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

贛省,九江。

從秦皇島趕過來的宋世嘉,來到了這一片紅土地中。

這是一片真正的紅土地,無論是文化歷史上,還是自然環境中,都是名副其實的。

由於南方充沛的降水,對土壤產生了強烈的淋洗作用,將土壤中的有機物、一部分礦物質沖走,留下比較重的氧化鐵和氧化鋁,也就是南方酸性紅壤。

贛省70%的土地面積都是紅壤,而紅壤是富鐵土,通常含有赤鐵礦5~10%。

藍星礦業在贛省拿下了六個貧鐵礦區,而宋世嘉來到的地方,是位於九江彭澤縣的黃花鎮。

黃花鎮礦場,是一片面積3.7萬畝的巨大礦區,有好幾個山組成,之前是一片樹林和果樹林。

礦場的負責人李英策,帶着宋世嘉來到礦山,一部分果樹和樹木都被砍伐了,十幾臺大型挖掘機,正不斷作業着。

“提煉情況如何?”

李英策急忙回道:“已經提煉過了,這一片的紅壤中,赤鐵礦含量在12~14%,還有一部分品位參差不齊的鐵礦石。”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來到提煉車間,藍星礦業的提煉車間,是一種可移動的車間,通過模塊化設計,然後拼接在一起,在礦區內部進行移動,減少開採過程中的土方運輸距離。

而當這一片礦區完成開採後,可以迅速拆卸分解,使用大貨車運輸到新的礦場。

“宋經理,黃花鎮礦場的紅壤厚度3~12米左右,加上各種其他岩石,估計可以開採富鐵土2.7億噸,富鐵巖0.7億噸,含有赤鐵礦儲量在4200~4500萬噸。”

赤鐵礦就是三氧化二鐵,根據原子質量可以計算出含鐵量爲70%,即可以提煉出2900~3100萬噸左右的純鐵。

宋世嘉翻了翻贛省的六個貧礦礦,如果全部提煉,可以獲得純鐵2.8億噸左右。

而贛省境內的其他潛在礦區,單單是鐵儲量,至少在300億噸起步。

作爲燧人系大本營的嶺南地區,目前藍星礦業拿下的鐵礦區,一共有17處,鐵儲量在6.4億噸左右。

而北方各省的礦區,比南方更加集中,規模也更加龐大,除了魯省的礦區,在鋼協的幫助下,藍星礦業已經拿下了在各個沙漠地區邊緣的12處礦區。

而且這些礦區面積都非常巨大,現在就等待設備到位,就可以進入快速提煉了。

宋世嘉估計了一下,根據各個礦場的勘探數據,目前藍星礦業持有的鐵礦儲量,已經可以提煉純鐵364~411億噸左右,儲量的主力在各個沙漠區。

另外母公司藍色時代,今年在社會廢鋼鐵回收上,預計將達到2400萬噸左右。

實際上,藍星礦業的純鐵粉,在某種程度上,是屬於生鐵範疇,而不是初級原材料的鐵礦石。

採用純鐵粉冶煉,可以節約非常多成本,因爲純鐵粉是可以直接用來鍊鋼,直接跳過鐵礦石鍊鐵這一步。

而通常冶煉一噸生鐵,需要消耗0.28~0.36噸焦炭,採用純鐵粉冶煉,只需要進行熔化去雜,將生鏽的一部分純鐵還原即可。

看完了提煉車間的運轉,他估算了目前的開採量,截止九月底,藍星礦業持有的礦場中,正處於生產狀態的礦場,一共有21個,每天生產純鐵粉17~24萬噸。

而還沒有開始生產的礦場有63個,預計在明年六月份之前,全部投入生產。

這些礦場全部投入滿負荷開採,可以形成純鐵粉90~120萬噸的日產量。

但是宋世嘉卻知道,這些礦場的開採量不會全開,甚至連設備都不會到位,因爲根本不需要。

一旦藍星礦業的開採技術被確認,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絕對扛不住,面對這種可怕的技術碾壓,他們別無選擇。

在礦場的另一邊。

是豐民農業的人,宋世嘉也去那邊考察了一遍。

採礦業對於環境是存在破壞的,而且容易造成粉塵污染,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健康。

燧人公司的企業文化,是致力於推動社會進步發展,帶動民衆共同富裕,作爲子公司的藍星礦業,自然不可能幹污染環境的事情。

礦山開採有全面的防塵準備,而六錐球氧的提煉工藝,也非常節能環保,一般只提鍊鐵、鋁元素,和一部分稀有資源。

提煉礦物之後,剩下的土壤,一部分回填礦區,一部分交給豐民農業,改造成爲富含有機物的腐殖土。

而礦區被重新平整後,將變成耕地、草地和林地。

藍色時代和豐民農業的聯合,保證了礦區開採後,不會出現廢渣污染、亂石堆積、無法耕種的現象,讓礦區採礦後,轉職爲優良的農業區。

對多山地丘陵的贛省,礦區變農業區,至少是一條可持續的發展路線。

宋世嘉來到豐民農業的臨時集裝箱房區,當地不少村民,正在參加面試,這是徵地的補償之一。

徵用這些土地作爲礦區,除了在當地村民中招工,還會根據村民持有的土地數量,給一筆一次性的資源補償金。

當這片土地開採完成,轉變成爲農業用地後,土地仍然屬於村民所有,只是轉承包給豐民農業,然後每年獲得一筆承包租金,通常是每畝每年200元,每五年根據市場承包費用,重新調整一次。

如果日後豐民農業放棄承包,這些土地會如數歸還給村民。

當地被徵地的村民,獲得了不少的補償,也獲得了礦業集團和豐民農業的工作機會。

考察了九江黃花鎮礦場,又去九江另一個礦場,選擇九江作爲第一批礦場開採區域,那就是因爲可以利用長江和鄱陽湖的水運,減少運輸成本。

在其他區域的開採礦區,都優先選擇交通便利的區域,比如沿海、沿河、鐵路和公路,然後就是靠近鋼鐵廠。

贛省靠近寶鋼、武鋼、沙鋼、馬鞍山鋼鐵、梅山鋼鐵、金陵鋼鐵。

有效壓縮了運輸成本,雖然對於藍星礦業而言,開採成本已經超級低了,但是一個企業,有時候就是要錙銖必較,纔可以健康的發展。

一路上,宋世嘉一邊考察贛省境內的各個礦場,一邊和鋼協的單忠華密切聯繫。

第一批50億的無息貸款,已經下到了藍星礦業的賬戶上。

而拿到藍星礦業反饋的純鐵粉日產量,單忠華也底氣更加足,不僅僅對三大鐵礦石供應商態度強硬,對於鋼協內部的妥協派,也是重拳出擊。

一時間,國內鋼鐵行業暗流涌動着。

雖然受到多方壓力,但是單忠華仍然咬牙堅持下去,他知道這是華國鋼鐵行業的立身之戰。

同時鋼協籌備大連礦石交易所的計劃,也提上了日程,在單忠華的支持下,迅速立項和規劃。

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二百零六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二百零一章 收購整合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
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二百零六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二百零一章 收購整合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