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借刀殺人

夜色朦朧,細雨清風,江南的雨很溫柔。

在曲阿城外一個臨江的茅屋裡,林若揹着手看向外面的江上的漁火,當下不由吟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滿曲阿城。”

而林若的身後不遠處,正站着陳登,其實本來林若是不想將陳登弄來這裡的,可是不知道爲什麼,劉備來這裡一次和元渙談了一次話之後,對元渙佩服得五體投地,竟然將他要去當了江陵太守,同時把陳登弄過來給自己當助手。

陳登聽了林若這首詩,忍不住說道:“軍師可真是文采過人……前番軍師的一首《短歌行》讓在下側目不已。”

林若當下尷尬地笑了笑說道:“比起我師兄那篇《阿房宮賦》,《陋室銘》在下這些不夠是些經不起穿越的小詩。”

反正都是盜版的。

林若看着窗外的雨,嘴裡喃喃地說道:“兗州那邊應該要準備開戰了,呂布這次戰敗是必然的……但願他能和曹操拖上些日子,讓我有足夠的時間收復江東。”

江東……

林若的話讓陳登陷入沉思,這幾日來,他與林若無時無刻不在討論如何能快速地拿下江東。因爲時間不等人,正是因爲如此,今年開春雪剛剛化掉沒多久,林若便讓張飛帶着人去攻打秣陵,圍城了三天,無所不用其極地在水井中放如了看起來像是毒藥的瀉藥,讓守城的士兵和城內的百姓拉得天昏地暗。

而笮融卻趁着張飛“酗酒”鬆懈,想來偷襲營寨,結果反而被林若看破了,將計就計,趁機摸了秣陵,而笮融也慘敗而逃,帶着五千士兵投奔廬江的揚州刺史劉繇去了。

終於將這個禍害趕到劉繇哪裡了。對於這樣的結局,林若還是很滿意的,起碼這一切都還按歷史的軌跡。倒是袁胤和吳郡太守吳景打得不可開交,不分勝負。

哼哼,歷史上因爲孫策未死,因此代表孫家勢力的吳家和袁術都是和平相處的,如今因爲自己的關係幹掉了孫策,讓吳景和袁胤兩個人打得不可開交,自己這個始作俑者該不該幫吳家一把呢?

可是如何幫呢?

哼哼,如今劉繇剛剛被袁術排擠出了揚州本來的首府壽張,因爲害怕袁術,因此不敢與袁術爭奪壽張,此刻正暫時借在廬江陸家休息呢!

想想真可憐,一個堂堂的揚州刺史,竟然淪落到借宿到下屬的家裡了。

陸家……陸家……陸家可是出了一個陸遜,想當初自己也曾經扮過陸家的子弟,那麼這個陸家也算是和自己有緣的,倘若能將陸家握在手裡,再將孫家握在手裡,那麼整個江東基本上可以不戰而勝。

如今以劉繇的實力絕不敢和袁術叫板,真是可惜,否則倒是可以利用一下他來刺激一下袁術,讓袁術將袁胤接回去。

恩?突然間林若有了計較,嘴角露出了一絲狐狸般的笑容。

袁胤死灰的臉盯着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殘兵敗將,有些火大了,他頓時指着那些人說道:“三千多的押糧隊伍,丟了糧草同時竟然被人殺得只剩下了幾十人?而且還不知道對方是什麼人?你們都是吃什麼的?”

該死的,軍隊只剩下不到五日的糧草了,這該如何是好?再叫主公送來已經不可能了,那只有撤退這一條了,可是在這裡守株待兔了將近四個多月,損失了許多兵將不多,糧草也損耗了不少,如今就這樣無功而返,自己實在不甘心。

“哎……”袁胤嘆氣說道。

“命令軍隊今夜三更連夜拔營,趕回壽張,同時留三千士兵埋伏斷後。”袁胤思考了一下說道。

左右應聲說道:“是,將軍!”

此刻在廬江外,兩三萬個穿着破爛的、怎麼看都像是流民的一隊押着十幾車慢慢的糧食在路上慢慢地行走,這些人有老有小,拖家帶口,領頭的是一個五十多歲,長得十分強悍的中年人,他此刻嘴角露出了笑容。這人是誰,正是笮融的老部下孟慶。

孟慶上一次和張飛在秣陵交手後,中了張飛一矛,原以爲逼死無疑了,可是卻被兄弟救進山去了。

等他傷好後,知道笮融跑到廬江去了,而在路上又遇到被林若趕出秣陵城那些浮屠教的信衆,一時間場面頗爲浩大,算算人頭,大概有兩多萬人,這兩多萬人有五千多個都是男人,有了這些人,那可是大大的壯大笮融的實力。可是人多了,麻煩的事情也很多,吃飯問題就沒辦法解決。加之這些人都是流民,行路又慢了幾分。

孟慶捨不得拋棄這些人自己跑路,可是又沒有糧食,想來想去,唯有去打劫官府的糧食。劉備如今已經佔據了秣陵,曲阿一帶,而自己這點沒有武器的人馬,根本不夠人家塞牙縫。唯一的辦法,那就是去打劫那些不是劉備的城池,趁對方防備鬆懈,或者可以一擊得中。

上天還是“眷顧”孟慶的,就在孟慶的兩萬多人馬要餓死的時候,終於遇到了一隊押送糧食的人馬。

孟慶識字不多,不過對方人的大旗上的“袁”字他是看得懂的。看看對方的人馬鬆鬆散散,良莠不齊,根本就是給自己送糧來的。不過對方手上又有武器,而且人數有三千多……這似乎有些難以打劫。

可是……這樣的機會,自己怎麼能錯過呢?

孟慶一咬牙一跺腳,下定了決心去奪糧草。事情竟然出奇的順利,順利得讓孟慶有些感覺在做夢。那些士兵看到自己衝過來奪取糧草,像是見了鬼一樣狂奔,一時間逃得無影無蹤,這讓孟慶不費一兵一卒得了這滿滿幾十車的糧草。

難道真的是佛祖顯靈了,派遣這些人給自己送糧食?

一定是的,一定是的!以後要多拜拜佛祖。

孟慶根本沒想到,就在他們劫糧的時候,在不遠的山上,某個隱秘的地方,站着一個白衣小將。這個小將是誰?正是王小虎。王小虎冷冷地看向孟慶自言自語地說道:“倘若不是遵奉了軍師的將令,故意將糧食讓給你們,你們豈是那麼容易得到這批糧食?”

原來這些押糧的士兵根本就不是袁術的軍隊,而是劉備的人們,林若想將袁術的人馬趕出江東,可是又不能明理對袁術對手。

他先是下令王小虎帶上僞裝過的士兵,埋伏在牛渚附近,待袁術的運糧軍隊上岸不久,趁他們站立未穩,突然間發動猛烈的襲擊,幾乎殺光了袁術所有的運糧官兵(幾個漏網之魚是林若故意讓王小虎放了去報信的),然後奪了糧食毀掉運糧船,便走了。

本來林若奪了糧草後,打算讓人將戰場僞裝成笮融的人乾的,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密探來報,說有一支笮融的餘孽正由石子崗往涇縣出發。這讓林若哈哈大笑起來,然後說道:“哼哼,正想如何借刀殺人呢!這把刀便來了。”

林若當下寫下手書,讓王小虎上演了一出袁術的糧草被笮融的人馬輕易奪取的大戲。哼哼,袁術可是睚眥必報的,我就不相信,袁術和劉繇不掐起來?

卻說袁胤沒有糧食,不得不班師回壽春,這可苦了沿途的百姓,袁胤因爲軍中沒有糧食,加之這次又是無功而返,心情很是鬱悶,當下下令袁軍在江東一路上燒殺擄掠,無所不作,這引起了江東百姓對袁術的憤慨。

林若聽到袁胤所作所爲後,當下呵呵地笑起來看向陳登說道:“元龍,這個袁胤可真是我們肚子裡的蛔蟲,我們想什麼,他都知道。這次他這樣做,讓袁術在江東失去了民心,更爲我們奪取江東增加了籌碼。”

林若說到這裡,轉身對旁邊的傳令官說道:“傳令下去,讓曲阿、秣陵、石子崗、丹徒四縣打開城門,接納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並且幫助他們恢復家園。”

“諾!”

陳登睜大了眼睛,他沒想到林若這個小小的計量,竟然會有這樣大的效果。且不說,那劉正禮是否和袁術打起來,單是袁胤在江東的所作所爲,足以讓江東百姓對袁術其人失望透頂。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小吏來報:“啓稟軍師,吳郡太守吳景派人來訪。”

林若愣了一下,思考了一會說道:“你先讓人將使者帶到驛館去休息。”

“諾!”

陳登疑惑地看向林若說道:“軍師,爲何不見吳景的使者,吳景如今派使者前來,多半是要投靠主公。”

林若笑了笑說道:“我知道。不過,這樣隨隨便便會見吳景的使者,這未免有失禮數。我打算讓主公會見吳景的使者,讓那些江東還在觀望的世家和官員知道主公的禮賢下士的賢名。這樣來投靠我們的人才會更多。”

陳登思量了一下點了點頭說道:“軍師的心思真是讓人佩服。主公如今還在廣陵,登馬上派人傳信給主公。”

“如此便麻煩元龍了。”林若笑着說道。

壽春城內,後將軍府上的大堂上。

袁術黑着臉看向堂下跪着的袁胤,咬牙切齒地說道:“公繼,五個月你都拿不下吳郡,你說你是幹什麼的?還讓人給斷了糧草?好得很……來人,將袁胤推出去斬了。”

這個時候旁邊的楊弘趕緊站出來說道:“主公請息怒!公繼他被人斷了糧草,才退兵的。這說起來怪不了公繼。完全是因爲有人早就蓄謀已久的。”

李豐也站出來說道:“主公,這事完全是劉正禮蓄謀已久的。倘若主公殺了袁將軍,反而中了敵人的詭計。主公要三思啊。”

袁術一聽當下眉頭緊皺看向旁邊的閻象說道:“孔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嗎?這和劉正禮有什麼關係?”

閻象站出來躬身說道:“據密報來報,劉正禮麾下笮融所部新增了一批流民,而這些流民剛好攜帶了我軍被劫的幾十車糧草。據探子彙報,那批糧草是被笮融麾下一個叫孟慶的人奪取的。”

袁術當下咬牙切齒地說道:“劉正禮!”

好你個劉繇,肯定是因爲被我趕出了壽春,心有不甘,故意派人冒充流民來劫我的糧草,哼哼,流民,誰相信,要知道我派出去運糧的軍隊那可是三千精銳。

“主公,此事只怕還有蹊蹺。”閻象當下忍不住說道。

袁術聽了之後轉頭看向閻象說道:“有什麼蹊蹺?”

“我擔心這事是劉備的軍師嚴新在搞鬼,是想讓主公與劉正禮兩個人打起來,好圖謀江東。如今江東曲阿,秣陵,石子崗,丹徒、毗陵都在劉備的手中了。劉備這次出兵絕不是爲了給廣陵太守趙昱報仇那麼簡單的。他的圖謀絕對是整個江東。”閻象說道。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跑進來一個人,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荀正,荀正跪下報:“主公,吳郡太守投靠劉備的了。”

什麼?袁術聽了之後當下臉色黑得難堪,盯着荀正說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吳景害怕主公再派兵攻打吳郡,便派人去給劉備的軍師嚴新送信,卻不知道怎麼的,劉備竟然在曲阿,還親自隨吳景派出的使者去吳郡見了吳景……兩個人密談了一個上午,吳景便投靠了劉備。劉備大喜過望,依然任命吳景爲吳郡太守。”

袁術恨恨地說道:“好個大耳賊,竟然敢將手伸到江東來了。”

袁術早將江東看成是他自家的了,如今劉備進來染指,他心中甚是憤恨。

旁邊的巨靈看主公這樣憤恨劉備,當下忍不住抱拳說道:“主公,給我五萬人馬,讓我去踏平吳郡,活抓劉備、吳景!”

袁術當下搖了搖頭說道:“哼,劉備我遲早要收拾,可是劉正禮此人甚是可惡。倘若不是此人壞我大事,吳郡怎麼會落入劉備的手裡?”

“巨靈,我給你五萬人馬,你去廬江把劉正禮給我擒來!”袁術說道。這個劉正禮自認爲他是皇室後裔,對我屢屢不恭,不殺之如何能解我心頭之恨?

“那劉備怎麼辦?”旁邊的楊弘忍不住問道。

“傳令給會稽太守王朗讓他攻打劉備,事成之後,我保他爲吳郡和會稽兩郡太守。再傳令給涇縣的祖郎,讓他帶兵去攻打劉備,事成之後,我封他爲涇縣縣令。”袁術說道。

哼,劉備,你以爲你能這樣輕而易舉的得到江東嗎?且看我這招借刀殺人如何?

《借刀殺人》在三十六計當中乃是第三計,全文是: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

這個借刀殺人的最關鍵處,便是在借誰的刀,殺誰?要知道,在戰場上,今日的仇敵,他日就會成爲你的盟友,而今日的盟友,他日有可能成爲你的死敵。無論如何,這個借到殺人,必須要把握好“友”和“敵”,倘若你借了“友人”的刀殺了“敵人”,會使你的“友人”壯大,屆時又成爲你的心腹大患,那可是得不償失了。

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千萬不要做。

第94章 城破(三)第82章 詭異的敵情(一)第10章 三國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第58章 郭嘉好算計(一)第32章 依靠第38章 智激呂布(二)第33章 祖郎歸心第23章 明槍暗箭第12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二)第55章 狩獵(一)第81章 徐州文武(二)第78章 將計就計(二)第9章 馬兒(三)第1章 你攻城,我燒糧第30章 贏了?!(二)第19章 圍爐夜話(一)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三)第17章 龜縮的曹真(二)第26章 幷州風雲(二)第86章 不平靜的夜晚(一)第81章 徐州文武(二)第16章 撲朔迷離(四)第39章 臥龍進川,張飛戰嚴顏第98章 長夜漫漫(三)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一)第10章 三國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65章 逃亡第93章 破鄴城(三)第92章 朱崖來客(二)第58章 結盟(四)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一)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二)第5章 所謂臣心(一)第5章 自古潁川多才俊第10章 三國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第8章 風起(二)第34章 橫生禍事第76章 徐州之戰(八)第73章 周瑜和小喬(二)第48章 目標東川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二)第30章 袁尚(二)第86章 誰是贏家?(五)第31章 梟雄的眼淚(下)第6章 該來的總會來(三)第59章 初冬的許都(二)第72章 許劭之評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八)第1章 “失意之人”第31章 神童之死(一)第26章 劉備的近憂(二)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三)第23章 崔州平(二)第29章 滅奴平羌第15章 陳宮之謀(二)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45章 救援徐州第46章 九連環(三)第85章 華歆的自白第100章 一年之約第89章 不平靜的夜晚(四)第23章 難過的開春(一)第27章 姍姍來遲的書信(一)第96章 相互算計(二)第25章 巧計奪廣平(上)第2章 我們可以是朋友第29章 子龍吐槽第91章 華佗之難第2章 春暖杏花開(二)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三)第一百〇一章 變一第十五 宿命三第34章 水淹壽春城(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四)第7章 生意人(三)第81章 徐州文武(二)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一)第22章 救治關羽(二)第65章 逃亡第16章 陳宮之謀(三)第27章 墨家學派第61章 兵以詐厲第84章 引蛇出洞(四)第58章 結盟(一)第107章 肅清江東(一)第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第15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二)第2章 我們可以是朋友第91章 華佗之難第21章 藏龍臥虎(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五)第9章 諸葛一家第54章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第35章 巴郡嚴顏(二)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二)第58章 結盟(一)第72章 官渡之戰(二)第108章 肅清江東(二)第19章 圍爐夜話(一)
第94章 城破(三)第82章 詭異的敵情(一)第10章 三國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第58章 郭嘉好算計(一)第32章 依靠第38章 智激呂布(二)第33章 祖郎歸心第23章 明槍暗箭第12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二)第55章 狩獵(一)第81章 徐州文武(二)第78章 將計就計(二)第9章 馬兒(三)第1章 你攻城,我燒糧第30章 贏了?!(二)第19章 圍爐夜話(一)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三)第17章 龜縮的曹真(二)第26章 幷州風雲(二)第86章 不平靜的夜晚(一)第81章 徐州文武(二)第16章 撲朔迷離(四)第39章 臥龍進川,張飛戰嚴顏第98章 長夜漫漫(三)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一)第10章 三國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65章 逃亡第93章 破鄴城(三)第92章 朱崖來客(二)第58章 結盟(四)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一)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二)第5章 所謂臣心(一)第5章 自古潁川多才俊第10章 三國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第8章 風起(二)第34章 橫生禍事第76章 徐州之戰(八)第73章 周瑜和小喬(二)第48章 目標東川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二)第30章 袁尚(二)第86章 誰是贏家?(五)第31章 梟雄的眼淚(下)第6章 該來的總會來(三)第59章 初冬的許都(二)第72章 許劭之評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八)第1章 “失意之人”第31章 神童之死(一)第26章 劉備的近憂(二)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三)第23章 崔州平(二)第29章 滅奴平羌第15章 陳宮之謀(二)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45章 救援徐州第46章 九連環(三)第85章 華歆的自白第100章 一年之約第89章 不平靜的夜晚(四)第23章 難過的開春(一)第27章 姍姍來遲的書信(一)第96章 相互算計(二)第25章 巧計奪廣平(上)第2章 我們可以是朋友第29章 子龍吐槽第91章 華佗之難第2章 春暖杏花開(二)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三)第一百〇一章 變一第十五 宿命三第34章 水淹壽春城(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四)第7章 生意人(三)第81章 徐州文武(二)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一)第22章 救治關羽(二)第65章 逃亡第16章 陳宮之謀(三)第27章 墨家學派第61章 兵以詐厲第84章 引蛇出洞(四)第58章 結盟(一)第107章 肅清江東(一)第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第15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二)第2章 我們可以是朋友第91章 華佗之難第21章 藏龍臥虎(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五)第9章 諸葛一家第54章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第35章 巴郡嚴顏(二)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二)第58章 結盟(一)第72章 官渡之戰(二)第108章 肅清江東(二)第19章 圍爐夜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