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箕山上的隱者

林若知道劉備擔心關羽,他看向劉備說道:“陛下,時間和書籍是治療這一切的好的良藥,若是陛下能讓關將軍在平常之餘,讀一下老者的《道德經》,這對他的武藝和內心的平和大有益處。”

劉備當下說道:“雲長識字不多,他平日裡最愛看的只有《春秋》,讓他看《道德經》這確實難辦啊”

“只要陛下對他說,讀道德經有助於他的武學修爲的提高,我想他還是會去看的。陛下可以給他請個老師啊。”林若當下笑着說道。

“也只有如此了。”劉備當下不由點頭說道。

林若看着秀美的風景,這悠閒的山林,一時間他不由對劉備說道:“陛下,難得今日我們到箕山來,所謂入寶山沒有空手而歸的道理,不如我們遊玩一番如何?”

“難得今日悠閒,那我們就君臣同遊箕山吧”劉備當下也笑着說道。

畢竟是在山中,而今又是四月,山清水秀,草木繁茂,山間流水潺潺,鳥兒歡鳴,這讓人憂鬱的心情漸漸地開朗起來了。

就連本來煩躁不安的關羽也放開了心中的鬱悶,變得眉開眼笑了。因爲劉備身邊沒有帶多餘的閒雜人等,因此劉備也不太避諱地拉着林若的手,硬是和林若通行。這讓跟在劉備身後的劉封十分的不高興,他弄不懂爲什麼自己父親要對一個地位低微的郎中,這般的客氣。不過,他也只能鬱悶在心裡。

反而這一路上,林萍是最開心的,她幾乎要黏上去拉着林若的手了,而林若便將箕山的傳說,還有許多有趣的見聞講給衆人聽,劉備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發問幾個問題。偶爾林若是不是會吟出一些文雅的詩句。

面對此情此景,劉備突然間想起了當年救徐州在下邳君臣同遊岠山的情景,他當下說道:“這麼多年了過去了,子衿,你可還記得當年我們在岠山遊玩時候的事情嗎?”

林若當下回答道:“陛下,有些事情臣是不會忘記的。”

“爹爹,女兒不明白一件事情,爹爹,你可以告訴女兒嗎?”突然間林萍看向林若問道。林若聽到林萍這話,當下說道:“你這古靈精怪的丫頭,又有什麼問題想要考倒你爹爹的?快快說來。”

“爹爹,你說的那個上古高士許由,他不肯接受堯的禪讓,而隱居箕山,並且在聽到堯封他爲九州長的時候,他很厭煩,並且覺得這是對他的侮辱,然後跑到潁水邊去洗耳朵,這是爲什麼啊?這有才能的人,不是應該站出來爲百姓做事情的嗎?如果每一個有才華的人都跑去隱居了,那天下間還有誰來管呢?”林萍當下抓住父親的手,眨着大眼睛看着父親,一臉奇怪地問道。

劉封有些混亂了。他聽父親叫這個大夫叫“子衿”,又聽這個大夫自稱爲“臣”,還聽到林萍將這個大夫稱爲“爹爹”……這是怎麼回事?不只是劉封混亂,就連旁邊的關羽父子也混亂了。他們一致性看向“吳明”和林萍。

林若知道林萍這話是什麼意思,因爲旁邊的劉備正看着自己,看自己是怎麼回答的。林若笑着說道:“子非魚,豈知魚之樂?世人多愛權勢,覺得權勢,名利纔是人生的根本,可是有些人就偏偏喜歡清風明月的逍遙。人生活着有時候,不是爲別人活,而是爲自己而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仰無愧天,下俯無愧地,如此就可以了。”

“我想當年許由聽到堯這個明君封他爲九州長,他去潁水洗耳朵的原因是想告訴堯,許由只是喜歡清風明月的生活,不喜歡追逐權勢,而且他也沒有能力、沒有多餘的心力去當好這個九州長。他想告訴堯,他許由只是一條往低處而流的溪水,而不是往高處攀爬的藤蔓吧”林若當下笑着說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後林若淡淡地說道。

劉備聽到林若這話,心裡明白林若的話裡所包含的意思,他當下不做聲了。

大家都慢慢地往前走,而後面的幾個人被這兩個人的對話弄得一愣一愣的,最後劉封忍不住問道:“父皇,吳明先生是父皇你的故交嗎?”

劉備看到衆人臉上的疑惑,這個時候他才記起來,自己還沒有告訴兒子還有自己的二弟,林若的身份,於是說道:“子衿,你自己說吧”

“二皇子,如果我告訴你我叫林若的話,我想你就明白了。”林若當下笑着看向身後的衆人說道。

“林若?”衆人完全呆住了。

就在這個時候,林若一低頭,再擡頭,出現在衆人面前的是他那張絕美的容顏,關羽早就見過了林若這個容貌,如今看到林若這容貌,還是忍不住感嘆,這林若不爲女子確實可惜了。

“陛下,關將軍的身上毒已經解了,微臣也要回幷州去了。我想等我們再見面的時候,應該是在長安了。”林若微笑地看着劉備說道。

“子衿,你現在就要走嗎?”劉備當下拉住林若的手問道。他真的捨不得就這樣放林若離開。

“陛下,臣如果真的要做這許由,會告訴陛下的。況且臣也當不了這潤澤萬物的水。”林若當下笑着看向劉備說道。

劉備突然間說道:“子衿,備已經許久沒有聽你彈琴了。”

“臣也許久沒有彈琴了。”林若聽到這話,不由黯然地說道,“這麼多年來,我的琴技只怕早就陌生了。”

突然間他又笑着對劉備說道:“到了長安,陛下如果想要聽臣彈琴的話,臣一定會彈奏給陛下聽的。不過,現在這裡沒有琴呢”

“爹爹,我這裡有洞簫,你能不能給女兒吹奏一曲呢?”這個時候,林萍從腰間拿出了一支洞簫遞給林若,一臉可憐地問道。

“你想聽什麼曲子呢?”林若看向林萍問道。

“流年,軍師,當年在徐州,備曾聽軍師吹奏過一曲流年,軍師可願意給備再吹奏一曲呢?”劉備馬上說道。

“這曲子要琴錚與洞簫合奏纔是最美的。陛下如果要聽的話,只怕聽不到最美的流年呢”林若笑着說道。

“朕只是想聽……”劉備很平淡地說道。

林若當下也不說什麼了,他拿起洞簫放到嘴邊,認真地吹奏起來。一曲輕揚而飄逸的音符迴盪在山林當中,這樂聲淡如涓涓溪流,又像是風過林間引起的婆娑聲,漸漸地,歡快的樂聲當中帶着一種歲月流逝的悲鳴,低沉而凝重,恍如風雨拂過燒焦的山土,又似乾渴的大地帶着龜裂的餘恨……殘陽之下,一匹老馬,一個遊人,一條小橋……

曲子停下來了好久,衆人才回過神來。

“臣走了,陛下,我們長安再見吧”

“爹爹,孩兒想要和爹爹一起去幷州。”

“胡鬧。”林若當下說道,“你一個女孩子家,還是回荊州去比較安全。”林若說完這話,看向正在發呆的劉封說道:“二皇子,你若是真心的喜歡萍兒,我也不會阻攔你們,只是我林若的女兒,不是那麼容易就讓你娶回家的。”

隨着他的笑聲,他的身影飄渺得如同他剛纔的簫聲,漸漸地消失在了夕陽的餘光當中。每一個人都被林若詭異而飄渺的身法震撼了。

“萍兒,你爹爹到底是人還是……神仙?”其實劉封是想問林萍,林若到底是人還是鬼?聽到劉封這個問題,林萍當下白了劉封一眼,然後說道:“爹爹的輕功本來就是天下無人可及的,如今他的武藝再次精進,這身法自然是我們常人無法理解的。”

劉備很多年前就見識過林若的詭異的身手了,如今想起來,當初自己不知道林若和嚴新是同一個人的時候,竟然爲嚴新的安全擔心,這是一件多麼搞笑的事情。以自己軍師這個身手,百萬軍中來去自如,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

“大哥,軍師的武藝越發的厲害了。”關羽感嘆地說道,“可惜他從不肯上陣殺敵,否則他必然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

“關將軍,爹爹的武藝雖然厲害,可是卻不是萬人敵,爹爹練的是劍法,只是志在脫身,而不是殺敵。”旁邊的林萍忍不住說道,“可以說,上戰場的話,爹爹只怕是只有逃命的份,什麼殺敵建功,爹爹是做不來的。”

劉備當下說道:“走,回去吧”

劉備回到許昌,已經是第二天的正午了。

“報,諸葛大人派人送來捷報”

劉備當下吃驚,這些日子他左等右等不見諸葛亮的人馬來許昌,還以爲諸葛亮是因爲豫州道路泥濘耽誤了大軍的路程,如今諸葛亮竟然派人送來捷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劉備打開捷報來看的時候,當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然後說道:“天佑我大漢孔明和翼德兩個人已經拿下汜水關了。”

“大哥,你說三弟和諸葛亮已經拿下汜水關了?”關羽當下也忍不住興奮地問道。

“沒錯。”劉備當下點了點頭,然後將捷報遞給關羽說道。

第17章 小霸王之志第34章 曹魏內亂(二)第77章 將計就計(一)第19章 劉備來信第12章 出兵(二)第26章 不速之客第4章 託付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二)第14章 又生意外第27章 姍姍來遲的書信(一)第104章 袁尚被俘(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27章 巧計取廣平(下)第65章 晴天霹靂(一)第93章 走爲上(二)第46章 程昱不吃素(二)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82章 曹操撤軍(一)第30章 梟雄的眼淚(上)第38章 劉備的憤怒第19章 我只是想要活下去(一)第57章 劍心第17章 荀彧請客?第1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15章 誰算計誰?(二)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二)第53章 呂布來投第24章 還有一路(三)第96章 不容樂觀的疫情(二)第一百〇二章 定一第104章 袁尚被俘(二)第69章 徐州之戰(一)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一)第十五 宿命三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一)第45章 奪權(二)第7章 生意人(二)第51章 下邳之戰(六)第87章 天命之劍?(一)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三)第34章 臥龍出山(二)第100章 登基(四)第30章 袁尚(一)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一)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二)第48章 司馬之死(二)第27章 坦言第14章 溶入(一)第44章 意想不到的詔書(一)第26章 不速之客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二)第30章 袁尚(一)第28章 各懷心事第89章 不平靜的夜晚(四)第35章 梟雄與鬼才第32章 依靠第十五 宿命四第38章 手足與耳目第42章 覆滅(三)第87章 各有打算(二)第7章 生意人(二)第35章 巴郡嚴顏第一百〇八章 劉表病重一第28章 震驚(二)第89章 長沙之戰——始計篇(二)第53章 呂布來投第70章 落寞的陸家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五)第13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三)第46章 九連環(三)第91章 真假難辨(二)第96章 長夜漫漫(一)第17章 公孫瓚的來信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二)第4章 嫣然山莊(二)第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二)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一)第72章 官渡之戰(六)第10章 三國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第33章 煩心事一堆堆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一)第33章 祖郎歸心第36章 第一次抉擇(二)外篇小甜姜的養成攻略第111章 世家之恨(一)第16章 行刺關羽?!(一)第15章 誰算計誰?(一)第10章 揚塵(二)第32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95章 雷人的相似第19章 劉備來信第58章 初冬的許都(一)第35章 縣官不好當第18章 殺戮者第5章 所謂臣心(二)第84章 引蛇出洞(三)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二)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一)第46章 說星
第17章 小霸王之志第34章 曹魏內亂(二)第77章 將計就計(一)第19章 劉備來信第12章 出兵(二)第26章 不速之客第4章 託付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二)第14章 又生意外第27章 姍姍來遲的書信(一)第104章 袁尚被俘(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27章 巧計取廣平(下)第65章 晴天霹靂(一)第93章 走爲上(二)第46章 程昱不吃素(二)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82章 曹操撤軍(一)第30章 梟雄的眼淚(上)第38章 劉備的憤怒第19章 我只是想要活下去(一)第57章 劍心第17章 荀彧請客?第1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15章 誰算計誰?(二)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二)第53章 呂布來投第24章 還有一路(三)第96章 不容樂觀的疫情(二)第一百〇二章 定一第104章 袁尚被俘(二)第69章 徐州之戰(一)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一)第十五 宿命三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一)第45章 奪權(二)第7章 生意人(二)第51章 下邳之戰(六)第87章 天命之劍?(一)第98章 亂世中的百姓(三)第34章 臥龍出山(二)第100章 登基(四)第30章 袁尚(一)第22章 劉備的後宮(一)第68章 司馬懿的絕戶計(二)第48章 司馬之死(二)第27章 坦言第14章 溶入(一)第44章 意想不到的詔書(一)第26章 不速之客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二)第30章 袁尚(一)第28章 各懷心事第89章 不平靜的夜晚(四)第35章 梟雄與鬼才第32章 依靠第十五 宿命四第38章 手足與耳目第42章 覆滅(三)第87章 各有打算(二)第7章 生意人(二)第35章 巴郡嚴顏第一百〇八章 劉表病重一第28章 震驚(二)第89章 長沙之戰——始計篇(二)第53章 呂布來投第70章 落寞的陸家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五)第13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三)第46章 九連環(三)第91章 真假難辨(二)第96章 長夜漫漫(一)第17章 公孫瓚的來信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二)第4章 嫣然山莊(二)第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二)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一)第72章 官渡之戰(六)第10章 三國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第33章 煩心事一堆堆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一)第33章 祖郎歸心第36章 第一次抉擇(二)外篇小甜姜的養成攻略第111章 世家之恨(一)第16章 行刺關羽?!(一)第15章 誰算計誰?(一)第10章 揚塵(二)第32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95章 雷人的相似第19章 劉備來信第58章 初冬的許都(一)第35章 縣官不好當第18章 殺戮者第5章 所謂臣心(二)第84章 引蛇出洞(三)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二)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一)第46章 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