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撲朔迷離(二)

林若剛剛從朝陽殿的宮門走出來。就看到一臉笑容的蒯越正在宮門外,在他的身後是一輛十分華麗而顯眼的馬車。

“林先生!”蒯越上去抱拳說道。他說着又把目光投向了站在林若身邊的鄭玄,不由說道:“這位老先生,神采非凡,卻不知道是哪位大儒名家?”

“鄭老,這位便是荊襄才俊,岳父大人身邊的左膀右臂蒯越、蒯異度。”林若當下不由爲鄭玄介紹道。

鄭玄摸着鬍子說道:“早聽聞,荊州才子衆多,人傑地靈,蒯家兄弟二人,皆是人傑。沒想到,老朽今日得見其一。”

“這位是……”

林若剛想介紹,卻被鄭玄用手給阻止了,鄭玄說道:“老朽姓鄭,單名一個玄字,字康成。”

聽到鄭玄的自我介紹,當下蒯越不由睜大了眼睛,好一會兒忍不住說道:“鄭老,小子久仰鄭老大名,對鄭老的博學早有耳聞,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

卻沒想到,劉大耳竟然能說動這個博學大儒來荊州當說客,看來這次陛下是要行動了。難道,真的讓荊州就這樣子落入劉備的手中不成?

“鄭老和岳父大人聊了許久,如今身體十分疲憊,若是蒯大人有什麼要請教的話,不如改日再登門拜訪?鄭老就住在諸仙停雲。”林若當下笑着看向蒯越說道。

蒯越馬上說道:“若是如此,明日越再行拜會。卻不知道林先生,今夜可有空?先生到荊州已經半月有餘,而越尚未盡地主之誼。適逢今夜小兒十歲賤降,若是林先生今夜有空,可否光臨寒舍?也好讓越盡地主之誼。”

林若聽了之後,不由看向了身邊的鄭玄,本來按理今天晚上,林若是要陪鄭老的,畢竟這些天,自己忙於應付蔡家和各種消息,冷落了鄭老。

鄭老笑着說道:“老朽今夜很累的,阿若是年輕人,精神旺盛,大可不必陪着我這個糟老頭早早就休息了。”

很顯然,鄭老的意思是說,今天晚上你不用陪着我了。

“鄭老,既然要早些休息。那若今夜就不叨擾鄭老了。”林若當下畢恭畢敬地說道,他說完了之後看向蒯越說道:“多謝蒯大人邀請,若不勝榮幸,今夜一定到。”

蒯越看到林若的臉上有讓他滾蛋的意思。知道林若此刻想要和鄭玄說話,當下不由訕笑地說道:“那今夜越在府中,恭候林先生的大駕。”

蒯越走後,林若扶着鄭玄上了嫣然山莊派來接他們的馬車。本來,劉表是想要將一處府邸賜給林若的,可是在荊州襄陽,林若更爲喜歡住在自己的諸仙停雲裡。林若的嫣然山莊在荊州到處都有宅邸,因此林若婉言拒絕了。

兩個人進了馬車後,管家典梓把車簾放下,然後坐在車頭,讓車伕打着馬車往諸仙停雲去了。

“阿若,這些天老夫在你府裡住,無事的時候就翻開了你的藏書。”鄭玄說道,“你的藏書有一半以上的書,是用一種很簡單的文字書寫的。雖然老朽見過不少的文字,可是你書中的文字有些看得懂,可是有些字卻看不懂。這些文字是什麼字?是秦朝前的文字嗎?”

鄭玄所謂的簡單的文字,就是林若在二十一世紀帶來的簡體中文的文字。這些文字相對於秦朝的小篆和大篆、漢朝的隸書來說,筆畫實在太簡單了。

林若愣了一下,接着搖了搖頭,說道:“不是。這是若的家鄉的文字。也是根據漢字簡化而成的。”

“老朽還看到了不少梵書。阿若也懂梵文?”鄭玄問道。所謂的梵文,並不是指古印度的文字,指的是古代阿拉伯國家那邊的古阿拉伯文。漢朝全盛時期,不少中東和歐洲的國家都通過絲綢之路來到漢朝朝拜,久而久之,自然有文字和語言的交流。

鄭玄是一個博學的老者,自然懂得林若房中的那些林若自己寫下的物理書和數學書當中那些公式和數字不是漢字,而是梵文。

林若點了點頭說道:“少年時代,曾經隨着家父到外邦遊學,因此對梵文略懂一二。”

鄭玄點了點頭,早聽說林若和嚴新兩個人身份奇怪,如今看來,這兩個人的身世果然是撲朔迷離。他說道:“那麼阿若可會梵文?”

林若點了點頭說道:“自然會一些。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地方的梵文都會。因爲少年時代,父親曾經隨着羅馬軍隊到過不列顛羣島,在哪裡若小住了三年之久,因此對不列顛島上的語言略懂一二。”

幸虧自己當年也是看過一些歷史書的,編起瞎話來是一套一套的。

鄭玄果然是一個博學之人,不一會兒,就和林若討論起了西域諸國的風俗人情。而林若自然也不吝嗇,把古希臘的神話傳說一一說給鄭玄聽。

一時間,這一老一少倒是相談甚歡。

回到諸仙停雲後,林若讓人把他記下來的黃道十二宮的星空圖給拿出來,遞給鄭老,簡單地敘述了一下古希臘的星座星象知識後,便去赴宴了。

鄭玄最感興趣的還是林若嘴裡關於宇宙起源的知識,這些東西顛覆了他傳統的認識,和天圓地方的陰陽學說,完全不同。

“這個林若到底是什麼人?爲什麼在他嘴裡的知識都是我前所未見的。大地若是圓。我們又如何能夠站得穩?”不得不說,林若的知識讓這位老博學一時間沒辦法消化,甚至還有些牴觸。

蒯家的所謂的小兒十歲生日場面十分的熱鬧,來的人都是荊州世家當中有頭有臉的。當林若進去的時候,就發現有不少熟悉的面孔。這些熟悉的面孔,都是林若在蔡家的宴請上看到過的,還有些是林若在前幾年劉表生日宴上看到過的。

衆人看到林若進來,不由一個個都站起身來,目視着林若。

“諸位當中,有不少人,已經認識這位就是王上的乘龍快婿林若,林言心。這次林先生從朱崖來荊州,主要是來看望王上的。”蒯越笑着給衆人介紹道。

他說着又招了招手,將小兒子叫過來,然後讓小兒子給林若行禮說道:“旦兒,來給林先生行禮,林先生博學多才,乃是我輩楷模。”

這蒯旦十分的乖巧,當下馬上躬身行禮道:“小子蒯旦見過林先生。”

“這就是今天晚上的小壽星嗎!呵呵……這是若贈予小壽星的賀禮。”林若當下笑呵呵地說道。

他從跟隨他的管家典梓的手中拿出了一副精緻的文房四寶送給了蒯旦。

“多謝先生!”蒯旦歡喜地說道。

蒯越當下伸手請林若上座,林若微微地拱了拱手,也不客氣,便坐了下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蒯越見諸人已經吃得差不多了,不由打了一個眼色,讓旁邊的小廝去將小姐請出來。

“諸位,今天難得大家歡聚一堂,這次之後,也不知道是否大家還有機會相聚。難得大家高興,不如讓小女來給諸位獻上一曲。”蒯越摸着鬍子笑着說道。

衆人一聽不由譁然。

不少荊州世家都知道,蒯家有一個女兒,一直養在深閨,精通琴棋書畫,容貌非常美麗。更爲難得的是這位小姐彈得一手好琵琶。

琵琶在漢朝並不是十分的流行,更多時候,琵琶是胡人的樂器。而在中原,琵琶只是在宮廷和達官貴人當中,纔有人有資格聽這琵琶曲。而且這琵琶因爲琴音悅耳動人,更有錚錚之音,更爲士族們所稱道。可是琵琶比琴箏更難練,更難學,因此也只是掌握在少數的藝人的手中。

在漢朝的藝人地位遠遠比唐朝的藝人的地位低下,唐朝的藝人地位之所以高,是因爲唐明皇李隆基是一個喜歡藝術、尤其是歌舞詩詞曲,興建了梨園。從而提高了藝人的地位。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藝人地位最高的,就是在唐朝,其次應該是漢朝了。

一縷輕紗遮面,透過薄薄的輕紗,麗人的容貌若隱若現,給人一種朦朧的美感。不得不說,這個蒯家小姐確實是一個美女,可是比起大喬和小喬還是略略地輸了一些。

錚錚琴音,如同落入玉盤的珍珠,清脆悅耳,跳躍似地撲向了四方。

林若閉着眼睛認真地聽着這琵琶曲。所謂聽一個人的彈的琴曲,可以讀出這個人的內心,更可以看得到這個人的技藝。

不可否認,這蒯家小姐的彈琵琶的技藝確實很高,每一個音符都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音符當中,也帶着無限的歡喜,就如同今天的宴會是祝壽,給一個十歲的孩子祝壽。歡喜當中帶着憧憬,對未來的憧憬。

前段平和而緩慢,如同山中叮咚的小溪,緩緩地流出。中段急促而奔放,就想是那條小溪急於流入河流,嚮往河流的那種急切而喜悅的心情。中後期。卻似錚錚似有刀光之音,這彷彿是在一個黑夜裡,狂風暴雨大作,小溪終於奔赴到了河流當中,可是小河水漫天地,變成了一條通天大河,汪洋一片。後期,音樂又轉變成了一種看似平緩的哀怨,彷彿心中有千言萬語,一時間無法說出口,大河終於變得平靜了,緩緩地注入了大海當中。

琵琶聽後,衆人聽得如癡如醉,不由地傻傻地張大了張嘴,愣愣地看着那個面帶輕紗的女子。

第29章 水鏡高徒第45章 奪權(三)第37章 智激呂布(一)第27章 坦言第61章 雙雄聚會(一)第34章 臥龍出山(三)第93章 天亮了(二)第14章 陳宮之謀(一)第45章 奪權(三)第47章 神仙是如何煉成的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一)第1章 漁舟唱晚第10章 廣陵之亂(二)第23章 夜談第2章 又遇梟雄!第31章 神童之死(二)第67章 裝神(一)第67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一)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一)第7章 袁術之心(四)第50章 所謂忠臣(一)第44章 意想不到的詔書(一)第3章 許都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12章 河豚(一)第10章 廣陵之亂(二)第91章 神醫歸來第72章 徐州之戰(四)第82章 荊州暗流(三)第28章 孩子(二)第1章 漁舟唱晚第31章 孩子不見了第47章 大棒、毒藥加蘿蔔的政策!第29章 三封來信第19章 圍爐夜話(一)第8章 廣陵太守趙昱引子第3章 地裡的糧食我也不會留給你的(下)第75章 徐州之戰(七)第61章 意外+天意=無奈(三)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二)第76章 徐州之戰(八)第93章 天亮了(二)第72章 官渡之戰(一)第99章 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四)第40章 瞞天過海(一)引子第14章 溶入(一)第29章 子龍吐槽第100章 登基(五)第84章 引蛇出洞(二)第97章 威道之劍——泰阿!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二)第91章 神醫歸來第80章 諸葛玄讓豫章(一)第47章 戰局詭異(一)第86章 各有打算第36章 離去第86章 誰是贏家?(三)第34章 橫生禍事第16章 玄德問計第70章 徐州之戰(二)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二)第58章 初冬的許都(一)第61章 雙雄聚會(二)第18章 劉備稱王(二)第42章 覆滅(二)第34章 劫後第7章 風起(一)第一百〇一章 變三第7章 風起(一)第2章 春暖杏花開(二)第36章 水淹壽春城(三)第110章 肅清江東(四)第28章 幸福之前的煩惱第68章 兄弟敘談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三)第34章 水淹壽春城(一)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二)第14章 亂世的繁華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八)第70章 落寞的陸家第108章 忍氣吞聲,治理河北(三)第53章 容易受傷的美洲狼第58章 結盟(二)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二)第53章 嚴新之謀(二)第一百〇五章 戰二第11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一)第5章 所謂臣心(二)外篇你最終還是背叛了朕第99章 劉備的疑惑第50章 下邳之戰(五)第33章 秉燭而談第41章 非不欲而不能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二)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二)第101章 舊愛新歡第9章 馬兒(二)第31章 神童之死(一)
第29章 水鏡高徒第45章 奪權(三)第37章 智激呂布(一)第27章 坦言第61章 雙雄聚會(一)第34章 臥龍出山(三)第93章 天亮了(二)第14章 陳宮之謀(一)第45章 奪權(三)第47章 神仙是如何煉成的第10章 拿筆比拿矛要難——記張飛當荊州牧的那些煩心的日子(一)第1章 漁舟唱晚第10章 廣陵之亂(二)第23章 夜談第2章 又遇梟雄!第31章 神童之死(二)第67章 裝神(一)第67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一)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一)第7章 袁術之心(四)第50章 所謂忠臣(一)第44章 意想不到的詔書(一)第3章 許都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12章 河豚(一)第10章 廣陵之亂(二)第91章 神醫歸來第72章 徐州之戰(四)第82章 荊州暗流(三)第28章 孩子(二)第1章 漁舟唱晚第31章 孩子不見了第47章 大棒、毒藥加蘿蔔的政策!第29章 三封來信第19章 圍爐夜話(一)第8章 廣陵太守趙昱引子第3章 地裡的糧食我也不會留給你的(下)第75章 徐州之戰(七)第61章 意外+天意=無奈(三)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二)第76章 徐州之戰(八)第93章 天亮了(二)第72章 官渡之戰(一)第99章 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四)第40章 瞞天過海(一)引子第14章 溶入(一)第29章 子龍吐槽第100章 登基(五)第84章 引蛇出洞(二)第97章 威道之劍——泰阿!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二)第91章 神醫歸來第80章 諸葛玄讓豫章(一)第47章 戰局詭異(一)第86章 各有打算第36章 離去第86章 誰是贏家?(三)第34章 橫生禍事第16章 玄德問計第70章 徐州之戰(二)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二)第58章 初冬的許都(一)第61章 雙雄聚會(二)第18章 劉備稱王(二)第42章 覆滅(二)第34章 劫後第7章 風起(一)第一百〇一章 變三第7章 風起(一)第2章 春暖杏花開(二)第36章 水淹壽春城(三)第110章 肅清江東(四)第28章 幸福之前的煩惱第68章 兄弟敘談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三)第34章 水淹壽春城(一)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二)第14章 亂世的繁華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八)第70章 落寞的陸家第108章 忍氣吞聲,治理河北(三)第53章 容易受傷的美洲狼第58章 結盟(二)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二)第53章 嚴新之謀(二)第一百〇五章 戰二第11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一)第5章 所謂臣心(二)外篇你最終還是背叛了朕第99章 劉備的疑惑第50章 下邳之戰(五)第33章 秉燭而談第41章 非不欲而不能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二)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二)第101章 舊愛新歡第9章 馬兒(二)第31章 神童之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