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只是這三路?(二)

當然,林若不會將自己的詭計告訴泄歸泥的。泄歸泥是扶羅韓的兒子,他並沒有像他父親那樣排斥漢人,相反的他很喜歡漢人,甚至向父親提議,要學習漢人的先進的技術,可是他的父親卻不聽他的話。而且泄歸泥這個人,一心專研鍛造兵器,對陰謀詭計沒有太多的接觸,可以算得上是比較單純的人了。

這樣的人,對林若來說,比較容易控制。況且,這一片的鮮卑人,對漢人都沒有太多的仇視,若是將他們全部都招降了,那將是一個很大的勞動力。

林若長嘆一聲,走了下來,十分凝重地看向泄歸泥說道:“那是因爲你們的人心。你父親扶羅韓對帳下他過於苛刻了,你父親帳下的許多首領,在沒有開展的時候,就已經派人給優布寫了歸降書。在戰場上,他們故意讓士兵不抵抗,你父親當然敗得慘了。”

林若當下又扔出了一顆重磅炸彈,一臉凝重地說道:“就是你的父親最爲尊敬的人,你父親的左膀右臂,將你的父親的腦袋砍下來送給我的。哎……”

聽到這話,泄歸泥當下嚎嚎大哭起來。

“你放心,我們大漢最討厭的就是那種背信棄義,背叛朋友的人,因此這個人被我下令處死了。”林若當下對泄歸泥說道。

“多謝林大人。”泄歸泥哽咽地說道,“小人多謝大人替家父報仇,將家父的死因告訴小人。”

“你放心,只要你們真心歸漢,以後就是我大漢的子民了。我大漢天子聖明,不會對你們有所爲難的。”林若拍了拍泄歸泥的肩膀說道。

“小人,誓死效忠大漢。”泄歸泥當下馬上抱拳說道。

話分兩頭。

曹操讓李典、彭羕兩個人出兵坐鎮南中,而馬不停蹄地將夏侯淵等人從金城招了回來,派他鎮守上庸,防止劉備出兵偷襲漢中,並且讓曹洪鎮守好河內,降將高幹看好雁門關,自己則帶領一干文武趕赴洛陽。

洛陽作爲大漢的東都,曾經繁華的城市,因爲董卓的一把大火燒得精光,雖然經過這麼多年曹操的治理,可是依然沒有恢復到原來的三分之一的繁華。

看着少年時代和朋友們荒唐過、胡鬧過的城市,曹操心酸不已。轉眼間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自己的年齡已經不小了,可是許多事情就彷彿發生在昨天一樣。

本初死了,公路也死了,很多人都死了,唯獨自己還活着,而且活得好好的。

“主公”洛陽令不是別人,正是潁川四大家族之一鍾家的人,叫鍾繇。鍾繇、王朗、華歆三人在歷史上曾經是魏國的三公,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鍾繇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他當下抱拳躬身迎上車駕對曹操說道:“鍾繇見過主公。”

“元常啊,孤記得當年你也曾經在洛陽做過廷尉正、黃門侍郎,當年的洛陽何其繁華,可是如今這洛陽……哎……”曹操當下忍不住感慨萬千地說道。

鍾繇當下苦笑地說道:“臣這些年,也努力恢復洛陽當年的繁華,可惜臣就算怎麼盡力,也沒有辦法恢復了……”

“元常,你已經盡力了,這洛陽當年可是被少成一片廢墟,只有城牆不倒,可是如今已經生機勃勃了,這些都是你這麼多年治理的功勞,孤看得到的。”曹操當下拍着鍾繇的肩膀說道。

“主公,皇宮修整得差不多了,還請主公到宮裡去休息。”鍾繇當下抱拳說道。

“你是想要陷孤於不義嗎?那劉大耳已經發矯詔說孤意圖謀反,若是孤住了天子的皇宮,那麼孤不正是他口中所言的那種人嗎?他劉大耳窺視皇位,可是孤卻不做那叛臣逆子。孤就住當年孤所住的曹府吧”曹操當下笑着說道。

鍾繇當下抱拳說道:“是丞相當年住的府邸,由於洛陽亂的時候,被大火燒壞了,臣已經讓人修整過了。”鍾繇對此早就有了準備。

看着物是人非的府邸,曹操當下帶着文武住了進去。其實鍾繇這次修整曹府,不只是單單的修整,還將旁邊好幾家的官員的府邸都買下來,擴建了。如今整個曹府比當年曹操住的那個曹府要寬上七八倍,可以趕得上董卓的太師府那樣大了。

來不及休息,曹操就詔令衆人升帳。

“汜水關那邊怎麼樣?”曹操當下看向鍾繇問道。鍾繇當下說道:“昨天曹仁將軍已經派人送來書信,說劉備等人屯兵在許昌,並沒有發動進攻,似乎還在等人馬。”

“主公,據探子回報,這次劉備親率荊州十萬大軍,士燮兩萬人馬、臧霸五萬、陳登的兩萬,魯肅的三萬、關羽父子四萬,黃忠父子三萬屯守在野木。”旁邊的荀彧抱拳說道。

“林若呢?”曹操當下說道。

“幽州太遠,林若的人馬還沒有到,不過據探子報,林若這次帶了六萬人馬。”荀彧當下說道。

“十萬,兩萬,五萬,三萬,四萬,三萬,六萬,加起來多少萬?”曹操當下看向衆人問道。“三十三萬,看來劉備傾國之兵了。這次劉備想要和孤絕一死戰,你們怎麼看的?”

這個時候,郭嘉抱拳說道:“丞相,雖然劉備的兵馬人數衆多,可是人多未必全是好事。豫州荒蕪多年,不可能產糧,那麼就是說劉備的三十三萬人都要靠着外地供應的軍糧了。一旦劉備的糧草被斷……後果就不堪設想。”

“這是其中一個害處。”郭嘉繼續說道,“第二個,人太多,那麼相互之間的摩擦就很大,難免會出現,揚州的人馬可能不服荊州的人馬,或者是士家的人馬不服別的人馬……人心未必齊,這是其中一個害處。”

“還有最大的一個害處,劉備的人馬衆多,兵強馬壯,難免會驕傲,我們可以用驕兵之策。”郭嘉當下說道。

曹操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沒錯。”

“山越和五溪那邊有什麼情況?”曹操沉默了一會兒,看向程昱問道。

程昱當下搖了搖頭說道:“主公,五溪那邊因爲劉備開設杏林館,救了不少五溪人,五溪的族長的兒子率領族中的一千勇士正投效在劉備的帳下,他們拒絕了我們的提議。至於山越人的族長虎風殺了我們的使者送給劉備,並且派出了三千山越士兵給揚州牧魯肅。看來策反這一條用不了。”

聽到這話,曹操當下也不以爲意地說道:“這劉大耳向來最會收買人心,他們不肯造反,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僅如此,劉璋、劉表等人也不肯造反。”程昱當下說道。“而且他們似乎已經被控制住了,就算我們想要逼迫他們造反,也是不可能的。”

聽到這話,曹操忍不住笑了,他說道:“仲德,你遇到對手了,對方已經看穿了你所有的計量了。”

程昱當下十分慚愧地說道:“主公恕罪,卑職無能。”

“不怪你,不怪你。劉大耳身邊文武衆多。他身邊不僅有一個林若,聽說臥龍鳳雛也十分的厲害。上一次我也見識到了這兩個年輕的謀士的厲害。”曹操當下搖手說道。

“主公,我覺得我們現在很有必要弄清楚,林若的行蹤。”郭嘉說道,“林若有可能會做的事情是出兵攻打河內,然後渡過黃河,偷襲我們的後方,若是這樣子做的話,那麼我們的後方就非常的危險了。”

荀彧當下說道:“主公,奉孝所言甚是。若是林若去了河內,那麼曹洪將軍就凶多吉少了。”

曹操當下當下皺眉說道:“看來得派一個計謀之士去了。”曹操當下掃過他底下的文武,因爲有林若的出現,他的身邊能用的人比歷史上少了許多。

“我想向主公推薦一個人。”這個時候,郭淮抱拳走了出來對曹操說道。

“郭淮,你推薦什麼人?”曹操看向郭淮問道,“華歆,華子魚,此人多次和林若交手,雖然每次都輸,可是這個人每次就算失敗,也能從林若的手裡逃出來,可以看得出他有過人之處。”

聽到華歆這個名字,曹操記得這個人,他如今就在自己的府邸爲書吏,平日裡他也見過這個人,不過曹操覺得這個人內心比較陰暗,因此十分的不喜歡他,只是讓他當了一個書吏。不過聽說這個書吏最近和自己的兒子曹丕走得比較近。

“丕兒”曹操當下看向旁邊站着不說話的兒子,忍不住叫道。

曹丕聽到父親叫他的名字,他當下抱拳跪下說道:“見過父王。”

“華歆這個人怎麼樣?”曹操當下看向曹丕問道。曹丕聽到曹操這話,頓時額頭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他心裡暗暗在想,父親不會知道我和那個華歆的關係了吧?知道華歆暗暗投效於我,還知道華歆給我出謀劃策?

他的臉色變了變,然後說道:“才智過人,孩兒十分佩服。”

“恩。那就由你和華歆兩個人守河內吧”曹操當下說道。他要培養兒子統兵打仗的能力。

這個時候,曹彰忍不住說道:“父王,孩兒也想爲父王分憂”

“彰兒,你雖然英勇,可是打仗並不是英勇就可以取勝的。你還是跟着孤吧會有你出戰的機會的。”曹操當下看向自己的這個黃鬚兒,十分慈愛地說道。

“是”曹彰當下很無奈地說道。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星馬探報來報。

“啓稟丞相,據探子來報,劉備並分三路向我進兵。”

“將探報傳上來。”

當戰報被曹操看完了之後,再傳給場下的每一個人都看了。郭嘉當下忍不住說道:“看來劉備帳下能人無數。”

原來軍報上寫着:“劉備、關羽父子、陳登率兵攻打汜水關,而魯肅、士燮兩路人馬攻打上庸,臧霸、黃忠父子率兵攻打河內。”

荀彧也忍不住說道:“如此三路人馬的分工,確實是一個很厲害的佈局。首先避開了人多,相互間不服氣。”

“文若,你忘了嗎?還有一個人,沒有出現。”這個時候郭嘉沉沉地說道。

曹操當下忍不住說道:“莫非這次林若沒有來?”

“不,他不會不來的。”郭嘉肯定地說道:“主公,我覺得還有一路人馬,我們不知道。劉備進兵,絕不止是這三路人馬。”?林若對曹操的恨,已經到骨子裡了,他肯定會來報仇的,否則他就不是自己認識的林若了。

曹操當下馬上說道:“拿地圖來。”

不一會兒,幾個書吏將一張寬大的羊皮地圖在牆上掛了起來,曹操和衆人看着那個地圖,開始凝思起來了。

“雁門關?”荀彧、程昱、郭嘉三個人的目光集體落在了雁門關之上。

“林若可能去攻打雁門關了。”郭嘉當下說道。

曹操當下也愣住了,不過他隨即說道:“雁門關?自古雁門關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雁門關高幹有將近三萬人,除非林若能有三十萬的人馬,否則根本攻不下雁門關。何況林若這些年在幽州殺了不少鮮卑人,你覺得步度根會放任林若的大軍嗎?”

“主公,林若這個人不能用常理來推斷的。我覺得他非常肯能出現在雁門關,高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主公應當明白”郭嘉當下非常肯定地說道。

就在這個時候,一份流星快報傳了過來。

“是幷州的流星快報?”曹操當下愣了一下,然後說道。他展開流行快把看的時候,整個人一震,然後坐了下來。

“主公,怎麼了?”

曹操當下將快報遞給了旁邊的郭嘉,郭嘉看了之後臉色非常的難看,荀彧忍不住拿來看,他的臉色也變得陰沉起來了,程昱拿過快報來看,當下變得更加難看了。

“三萬人守關,竟然破了,高幹是吃什麼的?”曹操當下站起來,一腳踢翻了了桌子,然後罵道。

“還有,那個步度根,他是做什麼的?他就眼睜睜地看着林若來攻打雁門關,置身事外嗎?”曹操當下忍不住罵道。

第20章 荀攸生病?!第79章 徐州之戰(十一)第24章 某隻驕傲的“動物”(二)第110章 肅清江東(四)第68章 兄弟敘談第65章 如何收心第79章 劉備的擔憂第72章 官渡之戰(八)第99章 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三)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二)第27章 擂臺內外(二)第86章 風雲變幻(三)第8章 廣陵太守趙昱第26章 幷州風雲(三)第50章 下邳之戰(五)第27章 坦言第71章 天下謀士榜第84章 暗藏禍心(一)第一百〇二章 定二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二)第6章 袁術之心(三)第94章 城破(一)第52章 下邳之戰(七)第38章 智激呂布(二)第31章 神童之死(三)第76章 徐州之戰(八)第6章 在下路過……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三)第64章 梟雄的手段第67章 裝神(二)第51章 暴風雨……第66章 質疑第61章 意外+天意=無奈(三)第18章 周瑜的計算(二)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二)第95章 真心爲君謀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四)第103章 拿下代郡(三)第83章 又是這廝第40章 壽張城破(一)第72章 官渡之戰(四)第84章 詭異的敵情(三)第90章 真假難辨(一)第86章 誰是贏家?(一)第33章 秉燭而談外篇不能說的秘密五第13章 出兵(三)第1章 “失意之人”第103章 拿下代郡(一)第20章 藏龍臥虎(一)第8章 又見周瑜第94章 城破(三)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一)第19章 我只是想要活下去(一)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二)第9章 揚塵(一)第93章 破鄴城(一)第85章 華歆的自白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一)第41章 西川初定,張魯投曹第70章 徐州之戰(二)第48章 司馬之死(二)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75章 孫家三將第46章 九連環(二)第34章 橫生禍事第2章 “軟肋”?第40章 落日之威(二)第27章 墨家學派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七)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一)第28章 幸福之前的煩惱第26章 意想不到的效果第6章 在下路過……第40章 落日之威(三)第80章 諸葛玄讓豫章(一)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42章 戰後重建(一)第100章 登基(二)第20章 宛城風雲散(四)第78章 將計就計(二)第37章 突變第40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57章 劍心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二)第42章 嚴子衿設宴,蜀中人物齊聚(二)第76章 又得三將第46章 下邳之戰(一)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一)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四)第85章 華歆的自白第22章 救治關羽(一)第31章 贏了?!(三)第33章 祖郎歸心第一百〇六章 破三第27章 墨家學派第88章 善後與清洗(二)第21章 郭嘉的計算(一)第30章 志向
第20章 荀攸生病?!第79章 徐州之戰(十一)第24章 某隻驕傲的“動物”(二)第110章 肅清江東(四)第68章 兄弟敘談第65章 如何收心第79章 劉備的擔憂第72章 官渡之戰(八)第99章 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三)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二)第27章 擂臺內外(二)第86章 風雲變幻(三)第8章 廣陵太守趙昱第26章 幷州風雲(三)第50章 下邳之戰(五)第27章 坦言第71章 天下謀士榜第84章 暗藏禍心(一)第一百〇二章 定二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二)第6章 袁術之心(三)第94章 城破(一)第52章 下邳之戰(七)第38章 智激呂布(二)第31章 神童之死(三)第76章 徐州之戰(八)第6章 在下路過……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三)第64章 梟雄的手段第67章 裝神(二)第51章 暴風雨……第66章 質疑第61章 意外+天意=無奈(三)第18章 周瑜的計算(二)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二)第95章 真心爲君謀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四)第103章 拿下代郡(三)第83章 又是這廝第40章 壽張城破(一)第72章 官渡之戰(四)第84章 詭異的敵情(三)第90章 真假難辨(一)第86章 誰是贏家?(一)第33章 秉燭而談外篇不能說的秘密五第13章 出兵(三)第1章 “失意之人”第103章 拿下代郡(一)第20章 藏龍臥虎(一)第8章 又見周瑜第94章 城破(三)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一)第19章 我只是想要活下去(一)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二)第9章 揚塵(一)第93章 破鄴城(一)第85章 華歆的自白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一)第41章 西川初定,張魯投曹第70章 徐州之戰(二)第48章 司馬之死(二)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75章 孫家三將第46章 九連環(二)第34章 橫生禍事第2章 “軟肋”?第40章 落日之威(二)第27章 墨家學派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七)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一)第28章 幸福之前的煩惱第26章 意想不到的效果第6章 在下路過……第40章 落日之威(三)第80章 諸葛玄讓豫章(一)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42章 戰後重建(一)第100章 登基(二)第20章 宛城風雲散(四)第78章 將計就計(二)第37章 突變第40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57章 劍心第107章 外患不除,何以興邦(二)第42章 嚴子衿設宴,蜀中人物齊聚(二)第76章 又得三將第46章 下邳之戰(一)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一)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四)第85章 華歆的自白第22章 救治關羽(一)第31章 贏了?!(三)第33章 祖郎歸心第一百〇六章 破三第27章 墨家學派第88章 善後與清洗(二)第21章 郭嘉的計算(一)第30章 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