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

作爲工程機械強省,魯省的重工業非常發達,基本可以看成一個低配版的德意志。

蝸牛工業併購的工程機械工廠,就在濰坊的郊區。

經過大量測試後,脫鹽車、混土車、初篩車等,由之前的初代產品,被改進爲二代產品。

畢竟初代產品太過於粗糙,完全是東拼西湊出來的,不少零部件還是手工焊接的,這不符合標準化生產。

杜金華此時就在機械廠中,工廠引進了蝸牛工業的看家本領——硅納米鍍層技術。

可以定製生產的零部件,全部拆分出來,給其他機械加工廠下訂單。

小部分核心零部件,才自己生產。

這個機械廠,之所以被蝸牛工業看中,其實和他們擁有的工程車輛生產牌照有關係,通過直接兼併,蝸牛工業獲得了工程車輛的生產牌照,省去了辦理牌照的麻煩。

採購回來的工程車輛底盤,在巨大的龍門吊下,經過硅納米鍍層加工後的艙體,被穩穩的平移過來。

隨即校準了底盤和艙體的位置參數,當艙體落在底盤上,就和底盤上的卡扣,嚴絲合縫的結合在一起。

幾個工人將相應的螺絲螺母,用粗大的風炮機鎖上,龍門吊拉着半成品車輛,進入下一個加工車間。

各種零配件,被一一安裝在車輛上。

新一代的脫鹽車,不僅僅更具重工業的鋼鐵美感,工作效率也獲得了極大的提升,比初代產品的脫鹽效率,提升2倍左右。

其他配套設施的車輛,跟着完善了不少。

比如大噸位的翻土車,這種翻土車,採用了路面再造機的翻土設計,和側向噴土設計,提升了土層的挖掘效率。

預計採用二代設備後,脫鹽車隊一個臺班,可以處理24畝左右的鹽鹼地。

這種提升是巨大的,因爲在同樣的人工下,他們可以處理的鹽鹼地面積,將是之前的2倍。

杜金華來到電鍍車間,這個車間是專門用於電鍍軸承類產品的。

作爲工程機械中,最常用的零部件,軸承往往是非常重要的零部件,無論是傳動系統,還是動力系統,都要用到軸承。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國產軸承的情況,和華國不少產業一樣,呈現出的特點,就是量產巨大、技術平平、價格低廉、壽命較短、小毛病多。

機械廠採購軸承回來後,通過電鍍硅納米鍍層,可以讓軸承的壽命暴漲,性能獲得跨越式提升。

畢竟機械加工的軸承,再怎麼玩,都要面對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軸承鋼的品質。

表面上軸承經過機械加工後,變得異常的光滑,但是在電子顯微鏡下,上面絕對是坑坑窪窪,一些軸承鋼先天帶來的缺陷,通過機械加工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而蝸牛工業特有的硅納米鍍層技術,是納米級的加工,加上硅納米本身的穩定性,以及一體的鍍層。

讓硅納米軸承,在機械強度、使用壽命、工作性能上,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提升,如果設計和機械加工跟上來,那國產軸承的品質,足以和外國的高端軸承對抗。

事實上,蝸牛濰坊機械廠現在的工作,除了自產組裝的脫鹽車、混土車之類,就是購買國產的工程機械,進行深加工改造。

將挖掘機、運輸車、收割機、犁田機之類,進行改造升級,連發動機的汽缸、活塞、凸輪軸、曲輪之類,都被魔改了一番。

在改造後的試車中,同一個廠商生產的發動機,鍍膜後的發動機,至少可以延長使用壽命5~10年。

至於擔心鍍膜後,會導致機械的零件公差問題,那到大可不必擔心。

軸承、發動機汽缸、活塞之類,精度要求最高在微米級,就算是進入納米級,也最多幾十納米級。

而硅納米鍍層的厚度,只有0.5納米左右,就算是給軸承套、滾珠都鍍膜,最多增加2納米的厚度。

作爲機械運動型的零件,軸承之類本來就要經常注入潤滑油,如果連幾納米厚度的鍍層,都沒有辦法加上去,那這個軸承還轉不轉了?

使用硅納米鍍層後,就算因爲高強度的機械運動,導致鍍層不能像硅納米地下型水管那樣,可以使用幾十上百年。

但是鍍層是可以重複電鍍的,只要發現鍍層老化分解,及時返廠重新電鍍一次,又是煥然如新。

喪心病狂的機械廠,將所有能鍍層的零配件,都給鍍上硅納米鍍層,反正電鍍劑是自己家生產的,就收一個成本價(通常上浮10%作爲利潤)。

被深加工後的挖掘機,不僅更加耐操,還是省油高效,只要那些容易壞的零件保養好,挖掘機可以維持5~10年的高效狀態。

時間一到,可以通過更換零件、重新鍍膜,縫縫補補用個二三十年,問題是不大的。

估計一拖、濰柴動力、徐工、中聯重科都沒有想到,他們的低端產品,被蝸牛工業拿回來深加工後,整體性能逼近外國的高端產品。

耐用高效的工程機械,對於需要大規模作業的藍色時代、豐民農業和蝸牛工業,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比如藍色時代的垃圾運輸車、自動清掃車,特別是建築垃圾運輸車、挖掘機之類,需求量巨大。

國產的低端產品,確實價格便宜,問題是油耗多、毛病多、使用壽命短。

藍色時代已經在計劃,逐步將車輛、工程機械,分批送到濰坊機械廠,進行重新升級改造。

畢竟這樣做,可以有效減少營運中的設備折舊成本,就算是家大業大的燧人公司,有時候做事情,還是精打細算的。

杜金華和機械廠廠長黃孟君,看完了電鍍車間,他建議道:“黃廠,你應該給輔國打報告,擴大機械廠的規模,不然當前的加工規模,可滿足不了公司的需要。”

“我確實有這個打算。”黃孟君也是這個想法。

又來到了機械廠的零件衝壓車間。

大大小小的金屬衝壓設備,在車間裡面轟鳴着,重工業的鋼鐵力量,是工業人的暴力美學。

在車間一旁看了一會,杜金華就感覺腦袋嗡嗡作響,他走出來緩了緩。

“黃廠,車間的噪音太大了,我建議你申請一筆降噪經費,這是公司的福利之一。”

黃孟君一愣:“咱們公司還有這種福利?”

“你剛加入纔不知道,過一段時間,安全部在你們廠佈置好,他們也會讓你去申請的,要了解公司的內部規章制度,你可以多去總公司官網看看,那裡有很多福利和規定。”杜金華再次提醒道。

“多謝提醒,我一定抽空去看看。”

杜金華提點了幾句:“別嫌我多嘴,這些東西多看看比較好,咱們公司不比其他公司,安全部可是不會手下留情的。”

黃孟君也越發重視起來。

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六百六十四章 應對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六章 鉅額獎金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一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三百九十七章 竣工和發展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六百六十四章 應對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六章 鉅額獎金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一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三百九十七章 竣工和發展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