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

距離火星15號探測器,下鑽任務已經過去了兩個星期,鑽頭也早就打到了810米的極限深度。

對於鑽探過程中,採集到的岩石樣本分析,到沒有什麼超出意料之外的發現。

但那436~454米之間的地下暗河,卻給科學界帶來非常多新發現。

在這個小生態圈中,目前一共發現了5種多細胞生物、24種微生物。

其中的5種多細胞生物,包括一開始發現的“火星蝌蚪魚”,其他4種分別是“熱泉褐藻”、“紅水母”、“透明水螅”、“吸石蟲”。

這些多細胞生物,和二十幾種微生物,共同組成這個小生態圈。

其中的熱泉褐藻,可以利用地熱能和水體中的礦物質進行生長,在該生態圈中,承擔着生產者的生態位。

吸石蟲,形態類似於珊瑚,本身是動物,但屬於自養型動物,在該生態系統中,也屬於生產者的生態位。

紅水母則以吸石蟲的幼體爲食物,透明水螅則吃熱泉褐藻爲生,佔據初級消費者的生態位。

最後的火星蝌蚪魚,則以紅水母、吸石蟲幼體、透明水螅爲食物,是該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消費者。

那些微生物則承擔着分解者的生態位。

不過熒惑真菌似乎不太適應這種環境,並沒有在該生態系統中,發現熒惑真菌的存在。

其實這也在意料之中,在一系列研究中,封閉的液態水環境中,熒惑真菌是不會繁殖的。

也就是說,熒惑真菌並不喜歡海洋環境,它們喜歡的環境,是相對溼潤的地表,但不能太過於溼潤。

在以往的上百次火星地表勘測中,聯邦的科學家們發現,熒惑真菌的生存區域,往往是在地面的溝壑、山溝、斷裂谷地等區域。

它們通常隱藏在地表到地下35~58米的區域,等到夏季的中午,陽光最猛烈的時候,就會冒出菌絲進行光合作用。

沒有錯,熒惑真菌本身是有類似於葉綠體的細胞器的,這也是它們存在的手段之一。

熒惑真菌的繁殖,就是每年夏季,通常都是在中午陽光猛烈的時候,一邊利用菌絲紮根地下深處,吸收地下深處的地下水;一邊在地表,長出黃褐色的菌毯,進行光合作用。

但是熒惑真菌的光合作用,並不會產生氧氣。

它們的光合作用模式,是吸收火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利用微弱的太陽能,產生有機物和氧氣。

這是第一步。

當有機物和氧氣產生後,熒惑真菌並不直接釋放氧氣,而是繼續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甲烷,產生類似於氧化反應的行爲,將氧氣消耗掉。

其實熒惑真菌,就是一種自產自銷的自養型生物。

畢竟火星地表的生態環境非常惡劣,爲了生存下去,很多微生物都進化出獨特的能力,來實現基因的延續。

如果真的要像藍星生態圈那樣,那火星的微生物估計要完蛋。

沒有大量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存在,火星的微生物只能選擇自產自銷的生產模式,成爲自養型生物。

就在黃凱旋、張茂生等人,忙碌着研究15號探測器的鑽探數據時。

隔壁負責火星33號探測器的工作組,也在水手大峽谷的中段區域,展開了鑽探作業。

火星33號探測器,是目前發射到火星的探測器中,最重的一個探測器,全部重量爲58.36噸,上面搭載的各種儀器設備,也非常先進。

這個探測器是去年八月份,才從月球專區發射過去的。

雖然33號探測器的工作組,也想進行一次極限鑽探,看一看水手大峽谷的地層中,是否存在相類似的熱泉生態圈。

但33號探測器的工作安排,還沒有到最後階段,暫時還不能進行極限鑽探。

畢竟萬一鑽探過程中,鑽頭卡在岩層中,或者電機故障之類,那這臺探測器就基本半廢了。

因此33號探測器,現在只能做一些淺層地表的鑽探任務。

就在33號探測器的工作組,百般無聊的時候。

突然探測器的散熱器內,通過傳感器發出了自動警報信號。

由於火星距離藍星太過於遙遠,存在漫長的通信延遲,車載超級電腦的應急系統,在啓動了備用的核電池散熱器後,向火星近地軌道上的通信中繼衛星,發射了一道反饋信息。

中繼衛星,又將反饋信息轉發回藍星。

等到33號探測器的藍星工作組,收到這道反饋信息,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分鐘。

“咦?”工作人員一愣,隨即仔細翻看起這份反饋信息,然後又通知了小組長王安民。

王安民看着頁面上的反饋信息,以及二次分析出來的信息,露出不解的神情,他轉過頭來問道:

“海濤,你怎麼看?”

小組中的機器工程師常海濤,也是一臉疑惑不解:“奇了個怪,爲什麼核電池的散熱器會突然壞了?這可是高性能的熱電材料製造的,按道理來說,相當於純機械設備,是很難出現故障的。”

正如常海灘所說的那樣。

熱電材料製造的散熱板,本身並沒有什麼精密機器零件,也沒有什麼電子元器件。

在航天部統計的航天器故障之中,散熱器故障一次都沒有發生。

這個異常情況,引起了33號探測器工作組的高度重視,一邊通過遠程控制,重新檢查33號探測器;另一邊,則是通知該散熱器的製造商——龍圖騰公司,讓龍圖騰公司派工程師過來。

14個小時後,龍圖騰公司從德州分公司,調派過來的五名工程師,坐飛機到達了澳洲大沙航天城。

來到大沙航天城後,一行人直奔火星33號探測器工作組的辦公地點。

雙方也沒有太多寒暄,立馬直入主題。

五名工程師其實在坐飛機期間,已經分析過工作組發過來的相關數據,但是他們也是一頭霧水。

畢竟這種純機械結構的設備,往往是很難出現故障的,雖然熱電覆合散熱板的工藝非常高超,採用了納米級別的加工工藝。

但是這種一體成型的複合層,哪怕是暴露在太空輻射之中,其使用壽命也不會低於15年。

更何況火星還有薄弱的大氣層,本身又距離太陽比較遠,受到的輻射強度,其實並不算太強。

如果是因爲長期輻射,導致納米結構被破壞,進而讓熱電材料的散熱性能下降,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

但在火星近地軌道、同步軌道上的幾十顆人造衛星,上面的散熱器都沒有出問題,沒有可能輻射更加小的火星地表探測器,會因爲輻射出故障。

龍圖騰的工程師,此時也是一臉懵逼,不明白33號探測器上的散熱器故障,問題究竟是出現在哪裡。

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二百五十二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十六章 父子夜話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六百九十二章 漫遊(一)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
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二百五十二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十六章 父子夜話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六百九十二章 漫遊(一)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