究竟。

不管如何,曹操的糧被燒了,那也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當下徐州衆文武都露出一絲絲歡喜的顏色。

陳登看向那些人,心裡不由地生出鄙視,這麼高興做什麼?即便曹操的糧草被燒了,以徐州種植在附近田地裡的糧食,也夠曹操的十萬大軍用上三五個月的了。哎,這些人的眼光還真是淺顯啊。

陳登想到這裡,不由擡頭看向糜竺,發現糜竺臉上竟然也和那些人有着同樣的歡喜,心裡不由暗笑:“這糜竺也不過爾爾之人,雖是君子,卻也無甚見識。哎,天地間,誰能爲我陳登的知己?”

想到這,陳登不由發出了一聲無奈的感嘆。

“元龍,你爲何發如此感嘆?”這個時候陶謙聽到這聲不合時宜的感嘆,忍不住問道。他見陳登一臉愁雲密佈,心裡暗想,莫非徐州還有什麼事情不成?這陳登和他的老子陳珪一樣,都是一個花花腸子,整個人長了七竅心,什麼事情都瞞不過他那雙狠毒的眼睛。

“主公,雖然曹操的軍糧被燒,可是在徐州附近,特別是下邳、小沛、東海這三郡,大片良田,如今田地裡尚有許多來不及收割的糧食,如此曹操只需派軍出去收割,足以夠曹軍三五個月之需了。”陳登忍不住說道。

這糧食哪裡是來不及收割,那是沒有收割,夏天剛過,那曹操的大軍就突然間打到這裡了,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徐州到處一片死寂,但是泗水邊,曹操就屠殺了二十萬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

而且如今曹操已經派出軍隊去收割糧食了,哎,想來徐州還讓人擔憂啊!

陳登這話說完,當下所有的人的臉色都爲之一變。

是啊,大家高興得太早了。曹操又豈是那麼容易對付的人?

“哎,元龍,可有辦法退敵?”陶謙看向陳登問道。

陳登搖了搖頭,他嘆氣說道:“爲今也只有堅守徐州城以待天時了。曹操兗州新定,北有袁紹,只要曹操大軍被拖在此地一日,那兗州就危險一日,袁紹收拾了公孫瓚之後,定然會放手來收拾曹操的。屆時,曹操必然會撤退。”

陳登說完了之後,陶謙先是一喜,接着嘆氣說道:“可惜本初和公孫贊爭奪幽州,如何由空來管我徐州之事?哎……”等袁紹收拾完公孫瓚,那還不得一年半載之後?那個時候,只怕徐州早就檣櫓灰飛煙滅了。

“主公,如今曹操大軍一半被派出尋找糧草,末將請命,今晚帶五千弟兄偷偷出城,劫曹操的營寨,到時候我們就算不殺得曹操人仰馬翻,也可以殺得曹操丟盔棄甲!”這個時候曹豹忍不住說道。

這些天躲在徐州城裡防守,確實太憋屈了。

陳登一聽當下說道:“不可!曹賊爲人謹慎,他帳下軍師荀攸,又是一個擅於軍謀之人,如今派出一半士兵出去尋找糧草,定然會方便我們前去劫營的。只怕到時候,劫營不成,反而將自己陷入敵人的包圍中。那就得不償失了。”

曹豹一聽陳登這話,當下忍不住嚷嚷道:“你們這些文人,就是貪生怕死!”曹豹不知道自己這句話將這裡所有的文官都得罪了,衆人見曹豹這個目中無人的樣子,當下恨得牙癢癢的。

“曹將軍,元龍並非貪生怕死,元龍所言甚是。如今我們也只能堅守待援了。哎,徐州的精兵不多,我們豈能輕出?”陶謙當下說道。他也不願意去冒這個險,要知道徐州如今也只有三萬的兵力,就算加上徐州世家派來守城的家將,滿打滿算也只有四萬人,而這四萬人,有多少人已經負傷,又有多少人已經不能上戰場了,還真的不清楚呢!哎,死一個少一個啊!這個險可不能冒。

陶謙畢竟是老了,人老了,也就膽小了。

陳登心裡暗暗感嘆道。想當年,陶謙怎麼也是皇甫嵩手底下的一員猛將,那膽量想想就可以知道了,沒想到如今竟然膽小怕死了。

陳登這般想,徐州衆多文武只怕也是這麼想的吧!

“今日議事,就到此結束了。老夫累了,諸位也回去各司其職吧!”

“是!”

-------------------------------------------------------------------------------------------------------

陳登漫步走出議事大廳,身後傳來糜竺的叫聲:“元龍,慢走!”

陳登轉過頭看向,一臉微笑的糜竺說道:“子仲兄,有何事?”

“無事,只是難得今日曹操不攻城,我想請元龍兄到我家賞ju花。我聽聞元龍兄最愛ju花,不知道元龍兄可有雅興?”糜竺微笑地看向陳登說道。

陳登聽了之後愣了一下,然後暗想,此人必然是有事要與我商量,又不好開口說,才借賞菊之名相邀。這糜子仲雖然算不算什麼出衆人才,但是君子坦蕩,撇開陳糜兩家的恩怨,倒也是一個可以結交的人物。

他當下抱拳笑着說道:“好,子仲兄相邀,登定當登門拜訪。”

“呵呵,如此請元龍酉時一刻來在下府中煮酒賞菊!”糜竺當下樂了,抱拳說道。

“到時候一定到府上叨擾!”

“如此,恕竺先行告辭回去安排一下!”

“告辭!”

望着糜竺離去的身影,陳登露出了笑容,這個人也許以後還會成爲自己的同僚,卻不知道誰人將爲這徐州之主!哎,這世間何人可爲明主呢?

------------------------------------------------------------------------------------------

林若站在曹營不遠的遠處山坡上樹林某個隱瞞的地方,遠遠地看着曹軍拔營撤退,心裡不由浮出了笑容,曹操你終於退了。

“主公,曹操真的退了。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四葉忍不住問道。

“曹操退了,就讓他退吧!”林若淡淡地說道。

“主公,難道我們不要伏擊曹操嗎?”四葉當下愣住了,好一會問道。

“就憑我們這二十人?別忘了,我們派出去燒糧的,那一百多人如今尚未回來,即便回來了,我們第一無盔甲,第二我們沒有像樣的兵器,如何追殺敵人?我們就算打個陷阱,設個埋伏,又能將曹操怎麼樣?根本無法動搖曹操的根本,反而暴露了我們的實力。”林若當下看向四葉忍不住說道。

“哦……”四葉當下點了點頭說道。儘管自己不是很懂是什麼,不過,主公說的肯定不會錯的。

“四葉,如今徐州之事已平,卻不知道徐州城如今如何了?明日我打算到城裡一探,然後找個地方開上一個小酒館,你看如何?”

“主公爲甚要開小酒館?”

“因爲我要了解徐州的事情,酒館是最好收集消息的地方。”

“哦。那主公,你打算親自當這酒館的掌櫃嗎?如果你不當,我想當。”四葉忍不住說道。他見三陽當掌櫃,當得很爽,心裡早蠢蠢欲動了。可是一直找不到機會,如今難得有這樣的機會,當然忍不住了。

林若看了四葉一眼,發現他將心裡的事情都寫在了臉上,當下忍不住說道:“這個酒館,我不會開很久。你打算當掌櫃嗎?”

“沒關係,沒關係,就一個月,就兩個月,我也想噹噹這掌櫃。”四葉當下連連點頭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讓你來當這酒館的掌櫃吧!”

“多謝主公,多謝主公……”四葉開心地笑着說道。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風吹來,吹得人有些冷,林若兩鬢那縷長髮,不由地飄動起來,一時間林若不遊生出了一絲絲悲秋的情緒。他望着天空那輪半圓的明月,不由地落淚了,當下忍不住吟出:“寒山尙有色,秋月亦未圓。香魂若入夢,十指並蒂蓮。”

這首詩是林若思念劉雲,發自內心的所感而作,吟完了之後,心裡更是悲傷,淚水不由地瀰漫了眼簾。

“主公,你又吟詩了?”四葉當下忍不住說道。他知道自己家的主公那可是當今士子中敬仰的文人雅客。他轉臉卻發現林若哭了,因此慌了神了,說道:“主公,你怎麼哭了?你想夫人了?”

“沒有。只是風吹得我眼睛難受。”林若當下說道。他說完轉身便走了,便走邊說:“走吧,我們回山洞過夜,明日再進徐州城。”

“哦……風吹的?怎麼我眼睛沒感覺?”四葉忍不住嘀咕道。他說完,擡頭一看,發現林若走遠了,忍不住追了上去。

第31章 以逸待勞(下)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一)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五)第31章 孩子不見了第95章 真心爲君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五)第24章 薊城之戰(四)第102章 九江已定第46章 招納人才有時候是要冒險的第60章 初冬的許都(三)第19章 我只是想要活下去(二)第90章 真假難辨(一)第66章 孝女呂靈第6章 天下第8章 狂士劉巴(二)第31章 孩子不見了第91章 朱崖來客第35章 梟雄與鬼才第21章 典梓之心第25章 劉備的近憂(一)第61章 誰人天下?第6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2章 出兵?出兵!第35章 放之?殺之?第111章 世家之恨(一)第76章 豫章爭奪戰(一)第57章 狩獵(三)第24章 鳳凰欲飛(二)第66章 孝女呂靈第49章 血祭軒轅(二)第51章 所謂忠臣(二)第91章 朱崖來客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98章 長夜漫漫(三)第108章 忍氣吞聲,治理河北(一)第46章 心向明月(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14章 又生意外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102章 九江已定第45章 救援徐州第15章 誰算計誰?(三)後記第49章 漢中爭奪戰(六)第76章 又得三將第76章 豫章爭奪戰(一)第26章 幷州風雲(三)第87章 各有打算(二)第27章 薊城之戰(七)第35章 放之?殺之?第42章 覆滅(一)第84章 暗藏禍心(一)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二)第96章 相互算計(三)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三)第8章 又見周瑜第1章 “失意之人”第51章 所謂忠臣(二)第106章 兩個猛人第12章 禁酒令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三)第84章 再讓徐州(一)第8章 廣陵太守趙昱第22章 薊城之戰(二)第20章 幷州水深第11章 這就是亂世!第1章 “失意之人”第42章 覆滅(三)第64章 夏侯淵的計謀第86章 各有打算後記第23章 夜談第76章 又得三將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三)第3章 又見華佗第12章 江南三俊傑第108章 忍氣吞聲,治理河北(二)第89章 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世(一)第42章 打劫原來可以這樣第101章 北國寒秋(二)第64章 劉備的擔心第30章 梟雄的眼淚(上)第22章 救治關羽(一)第30章 司馬家的秘密第25章 劉備的近憂(一)第5章 徐州第61章 意外+天意=無奈(三)第18章 劉備稱王(二)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一)第10章 三國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第26章 幷州風雲(四)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二)第17章 周瑜的計算(一)第5章 袁術之心(二)第37章 腹黑的林若第41章 西川初定,張魯投曹第68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二)第30章 梟雄的眼淚(上)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八)第71章 天下謀士榜
第31章 以逸待勞(下)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一)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五)第31章 孩子不見了第95章 真心爲君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五)第24章 薊城之戰(四)第102章 九江已定第46章 招納人才有時候是要冒險的第60章 初冬的許都(三)第19章 我只是想要活下去(二)第90章 真假難辨(一)第66章 孝女呂靈第6章 天下第8章 狂士劉巴(二)第31章 孩子不見了第91章 朱崖來客第35章 梟雄與鬼才第21章 典梓之心第25章 劉備的近憂(一)第61章 誰人天下?第6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2章 出兵?出兵!第35章 放之?殺之?第111章 世家之恨(一)第76章 豫章爭奪戰(一)第57章 狩獵(三)第24章 鳳凰欲飛(二)第66章 孝女呂靈第49章 血祭軒轅(二)第51章 所謂忠臣(二)第91章 朱崖來客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98章 長夜漫漫(三)第108章 忍氣吞聲,治理河北(一)第46章 心向明月(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14章 又生意外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102章 九江已定第45章 救援徐州第15章 誰算計誰?(三)後記第49章 漢中爭奪戰(六)第76章 又得三將第76章 豫章爭奪戰(一)第26章 幷州風雲(三)第87章 各有打算(二)第27章 薊城之戰(七)第35章 放之?殺之?第42章 覆滅(一)第84章 暗藏禍心(一)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二)第96章 相互算計(三)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三)第8章 又見周瑜第1章 “失意之人”第51章 所謂忠臣(二)第106章 兩個猛人第12章 禁酒令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三)第84章 再讓徐州(一)第8章 廣陵太守趙昱第22章 薊城之戰(二)第20章 幷州水深第11章 這就是亂世!第1章 “失意之人”第42章 覆滅(三)第64章 夏侯淵的計謀第86章 各有打算後記第23章 夜談第76章 又得三將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三)第3章 又見華佗第12章 江南三俊傑第108章 忍氣吞聲,治理河北(二)第89章 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世(一)第42章 打劫原來可以這樣第101章 北國寒秋(二)第64章 劉備的擔心第30章 梟雄的眼淚(上)第22章 救治關羽(一)第30章 司馬家的秘密第25章 劉備的近憂(一)第5章 徐州第61章 意外+天意=無奈(三)第18章 劉備稱王(二)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一)第10章 三國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第26章 幷州風雲(四)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二)第17章 周瑜的計算(一)第5章 袁術之心(二)第37章 腹黑的林若第41章 西川初定,張魯投曹第68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二)第30章 梟雄的眼淚(上)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八)第71章 天下謀士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