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該來的總會來(一)

陳到找到林若後,向林若說了這幾日的事情。

當天他知道林若害怕那人傷害到夫人,又擔心那人有幫兇,纔將與那人一起走的。因此他當機立斷,便將夫人帶到了安全的地方,然後返回來找尋渡船去找林若,可是隻看到空空的小船,船上除了有打鬥的痕跡和一淌血之外,什麼也沒有,甚至連屍體也沒有。

陳到命令人將林若失蹤的消息封鎖住,只推說林若病了在驛館裡休息,而大喬等人深知責任重大,也幫着做掩護。

同時派出護衛四處暗查林若的下落。

今天剛好查到這裡,見到這裡有山越人聚居,按道理說陳到不會認爲山越人會救嚴新的,可是碰着試試的運氣,拿出了虎風送給他的令牌找到了族長,查到了三天前曾經有一個人被就到了草廬。

陳到看到林若的臉色不是很好,忍不住問道:“軍師,你的身體無礙吧!”

“沒什麼事情。我們走吧!省得讓大喬爲我擔心。”林若搖頭說道。

“元化,新就此告辭了!”林若抱拳向華佗辭別,然後依依不捨地說道。

“告辭!”華佗當下笑了笑說道,他說完又叫還珠送他們兩個人出山。

就在臨別的時候,還珠拿出一張絲巾對林若說道:“子衿,你說你會漢子的,那你告訴我,這絲巾上寫的是什麼意思?”

林若無奈地接過絲巾,然後一目十行看了起來,看了之後愣住了問道:“這東西,你是從哪裡來的?”

“你別管,你告訴我,這絲巾上的字是什麼意思。”還珠有些着急地問道。

“這是一封母親寫給女兒的信。看樣子像是訣別信。”

“是母親的信?”還珠一聽當下落淚,整個人變得更加着急不安地說道:“你快說,上面寫了什麼,你讀給我聽。”

“吾兒還珠,見字如面。非吾忍心棄女不顧,乃是吾不得不棄,未婚先孕,世俗不容,父母相逼更緊,不得已,將汝放置木盤託付流水。倘若吾兒見到此信,可憑此信到周家來尋爲娘。言到此處,肝腸寸斷。”

林若唸完了之後看向還珠,發現還珠眼淚漣漣落下,然後說道:“什麼世俗不容,分明就是藉口,不要我就不要我了,還寫什麼信。恨死你了。”她說完一把奪過絲巾,轉身就跑開了。

旁邊的陳到忍不住說道:“真可憐。軍師,你不應該告訴她真話。”

林若當下說道:“有些事情,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的,該面對的總會要面對的。走吧!”

回到了驛館,休息了幾日,林若是身體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

就在林若打算回豫章的時候,聽到了一個讓林若期待已久的消息,同時又聽到了一個他早就意料當的消息。

袁術稱帝了,國號仲尼,立長子爲太子,同時派來使者封大喬爲德孝長公主,封小喬爲賢惠公主,封林若爲越王,驃騎大將軍,假節,另外還有許多金銀珠寶的封賞。對於這樣的封賞,林若當下冷笑一聲,然後寫信讓帳下諸人將袁術的人打出府衙,趕出了江東,只說了一句,我嚴新乃是大漢的官員,不受叛賊的封賞。

還有一個消息,就是曹操將天子接到了許昌,同時將許昌改名爲許都。修建宮殿,廟宇,重新建立了朝廷,天子任董承等十三人爲列侯,封曹操爲大將軍、武平侯,以荀彧爲侍中尚書令,荀攸爲軍師,郭嘉爲司馬祭酒,劉曄爲司空倉曹掾,毛玠、任峻爲典農中郎將,催督錢糧,程昱爲東平相,範成、董昭爲洛陽令,滿寵爲許都令,夏侯淵、曹仁、曹洪皆爲將軍,呂虔、李典、樂進、于禁、徐晃皆爲校尉,許褚爲都尉。

林若當下冷笑道:“這下子熱鬧了。曹操才接了天子,袁術就稱帝。看來啊,這曹操和袁術間的矛盾難以化解了。我們就等着看熱鬧吧!”

旁邊的魯肅忍不住說道:“軍師,只怕江東也不太清淨,軍師你一點面子也不給袁術,直接叫人將他的使節打出了江東。他面子落下,肯定會派人攻打江東的。”

林若當下說道:“他要來就來好了。如今我們的水軍剛剛組建不久,還缺少實戰經驗呢!剛好拿他的那些廢物水軍來練練兵。”

魯肅聽到林若這話,當下忍不住心裡叫道:“好氣魄。爲帥者,就該有這樣的氣魄。”

“子敬,我明日就回豫章,西湖的治理的問題我就交給你了。西湖治理好了,那可是千畝良田。”林若當下很認真地看向魯肅說道。

“主公放心,肅會將西湖治理好的。”魯肅抱拳鄭重地說道。

聽到魯肅突然間叫自己主公,林若愣了一下,然後說道:“你還是叫我軍師吧!子敬,這裡沒有外人,我實話告訴你吧!我還是徐州牧帳下的軍師將軍嚴新,不是什麼朝廷的豫章侯。”

魯肅臉色變了一下,然後說道:“肅明白了。”

回到豫章後,張昭等人將這次考試的初試的試卷呈給了林若,這些試卷統一是用嫣然山莊生產出來的白紙作答的,而且名字都封起來。張昭將試卷交給林若的時候說道:“軍師,這些試卷都是這次初試的考卷,左邊的是卑職等人看過的,認爲還不錯的,右邊的是淘汰的。請軍師過目。”

林若笑了笑說道:“子布,你選出好的就可以了。不用將淘汰的也呈給我看了。我相信你的。”

張昭做事情和諸葛瑾一樣,都是謹慎得很的,每次自己交代他辦的時候,他都會請示自己,搞得自己像是一個專制者一般。一次,兩次,林若還可以接受,三次四處後,林若就對他說,大可以不必如此,畢竟此刻他是豫章郡守,又是揚州別駕,許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的。

林若可不想像諸葛亮那樣事事操心,上位者就該將自己的權利適當地分些給下屬,這樣自己纔不會那麼累,更能讓自己的治下更加清廉,更加有秩序。

當下林若就叫人將那些淘汰的卷子搬走,不必看了。

“軍師,還有一件事情,要請示軍師。”張昭看向林若說道。

“什麼事情?”林若擡頭看向張昭問道。

“大將軍曹孟德派使者來出使我們江東了。使者如今就住在驛館裡,這次來的人是曹操身邊的軍師祭酒郭奉孝。”張昭說道。因爲這使者是今天早上剛到的,而林若又是今天早上剛回到豫章,按理說第二天才會接待來使的。

林若聽到曹操來使,當下並不以爲意,因爲曹操肯定會派人來的,約他一起去攻打袁術,卻沒想到他竟然派郭嘉來。

“什麼?子布,你再說一次,曹操派什麼人來?”林若問道。

“軍師祭酒郭嘉,郭奉孝。”

(第三更送上!今天任務完成!無語,麒麟的書評區罵聲一片,真不明白,難道麒麟的書就那麼差勁嗎?麒麟自認爲還是很認真地寫每一個故事,很用心地去寫每一個歷史人物的。力爭將自己心目當中的歷史人物的形象描寫出來的。倘若你們不喜歡的話,那我也請你們不要看了,省得自己也難受。)

第36章 鴻門宴麼?第35章 梟雄與鬼才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上第78章 關二爺不是善類(一)第101章 北國寒秋(二)第9章 諸葛一家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七)第33章 成親第29章 贏了?!(一)第34章 臥龍出山(三)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二)第30章 梟雄的眼淚(上)第37章 突變第25章 薊城之戰(五)第33章 老友相見第4章 元龍與子仲第21章 郭嘉的計算(二)第84章 引蛇出洞(一)第96章 不容樂觀的疫情(二)第96章 相互算計(二)第3章 挾持第73章 自古紅顏多命苦第24章 還有一路(四)第47章 下邳之戰(二)第93章 破鄴城(三)第25章 墨家傳人第104章 袁尚被俘(一)第43章 諸葛玄來訪第33章 談心第51章 下邳之戰(六)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二)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二)第98章 將計就計(二)第94章 河北義士何其多第72章 官渡之戰(二)第35章 放之?殺之?第93章 破鄴城(五)第1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二)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二)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二)第12章 河豚(四)第6章 兵出烏桓昌黎烏桓自治郡第23章 各有心計(三)第103章 拿下代郡(二)第88章 善後與清洗(一)第84章 引蛇出洞(三)第78章 關二爺不是善類(三)第28章 一統之路(上)第一百〇二章 定二第46章 程昱不吃素第98章 長夜漫漫(三)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34章 水淹壽春城(一)第89章 不平靜的夜晚(四)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二)第97章 威道之劍——泰阿!第47章 戰局詭異(二)第64章 梟雄的手段第75章 目標江夏(二)第100章 登基(五)第74章 連夜奔赴豫章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一)第30章 司馬家的秘密第14章 佈局(二)第40章 落日之威(二)第84章 風雲變幻(一)第71章 天下謀士榜第76章 徐州之戰(八)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四)第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三)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二)第45章 奪權(二)第65章 晴天霹靂(二)第1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45章 百口莫辯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二)第6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2章 我們可以是朋友第84章 詭異的敵情(三)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二)第36章 太史慈求救第97章 亂世中的百姓(一)第86章 誰是贏家?(二)第34章 臥龍出山(三)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一)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下第1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100章 登基(一)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二)第86章 誰是贏家?(三)第34章 臥龍出山(二)第77章 將計就計(一)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一)第12章 河豚(二)第17章 荊州可定(二)第46章 九連環(二)第43章 諸葛玄來訪第13章 鬼才的遺憾(下)第14章 佈局(三)
第36章 鴻門宴麼?第35章 梟雄與鬼才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上第78章 關二爺不是善類(一)第101章 北國寒秋(二)第9章 諸葛一家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七)第33章 成親第29章 贏了?!(一)第34章 臥龍出山(三)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二)第30章 梟雄的眼淚(上)第37章 突變第25章 薊城之戰(五)第33章 老友相見第4章 元龍與子仲第21章 郭嘉的計算(二)第84章 引蛇出洞(一)第96章 不容樂觀的疫情(二)第96章 相互算計(二)第3章 挾持第73章 自古紅顏多命苦第24章 還有一路(四)第47章 下邳之戰(二)第93章 破鄴城(三)第25章 墨家傳人第104章 袁尚被俘(一)第43章 諸葛玄來訪第33章 談心第51章 下邳之戰(六)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二)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二)第98章 將計就計(二)第94章 河北義士何其多第72章 官渡之戰(二)第35章 放之?殺之?第93章 破鄴城(五)第1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二)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二)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二)第12章 河豚(四)第6章 兵出烏桓昌黎烏桓自治郡第23章 各有心計(三)第103章 拿下代郡(二)第88章 善後與清洗(一)第84章 引蛇出洞(三)第78章 關二爺不是善類(三)第28章 一統之路(上)第一百〇二章 定二第46章 程昱不吃素第98章 長夜漫漫(三)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34章 水淹壽春城(一)第89章 不平靜的夜晚(四)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二)第97章 威道之劍——泰阿!第47章 戰局詭異(二)第64章 梟雄的手段第75章 目標江夏(二)第100章 登基(五)第74章 連夜奔赴豫章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一)第30章 司馬家的秘密第14章 佈局(二)第40章 落日之威(二)第84章 風雲變幻(一)第71章 天下謀士榜第76章 徐州之戰(八)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四)第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三)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二)第45章 奪權(二)第65章 晴天霹靂(二)第1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45章 百口莫辯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二)第6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2章 我們可以是朋友第84章 詭異的敵情(三)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二)第36章 太史慈求救第97章 亂世中的百姓(一)第86章 誰是贏家?(二)第34章 臥龍出山(三)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一)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下第1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100章 登基(一)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二)第86章 誰是贏家?(三)第34章 臥龍出山(二)第77章 將計就計(一)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一)第12章 河豚(二)第17章 荊州可定(二)第46章 九連環(二)第43章 諸葛玄來訪第13章 鬼才的遺憾(下)第14章 佈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