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登基(三)

“過分?”老先生當下回頭看過去,見拉自己的人正是自己的好友陳宮,當下忍不住說道,“公臺兄,我且問你,若是你養有一子,此子不僅不承認他姓陳,甚至還改頭換面,不肯認祖歸宗,此子可是不孝?”

陳宮當下被問得愣住了,他當下說道:“或者他有他的苦衷呢?”

“苦衷,什麼苦衷?可以讓他背棄自己的祖宗?改作他姓?所謂百善孝爲先,他如此不孝,可算得上是善?”老先生痛心疾首地說道。

陳宮臉色怪異地看了看林若,發現林若從始至終,都是很淡定的。彷彿今天他就是一個看客,而不是主角。

“公臺兄,我再問你。若是此子肩負着復興家族的重任,可是他卻投入他人門下,甘心爲他人做鷹犬爪牙,可是不孝?”

陳宮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了。而那個老先生回頭看向林若說道:“嚴軍師,你認爲這樣的人,可是不孝?”

每一個人都看向林若,他們很想看到林若能說出什麼話來。今天可是林若的生辰,這個老傢伙,這樣搗亂,不知道林若會不會將他扔出去。

“老先生,你說得沒錯,這樣的人確實是不忠不孝,若是讓我見到了他,我也少不得和先生一樣要痛罵於他。”林若當下微微一笑,然後說道,“卻不知道這人是誰?”

“嚴新,事到如今,你還不承認你是皇長子嗎?林若,你承認你就是當年先帝與宋皇后所生的長子嗎?”老先生氣憤填膺地看向林若問道。

在場的人,一片譁然。

“荀老,你……你是不是喝醉了。這話可不能亂說啊”陳宮當下忍不住拉着荀悅的手說道。

這個時候在人羣裡看熱鬧的司馬徽、龐德公和黃承彥三人相互之間對看了一眼。

“德操,看來這嚴子衿可真是脾氣好得很啊”龐德公忍不住笑着說道。而司馬徽微微而笑看向龐德公說道:“山民,你知不知道,有些人天生就是一副好脾氣。這一點,嚴新遠在士元之上。”

黃承彥咳嗽了一聲然後說道:“呵呵,我們還是來看看,這嚴子衿怎麼收場吧今天那麼多人,而荀老這麼一鬧,整個荊州都能傳遍,到時候整個中原都知道今天的事情了。”

司馬徽摸着鬍子微微地點了點頭,然後將目光投向了林若和荀悅兩個人。這林若這樣做,定然有他的道理的?他們接到林若的請帖的時候,就知道林若是故意邀請所有的文人墨客,荊州名流,社會有影響的世家來這裡的。

林若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欲擒故縱嗎?真是讓人期待啊

“老夫沒有喝醉。老夫根本沒有喝酒”荀悅當下說道,他說着將陳宮推開了。陳宮很是無奈地看向林若,發現林若的臉上依然是波瀾不驚的笑容。他暗暗佩服林若的淡定了。此人的心機遠在自己之上,弄不,今天就是他故意設下的局,讓荀老來搗亂的。

“嚴新——林若,你還想要不承認自己的身份嗎?”荀悅當下看向林若問道。

“老先生,我雖然不知道你是誰,不過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我不是你口中的皇長子。”林若當下嘆了一口氣,然後說道,“雖然我喜歡更名改姓,也喜歡變化不同的容貌。可是我確實不是你口中的皇長子。”

“嚴新是我,林若也是我,嫣然山莊的莊主笑嫣然也是我,這些都沒有錯。這已經是荊州當中,不是秘密的秘密了。名字,對我來說不過是一個符號,一個稱呼罷了。”林若很坦然地說道。

林若說完這個,在場的人當下譁然了。

有些時候,秘密別人知道是一回事,自己說出來也是一回事。

“老夫姓荀,名悅,字仲豫。”那老先生當下說道,“是荀家的人,如今在淮南書院教書。老夫來這裡,就是爲了讓你人祖歸宗的。”

很顯然,他對林若坦言自己就是嚴新的事情,頓時覺得林若是一個有擔當的人。他覺得只要自己在那麼多人的面前,只要拿出證據證明林若就是皇長子,那麼林若想要不承認也不行了。

聽到這話,林若微微而笑說道:“人祖歸宗,呵呵,荀悅老先生,你說笑了,我確實姓林,單名一個若字,字言心,祖籍南海,後先人爲了避秦時滅六國之亂,而舉族出海,隱居於一海島上。”

“在若七歲那年,跟隨家父到中原做買賣,商隊遇到強人,家父拼死護着若逃了出來,力竭而死。至此若流落於斯。”林若說道。他說完整個人十分的黯然,那種傷感給人的感覺是真實的,絲毫沒有半點做作。

突然間林若淡淡地低聲吟道:“漢建安年初,朱崖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告太守,說如此。太守林若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時有異人、賢者,聞之,欣然規往,不復歸矣。後遂無問津者。”

這是幾年前林若盜版的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如今被他這麼吟出來,每一個人都愣住了。這篇文章十分的優美,給人塑造了一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

突然間,很多人恍然明白過來,原來林若寫《桃花源記》並不是他虛構的,而是他按照自己的家鄉寫的。

“離開家鄉的時候,我只有七歲,太小了。只記得家鄉,遍地的桃花,一年當中,有一半的時間裡,是在一片嫣紅當中的。每年的秋天,桃樹上,都能結滿了果實。而父母親會將一個最大的摘下來,送給爺爺,然後剩下的便給我們幾個孩子一起吃。在我們的家鄉,有一種清釀,叫‘勿忘’,味道非常的清淡,我當時還小,只是淺淺地喝過一口。”

林若說這話的時候,整個人一片平淡的溫柔,他很幸福,可以看得出來,那一段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時光,他很是幸福。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讓嫣然山莊的商隊出海行商,就是期望有一天,能夠找到我的家鄉,可惜……音信渺茫,鄉音不見。”林若十分悲傷地說道。

“老先生,我真的不是什麼皇長子,也不姓劉。我姓林。林若是我的真名。至於嚴新,當年是無意當中,被漢王誤會,而得。至笑夕陽那是我的小名,我的小名就叫夕陽。因爲我出生在傍晚,一片霞光當中,因此父母親便叫我的小名叫夕陽。”林若很坦然地看向荀悅說道。

在場的人每一個都唏噓了,已經有許多人聽到林若這個故事,相信了林若的話。

“二十四年了……轉眼間,二十四年了……”林若淡淡地說道,整個人呢的淚水不由從眼眶流出來。

這個時候林聰和林伶兩個人不約而同地說道:“爹爹,等我們長大了,一定會替爹爹找到爹爹的家鄉的。”

“聰兒,伶兒,你們真是爹的好孩子。不過,不用了,海上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會葬身在海里了。爹不希望你們遇到什麼危險。況且,有你們兩個還有你們的娘和弟弟妹妹陪在爹的身邊,爹已經很幸福了。”林若當下馬上笑着說道。他當下拍了拍自己兩個孩子的肩膀,如今的林若給人一個慈父的感覺。

“嚴軍師,那你這麼多年派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家鄉嗎?”這個時候,黃承彥忍不住問道了。他知道林若這話裡當中,半真半假,不過他年輕的時候,曾經聽人說過,每一年會有商隊從南海那邊登陸,商隊載滿了香料,珠寶,美酒。

“找不到。因爲每一年當中只有特定的日子,颳起的海風,才能讓船從家鄉到中原,其他的時候刮的海風,還有海水的流向都是無法到中原的。同樣道理,每一年也只有有在特定的日子,才能從中原到家鄉。”

“當年我太小了,根本不記得那個是什麼時候了。而且我們那邊的日曆法,和這邊的又不同。我唯一記得的是,當時家鄉還是桃花盛開的時候,到達中原的時候,已經是夏日知了聲聲了。”林若嘆了一口氣,然後說道。

此刻,黃承彥真的有點相信林若的話了,他當下說道:“嚴軍師,我相信你說的話,因爲我認識的一些大食的商人,他們能到中土來,也需要選每一年當中的特定的日子的。”

突然間林若想到了黃月英的容貌,他不由問道:“黃老先生,你應該到過大食吧?”

黃承彥笑着說道:“到過,不過卻不是乘船的。而是由絲綢之路,往西北而去。少年時代,老夫曾經隨父親遊歷四方,在大食住過。”

聽到這裡,林若忍不住說了幾句阿拉伯語。

黃承彥當下驚訝地看向林若說道:“你也到過大食?”因爲林若這幾話的意思是:“遠方的客人,歡迎你到我們大食來。在這裡,你將會有一個美妙之旅的。”

林若笑了笑,然後點頭說道:“是的。其實,在大食,也有很多我們中原的商人,他們很多人都會大食的話。我這些話是和他們學的。呵呵,當年學了不少,可惜多年不用,幾乎都忘光了。”

“黃老先生,你可知的,大食往西北方向,還有一個國家?叫比爾蓋王國的?他們那裡的人,皮膚雪白,眼睛是淡藍色,或者是棕黃色的,鼻子很高,頭髮是黃色的,捲髮。”林若當下忍不住問道。

黃承彥雖然沒有去過林若口中所說的“比爾蓋王國”,而是卻在大食經商的時候見過那個王國的人,他當下說道:“承彥未曾去過,不過卻知道你口中所說的比爾蓋王國。他們的國家非常的小,而且經常打仗。”

“羅曼帝國,黃老先生應當去過吧?”林若當下忍不住問道,“我來中原之前,曾經和父親去過那裡。那裡的人,最喜歡在一個寬大的場子裡,讓奴隸們相互的殘殺……而貴族們,則坐在上面看着。這種場面,就像是我們平日裡鬥雞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們將鬥雞換成了是奴隸的生死搏殺。”

黃承彥雖然沒有去過羅曼帝國,可是卻在某一個羅曼帝國的商人那裡得知了這些行爲,他當下人不住說道,“蠻夷便是如此兇惡的。”

這個時候,荀悅終於忍不住了,他知道再讓林若這樣說下去,他自己肯定也要被林若不知道是從哪裡的知道的消息給騙了。他當下對林若說道:“嚴軍師,你這些經歷就算是真的,這也和你是皇長子沒有什麼關係吧?要知道,當年皇長子在京城失蹤,他很有可能就是被西域遠道而來的商隊給救了。”

聽到這些話,林若當下忍不住看了荀悅一眼,暗暗佩服荀悅聯想能力厲害。

他笑着說道:“不知道荀老先生爲什麼總是懷疑我是你口中的皇長子呢?莫非在下的容貌和他很相似?”

“嚴新,若是我能找出證據證明,你是皇長子,不知道嚴軍師可否有膽承認?”荀悅當下毫不相讓地看向林若問道。

林若當下說道:“呵呵,我雖然不知道老先生你那裡來的自信,不過你如果能夠拿出證據來證明的話,那我自然會承認。不過我不相信老先生能找出什麼所謂的證據。”

“好,你有膽量承認就好。”荀悅當下便笑着說道。

荀悅當下看向旁邊的林伶說道:“小姑娘,可否把你隨身攜帶的鐵牌子給老夫一觀?”

林伶當下看向林若,詢問林若的意思,只見到林若微微地點了點頭,示意林伶可以將牌子遞給荀悅。

荀悅從林伶的手裡拿過牌子,然後舉着牌子對林若說道:“這就是證據”

衆人一聽,一片譁然,這個牌子就是證據?如果這個牌子是證據,那嚴新還會讓自己的兒女將這塊牌子給你?況且了,這不過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牌子,它會是什麼證據?這老頭還真能說笑了。V

第40章 落日之威(一)第69章 兵發江東(二)引子第104章 袁尚被俘(三)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96章 相互算計(二)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二)第24章 鳳凰欲飛(二)第10章 姻緣天註定第14章 佈局(二)第52章 戰局已定第88章 戰後徐州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三)第58章 結盟(一)第31章 贏了?!(三)第26章 幷州風雲(二)第39章 平地驚雷第85章 暗藏禍心(二)第16章 行刺關羽?!(一)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一)第48章 下邳之戰(三)第13章 舊日往事第31章 孩子不見了第42章 覆滅(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三)第93章 破鄴城(六)第43章 戰後重建(二)第61章 雙雄聚會(二)引子第83章 荊州風雲(二)第53章 呂布來投第50章 所謂忠臣(一)第一百〇五章 戰二第48章 司馬之死(二)第42章 打劫原來可以這樣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一)第3章 挾持第49章 心向明月(四)第2章 奉孝與志才(二)第72章 官渡之戰(七)外篇你最終還是背叛了朕第58章 意外來客第17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四)第50章 不該來的,該來的第72章 官渡之戰(七)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一)第38章 第一次抉擇(四)第44章 陰謀第50章 不該來的,該來的第90章 國色傾城第50章 郭嘉的反擊外篇四月的雨第99章 劉備的疑惑第90章 流言四起(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六)第91章 神醫歸來第24章 鳳凰欲飛(一)第39章 臥龍進川,張飛戰嚴顏第38章 手足與耳目第39章 北海解圍(一)第48章 情字最傷人第88章 長沙之戰(二)第108章 忍氣吞聲,治理河北(二)第86章 風雲變幻(三)第4章 嫣然山莊第91章 神醫歸來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一)第14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一)第48章 下邳之戰(三)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二)第105章 你是史阿?(一)第1章 你攻城,我燒糧第87章 天命之劍?(一)第42章 覆滅(二)外篇紅衣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二)第84章 引蛇出洞(一)第25章 劉備的近憂(一)第75章 徐州之戰(七)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三)第79章 徐州之戰(十一)第一百〇二章 定二第35章 荀家的決策(二)第29章 贏了?!(一)第69章 老奸巨猾第59章 意外+天意=無奈(一)第35章 巴郡嚴顏(二)第93章 走爲上(二)第87章 天命之劍?(一)第71章 用還是不用?(二)第14章 陳宮之謀(一)第15章 梟雄來訪第101章 北國寒秋(三)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一)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一)第14章 陳宮之謀(一)第24章 某隻驕傲的“動物”(二)第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二)
第40章 落日之威(一)第69章 兵發江東(二)引子第104章 袁尚被俘(三)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96章 相互算計(二)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二)第24章 鳳凰欲飛(二)第10章 姻緣天註定第14章 佈局(二)第52章 戰局已定第88章 戰後徐州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三)第58章 結盟(一)第31章 贏了?!(三)第26章 幷州風雲(二)第39章 平地驚雷第85章 暗藏禍心(二)第16章 行刺關羽?!(一)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一)第48章 下邳之戰(三)第13章 舊日往事第31章 孩子不見了第42章 覆滅(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三)第93章 破鄴城(六)第43章 戰後重建(二)第61章 雙雄聚會(二)引子第83章 荊州風雲(二)第53章 呂布來投第50章 所謂忠臣(一)第一百〇五章 戰二第48章 司馬之死(二)第42章 打劫原來可以這樣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一)第3章 挾持第49章 心向明月(四)第2章 奉孝與志才(二)第72章 官渡之戰(七)外篇你最終還是背叛了朕第58章 意外來客第17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四)第50章 不該來的,該來的第72章 官渡之戰(七)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一)第38章 第一次抉擇(四)第44章 陰謀第50章 不該來的,該來的第90章 國色傾城第50章 郭嘉的反擊外篇四月的雨第99章 劉備的疑惑第90章 流言四起(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六)第91章 神醫歸來第24章 鳳凰欲飛(一)第39章 臥龍進川,張飛戰嚴顏第38章 手足與耳目第39章 北海解圍(一)第48章 情字最傷人第88章 長沙之戰(二)第108章 忍氣吞聲,治理河北(二)第86章 風雲變幻(三)第4章 嫣然山莊第91章 神醫歸來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一)第14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一)第48章 下邳之戰(三)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二)第105章 你是史阿?(一)第1章 你攻城,我燒糧第87章 天命之劍?(一)第42章 覆滅(二)外篇紅衣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二)第84章 引蛇出洞(一)第25章 劉備的近憂(一)第75章 徐州之戰(七)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三)第79章 徐州之戰(十一)第一百〇二章 定二第35章 荀家的決策(二)第29章 贏了?!(一)第69章 老奸巨猾第59章 意外+天意=無奈(一)第35章 巴郡嚴顏(二)第93章 走爲上(二)第87章 天命之劍?(一)第71章 用還是不用?(二)第14章 陳宮之謀(一)第15章 梟雄來訪第101章 北國寒秋(三)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一)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一)第14章 陳宮之謀(一)第24章 某隻驕傲的“動物”(二)第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