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宿命之敵(一)

諸葛亮如何不知道糧草的重要性?他因爲擔心劉備的安全,不得不將趙雲三千騎兵派出尋找劉備的下落,就在趙雲離開後,他馬上讓人將整個朝歌的糧草裝車,分批次運回延津渡口。並且將朝歌的百姓一併遷往了兗州。

日近晌午,一起快馬從西城門快速地跑到了衙署。

諸葛亮正和幾個文官覈算糧草,正準備將最後一批糧草運送回延津渡口,就直撤離朝歌。那個斥候當下跪下說道:“報,諸葛軍師,袁紹大軍一萬人馬正朝這裡趕來。”

聽到這話,旁邊的幾個文官驚得將手中拿着的糧冊嚇落地上了。

“領兵的是什麼人?”諸葛亮心裡暗暗叫苦,他料定敵人一定會來偷襲糧草的,卻沒想到會來得那麼快。看樣子,主公一定敗得很慘了,已經沒有能力阻擊敵人了,否則敵人不會來得那麼快的。

“是袁紹的大將呂曠、呂翔,還有一個叫司馬懿的參軍。”斥候當下說道。

司馬懿?!他竟然出山輔佐袁紹了嗎?

諸葛亮早年在水鏡山莊學藝的時候就曾經見過司馬懿,當時司馬懿隨着他的父親司馬防前來拜訪水鏡先生,還在水鏡山莊小住了將近半年。也正是因爲這半年時間的相處,諸葛亮對司馬懿可謂相當的瞭解。若是此人在軍中,等閒的計謀騙不過的。

“諸葛軍師,怎麼辦?”旁邊的文官忍不住問道。

“先將糧冊撿起來。敵人還沒有來,如此慌張,如何破敵。”諸葛亮看向旁邊的文官說道。他說完轉身朝城頭方向走去了。

看到諸葛亮如此鎮定,那些慌張的文官們,也跟着鎮定了。

“諸葛軍師,我們趕緊撤吧!趁敵人還沒有來。”文官提議道。

“撤?”諸葛亮苦笑地說道,“往哪裡撤?我們城中只有五百個押糧的士兵,這些士兵平日裡根本沒有上過戰場,而對方有一萬人馬,只需派出鐵騎,不出一個時辰就能追上我們。我們如果撤走,那隻能自尋死路。”

諸葛亮擡頭朝西而往,只見遠處的塵土飛揚。

“報!”一個小吏從城下跑了上來跪在地上說道。

“何事?”諸葛亮看向那個小吏問道。

“啓稟諸葛軍師,小人乃是張繡將軍的帳下小卒。張繡將軍奉嚴軍師之命,前來保護糧草,今夜可達朝歌。因怕諸葛軍師擔心糧草有失,特命小人前來稟報!”那個小吏跪在地上說道。

今晚纔到……現在都已經火燒眉毛了。諸葛亮不由苦笑,如何能夠等到今晚?

“你下去吧!”諸葛亮揮手示意小吏退下去。

“軍師,怎麼辦?張將軍的大軍今晚才能到。我們如今怎麼辦?”左右文武問道。

諸葛亮無意當中看到,迎風招展的旌旗,突然間想到了什麼,不由說道:“傳令下去,將城上的旌旗隱蔽,城頭上不準有一個士兵,讓所有守城士兵隱蔽起來,不準隨意走動,不準高聲說話。”

“是!”左右聽了之後領命說道。

“諸葛軍師,這樣能行嗎?”旁邊的文官有些擔心地問道。

諸葛亮心中苦笑,他也只能是死馬當活馬醫了。但願自己這些反常的舉動,能讓司馬懿害怕,因而不敢進攻城池。只需拖到天黑,張繡的大軍來到,那就好了。

回到城樓裡,諸葛亮覺得有些頭痛,就在這個時候,他無意當中看到了旁邊當中檀香冒出的煙,靈光一閃,想到了什麼。

司馬懿是一個極爲精通音律的人。諸葛亮不會忘記當時水鏡先生叫和龐德公二人琴簫合奏的時候,司馬懿竟然能夠聽得出來,當時他們二人的心境。

以曲觀心,這要何等的音樂造詣?

話分兩頭,司馬懿派出前哨到達朝歌城外,發現朝歌城頭空無一人,就連旌旗也沒見到一張,而四個城門的又大開,一副死城的樣子,更讓人膽戰心驚的是,這城裡灰塵滾滾,似乎埋有伏兵。

前哨將所見所聞回稟司馬懿,司馬懿聽了之後,哈哈大笑,然後說道:“故作玄虛,這樣做,就以爲我不敢入城嗎?”

“傳令下去,全速前進!”司馬懿當下說道。

旁邊的呂曠忍不住說道:“參軍,城頭不見人影,四門打開,城內有煙霧,這必然有詐。這樣進去只怕會有伏兵啊。”

“什麼伏兵,那是敵人故意嚇我們的。他故意做出這樣的假象來迷惑我們,如今只怕這朝歌城內根本空無一人。”司馬懿當下說道。

可是當司馬懿到達朝歌城外的時候,卻下令全部人馬停止進軍了。因爲他在朝歌城頭上看到了一個熟人。雖然多年不見,可是天生視力異於常人的司馬懿,一眼就能看清楚,在城頭上坐着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年他在水鏡山莊見到的那個人。

“諸葛孔明!”司馬懿當下自言自語地說道,“沒想到,劉備將糧草交給這個人看守。”

“參軍,爲何下令停止前進?”呂曠不明白地問道。他司馬懿剛剛不是說,這是敵人設下的疑兵之計嗎?

“你沒看到城頭上坐着人嗎?”司馬懿當下說道。

呂曠、呂翔兩兄弟擡頭看向朝歌的城頭,只見城頭上坐着一個青年文士,這個青年文士左右各立了兩個小童。

“參軍,不過是一個文士,有什麼好怕的!”呂翔不明白地問道。

“噓!別吵!”司馬懿當下示意呂曠、呂翔二人閉嘴。

“仲達,別來無恙,一別經年,沒想到今日竟在這裡與仲達相見!”諸葛亮站起身來走到城樓上,俯瞰低下的司馬懿笑着說道。

“孔明,懿也沒想到能在這裡遇到你。”司馬懿打馬上前笑着說道。

“仲達,亮記得當年水鏡先生誇仲達精通音律,堪比江東周公瑾,今日既然能與仲達在此相遇,不如亮撫琴一曲,讓仲達聽聽亮如今在想什麼。”諸葛亮笑着看向司馬懿說道。

“哦,那懿就洗耳恭聽了。”司馬懿當下笑着說道。司馬懿說完後,退回陣中。

“參軍,和這廝廢什麼話,直接殺上城頭,將他抓住,不就行了嗎?”呂曠不耐煩地說道。

司馬懿搖頭說道:“我熟知這諸葛孔明的爲人,他絕不會是一個喜歡弄險的人。只怕這城中真的有伏兵。我們的人馬並不多。萬一這城中真有伏兵,我們只怕會吃虧的。”

“那怎麼辦?”呂曠不禁問道。

司馬懿對他們說道:“別吵,注意聽,那諸葛亮正在彈琴。”

這曲子是“流年”,當年司馬懿曾經在水鏡先生哪裡聽過,記得當時是水鏡先生和龐德公二人琴簫合奏的。

此曲輕揚飄逸,乍聽這樂音,恍如涓涓溪流,又似風過林間,漸漸的樂聲當中,帶着一種悲鳴,如同風拂過火燒的荒山,又似身處絕地的掙扎……

“流年”本是回憶往事的琴曲,可是司馬懿卻能在這曲子裡聽出了不一樣的感覺,那就是這錚錚音符當中暗藏着殺機,雖然這個殺機看起來很隱秘,但是他能聽得出來。

一曲過後,諸葛亮站起身來,呵呵地笑着摸着鬍子對司馬懿說道:“仲達,此曲可是熟悉?”

司馬懿這纔回過神來,看向諸葛亮說道:“可惜,這曲子本是琴簫合奏,如今只有琴曲,沒有簫伴,聽起來,多少有些讓人遺憾。”

“確實如此,不如仲達上來與亮合奏一曲如何?”諸葛亮微笑地看向司馬懿說道。他可是一臉無公害的微笑。

“呵呵……”司馬懿嘴角抽搐了一下,心裡暗罵:上去?你以爲我傻啊!你以後我聽不出你琴曲當中暗含的殺機嗎?

“懿雖然精通音律,卻不懂如何吹奏這洞簫。只怕要辜負孔明的一番好意了。”司馬懿當下說道。

“那真是太可惜了。”諸葛亮一臉遺憾地說道。

“後隊改前隊,後退三十里,安營紮寨。”司馬懿當下轉回頭對旁邊的呂曠、呂翔說道。

“參軍,不進城了?”二呂不由追問道。他們只覺得諸葛亮彈琴很好聽,可是卻不像司馬懿那樣能聽出琴曲當中帶着的什麼殺機之類的東西。

“進城?這朝歌城裡不知道埋伏了多少人馬!進去送死嗎?”司馬懿忍不住罵道,“今日我軍遠道而來,軍士們已經疲憊了,如今攻城,會讓敵人以逸待勞的。等派出斥候,打探清楚,再進城也不遲。”

“參軍所言極是。”呂曠、呂翔當下說道。

看着司馬懿率着大軍退了之後,諸葛亮整個人才鬆了一口氣。此刻他感覺到一陣陣後怕,若是剛纔自己的琴聲沒有辦法騙過這個傢伙,只怕自己如今已經成爲他的俘虜了。

“諸葛軍師……你沒事吧?”眼看司馬懿的大軍退後,左右看向諸葛亮,發現諸葛亮靜靜地坐在那裡,忍不住問道。

諸葛亮回過頭,一臉筋疲力盡地說道:“無事。敵人的斥候如若進城,立刻射殺。記住了,一個不留。”

“是!”左右說道。

“軍師,這樣做,豈不是讓敵人懷疑我們城內空無一人?”左右不解地問道。

“司馬懿爲人多智,多智者必多疑。只有這樣,反而讓他認爲我們城內有伏兵。”諸葛亮當下搖手說道。

第4章 託付第38章 手足與耳目第1章 暗藏殺機(三)第46章 九連環(三)第39章 智激呂布(三)第24章 鳳凰欲飛(一)第79章 劉備的擔憂第82章 荊州暗流(三)第7章 好客的趙府第9章 馬兒(三)第36章 水淹壽春城(三)第63章 手術第19章 陳到,陳叔侄第72章 官渡之戰(三)第18章 周瑜的計算(二)第58章 結盟(四)第6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0章 姻緣天註定第39章 智激呂布(三)第一百〇六章 破三第13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三)第15章 誰算計誰?(三)第14章 溶入(一)第37章 第一次抉擇(三)第34章 曹操回許昌了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二)後記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103章 劉表來使第42章 覆滅(一)第16章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20章 可愛的諸葛亮第97章 亂世中的百姓(一)第15章 誰算計誰?(二)第58章 郭嘉好算計(一)第23章 夜談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二)第50章 不該來的,該來的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一)第72章 官渡之戰(六)第20章 幷州水深第39章 臥龍進川,張飛戰嚴顏第35章 放之?殺之?第72章 官渡之戰(一)第37章 突變第13章 捕魚計劃(四)第103章 拿下代郡(三)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二)第87章 不平靜的夜晚(二)第45章 法正並不是打醬油的第一百〇五章 戰二第50章 不該來的,該來的第7章 生意人(三)第11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一)第75章 目標江夏(二)第60章 可憐的孩子第72章 周瑜和小喬(一)第15章 陳宮之謀(二)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一)第79章 劉備的擔憂第103章 劉表來使第15章 梟雄來訪第1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三)第23章 某隻驕傲的“動物”第55章 狩獵(一)第29章 子龍吐槽第8章 狂士劉巴(二)第85章 再讓徐州(二)第7章 生意人(二)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上第71章 徐州之戰(三)第29章 贏了?!(一)第69章 徐州之戰(一)第86章 誰是贏家?(一)第45章 意想不到的詔書(二)第84章 引蛇出洞(二)第53章 容易受傷的美洲狼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四)第34章 水淹壽春城(一)第5章 所謂臣心(一)第100章 登基(五)外篇你最終還是背叛了朕第92章 天亮了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二)第72章 官渡之戰(六)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三)第80章 諸葛玄讓豫章(一)第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第86章 誰是贏家?(二)第6章 在下路過……第87章 不平靜的夜晚(二)第81章 荊州風雲(一)第93章 破鄴城(二)第11章 趙雲VS馬超(一)第22章 薊城之戰(二)第87章 天命之劍?(二)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一)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67章 溫侯甦醒
第4章 託付第38章 手足與耳目第1章 暗藏殺機(三)第46章 九連環(三)第39章 智激呂布(三)第24章 鳳凰欲飛(一)第79章 劉備的擔憂第82章 荊州暗流(三)第7章 好客的趙府第9章 馬兒(三)第36章 水淹壽春城(三)第63章 手術第19章 陳到,陳叔侄第72章 官渡之戰(三)第18章 周瑜的計算(二)第58章 結盟(四)第6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0章 姻緣天註定第39章 智激呂布(三)第一百〇六章 破三第13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三)第15章 誰算計誰?(三)第14章 溶入(一)第37章 第一次抉擇(三)第34章 曹操回許昌了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二)後記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103章 劉表來使第42章 覆滅(一)第16章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20章 可愛的諸葛亮第97章 亂世中的百姓(一)第15章 誰算計誰?(二)第58章 郭嘉好算計(一)第23章 夜談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二)第50章 不該來的,該來的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一)第72章 官渡之戰(六)第20章 幷州水深第39章 臥龍進川,張飛戰嚴顏第35章 放之?殺之?第72章 官渡之戰(一)第37章 突變第13章 捕魚計劃(四)第103章 拿下代郡(三)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二)第87章 不平靜的夜晚(二)第45章 法正並不是打醬油的第一百〇五章 戰二第50章 不該來的,該來的第7章 生意人(三)第11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一)第75章 目標江夏(二)第60章 可憐的孩子第72章 周瑜和小喬(一)第15章 陳宮之謀(二)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一)第79章 劉備的擔憂第103章 劉表來使第15章 梟雄來訪第1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三)第23章 某隻驕傲的“動物”第55章 狩獵(一)第29章 子龍吐槽第8章 狂士劉巴(二)第85章 再讓徐州(二)第7章 生意人(二)外篇司馬家的客人上第71章 徐州之戰(三)第29章 贏了?!(一)第69章 徐州之戰(一)第86章 誰是贏家?(一)第45章 意想不到的詔書(二)第84章 引蛇出洞(二)第53章 容易受傷的美洲狼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四)第34章 水淹壽春城(一)第5章 所謂臣心(一)第100章 登基(五)外篇你最終還是背叛了朕第92章 天亮了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二)第72章 官渡之戰(六)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三)第80章 諸葛玄讓豫章(一)第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第86章 誰是贏家?(二)第6章 在下路過……第87章 不平靜的夜晚(二)第81章 荊州風雲(一)第93章 破鄴城(二)第11章 趙雲VS馬超(一)第22章 薊城之戰(二)第87章 天命之劍?(二)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一)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67章 溫侯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