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一轉,頓時想到了一個可能,不等老者和兩州官吏打招呼,就又驚又喜地插話問道:
“大叔,難不成你就是于謙於大人?”
“呵呵,剛結束丁憂之人,還是一介布衣,當不得大人二字。”
老者笑着捋捋鬍鬚,只是頭髮鬍鬚早已被雨水浸溼,黏在一起,這動作看上去就不免有些滑稽。
“小子見過於大人。”周秦川先恭恭敬敬施了一禮,方纔解釋道:
“小子稱您爲大人,可不是因爲官職,而是敬您力挽狂瀾,避免了神州再次陸沉,沾染腥羶。”
此次在濟寧碼頭與于謙相遇,陰差陽錯中,應該認識于謙的那幾人,比如徐永寧、張懋,還有那個董百戶都沒有來,這才使得周秦川直到此刻,方纔得以結識他心目中的大英雄。
“哦。”于謙一愣,這個說法有點新鮮,不過此刻他忙着要與濟寧、東平兩州官吏見面,顧不上與周秦川計較,只能轉身面向兩州官吏,口中所言,同剛纔與周秦川說的是一個意思:
“諸位,于謙可當不起你們的這份大禮,本兵、司馬什麼的,就更是無從說起了。”
“於大人說的甚話。”其中一人越衆而出,“您如今丁憂已畢,此番回京,定能官復原職。”
于謙丁憂結束了?周秦川暗地算了一算,如果是二十七個月的話,那還真是差不多了。
說這話的人未着官服,不過看他乃是兩羣人中的一箇中心,想必是濟寧、東平中的一個知州。
“金大人此言差矣。”另一羣人中的領頭者也發話了,“以於大人的威望,此番起復,就是做那吏部天官,也是綽綽有餘的,未必便要仍做那掌兵的司馬。”
此時的內閣,尚沒有明代中後期的滔天權勢,官員以六部尚書爲首,吏部尚書因爲掌管升遷,又隱隱高過其餘五部半頭,被尊爲‘天官’。
當下的吏部尚書是王直,永樂年間的進士,歷事五朝,資格甚老,同時意味着年歲也大,隨時都有告老還鄉的可能,他一旦致仕,那麼吏部天官一職,舍于謙再無他人。
于謙輕咳一聲,並不接這兩人的話頭,“金知州,吳知州,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平息運河水患,其他事情就沒必要提了。”
兩位知州大人諾諾應下,于謙隨即帶領衆人登高遠眺。
“大人請看,”濟寧金知州手指遠方,“那便是附近運河最大的一處潰堤所在。”
但見水天茫茫,即便以周秦川的眼力,那河堤也不過是斷爲兩截的黑線,幾不可見。
東平吳知州不甘落後,“此地位於兩州交界處,還有兩處潰堤要小些,分別位於兩州之內。”
“所幸潰堤之處皆在荒郊,一時還威脅不到州城的安全。”
“應該說運河水勢不大,若不是接入了黃河之水,雨便下得再大些,也未必潰堤。”
“吳大人此言差矣,接入黃河之水,是爲了通利漕運,豈可因爲雨水過大,就編排不是。”
“金大人莫要信口開河,我何曾有這意思,不過是爲了向於大人介紹前因後果而已。”
“行了,兩位大人莫要爭吵,在張秋引黃河水入漕,乃是朝廷的決定,事實證明,對恢復甚至擴大漕運規模都是很有好處的。”
于謙打斷兩人的話頭,沉吟着說道:
“只是今歲雨水如此豐沛,卻是誰都沒有料到,此段河堤又年久失修,擋不住驟然增加的水量,也在情理之中。
還好水勢並不猛烈,對百姓性命威脅不大。”
“於大人所言極是,萬幸萬幸。”兩位知州都點頭贊同。
“不知兩位大人可有安排?”于謙直截了當地發問。
“呃……”兩位知州互相看了看,齊齊答道:
“經過一番商議,我二州決定通力合作,現如今已徵發了近三千民壯,最遲明日就能集結完畢。”
“如此甚好。”于謙欣慰地點點頭,“再加上週小郎的一千多人,近五千的勞力,一開始倒也勉強可用了。”
“這位就是周小郎罷?”東平吳知州挺知趣,率先向周秦川打了個招呼。
“對了,你們還不相識,我居然忘了介紹。”于謙一拍腦袋,“來來來,我給你們引薦一下。”
“久仰久仰。”
“有禮有禮。”
一番客套之後,幾方人馬算是認識了,周秦川這才知道,原來陪着于謙的那個中年帥哥‘長隨’,就是他的女婿,前錦衣衛指揮使朱驥,難怪他能放出天下間沒幾個地方能攔得住他的話。
此番翁婿二人丁憂結束回京,于謙的起復是毫無問題的,朱驥嘛,可就難說了,過於剛直可幹不好廠衛。
盧忠才坐上錦衣衛指揮使沒多久,又深得帝心,要他讓位,幾無可能。
“好了,諸位,咱們還是說正事兒吧。”
于謙顯然是個幹實事的人,一點工夫都不願意耽誤,還不等幾方客套完,就接着開始過問救災事宜:
“金大人,吳大人,不知濟寧和東平的府庫可有餘糧?”
“回大人話,”兩位知州恭恭敬敬地回答,“州府府庫充盈,下官已經着手安排,準備開倉放糧了。”
“放糧?不妥!”于謙搖搖頭,“召集受災百姓,一起出力治水,以工代賑方爲上策。”
周秦川在一旁並不出氣,治水救災他可說是一竅不通,聽命就是,到時候該出力就出力。
別小看古人,人家連以工代賑都能想得出來,周秦川不覺得自己在治水方略上能幫什麼忙。
看着侃侃而談,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的于謙,不知怎的,周秦川心裡竟有些小小的得意。
眼下已是景泰七年的七月,他記得很清楚,若歷史沒有改變的話,再過小半年,進入景泰八年的正月,就是奪門之變。
朱祁鎮成功復辟後,殺了挽救大明國運的功臣于謙。
只是現如今嘛,哼哼,雖然復辟的兩大功臣——石亨和徐有貞尚未拿下,不過曹吉祥已經身死族滅,孫太后也一命歸西,沒了他們的內應和支持,即便石亨和徐有貞還能勾搭到一起,復辟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