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

7月3日。

黃修遠通過替身機器人,來到了雄鷹航天基地,默默地注視着遠處的發射場。

金翅大鵬號的背部上,已經加載了一枚特製長11運載火箭,該運載火箭搭載了最終版本的蟾宮一號。

最終版本的蟾宮一號,重達77噸,包含了蟾宮一號空間站,以及三顆衛星。

隨着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到了臨近發射的那一刻。

駕駛機組在這幾個月,又陸續實測了八次,對金翅大鵬號的性能和特點,都摸得清清楚楚。

此時漠北東部的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的天空,宛如一塊蔚藍色的寶石。

“倒計時開始!”

“10……5……0,發動機點火!”

四臺大推力斜爆轟火箭發動機瞬間點火,淡紅色火焰從發動機噴口向後面噴射,輔助飛行的渦扇發動機開始推動機體離地。

不到三十秒,金翅大鵬號脫離跑道,向半空中全速前進。

從指揮中心的雷達信號中,可以看出金翅大鵬號正斜向上加速攀升,與地面的傾斜度也在一點點加大。

直到兩者的傾斜度,變成了60度角時,金翅大鵬號才停止了飛行姿勢調整,維持着這個方向和角度,向外太空飛過去。

全力爆發的金翅大鵬號,速度達到780公里每小時,迅速逼近海拔50公里處的平流層頂部。

由傾斜飛行,獲得了藍星自轉角速度的加持,到了靠近48公里附近時,機長冷靜的吩咐道:

“開始分離。”

“收到。”

金翅大鵬號和背部的長11運載火箭分離,瞬間金翅大鵬的飛行角度迅速調整,變成向下減速。

而在動力慣性和自轉角速度加持下,運載火箭仍然高速向上衝,同時本身的火箭發動機也點火。

重量瞬間減少,動力猛然爆發,運載火箭斜着向卡門線衝去,54秒後,運載火箭速度達到7.6公里每秒,加上藍星自轉角速度的0.4公里每秒,成功突破第一宇宙速度。

這個幾百噸重的大傢伙,此時已經衝過卡門線,進入了近地軌道區域。

運載火箭的主發動機隨即緩緩關閉,輔助發動機啓動,開始調整飛行姿勢,向450公里軌道上的天宮空間站飛行過去。

此時的軌道飛船上,仍然還剩下超過75%的燃料,其實這些燃料是存在餘地的,如果真的全力推進,加上藍星的引力彈弓,去火星都綽綽有餘。

只是國內暫時沒有必要搶先登陸火星,因爲“熒惑真菌”的樣品在自己這邊,諾亞會去火星是爲了熒惑真菌。

按照估計,他們的火星飛船很難一次成功,可以在2018年之前,從火星地表獲得熒惑真菌,併成功返回藍星同步軌道,這還是一切順利的前提下。

但航天任務中,往往伴隨着非常多意外,加上NASA被諾亞會下了死命令,火星飛船都是急匆匆上馬的,航天器一急就容易出問題。

國內當前的戰略,是搶先在月球佔據有利位置,最好可以建立月球工廠,提煉出一部分有用的航天器補給。

不過當前的太空礦物提煉技術,仍然存在很多侷限性,在藍星內部的那一套技術,在外太空和月球上,存在明顯的水土不服。

視線回到軌道飛船上。

地面指揮中心利用的電磁波通信和激光通信,組成的雙重通信系統,確保了飛船的平穩控制。

不僅僅是雙重通信系統,每一個系統都有三套相同的備份設備,這是人類航天器的通用做法,即著名的三倍冗餘系統。

就算是技術過硬,航天科工和雄鷹航天都沒有放棄三倍冗餘的設計理念,特別是這種重要的載人登月任務上,省錢也要分任務和情況。

當軌道飛船環繞飛行到350公里軌道附近時。

天宮空間站內,上個月就來到在這裡的5名宇航員,和原來駐守的4名宇航員,也開始忙碌起來。

他們利用激光雷達和紅外雷達,加上軌道上的北斗衛星系統,監控着軌道飛船的具體位置,配合地面控制飛船。

時間一晃眼,就過去了十幾個小時。

飛船終於最後一次軌道矯正後,成功進入了453公里近地軌道,與天宮空間站處於同一軌道上。

隨着兩者越來越接近,天宮空間站成爲了飛船的主控方。

負責主要控制任務的三名宇航員,聚精會神的盯着各項數據。

“自動矯正系統啓動。”

“準備手動干預。”

“對接開始。”

飛船速度和空間站同步後,雙方的對接艙緩緩靠近對方,如果不能一次對接成功,那飛船必須及時和空間站分開,進行二次對接調整。

不過在雙方的激光雷達測距下,加上又是近距離控制,沒有地面的通信延遲,對接非常順利,雙方的對接艙穩穩地嵌合在一起。

天宮空間站內。

站長李高軒略帶一絲激動的聲音,在衆人耳中響起:

“對接成功,第一階段任務圓滿完成。”

地面指揮中心也在幾秒後,收到對接成功的消息,黃修遠笑着鼓掌起來:

“祝賀你們,取得這來之不易的成功。”

王院士笑着回道:“同喜同喜。”

現場衆人都激動不已。

國內各個配合的雷達站、航天基地,也先後收到了成功對接的消息,所有人都爲這個消息感到高興和自豪。

興奮過後,所有人又開始恢復正常工作,爲接下來前往月球做最後的準備。

此時天宮空間站內。

站長李高軒向負責駕駛月球飛船的三名宇航員敬禮,然後語重心長的祝福道:

“理明、張鋒、亞東,祝願你們順利抵達月球,一定要安全回來。”

小隊長楊理明點了點頭,敬禮回道:“保證完成任務,出發。”

合上宇航服的頭盔,三人漂着向對接艙游過去。

站長李高軒則指揮着其他人,打開了對接艙的氣密閘門,讓三名宇航員進入月球飛船內部。

楊理明帶着張鋒、葉亞東進入月球飛船後,便直接來到駕駛艙。

他們之前在地面,已經在一比一的模擬機中,訓練操作了大半年,對這些操作系統熟悉得很。

“啓動模擬試運行系統。”

“好的。”

通過模擬試運行系統,可以判斷飛船內部的設備,是否可以正常運行。

葉亞東測試了二十多分鐘,發現一切數據都在正常範圍內,便彙報道:“報告,飛船一切正常。”

“二次檢查。”

“收到。”

這種看似繁複又沒有必要的工作,恰恰是航天器必不可少的檢查。

在航天領域中,爲了確保安全,沒有三四遍的重複檢查,都不能太放心,很多意外,往往就是疏忽大意造成的。

當第三次檢查完成後,楊理明才下指令:

“準備和天宮空間站分離。”

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二百四十五章 羨慕嫉妒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
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二百四十五章 羨慕嫉妒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