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官渡之戰(三)

到黃河北岸的袁紹結好大營後,召集他的衆文臣武將們到大營開會。

袁紹這次倉皇逃竄,身心都疲憊,一到北岸整個人的身體就垮了下來,整日的咳嗽,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了。

他帳下的許多人都不敢說話,只能膽戰心驚地看着他的臉色行事。

“這次我們損失了多少人馬?”袁紹看向旁邊的郭圖等人問道。

郭圖當下走出來低下頭說道:“啓稟陛下,這次我們損失了將近十萬人馬,其中馬匹損失了將近一千匹……糧草了輜重損失無數……”

“十萬人馬?”袁紹的臉色不善了,他當下拍着桌案罵道:“曹阿瞞,劉大耳,朕若是將你們二人擒住,一定不會放過去你們的。”

“啓稟陛下……有幽州有急件送到。請陛下過目。”營門外一個小吏跪在外面低聲說道。他說完後,感覺到額頭上的汗珠直往外冒,誰不知道昨天晚上袁紹因爲一個奴婢不小心打翻了袁紹的酒罈子,袁紹一個生氣將整個軍營裡負責照顧他飲居起食的人全部都給斬了。

“傳上來。”袁紹當下擡手說道,他說完旁邊的總領太監走了過去,將那封信拿了過來遞給了袁紹。

而那個小吏也趁機趕緊退下去了。

袁紹展開信來看,一時之間臉色變得比雷公還要黑上三分。

衆人看到袁紹黑着臉不說話的樣子,都不由膽戰心驚的,紛紛揣測是不是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

“陛下,是不是幽州有什麼事情?”郭圖問道。

袁紹雖然臉色不善,可是心裡卻明白,若是此刻將幽州之事告訴那麼多人,人多嘴雜,難免會亂了軍心,他當下收住臉上黑漆漆的表情,呵呵地笑着說道:“沒事,沒事……那公孫康想要朕封他當遼東王,說願意出兵替朕分憂。”

衆人一聽,當下鬆了一口氣。

郭圖當下站出來說道:“陛下,公孫康分明是想借機敲詐陛下,陛下若是如了他的意思,只怕他還會有更多的要求提出來,還請陛下三思。”

沮授也站出來說道:“陛下,臣認爲,可以封那公孫康爲遼東王,不過還要下旨讓公孫康送子到鄴城來爲官。”

此刻袁紹已經面臨了曹操和劉備兩個大敵,若是公孫康再在背後捅刀子,那麼對於袁紹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利用先穩定公孫康,封他爲遼東王,同時讓他將兒子送到鄴城爲質。待解決了劉備和曹操問題後,再來解決公孫康的問題,這樣會比較好一點。

“陛下,臣以爲那公孫康是有心敲詐陛下,若是陛下就此服輸,那麼就讓公孫康覺得陛下軟弱可欺,到時候,他必然會有更多更大的要求,還請陛下三思。”旁邊的許攸說道。

袁紹當下說道:“朕自有打算。公與,那劉備和曹操那邊有什麼反應?”

“啓稟陛下,那曹操和劉備這幾日在找尋渡船,想要渡河,可是臣按陛下的吩咐,早就將黃河沿岸的渡船全部都徵用了,曹操和劉備若想要找尋渡船,只怕是徒勞無功的。臣在想,他們如今應該正忙着打造渡船,欲過河和陛下決戰。”沮授當下說道。

“陛下不必擔心,那曹操和劉備的糧草本來就不多,如今又得了我們將近十萬的降兵,只怕他們的糧草供應都成問題,短時間內是不會過河來的。”旁邊的許攸忍不住站出來說道,“如今陛下只需讓人在沿岸築高臺,壘戰壕,以逸待勞,靜待敵人,當敵人過河過半,再發動進攻,敵人必亂。”

聽到這話,沮授忍不住說道:“許大人,莫要忘記了,那劉備還有投石機這樣厲害的殺器,若是他再用一次火攻來對付我軍,那麼我們駐紮高臺也沒有任何用處。”

聽到沮授這話,袁紹的臉色不由爲之一變,他親眼看到了劉備用來火攻的燃燒彈,落地開花,火海一片,更讓人覺得可怕的是,這燃燒彈燃起的火焰是水澆不滅的。

“陛下,爲今之計,我們只有趁着敵人立足不穩,發動主動攻擊,偷襲敵人的糧草,讓敵人無糧可用,這纔是我們決勝的根本。”沮授當下說道。

“偷襲敵人的糧草?”聽到沮授這話,袁紹不由覺得此計可成,當下說道,“此計雖然可行,只是敵人的糧草存放在何處,你如何得知?”

“陛下放心,只要多派斥候稍加時日,臣一定能夠打探的出敵人的糧草存放於何處,屆時再派人偷襲,絕不成問題。”沮授說道,他不相信,如此衆多的糧草存放在何處,他會查探不出來。

“沮大人,那曹孟德和劉備平生最喜歡斷別人的糧道,他自己的糧道如何不會加緊防備別人偷襲?若是沮大人認爲可以偷襲成功,儘管去做好了。”旁邊的許攸忍不住冷笑地說道。他說的雖然是實話,可是卻多少帶有一種挑釁的意味在裡面。

“許攸,莫非是你有更好的辦法不成?”沮授當下說道。

“啓稟陛下,剛纔臣提議敵人過河到半偷襲敵人,這是最好的辦法。歷史上,無數戰例都證明此計可用。如今我們只需靜待敵人來犯,然後迎頭痛擊,這足以將敵人打敗了。”許攸哼了一聲沮授,然後說道。

“若用你這計,這分明是想要讓陛下坐以待斃。”沮授說道,“別忘了,如今青州那邊,臧霸等人正大軍壓境,若是臧霸拿下青州,必然會出兵威脅冀州,到時候,陛下就會腹背受敵了。”

“沮大人,你難道忘記了,誰在把守青州嗎?那可是三公子在把守青州,莫非沮授大人認爲陛下用人不當?把青州這樣一個重要的地方交給一個無用之人把守嗎?還說是,你沮授就比那審正南還要厲害嗎?”許攸聽到這話,當下忍不住說道。

說起來,袁紹有三個兒子,袁紹最愛三子袁尚,因此登基爲帝的時候,很想將三子袁尚立爲太子,可是卻又被郭圖等幾個大臣勸阻,說自古廢長立幼乃是取亂之道,因此太子之位一直空置着。

可是正是因爲空置着,才讓他低下的那幾個謀臣們各懷鬼胎。以郭圖爲首的幾個謀臣擁護袁紹的長子袁譚。以審配、逢紀爲首的幾個謀臣擁護的擁護的是袁尚。

許攸等人則是兩邊搖擺,那邊有利益就擁立那一邊。

沮授、田豐這兩個正直的人則是誰也不投靠。

袁紹看到三個兒子爲了爭奪繼承權,一個個勾心鬥角的,十分頭疼,不過頭痛的他卻做出了一個十分糊塗的決定,那就是將自己三個兒子分別派往三個州。這樣用來考察兒子的政績,那個兒子統領的州,交納來的賦稅多,政績就高。這樣一來,他的三個兒子爲了讓父親覺得自己的政績高,自然拼了命的加重老百姓的賦稅。

弄得是天怒人怨的。許多朝中的正直之臣,想說又不敢說。

這次袁紹出兵征討曹操和劉備,身爲長子的袁譚自然留守冀州的鄴城,處理軍務和政務。而次子袁熙一直留守幽州,這次自然也留守幽州,防止公孫康等人渾水摸魚。

至於幼子袁尚,本來袁紹是想將他留在身邊的,可是他立功心切,自己說要去青州防守臧霸。爲此,袁紹還將審配和逢紀二人派去輔佐他。

這幾個謀士又吵起來了。相互之間,紛紛指責。

袁紹看到他的幾個謀士又相互吵起來了,忍不住說道:“夠了。通通給朕閉嘴。你們都下去吧!朕要好好靜靜。”

“郭圖,你留下來。朕想聽聽你的意見。”袁紹當下看向郭圖說道。

郭圖低聲說道:“是,陛下。”

衆人退下去後,郭圖看向袁紹說道:“陛下,三公子在青州,已經好幾天沒有消息了,微臣真的有些擔心三公子的安全。”

郭圖口裡雖然說是擔心袁尚的安全,心裡卻巴不得那袁尚打了敗仗,好讓袁紹對他失望。這樣他擁護的大公子,纔有機會立爲太子。

袁紹聽到郭圖這話,當下說道:“不必擔心,尚兒身邊有正南和元圖二人輔佐。哎,如今讓朕憂心的反而是熙兒。郭圖,你看看,這是今天幽州送來的急報。”

郭圖小心翼翼地拿過急報,打開來看。

看完急報後,他當下吸了一口氣,因爲這急報上說,遼東公孫康糾集了三萬大軍,意圖不明,而公孫康又向袁熙遞出,讓袁紹封他爲遼東王的請求。這大有,你如果不答應我,我馬上率領這三萬人攻打幽州的架勢。

“陛下打算如何處理此事?”郭圖問道。

“朕如今手中尚有十萬人馬,可是那曹孟德和劉大耳兩個人剛剛新勝,銳氣正當。朕想搬兵回鄴城,避其鋒芒,然後讓將所有的百姓都遷入城中,高臺深壘,堅壁清野,只要這樣,時間一久,那曹孟德和劉大耳必然會相互之間生出間隙,到時候,朕再派人使出離間計,一定能將這兩人引得反目成仇,到時候,朕再分而破之。”袁紹說道。

這個計謀是郭圖給袁紹提出來的,如今郭圖聽到袁紹這樣說,當下心裡明白袁紹想用自己的計謀。

他當下說道:“陛下,既然已經有了定計,方纔爲何不說出來?”

第41章 瞞天過海(二)第26章 意想不到的效果第50章 郭嘉的反擊第22章 救治關羽(一)第65章 逃亡第7章 生意人(三)第47章 戰局詭異(一)第14章 佈局(三)引子第57章 郭嘉的禮物(三)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二)第85章 風雲變幻(二)第64章 夏侯淵的計謀第25章 天生郭奉孝(四)第35章 巴郡嚴顏第25章 劉備的近憂(一)第46章 九連環(四)第94章 城破(一)第65章 晴天霹靂(一)第93章 破鄴城(一)第62章 遭遇戰第24章 刺客外篇朋友第29章 水鏡高徒第50章 不該來的,該來的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二)第13章 捕魚計劃(三)第87章 天命之劍?(二)第11章 趙雲VS馬超(二)第35章 荀家的決策(一)第86章 誰是贏家?(二)外篇不能說的秘密六第36章 太史慈求救第42章 覆滅(三)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三)第12章 河豚(一)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三)第15章 誰算計誰?(三)第88章 戰後徐州第97章 長夜漫漫(二)第88章 長沙之戰(二)第36章 水淹壽春城(三)第64章 夏侯淵的計謀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三)第6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66章 質疑第96章 相互算計(四)第4章 元龍與子仲第48章 情字最傷人第16章 行刺關羽?!(一)第64章 林若的憤恨(二)第一百〇一章 變一第79章 將計就計(三)第12章 禁酒令第18章 又被揭穿身份了第21章 薊城之戰(一)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3章 許都第5章 該來的總會來(二)第12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二)第14章 佈局(一)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98章 長夜漫漫(三)第79章 劉備的擔憂第86章 誰是贏家?(四)第16章 玄德問計第33章 秉燭而談第8章 狂士劉巴(二)第82章 荊州暗流(三)第65章 郭嘉的苦肉計(一)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一)第3章 地裡的糧食我也不會留給你的(下)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一)第60章 可憐的孩子第25章 暗流涌現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一)第16章 玄德問計第4章 託付第100章 登基(二)第一百〇六章 破一第4章 嫣然山莊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28章 一統之路(上)第48章 下邳之戰(三)第15章 誰算計誰?(三)第59章 初冬的許都(二)第67章 溫侯甦醒第93章 破鄴城(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四)第32章 烽煙再起(一)第97章 威道之劍——泰阿!第33章 浪子是如何煉成的第17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四)第78章 徐州之戰(十)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一)第6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2章 鬼才的遺憾(上)第1章 漁舟唱晚第53章 下邳之戰(八)第1章 “失意之人”
第41章 瞞天過海(二)第26章 意想不到的效果第50章 郭嘉的反擊第22章 救治關羽(一)第65章 逃亡第7章 生意人(三)第47章 戰局詭異(一)第14章 佈局(三)引子第57章 郭嘉的禮物(三)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二)第85章 風雲變幻(二)第64章 夏侯淵的計謀第25章 天生郭奉孝(四)第35章 巴郡嚴顏第25章 劉備的近憂(一)第46章 九連環(四)第94章 城破(一)第65章 晴天霹靂(一)第93章 破鄴城(一)第62章 遭遇戰第24章 刺客外篇朋友第29章 水鏡高徒第50章 不該來的,該來的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二)第13章 捕魚計劃(三)第87章 天命之劍?(二)第11章 趙雲VS馬超(二)第35章 荀家的決策(一)第86章 誰是贏家?(二)外篇不能說的秘密六第36章 太史慈求救第42章 覆滅(三)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三)第12章 河豚(一)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三)第15章 誰算計誰?(三)第88章 戰後徐州第97章 長夜漫漫(二)第88章 長沙之戰(二)第36章 水淹壽春城(三)第64章 夏侯淵的計謀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三)第6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66章 質疑第96章 相互算計(四)第4章 元龍與子仲第48章 情字最傷人第16章 行刺關羽?!(一)第64章 林若的憤恨(二)第一百〇一章 變一第79章 將計就計(三)第12章 禁酒令第18章 又被揭穿身份了第21章 薊城之戰(一)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3章 許都第5章 該來的總會來(二)第12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二)第14章 佈局(一)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98章 長夜漫漫(三)第79章 劉備的擔憂第86章 誰是贏家?(四)第16章 玄德問計第33章 秉燭而談第8章 狂士劉巴(二)第82章 荊州暗流(三)第65章 郭嘉的苦肉計(一)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一)第3章 地裡的糧食我也不會留給你的(下)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一)第60章 可憐的孩子第25章 暗流涌現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一)第16章 玄德問計第4章 託付第100章 登基(二)第一百〇六章 破一第4章 嫣然山莊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28章 一統之路(上)第48章 下邳之戰(三)第15章 誰算計誰?(三)第59章 初冬的許都(二)第67章 溫侯甦醒第93章 破鄴城(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四)第32章 烽煙再起(一)第97章 威道之劍——泰阿!第33章 浪子是如何煉成的第17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四)第78章 徐州之戰(十)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一)第6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2章 鬼才的遺憾(上)第1章 漁舟唱晚第53章 下邳之戰(八)第1章 “失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