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

大連。

黃河路與新開路交叉路口附近,靠近金廣大廈的不遠處,由燧人公司出資收購了一棟17層的商業大廈。

目前這棟大廈,正在進行外立面的整體裝修,而內部同樣在進行改造。

不僅僅有裝修公司的人在忙碌,還有時光信息的不少員工,同樣在這裡佈置着電腦,以及相關的服務器、電子設備之類。

模仿國內外的期貨交易系統,由時光信息編寫,之前在香江撤回內地的黃氏國際,那一百多名金融從業員工,也在配合礦石期貨交易系統的編寫。

黃氏國際的技術執行官李宏文,黃修遠和蔣海霖討論着一些細節。

“這一次太可惜了,要不是黃氏國際被米國人盯上了,我肯定要讓力拓他們吐血。”李宏文無奈的說道。

黃修遠倒是沒有肉痛那一點錢,畢竟燧人公司現在家大業大,金融投機只是權宜之計:“金融只是工具,實業纔是基礎,現在我們要轉變角色,成爲國際規則的制定者。”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黃總言之有理。”李宏文也知道自己着相了,做空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之類,在控制全球礦物定價權面前,不過是蠅頭小利。

更何況黃修遠,可知道華爾街那幫傢伙的陰險,什麼原油負價格、修改交易數據、拔網線和凍結賬號之類,簡直是毫無底線。

礦石交易所雖然名義上,是鋼協帶頭,但是實際主導具體業務的,卻是燧人公司。

撤回內地後,黃氏國際的一衆員工,除了一部分加入到安全部的財務組,剩下的人就成爲大連礦石交易所的管理層。

畢竟鋼協的人,並沒有經營期貨交易所的經驗,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來比較好。

單忠華也沒有什麼意見,只是和證監會、央行溝通了一番,其實現在大連礦石期貨交易所,已經具備了一切正規的手續。

大連礦石期貨交易所管理公司,也是國資委百分百控股的企業,只是管理上,交給了刺槐蟻公司。

而刺槐蟻公司,則任命李宏文等原黃氏國際的員工,組建大連礦石期貨交易所管理公司的管理層。

“黃總,根據世嘉那邊的消息,我們目前的產能,每天生產17~21萬噸純鐵粉,庫存在64萬噸左右,而且隨着生產量增加,庫存會積壓更多,我們需要及時出手這些原材料了。”蔣海霖向他彙報了一些具體情況。

黃修遠思考了一會,便吩咐道:“那你們儘快安排原材料期貨上市吧!對了,價格方面你們有什麼意見?”

“肯定不能按照鐵礦石價格出售,應該按照生鐵價格來。”蔣海霖解釋了爲什麼。

因爲藍星礦業生產的純鐵粉,對於鋼鐵廠而言,就是半成品的生鐵,拿回去很容易冶煉成爲生鐵錠。

目前國內的生鐵生產成本,平均在每噸2900~3000元左右,而生鐵的批發價,是每噸3200~3600左右。

按照寶鋼的數據,冶煉一噸生鐵,需要1.7噸鐵礦石、0.28噸焦炭、0.2~0.4噸左右的造渣劑,這三個核心原材料中,焦炭、造渣劑都是國內自給自足的,價格基本處於非常穩定的狀態。

因此鐵礦石的成本,就成爲左右生鐵成本的關鍵要素。

今年的進口鐵礦,價格爲每噸1100元左右,相當於冶煉一噸生鐵,需要承擔1870元左右的鐵礦石成本。

加上焦炭、造渣劑、設備折舊、電力和人工,這些支出項目加起來,大概在1100~1200元左右。

看起來還有200~700元的利潤,實際上,如果加上管理費用、庫存積壓,又因爲內部管理不當之類,特別是本身就機制呆板的國企,基本就是處於虧本的邊緣,或者就處於虧本之中。

蔣海霖一邊翻數據,一邊解釋道:“蝸牛鋼鐵廠用我們自己的純鐵粉,基本可以直接鍊鋼,每噸採購價1200元,如果用於鍊鐵,總成本每噸生鐵1800元左右。”

黃修遠同樣知道其中的差別。

純鐵粉鍊鐵:純鐵粉1噸(1200)+焦炭或者電力(300)+其他雜費(300)=1800

鐵礦石鍊鐵:鐵礦石1.7噸(1800)+焦炭(800)+電力渣劑(160)+其他雜費(220)=2980

而藍星礦業每噸純鐵粉,給蝸牛工業價格,那是內部兄弟價,就算如此便宜的價格,仍然含淚暴賺了1050元。

蔣海霖說了一個極限成本:“黃總,我認爲要打擊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必須將純鐵粉的價格壓低在1400元,這樣一來,鋼企生產成本將下降到2000,甚至更加低。”

“不錯,不過還不夠,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極限承壓成本,在每噸250元左右,必要時可以將純鐵粉價格壓低到800元,讓鐵礦石貿易變成虧本生意。”

這個價格下,鐵礦石價格必須低於150元,纔可以和純鐵粉競爭。

問題是150元的價格,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將每噸虧損50元,而藍星礦業每噸仍然還有650元利潤。

這就是直接的碾壓,兩者根本不是一個維度上的對手。

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失去華國鋼企的採購,可能要直接虧損上百億米元。

李宏文提議道:“黃總,我們的其他礦物品種,也可以開始準備了。”

“嗯,你和海霖、世嘉多溝通一下。”

儘管沒有裝修好,但是大連礦石交易所,已經具備承接交易的能力。

10月3日。

給藍星礦業拉了第二筆無息貸款的單忠華,帶着鋼協的人來到大連。

在大連礦石交易所的不遠處,是一棟燧人公司收購的商務酒店,裡面商務會議廳裡面,黃修遠和單忠華等人,對礦石期貨交易,進行了二次深入討論。

“鋼協的各個會員,我已經按照計劃,給他們發了交易席位,目前一共發放了537個交易憑證。”李宏文拿着文件解釋道。

單忠華詢問道:“你們打算什麼時候開業?”

“11月8日,到時候交易所大樓已經可以使用了,內部的交易系統,我們正在試運行,問題不大。”李宏文回道。

突然單忠華說道:“黃總,你們有沒有興趣接手通鋼?”

“額?不是說首鋼在考慮併購嗎?”黃修遠詫異起來。

“上一次談判中,有些人罔顧大局,我這一次進京,上面希望由刺槐蟻公司接手通鋼,和你們公司強強聯合。”單忠華說出了一個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原因。

刺槐蟻公司的管理,又不用擔心通鋼的國有資產流失,同時也是在警告那些各懷鬼胎的其他鋼企。

畢竟上一次的談判中,國內鋼企的吃裡扒外,讓上面非常失望和震怒。

黃修遠也哭笑不得,這通鋼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和燧人公司糾纏不清。

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六百九十九章 進化(二)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一百六十二章 調查與會議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
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六百九十九章 進化(二)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一百六十二章 調查與會議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