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

蟾宮空間站的第一階段完成。

鵲橋二號踏上奔月的航程。

與此同時,藍星這邊也風起雲涌之中。

視線回到國內。

八月的風,帶着燥熱和潮溼。

龍圖騰於八月份正式推出8~10納米工藝的新一代芯片,這個消息讓全球半導體企業都感到壓力山大。

國內還好一些,華爲、中興、紫光、大唐四家的芯片工藝,已經量產了14~16納米,內部也有10~12納米的研發成果,只是還沒有實現量產。

但是國外在不一樣了。

三星已經徹底舉手投降了,而西洲半導體三巨頭,此時被龍圖騰吃得死死的,用光刻法芯片要交大量專利費,用紡織法芯片又會逐漸依賴華資半導體企業,最後變成華資企業的附屬工廠。

至於硅谷系,它們早就關起門來,自己在內部自己玩了,其實西洲聯盟也想關起門來,可惜他們現在騎虎難下。

內部一盤散沙,外部又虎視眈眈,如果突然關起門來,沒有太多戰略縱深的情況下,很容易把自己悶殺了。

沒有天降猛男的情況下,西洲聯盟選擇閉關鎖國,是跳樓自殺;選擇繼續開放市場,那是慢性自殺。

科技發展就是如此殘酷,理性主義就是如此殘酷。

不殘酷的現實,或許只有那烏托邦。

8月13日。

黃修遠抽空進行了一次虛擬會議,這一次會議,他是核心主持人。

“目前的發展,都在我們的意料之中,儘管由於外部環境的改善,將很多問題掩蓋下來了,但是這些問題,仍然存在我們內部。”

對於黃修遠的發言,衆人都心照不宣,他們自然知道是什麼問題。

從一開始的社會資本化後,那些問題就一種存在,到了2010年前後,私有化浪潮到達頂峰。

這幾年,由於燧人系和黃修遠的提醒,那股妖風纔有些偃旗息鼓,但黃修遠知道,這股勢力仍然存在,它們在蟄伏,在等待新的機會。

“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人類社會的未來究竟是什麼樣子?”

黃修遠藉助虛擬系統,羅列出一系列技術:“所以纔有了終產的概念,終產並不代表不好,關鍵在於是私人的終產者,還是集體的終產體,這是一個問題。”

他將半導體和互聯網技術單獨羅列出來:“未來必然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看看北美的諾亞會,他們可以通過壟斷半導體和互聯網,實現對整個社會的無死角掌控,這就是私人終產者的雛形。”

對於北美的情況,衆人也是時刻關注着,黃修遠說的話,也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因此,我認爲互聯網應當視爲主權的核心部分,不應該被私人掌握太多的話語權,包括燧人公司也一樣。”

其中一名與會者,露出一絲意外,他半開玩笑的說道:“黃先生是打算革自己的命呀!”

“我讓公司打破互聯網社交的封閉,和放棄支付牌照,目的就是爲了避免一些問題。”黃修遠有些無奈的說道:

“我是我,燧人公司是燧人公司,人總是要死的,此時我是燧人公司,燧人公司是我,但以後的事情誰說得清,還是早一點未雨綢繆比較好。”

其中一個與會者點了點頭:“黃先生的擔憂不無道理,其他國企也需要做好這種提防。”

“我已經在燧人系內部,開始建設一套全面的萬物互聯繫統,將該系統的權限進行了仔細劃分。”黃修遠說完,將燧人系內部的系統構架投影在衆人面前。

在這一套系統中,確立了最高權限屬於公司全體員工,員工獲得基本投票權,虛擬股帶來增值投票權。

但員工基本投票權的票數,永遠高於75%;員工增值投票權的票數,永遠低於25%。

即一個員工就算擁有51%的虛擬股,他也無法獲得51%的投票權,他最高只能擁有公司24.99%的投票權。

這類似於AB股制度,只有A級股票的投票權永遠高於75%,而B級股票哪怕擁有99%的虛擬股分紅,仍然最高只有24.99%的投票權。

黃修遠是過渡階段的掌控者,屬於唯一的例外,在此之後,公司將按照這個模式發展。

員工大會賦予產業部、科研部、安全部各項權利,也可以收回各項權利。

“因此我打算將萬物互聯的內網數據最高權限,逐步移交給員工大會,讓員工大會可以時刻監督整個公司。”

對於員工大會,黃修遠也做了一系列安排,考慮到並不是每一個員工都會上網,也不是每一個員工都時刻有時間。

他利用燧人系目前人均134天的假期,讓這些員工一年抽出13天的時間,作爲輪值代表,再安排6天是全體員工大會的時間。

時刻保持至少有三十分之一的員工,在行使員工大會的職責,要知道目前燧人系全球員工總數,高達977萬人,三十分之一就是32萬人左右。

加上超算系統的輔助,基本可以無死角覆蓋整個公司內部。

目前燧人系的四級子機構(這是燧人系一系列公司中,最基層的子公司),一共有17392個。

平均下來,一個四級子公司,要受到18.8人的全天候盯梢,而且這些人可以藉助最高權限和超算系統,分析出每一個環節的真實情況。

同時由於負責內部監管的員工,是採用系統自動調配輪值,想收買員工都沒有辦法,除非可以收買全體員工。

如果有人可以收買上千萬的員工,那這個勢力恐怕要諾亞會起步纔有可能。

更何況,此時的燧人系內部員工,工資和福利都非常高,要收買他們,一個人沒有幾千萬起步,都可能沒有人會動心。

問題是,幾千萬收買一個普通員工,後面還有上千萬這樣的員工,想想就知道難於登天。

加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見錢眼開,還有很多人心存底線。

不過這一套系統,需要逐步過渡,不能一瞬間就推行,黃修遠這個大家長,仍然需要帶這些菜鳥,讓他們成熟起來。

另外員工大會內,還設置了常任員工輔助委員會、技術輔助工作組、員工權利審查會等。

黃修遠預計會在2030年前後,將超過51%的基本投票權,移交給全體員工,然後保留一票否決權。

聽完黃修遠的介紹,衆人陷入了沉思。

當前燧人系已經未雨綢繆了,而管理問題更加嚴峻的國企,確實應該借鑑這個方案。

只有擴大監督體系,逐步將國企的一部分股票,迴流到全體員工、民衆,採用新技術,將企業內部的一切,統一納入萬物互聯繫統之中。

纔可以避免這些封閉的內循環企業,發展成爲小山頭,滋生出腐朽的假公真私勢力。

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四百九十三章 船中閒聊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三十七章 偉大的事業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四十五章 無心栽柳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第七十四章 期權激勵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六百九十二章 漫遊(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
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四百九十三章 船中閒聊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三十七章 偉大的事業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四十五章 無心栽柳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第七十四章 期權激勵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六百九十二章 漫遊(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