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問天下英雄誰人

卻說林若替曹操設謀,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的決策,曹操十分顧慮自己會成爲第二個董卓。

林若聽曹操這樣說,當下不由地哈哈大笑起來。

林若笑了許久才停下了,擡頭望向曹操和戲志才兩個人,只說了一句:“曹公又豈是董卓無能之輩?”

“董卓無能?如今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勢浩大,言心你怎麼會說他無能?”戲志才忍不住吃驚反問道。

“如今董卓帳下,文武人物濟濟。文有李儒,賈詡等人物,武有呂布等人物。董卓豈是無能之人?”曹操忍不住說道。想想自己的帳下,就是自己的曹家和夏侯家的族子弟。哎,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林若淡淡地說了這樣一句:“志才,你可知道董卓快要死了。”

林若這樣的一句話讓曹操和戲志才兩個人驚愕不已,兩個人驚訝地對望,好一會曹操才說道:“林先生緣何作出如此判斷?”

林若微笑地反問道:“董卓殺戮過重,而朝中文武百官又豈是無用之輩?曹公曾經向王子師大人借七星寶刀,敢問曹公對王子師大人有什麼看法?”

“恩?王司徒雖然有些迂腐,可是對大漢忠心耿耿,是一個難得的忠臣。他對董卓此人所作所爲十分痛恨。”曹操當下思量了一下說道,“可是他是一個文官,並無兵權,又無勇猛的武將,他如何殺得了董卓?”

林若微微一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說道:“要殺董卓,對我來說不過是舉手之間的事情。只需一計便可以讓董卓死無葬身之地。”

林若看得這兩個人對自己的話一副驚愕的樣子,當下知道自己的重磅炸彈已經夠大了,便繼續將忽悠進行下去說道:“曹公,你說兩隻狼會不會因爲一塊肉扭打起來?”

“兩隻狼?”曹操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地看向林若。

而戲志才彷彿被什麼擊中了一般,當下愣在了那裡,好一會說道:“你是說董卓和呂布……他們兩個會因爲利益之爭打起來?”

“呵呵,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我聽說董卓和呂布兩個人都是色中餓鬼,而王司徒府裡剛好有一個貌美如花的歌姬名叫貂蟬,你說要是王司徒使用美人計……恩?會怎麼樣呢?兩隻狼打起來,好戲啊,好戲……”

曹操愕然地看向林若一副看熱鬧的表情,心裡已經是翻江倒海了,假如真的按他的計謀去做,董卓和呂布兩個人肯定會打起來,而且還會鬧得不死不罷休。

“呂布和董卓兩個人鬧翻,對王司徒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可是要搬倒董卓,這應該還不行。董卓身邊可是有西涼死士的。要殺董卓,不是一件易事啊。”戲志才當下忍不住說道。

“恩,志才說得極是。你說要是王司徒和呂布兩個人勾結……哦,不能用勾結兩個字,這兩個字在你們中原是貶義詞。那就合作吧,他們兩個進行合作,利用董卓的另外一個心裡弱點進行攻擊,會怎麼樣?我聽說,董卓可是巴望着希望能早日登上帝位啊!呵呵,假如天子有詔書給董卓,說要禪讓天子之位給他,讓他進宮接受禪讓……到時候宮門一關,來個關門打狗,董卓的屬下再多,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董卓在呂布的大刀一揮之下,定然是死定了。志才,你說要是這樣,呂布殺不殺得董卓?”

林若這番話說下來,曹操感覺到脊樑骨冒冷氣,這個林若簡直是太厲害了,假如真的按林若說的去辦,董卓肯定完蛋了。不過以王子師這個老頑固的爲人,只怕想不出這樣的毒計。

就在曹操思考着要不要把這樣的毒計以書信的形式告訴王允,擡頭便看到林若一副略有所思的樣子。

林若喃喃地說道:“按時間來說,董卓應該快完了。”

戲志才也知道王司徒的爲人,當下忍不住說道:“言心,你的計謀雖然好,可是以王司徒的爲人,只怕想不出如此妙計。”

林若見狀哈哈一笑說道:“志才,我從西域回來,剛好路過長安,呵呵,閒來無事,我便寫了一些東西送到了司徒府上。如果他按我所寫的去做,算日子,也該是時候了。”

其實林若過年前曾經派嫣然山莊的人去長安了一趟,表面上是進京賣酒,實際林若是讓雙目進京給王司徒送了四個錦囊和一封信。反正自己也是借用了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裡的東西,純屬拿來主義。

曹操看向林若,眼神變得十分複雜,這個林若太可怕了,戲志才果然沒有說出,這個人的才華堪比呂望張良。如此之人,若是不能留爲己用,那以後將是心腹大患。

戲志才點頭說道:“看來言心你是早有準備。”

林若笑着說道:“好了,扯了那麼遠,我們還是回到正題。剛纔我說,曹公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成文王霸業。我們就此論題展開討論。志才,你可有什麼意見嗎?”

戲志才思考了一下,頓時明白林若的意思,若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確實可以打着天子的旗號,名正言順地征討天下不服的諸侯。這樣子和曹操自己當皇帝沒什麼區別,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可是爲了一個虛名而讓天下諸侯羣起攻之,這又何必呢!這個林若果然是厲害得很,能將問題看得如此透徹。

他當下說道:“主公,言心所言極是。”

曹操也是極爲聰明的人,當下不由地點了點頭。

“可惜……哎,如今操只有一郡之地,兵不過三萬,將不過是族中兄弟,身邊能出謀劃策的也只有志才、荀家叔侄和陳公臺,可以算得上是兵微將寡。即便天子蒙難,操也是有心無力啊!”曹操當下忍不住說道。他的意思是說,你要是能幫我,那該多好啊。

林若暗想,想說動我爲你效力,做夢吧!他當下搖手微微一笑說道:“兵不在多,在精。至於將,曹氏和夏后氏族中將才不乏。謀士當中,志才和荀文若堪稱天下奇才,即便是陳公臺和公達也算得上是一流謀士。曹公如今,可謂是爪牙鋒利,羽翼豐滿。如果還有什麼不足的,那便是曹公只有一郡之地。不過,曹公很快就有兗州之地爲基業,加之收服的百萬黃巾反賊,足可以讓曹公位列天下諸侯前茅了。”

“不過兗州乃是四戰之地,曹公還需要善於經營,多做打算。也罷,以曹公之能和帳下諸人的才華,又豈會看不出來。”

曹操聽林若對自己的一番分析,當下嘴巴張得老大,這個林若將自己看得如此強大,確實出乎他的意料。他本以爲林若或多或少是因爲自己的實力不夠強大,而不願意輔佐自己,沒想在他的心裡,自己還是比較有前途和勢力的。

他好一會忍不住說道:“言心,你說說天下諸侯,那些人日後可能成爲操的對手?”

林若對曹操雖然談不上喜歡,不過現在卻也不厭惡了,當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微微而笑問道:“曹公想知道?”

曹操連忙謙虛地說道:“望先生能指教一二。”

戲志才也饒有興趣地望向林若,手裡雖然拿着茶杯,卻沒有喝茶,一副要仔細聆聽的模樣。

林若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來,來回地踱着步子,走了一圈說道:“哎……今日我說得已經夠多了,再說下去,只怕會讓曹公你更加痛恨我了。”

“先生何出此言?”曹操心驚地問道。

“懷璧其罪。言心豈能不知?曹公,我今天只求你一諾。若是你肯答應我,我便將自己所知告訴曹公。”

曹操臉色有些難看,連忙說道:“操雖然不捨先生之才,卻也不會生出害先生之心。”

“曹公,我答應了留下來照顧志才的身體。待志纔去後,我便要離開這裡,到時候無論我去往何處,曹公均不得干涉,曹公可願答應?”

“志纔去後?”曹操愣住了,當下睜大了眼睛看着林若,又看向戲志才,發現戲志才低下頭,看樣子是不敢面對自己。看來他早就知道這個事情了,一直沒有告訴自己。其實,自己不是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一天嗎?可是不知道爲什麼在他的心裡,還是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這些年來,自己每走一步,每一個足跡都和志纔有莫大的關係,自己能走到今天,多少都是因爲志才的原因……這樣一個左膀右臂……

林若看得曹操這幅失魂的表情當下心裡也感動了,誰說曹操無情,也許曹操是最有情的。林若突然間想到了什麼說道:“恕言心直言,志才撐不到年末,他……”

可惜林若的話沒說完,便被戲志才阻止了,他說道:“言心,生死由命,何必強求?”看樣子,他是不想讓曹操知道他休息三年可以將病養好的事情。

林若知道他的意思,當下心情不要黯然,有些感傷地說道:“也罷,我說過了,命是你的,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至於你去後,哭得肝腸寸斷,傷心欲絕,那也是別人的事情,與你沒有什麼關係。哎,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更痛苦。可憐你的兒子,小小年紀便沒了父親。哎……”

戲志才被林若這話說得心裡難受,當下說道:“言心,你莫要再說了。” ωωω ◆тт kдn ◆C 〇

“志才你……”曹操也說不出話來,好久才說道:“倘若真有那麼一天,操會善待他們母子二人的。”

“多謝主公。”戲志才感激地躬身拜謝曹操。

“哎……”林若嘆氣,好一會說道:“一諾竭忠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林若想起了五丈原的秋風,看來三國時期,讓人感慨的謀士還真是多。戲志才的死,無疑是一個遺憾。也許越是遺憾越是美麗吧!流星在它最美的時候隕落……月季在他開得最燦爛的時候死去,這便是美麗。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言心,這也是你的寫照吧?”戲志才仔細地品讀這句話,然後說道。

哦,又偷了諸葛妖人的話來了,要是被他知道了,不知道會不會說自己抄襲。

“不是。”林若站起來說道。不是嗎?也許……也許未必吧!

林若腦裡浮現出自己離開鬼谷的時候,師父爲自己佔的卦……“竹子很難開花,一旦開花便是離死亡不遠了。這就預示着你所追求的理想,一旦成功了,離你死亡之時便不遠了。這花顏色白雪無暇,就如同你的心一樣純潔,可是太過弱小,容易被大風吹落,便是說你出山後要幾經挫折方能尋得明主。”

第9章 志才無意透行蹤(二)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二)第71章 用還是不用?(一)第23章 各有心計(三)第73章 徐州之戰(五)第77章 這不是主公第40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14章 陳宮之謀(一)第79章 徐州之戰(十一)第99章 劉備的疑惑第73章 許劭之評(二)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五)第81章 徐州文武(二)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一)第62章 意外+天意=無奈(四)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二)第112章 世家之恨(二)第35章 巴郡嚴顏(二)第41章 風雲再起(二)第47章 周瑜之恨第34章 臥龍出山(二)第十五 宿命三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四)第67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一)第71章 天下謀士榜第72章 許劭之評第28章 孩子(二)第5章 自古潁川多才俊第35章 縣官不好當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一)第12章 河豚(三)第59章 要人可以,用糧草來換第86章 不平靜的夜晚(一)第13章 舊日往事第50章 所謂忠臣(一)第24章 還有一路(二)第2章 又遇梟雄!第90章 國色傾城第65章 晴天霹靂(二)第94章 城破(三)引子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二)第15章 誰算計誰?(三)第65章 郭嘉的苦肉計(一)第33章 談心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三)第96章 相互算計(四)第30章 以逸待勞(上)第15章 誰算計誰?(四)第25章 浪子摯愛 真情不改第9章 諸葛一家第9章 志才無意透行蹤,孟德一請林言心第16章 玄德問計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二)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下第58章 結盟(四)第42章 覆滅(三)第47章 心向明月(二)第97章 將計就計(一)引子第96章 袁術來使(三)第51章 所謂忠臣(二)第23章 夜談第84章 引蛇出洞(三)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65章 晴天霹靂(二)第99章 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二)第96章 不容樂觀的疫情(一)第78章 豫章爭奪戰(四)第55章 離間(二)第14章 只是這三路?(二)第15章 誰算計誰?(四)第41章 壽張城破(二)第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三)第5章 自古潁川多才俊(二)第91章 真假難辨(二)第16章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二)引子第57章 郭嘉的禮物(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八)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一)第8章 鮮卑之殤(二)第49章 以詩觀心第5章 賞菊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一)第8章 狂士劉巴(二)第94章 河北義士何其多第67章 裝神(二)第7章 生意人(三)第24章 刺客第31章 政治婚姻(一)第8章 鮮卑之殤(一)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二)第10章 揚塵(二)第96章 相互算計(五)第一百〇五章 戰四第26章 意想不到的效果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一)第42章 覆滅(三)
第9章 志才無意透行蹤(二)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二)第71章 用還是不用?(一)第23章 各有心計(三)第73章 徐州之戰(五)第77章 這不是主公第40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14章 陳宮之謀(一)第79章 徐州之戰(十一)第99章 劉備的疑惑第73章 許劭之評(二)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五)第81章 徐州文武(二)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一)第62章 意外+天意=無奈(四)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二)第112章 世家之恨(二)第35章 巴郡嚴顏(二)第41章 風雲再起(二)第47章 周瑜之恨第34章 臥龍出山(二)第十五 宿命三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四)第67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一)第71章 天下謀士榜第72章 許劭之評第28章 孩子(二)第5章 自古潁川多才俊第35章 縣官不好當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一)第12章 河豚(三)第59章 要人可以,用糧草來換第86章 不平靜的夜晚(一)第13章 舊日往事第50章 所謂忠臣(一)第24章 還有一路(二)第2章 又遇梟雄!第90章 國色傾城第65章 晴天霹靂(二)第94章 城破(三)引子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二)第15章 誰算計誰?(三)第65章 郭嘉的苦肉計(一)第33章 談心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三)第96章 相互算計(四)第30章 以逸待勞(上)第15章 誰算計誰?(四)第25章 浪子摯愛 真情不改第9章 諸葛一家第9章 志才無意透行蹤,孟德一請林言心第16章 玄德問計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二)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下第58章 結盟(四)第42章 覆滅(三)第47章 心向明月(二)第97章 將計就計(一)引子第96章 袁術來使(三)第51章 所謂忠臣(二)第23章 夜談第84章 引蛇出洞(三)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65章 晴天霹靂(二)第99章 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二)第96章 不容樂觀的疫情(一)第78章 豫章爭奪戰(四)第55章 離間(二)第14章 只是這三路?(二)第15章 誰算計誰?(四)第41章 壽張城破(二)第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三)第5章 自古潁川多才俊(二)第91章 真假難辨(二)第16章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二)引子第57章 郭嘉的禮物(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八)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一)第8章 鮮卑之殤(二)第49章 以詩觀心第5章 賞菊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一)第8章 狂士劉巴(二)第94章 河北義士何其多第67章 裝神(二)第7章 生意人(三)第24章 刺客第31章 政治婚姻(一)第8章 鮮卑之殤(一)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二)第10章 揚塵(二)第96章 相互算計(五)第一百〇五章 戰四第26章 意想不到的效果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一)第42章 覆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