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

終於在準備了一個多月後,蘇曉宇終於和航天部總部商討完畢,選擇在木衛二背面的一處冰原,作爲着陸地點。

設定好了着陸地點後,蘇曉宇便發出了着陸指令,之後的情況,只能依靠着陸器本身的智能系統。

通信延遲的無奈,就是如此的蛋疼。

木衛二的286公里高度上,當石楠花號環繞飛行到指定位置時,探測器上的智能系統,立刻啓動着陸的推進器。

淡紅色火焰,推動着着陸器向木衛二的背面飛行過去。

幸好木衛二的重力不高,着陸器哪怕是被重力捕獲了,速度也不會迅速提升,而是慢吞吞的向地表斜飛過去。

而且輔助發動機,在中途連續啓動了三次,不斷調整飛行姿勢和飛行速度。

在木衛二着陸,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因爲越靠近木衛二的表面,這裡的氧氣濃度越高,在富氧環境下,哪怕是一點點小火花,都可能讓金屬燃燒。

雖然石楠花號的着陸器,在設計之前,就考慮到了木衛二的富氧大氣層,拋棄了之前的氫氧發動機,改用氮基燃料。

也在設計的保護層上,採用了一系列阻燃材料,但富氧環境還是太麻煩了一點,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終於在第四次輔助發動機制動後,着陸器來到了距離地面200米半空中。

此時着陸器釋放出大量粉末,這些粉末和周圍的氧氣產生反應,迅速形成一大片氣凝膠泡沫,將整個着陸器包裹起來。

有了氣凝膠泡沫的緩衝,着陸器安全的着陸在冰面上。

不一會,緩衝氣凝膠泡沫開始分解,變成了真正的泡沫,一個個氣化消失了,最後露出了圓滾滾的着陸器。

這個重達12.3噸的着陸器,在消耗了1.5噸燃料和緩衝泡沫劑後,現在只剩下10.8噸。

其中着陸器的配套設備,佔5.2噸;科學設備佔3.6噸;剩下的2噸是備用燃料。

設計成爲球型,就是爲了方便應對冰裂谷和特殊地形,也是爲了增強着陸器整體強度。

這是吸取了上一個着陸器的教訓,而重新調整的新設計。

球型着陸器展開八條機械足,調整了一下着陸姿勢,隨即又展開前方的一側,露出被保護在內部的探測設備,頂上則伸出通信鍋,樣子就如同一隻機械蜘蛛。

採用機械足,而放棄輪式或者履帶,就是爲了適應木衛二的地表環境。

無論是輪式,還是履帶,其靈活度都不如機械足,加上木衛二的重力很低,機械足作爲移動系統,並不太影響速度。

相反,如果機械蜘蛛遇到冰裂谷,或者突然的地震、冰面崩塌之類,還可以縮成一個球,以防禦力最強的形態,抵抗這些情況。

就算是陷入了裂縫和裂谷之中,機械蜘蛛也可以通過靈活的機械足,脫離絕大部分的險境。

展開機械足後,蜘蛛着陸器邁着八條腿,在周圍活動了一圈。

與此同時。

經過一系列的信號中轉,在17分鐘後,位於火星前哨基地的蘇曉宇,終於收到了着陸器成功着陸的信息,他這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然後他迅速調整心情,重新開始了忙碌。

蜘蛛着陸器的數據,正在源源不斷的反饋回來,雖然存在單向17分鐘左右的通信延遲,但蘇曉宇已比藍星總部要快很多了。

如果是藍星總部要調控蜘蛛着陸器,單向通信至少存在24分鐘的通信延遲,來回通信的延遲更是達到了48分鐘左右。

拿到第一批數據後,蘇曉宇查看了其中的一些關鍵數據,發現和研究人員估計的數值,沒有出現太明顯的差異。

其實對於木衛二的地表,經過這麼多次探測任務的數據蒐集,航天部已經掌握了非常的信息,從中也分析出很多有價值的東西。

比如上一次,那臺僅僅只在木衛二表面,呆了86分鐘的着陸器,就爲研究人員帶來了很多有用的數據。

蜘蛛着陸器就是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的。

三個小時後,蘇曉宇吃了晚餐後,一邊和藍星總部聯繫,一邊開始下達進一步的任務指令,讓蜘蛛着陸器向東北方向嘗試移動。

木衛二的背面,由其環繞木星的速度非常快,其公轉週期大約是3天半左右,大概就是84個小時環繞木星一天。

因此在木衛二的背面,受到太陽光照射的時間,是42個小時左右。

此時正處於日照期,但對於蜘蛛着陸器而言,位於日照期的好處,並不是有太陽能,而是正好處於和火星前哨基地通信距離最短的時間段。

如果處於黑夜期,那必須增加多一兩次中繼通信,纔可以保證通信的通暢。

木衛二上的日照期,其太陽光強度非常微弱,如果要靠太陽能驅動蜘蛛着陸器,估計就不用工作了。

蜘蛛着陸器採用兩個微型的核衰變電池,足以供應它在木衛二全天候的工作。

而設計的工作壽命,如果沒有意外,可以在這裡連續工作12年左右。

當然,在這種環境惡劣的陌生星球上,這些着陸器的使用壽命,通常都達不到設計的年限。

就好比之前的那一臺着陸器,才工作了86分鐘,直接摔成殘疾了,之後雖然可以發射微弱的信號,身殘志堅的工作了55天,才領盒飯。

蘇曉宇只能祝福蜘蛛着陸器,不要那麼快領盒飯,多爲聯邦提供一些數據。

從幾億公里之外,照射過來的太陽輻射,在木衛二的背面,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但不可否認,這些太陽光,仍然在孜孜不倦的改變着木衛二,太陽光和冰層中的水分子產生光分解反應,將水分子分解成爲氫氣和氧氣。

其中氫氣向外太空逃逸,而氧氣則依依不捨的纏繞着木衛二,經年累月的光分解反應,讓木衛二的表面,籠罩着一層富氧大氣層。

在這裡的日照期,極光隨處可見。

那是太陽光和氧氣分子、水分子碰撞的璀璨,在這冰冷光芒的映照下,蜘蛛着陸器向東北方向,緩緩的爬行着。

前進過程中,可以看到一絲絲雪花,在稀薄的空氣中緩緩墜落。

這是太陽光照射下,冰面水分子蒸發成水蒸氣後,又瞬間遇到冰冷的空氣,直接凝華成爲雪花。

這雪花,細膩又短暫,似木衛二的生命脈搏,微弱中帶着一絲倔強。

突然蜘蛛着陸器的探測設備,向車載智能系統反饋了一些信息,前方存在一條被掩蓋在冰雪下的裂縫。

雖然裂縫的寬度只有30~70釐米,而且上面還覆蓋着厚度1.2米左右的冰雪。

但蜘蛛着陸器還是現選擇繞道,因爲低重力的木衛二表面,這些表面的冰雪層,可能是非常蓬鬆的。

第六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
第六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七百五十五章 話題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