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這王五如今又是一副人畜無害、和氣生財的樣子來套近乎,周秦川深懷戒心。
“承你吉言,王五哥,好幾日沒見了,有事兒?”
周秦川眼光有些不善,也就沒有吭聲,倒是蘇幼蓉趕緊接上了話。
“無事無事,就是來看看大夥兒生意如何,你們忙,你們忙。”
王五乾笑兩聲,繼續朝前走,接着一臉和氣地同各個商家打招呼。
“哼,無事獻殷勤,非那什麼即盜,兄長?”
待他走遠,小濟把三人的心裡話都給說了出來,只是他老毛病又犯了,記得不周全,不過這回沒有亂編排,說不出來就誠心請教。
周秦川懶得教他那個字,以免被河蟹。
蘇幼蓉倒是有心教,卻又說不出口,只得敲了小濟一下腦袋:
“腦子被狗吃了?對了,這半個月都沒有好好寫字兒了,今晚開始,還是我教你寫。”
“啊?又來!”小濟苦了臉。
這半個月被脅迫至此,都是忙着趕路,再加上氣氛壓抑,蘇幼蓉對他放鬆了不少,沒想到才安頓下來沒幾天,就又開始了。
“秦川哥,我看王五他們也都是漢人,如此上趕着替蒙人賣命,把咱們挾持到此,到底意欲何爲?”
收拾完小濟,蘇幼蓉湊到周秦川耳邊,低聲商討。
這問題從哈喇河邊開始,周秦川就一直在想,至今也不得要領,如何答得出來,只得故作高深莫測地回答:
“聽其言,觀其行罷,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說不得咱們的疑惑今日就能有答案了。”
還別說,周秦川這番裝叉的話還蒙對了。
王五兜了一圈後,還是回到了周秦川他們附近,隔着幾個攤位,駐足同一戶商家攀談。
這戶商家規模也就比周秦川他們大一點點,貨同樣賣得差不多了,有工夫同王五吹牛打屁。
一番沒營養的客套話之後,王五冷不丁問人家貨賣完之後有何打算。
這話問的,別說當事人了,就是旁邊這些伸長耳朵偷聽的商家,包括周秦川他們在內,都想衝他翻個大大的白眼。
這幫人不都是被你們劫持來的麼,假惺惺地問今後打算有意思麼,難不成打算要走,你們還能放任咱們離去不成?
同王五交談之人嘿嘿一笑,也不正面作答,自把話題岔了開去。
王五沒得到答案,也沒見他有何表情,又呱噪了幾句話後,笑眯眯地說出了他今日來此的目的:
“諸位叔伯兄弟,大哥大嫂...”嗓門還挺大。
嘖嘖,這開場白,打把式賣藝呢!周秦川忍不住在心裡吐了句槽,他對王五這幫子人很有看法,自然不會待見。
“...王五今日前來,別無他意,乃是今晚山後板升城有慶典,咱們大掌櫃邀請大夥兒一同前去觀禮。”
啥玩意兒?板升城?周秦川三人聽得一頭霧水。
旁邊商戶知道他們底細,小聲解釋了幾句。
簡單地說,‘板升’實爲蒙語,有城、屋、堡的意思,會侍弄這些建築的多半是漢人,因此被逐步引申爲草原上的漢人聚集地。
在中、晚明時期,漢人大量逃亡塞外,形成了不少規模不等的板升城,至於此時,這種風潮尚未形成,也就只有這些經常在塞外跑的老江湖方能懂得其中含意。
“觀禮?觀禮啥意思?”小濟不得其解。
“不學無術。”蘇幼蓉叱道,“觀禮就是去參觀慶典,然後再吃上一頓。”
“哦,有吃的啊。”
小濟明顯只注意到了吃,氣得蘇幼蓉又把當晚的寫字任務加了量。
“這麼多人都去啊,坐得下麼?”有人發問,他們這些小商家全部加起來,也是有四百來號人的。
“都去都去。”王五還是笑眯眯地回答,“放心,沒事兒,吃不窮我們的,就當爲古北口沒給大家交底的事兒,給大夥兒賠不是了。”
是真賠不是還是鴻門宴呢,衆商家心照不宣地交換着眼色,卻又不能不去,紛紛應了,周秦川三人當然也不例外。
“板升城就在那兩座山包之後,過了埡口就到,大夥兒下午自去即可。”
王五把地方指明,開始告辭,臨走前還說板升城都是漢人,讓大夥兒不用拘束,平時若無事,也可以去逛逛。
衆人全當他在說客氣話,開玩笑,要是沒有你們首肯,亂闖亂入,再被一箭射殺了,找誰說理去。
聽說有吃的,還是白食,本着不吃白不吃的態度,申正末刻(下午不到五點)小濟就開始催着去了。
周秦川他們的生意本就可有可無,遂依了他的意,早早收了攤,朝着山埡而去。
從集市到埡口其實並不遠,最多也就趙氏客棧到村子裡的距離,山坡也不陡,對顛沛流離了幾個月的周秦川他們來說,幾乎不費力,不出一刻,三人就過了兩山之間。
儘管從王五口中得知山後就是板升城,但埡口後的場景還是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
沿着另一側的山坡,是一座大型堡寨自山腰向山腳鋪開,堡寨周圍有簡陋的木樁圍欄,堡寨規模不小,周秦川自覺欠缺經驗,竟然估不出大致人數。
一條河緩緩從寨前流過,河兩岸是大片田地,田裡已然只剩下了光禿禿的麥茬。
密密麻麻的人羣,聚在田邊空地,正熱火朝天地將已經曬好的麥粒收袋裝好。
“怪不得這裡的糧食賣不上價。”蘇幼蓉在一旁喃喃說道。
沒錯,有糧食出產,蒙人還願意買糧就不錯了。
怪不得前兩日王五這些人一個都不見人影,原來是在此搶收糧食。
怪不得今日請人來參觀,原來是要搞豐收慶典。
只是在蒙人的地盤上,有這麼多田地,收穫了絕不算少的糧食,這種事兒怎麼看怎麼不對勁兒。
下山的時候,周秦川忽地想道,這麼多漢人,不會都是從漢地忽悠過來的罷。
可能性極大,且看與他們同路而來的那些農夫農婦,佔據了大多數,估計這板升城還有周圍的田地,就是靠着這些一批接一批從漢地而來的農夫建成開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