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再讓徐州(一)

隨着劇烈的拍門聲,林若被吵醒了,他擡頭看向旁邊的窗,窗戶外天剛濛濛發亮,當下沒好氣地說道:“誰啊?這天不是沒亮嗎?”

“軍師,主公請軍師一同到刺史府,陶刺史病得很嚴重……”門外傳來不是別人的聲音,竟然是關羽的聲音。劉備竟然讓關羽親自來請林若,可以看得出來,事情是很緊迫的了。當下林若馬上應聲說道:“等一下,我更衣馬上就來了。”

林若很快就梳洗完畢了,打開門看到關羽便等在了門口。

“雲長,事情很緊急嗎?”林若忍不住看向關羽問道。在歷史上,那個陶謙可是在劉備屯兵小沛後,當年的冬天才病死的,這陶謙不會死得那麼快的。陶謙死得太早,而徐州的人心大半沒有歸劉備,這對劉備很不利。

“此事我也不清楚,是陶公府上的管家悄悄來驛站找大哥,讓大哥和軍師一起到刺史府的。”關羽說道。

林若點了點頭,當下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想必是那個陶謙感覺到自己的大限將至,因此才悄然叫劉備等人去的,如果自己估計得不錯,只怕陶謙還叫上了徐州三大巨頭一同來做見證。

不過,主公只怕不會答應領這徐州牧。這個怎麼辦?假如如今主公馬上領了這徐州牧,還真的有些人心不歸,不過此刻不領,那麼徐州便少了發展的時間,徐州如今是百廢待興,倘若不及早做規劃,那曹操收拾完呂布,那便來收拾自己了。

呂布,那隻白眼狼一旦來了徐州,自己沒有實力好好收拾他,那是不行的!

林若因爲在思考事情,不知不覺竟然走到了門口,一到門口便見到劉備在馬車上,劉備看到林若當下馬上招手說道:“軍師,你來了。快上車。”

林若這個時候纔回過神來,趕緊上了馬車。

車子很快就開到了刺史府,一進刺史府的門口,便有一個早就等候在旁的門童,他見到了劉備和林若兩個人來,當下連忙伸手虛迎劉備等人進了刺史府。

路上劉備悄然問林若說道:“軍師,倘若陶大人再讓徐州,備當如何處置?”

“先拒後接。”林若只說了這四個字。在亂世當中,什麼都是假的,只有城池和人口才是真的。徐州啊,徐州,就算是怎麼樣殘破不堪,也比一個小小的平原縣強。

進了房間,裡面果然已經站滿了人。

“玄德來了!”陶謙看到劉備走進來,當下招手示意劉備走過來,然後說道。

“備見過陶公!”劉備屈身走上chuang邊躬身說道。

林若也躬身上前作揖說道:“言心見過陶公。”

“先生昨夜在宴席上曾言,說等曹軍退後,再議這徐州之事,如今曹操已經領兵退去,請問先生此刻是否該談這徐州之事了?”陶謙看向林若問道。

林若當下點了點頭說道:“如今徐州強敵剛退,那曹操滅徐州之心不會死的,他日他必然還會來犯,陶公還須早作打算纔好。”

陶謙躺在牀上,看向窗外的初升的太陽,久久嘆氣說道:“謙自知時日不多了,這次召集諸位來此,是有事想與諸位商議的。”

衆人聽陶謙這話當下紛紛上去說道:“主公,你的身體一定可以好起來的,千萬不要說這樣的喪氣話。”

“主公,徐州離不開你啊!”

“徐州此刻百廢待興,離不開主公你啊!主公!”

衆人說着就跪了下來。

陶謙咳嗽了兩聲,旁邊的陶應趕緊將陶謙扶起身來,坐在了牀上,面對衆人,他看向陶應說道:“應兒,你大哥呢?”

“大哥他昨夜看書太夜,現在尚未起身,要不孩兒去叫醒他?”陶應先是一愣臉色變了變說道。

陶謙苦澀地搖了搖頭拍了拍陶應的肩膀說道:“應兒啊,你還是不會說謊,你說謊的時候,眼神總是那麼的慌張。你大哥是不是昨夜去了醉鄉里還沒有回來?”

“父親……”陶應當下低頭不說話了。

“諸位見笑了。謙這兩個兒子,一個整日沉迷在酒色當中,一個雖然英勇,可是卻不會變通。哎……倘若在太平盛世,這兩個孩子或者還能當一方官吏,可是如今適逢亂世,他們皆無法守住徐州,無法使徐州百姓免遭荼毒。哎……”陶謙看向衆人很平靜地說道。

“主公,兩位公子的年紀尚幼,待他們經歷多一些事情後,自然能夠成長起來的。”底下衆人說道。

陳登與糜竺兩個人並沒有說話,而是相互看了一眼,心裡卻覺得這陶謙說得是實話。看來陶謙並沒有老糊塗。

“諸位莫要多說了,我自己的兒子,我比誰都清楚。徐州……哎,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富庶之地啊!如今被曹操的糟蹋成一片廢墟了。哎,非當世英雄無法護佑我徐州的安定,因此我決定將徐州讓與一位有才德的人。也請諸位來做一個見證!”陶謙擡手示意衆人安靜然後說道。

“玄德,你過來!”陶謙招手示意劉備走上前。

劉備當下躬身上前。

陶謙對陶應說道:“應兒,將徐州牧的印鑑拿來。”

陶應當下點頭,從牀頭拿過印鑑遞給了陶謙,陶謙搖了搖手對陶應說道:“應兒,你將此印鑑交予劉大人,請劉大人做這徐州牧!”

陶應見狀應聲說道:“是!”

劉備聽了當下馬上說道:“陶公,此事千萬使不得!使不得啊!備來此非是來此奪徐州的,那是來救徐州的,如今這樣……”

沒待劉備說完,陶應很鄭重地在劉備的面前跪下,雙手奉上印鑑說道:“請劉大人收下這印鑑!”

“這使不得,使不得……”劉備當下不知如何是好,連忙將陶應扶起身來說道。

“玄德,你便收下吧!這是陶公的心願!”旁邊的孔融也忍不住勸諫道。

“是啊,玄德,你便收下吧!”田楷也忍不住說道。劉備與公孫瓚是好友,劉備當了這徐州牧對公孫瓚來說是一個好事,以後兩個人之間相互有了照應。

“玄德公,你爲了我等徐州百姓,便接了這印鑑吧!我等在此懇求玄德公了!”有一半的人跪了下來說道。

劉備變色說道:“諸位要陷我劉備於不義耶?備寧死也做這趁人之危之事!”

“玄德,玄德啊……是我陶謙要將徐州讓於你的,絕不是你劉玄德趁人之危,在場的諸位都可以爲證!玄德,你倘若將徐州棄之不顧,一旦他日曹操來犯,我徐州又將是生靈塗炭啊!玄德……你……”陶謙說着便激動起來,突然間竟然哇地一聲吐血暈了過去了。

衆人見狀不由慌亂起來了。

“父親,父親!父親……”陶應當下馬上跑過去抱住陶謙的身體叫道。

“陶公!陶公……陶公沒事吧?”劉備見狀也慌了神了,走上前問道。

“你……都是你,我爹都這個樣子了,將徐州讓於你,你還要推辭,你看你將我爹都氣的吐血了!”陶應看到劉備當下咬牙恨恨地說道。

劉備見狀當下十分後悔地看向林若,詢問林若該如何是好。

林若微微一笑走上前去說道:“公子休慌,且讓我看看陶公的病情吧!”他說着走上前,將手指搭在陶謙的脈門上,仔細地診脈起來。

“先生也懂醫道?”旁邊的陶應忍不住問道。

林若將陶公的手放下後,換另外一隻手診脈,好一會又將那隻手放下,問道:“公子,恕在下冒昧問一句,陶公的左胸是否覺得經常氣悶難當?整夜整夜地睡不着?”

“家父正是如此。”陶應當下馬上說道,“先生可有法子可以醫治?”

“陶公的左胸是否曾經被利器所傷?”林若再次看向陶應詢問道。

陶應當下點了點頭說道:“先生,真乃神醫也!家父徵黃巾軍時,曾被敵人的一支利箭插入胸口,險些喪命,後來得蒙華神醫相救,才得以保存性命。莫非是舊傷發作了?”

林若搖了搖頭笑着說道:“大人心脈早就在那個時候已經損失了,倘若是靜養,或者還不會那麼快就發作,可惜大人連日連夜睡不着,憂慮過重,才使受損的心脈不堪重負,病情加重的。”

“先生,那家父的病可能治得好?”陶應拉住林若的手問道。

林若疑惑地看向陶應說道:“難道大夫沒和你們說嗎?陶大人只怕撐不到今年年末。哎……真是可惜!”

“什麼?你胡說,你胡說!”陶應一聽當下一把抓住林若的衣襟將林若提起來恨恨地說道。

糜竺與陳登兩個人看到陶應這樣對待林若,當下大驚失色地說道:“公子,快將嚴先生放下來……”

陶應恨恨地將林若丟下,然後拔出自己的佩劍指向林若的喉嚨說道:“你快說,該如何治好我父親的病,否則我就殺了你,讓你爲我父親陪葬!”

衆人都愣住了,隨即衆人不由勸說道。

“公子,有話好說,你先將劍放下來。”

“是啊,公子,這刀劍無眼,莫要傷了嚴先生!”

“公子,快將劍放下來吧!”

……

倘若這陶應傷了或者害了劉備的軍師,那劉備豈會善擺甘休?這不是自取其禍嗎?這公子也太不懂事了。

第10章 問天下英雄誰人(二)第9章 鳳凰重生第98章 長夜漫漫(三)第28章 姍姍來遲的書信(二)第82章 詭異的敵情(一)第100章 登基(三)第94章 城破(三)第10章 揚塵(二)第35章 水淹壽春城(二)第37章 是你逼我殺你的(中)第7章 生意人(一)第83章 荊州風雲(二)第31章 政治婚姻(二)第14章 佈局(二)第31章 政治婚姻(一)第18章 劉備稱王(一)第20章 圍爐夜話(二)第96章 不容樂觀的疫情(二)第42章 瞞天過海(三)第100章 登基(一)第16章 玄德問計第71章 用還是不用?(一)第20章 藏龍臥虎(一)第13章 鬼才的遺憾(下)第80章 諸葛玄讓豫章(一)第16章 行刺關羽?!(二)第13章 捕魚計劃(二)第11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一)第25章 巧計奪廣平(上)第76章 子龍V5(三)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二)第62章 意外+天意=無奈(四)第61章 雙雄聚會(一)第72章 周瑜和小喬(一)第58章 結盟(一)第3章 我們也可以是敵人第14章 亂世的繁華第78章 關二爺不是善類(二)外篇某幾隻的隱居生活第8章 風起(二)第13章 出兵(三)第76章 子龍V5(二)第27章 巧計取廣平(下)第80章 宿命之敵(二)第一百〇二章 定一第7章 舊友相見第20章 荀攸生病?!第63章 意外+天意=無奈(五)第101章 北國寒秋(一)第41章 瞞天過海(二)第5章 該來的總會來(二)第12章 江南三俊傑第4章 該來的總會來(一)第30章 志向第一百〇四章 落幕一第104章 劉表來使(二)第82章 荊州暗流(三)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三)第73章 自古紅顏多命苦第79章 將計就計(三)第16章 撲朔迷離(三)第14章 只是這三路?(一)第9章 馬兒(三)第51章 各有勝負(一)第41章 北海解圍(三)第106章 兩個猛人第33章 談心第85章 風雲變幻(二)第70章 落寞的陸家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三)第11章 劉備是好人第12章 河豚(四)第24章 某隻驕傲的“動物”(二)第14章 溶入(一)第40章 落日之威(一)第93章 真的是意外……第96章 不容樂觀的疫情(一)第97章 長夜漫漫(二)第89章 流言四起(一)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六)第33章 祖郎歸心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二)第59章 郭嘉好算計(二)第65章 晴天霹靂(一)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一)第59章 郭嘉好算計(二)第67章 裝神(三)第17章 荊州可定(二)第46章 九連環(三)引子第36章 選擇第27章 墨家學派第52章 嚴新之謀(一)第111章 世家之恨(一)第98章 司馬徽和龐德公的猜測(一)第32章 依靠第13章 鬼才的遺憾(下)第94章 三試劉備第66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
第10章 問天下英雄誰人(二)第9章 鳳凰重生第98章 長夜漫漫(三)第28章 姍姍來遲的書信(二)第82章 詭異的敵情(一)第100章 登基(三)第94章 城破(三)第10章 揚塵(二)第35章 水淹壽春城(二)第37章 是你逼我殺你的(中)第7章 生意人(一)第83章 荊州風雲(二)第31章 政治婚姻(二)第14章 佈局(二)第31章 政治婚姻(一)第18章 劉備稱王(一)第20章 圍爐夜話(二)第96章 不容樂觀的疫情(二)第42章 瞞天過海(三)第100章 登基(一)第16章 玄德問計第71章 用還是不用?(一)第20章 藏龍臥虎(一)第13章 鬼才的遺憾(下)第80章 諸葛玄讓豫章(一)第16章 行刺關羽?!(二)第13章 捕魚計劃(二)第11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一)第25章 巧計奪廣平(上)第76章 子龍V5(三)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二)第62章 意外+天意=無奈(四)第61章 雙雄聚會(一)第72章 周瑜和小喬(一)第58章 結盟(一)第3章 我們也可以是敵人第14章 亂世的繁華第78章 關二爺不是善類(二)外篇某幾隻的隱居生活第8章 風起(二)第13章 出兵(三)第76章 子龍V5(二)第27章 巧計取廣平(下)第80章 宿命之敵(二)第一百〇二章 定一第7章 舊友相見第20章 荀攸生病?!第63章 意外+天意=無奈(五)第101章 北國寒秋(一)第41章 瞞天過海(二)第5章 該來的總會來(二)第12章 江南三俊傑第4章 該來的總會來(一)第30章 志向第一百〇四章 落幕一第104章 劉表來使(二)第82章 荊州暗流(三)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三)第73章 自古紅顏多命苦第79章 將計就計(三)第16章 撲朔迷離(三)第14章 只是這三路?(一)第9章 馬兒(三)第51章 各有勝負(一)第41章 北海解圍(三)第106章 兩個猛人第33章 談心第85章 風雲變幻(二)第70章 落寞的陸家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三)第11章 劉備是好人第12章 河豚(四)第24章 某隻驕傲的“動物”(二)第14章 溶入(一)第40章 落日之威(一)第93章 真的是意外……第96章 不容樂觀的疫情(一)第97章 長夜漫漫(二)第89章 流言四起(一)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六)第33章 祖郎歸心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二)第59章 郭嘉好算計(二)第65章 晴天霹靂(一)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一)第59章 郭嘉好算計(二)第67章 裝神(三)第17章 荊州可定(二)第46章 九連環(三)引子第36章 選擇第27章 墨家學派第52章 嚴新之謀(一)第111章 世家之恨(一)第98章 司馬徽和龐德公的猜測(一)第32章 依靠第13章 鬼才的遺憾(下)第94章 三試劉備第66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