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

聯邦在太陽系的探索和開拓,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而另一邊,藍星上的各種科研項目,也在持續發展着,技術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

大連,這個全球礦物貿易的核心。

在聯邦取得全球霸主地位後,這裡變得更加繁榮起來,目前全球超過92.3%的礦物貿易,都需要通過大連交易所。

而大連近些年來的發展,不僅僅依託大連交易所,還有另外兩個產業,一個是造船廠,另一個是地效運輸機。

同時大連連通威海的跨海大橋,也在19年年底完成了全線貫通,這是一條超級跨海大橋,擁有鐵路和公路。

另外大連還建立了三個海上浮島,作爲城區的衛星城。

在渤海那一側的衛星城,叫大連渤海新城,佔地面積有52平方公里左右。

這是一個以科研爲主的城市,上面有大量的研究所和高校。

其中人工合成食物研究院屬下的9527研究所,即大連人造澱粉研究所,就位於該城市中。

此時該研究所中。

正在進行着一項實驗,十幾名研究員穿着防護服,看着合成設備在持續運行着。

這是一臺可以模擬玉米粉、小麥粉、土豆粉、紅薯粉等麪粉的設備,該設備採用碳粉和水作爲原材料,另外還有微量元素、微量成分的添加系統。

目前其他研究所,已經實現了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的人工合成技術。

也就是說,現在可以通過人工調配,合成的人造食品,和自然生長的食物是一模一樣。

或許唯一的差別,就是人造食品沒有“自然基因”,只是一團簡單的蛋白質、脂肪、多糖、維生素和礦物質混合物,本身並不存在基因序列。

如果要達到有基因序列,其實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成本太高了,還會導致生產效率下降。

因此沒有那個必要,畢竟人類吃食物,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也是要進行消化分解的,沒有必要百分百模仿。

更何況,現在的人工合成食物中,主打是小麥粉、大米、玉米和土豆,然後就是人工合成肉類。

至於蔬菜水果和蘑菇之類,這些搞人工合成並不理想,倒不是做不出來,而是效率不行。

如果成本低了,合成出來的蔬菜水果又和自然生產的存在明顯差別;如果要百分百模仿自然生產的蔬菜水果,成本又是自然生產的5~13倍左右。

特別是蘑菇之類的食用菌,人工合成更加不划算。

因此現階段的人工合成食物技術,主要集中在主糧和肉類上面,蔬菜水果和食用菌,則採用自然種植的方式生產。

其實主糧和肉類,也是最佔資源的食物種類;蔬菜水果和食用菌,在農業生產中的佔比,相對比較低一些。

聯邦在太空發展戰略上,就是傾向於採用人工合成的主糧和肉類,然後配合自然生產的蔬菜水果和食用菌。

這個研究所正在進行得實驗,就是在做設備的小型化,將整套生產設備的重量,壓縮到一個適合的程度。

因爲這套設備要應用到太空領域中,在某些特殊的環境下,就需要做到設備的小型化。

假設要安裝在宇宙飛船上,那宇宙飛船的整體有效載荷,就決定了設備的重量上限。

就以當前最常使用的祝融級飛船來說,該飛船的有效載荷在3000~6000噸左右。

шшш_ тTkan_ C〇

如果要在祝融級上使用,那設備的整體重量,最好控制在300噸以下。

而這個研究所正在測試的設備,總重量就被控制在127噸左右,加上各種添加劑和耗材,大概在286噸左右。

不過作爲主要原材料的碳粉和水,並沒有被列入總重量之中。

一方面是考慮到這兩種原材料,需要大量消耗;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這兩種原材料,在很多星球上的丰度相對比較高,可以實現就地採集。

這臺設備現階段仍然超大。

按照航天部最新的規劃,新一代宇宙飛船“共工級”,滿載將達到史無前例的8.6萬噸。

共工級宇宙飛船,不僅僅可以飛行,上面還有一套旋轉擬重力系統,在共工級的中間,就是一個巨大的“摩天輪”。

在旋轉輪艙內,可以模擬藍星的重力強度,讓宇航員可以長期在飛船上工作生活。

之所以設計共工級宇宙飛船,自然是當前的太陽系內開拓工作中,出現了一個新的瓶頸。

藍星與金星、火星之間的航行,差不多是當前的極限了,每一次來回的單程,都需要3~18個月。

如果是前往更加遙遠的木星、土星和太陽系外層區域,那需要的時間會更加長久。

而哪怕是採用冬眠艙,現階段冬眠艙的單次最長冬眠時間,大概是53個月。

一般在冬眠人員甦醒後,在半年內最好不要再次進行冬眠,除非是冬眠了一兩個月甦醒,這才允許在一個月後,可以進行二次冬眠。

顯然前往木星和更加遙遠的區域,需要的時間,超過了冬眠艙的使用極限。

在現階段飛船飛行速度,沒有辦法提升到很高的前提下,就必須考慮宇航員在途中的身體健康。

共工級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被設計出來的超遠程宇宙飛船,按照設計的要求,需要保證宇航員可以在上面,長期生活15年左右。

這個要求非常高,除了人工擬重力,還需要大量的食物和水,以及各種生活物資。

由於時間太長,肯定不適合全部採用冷凍食品之類,可以實現內部小循環的系統,纔是共工級需要的技術。

這要求食物合成設備,必須足夠小,最好能縮小到十幾噸左右,每一次生產量也不需要太多,能量利用效率足夠高即可。

畢竟共工級宇宙飛船的最大乘客數量,僅僅只有20人罷了。

因此爲他們準備的生產設備,必須滿足幾個要求,包括小型化、高熱效率、生產種類要全面、使用壽命要足夠長。

不僅僅要有面粉合成功能,還要有肉類合成功能,維生素、脂肪、蛋白質等次級原材料的生產能力。

同時還有小型的蔬菜水果種植模塊、食用菌培育模塊。

爲了安全起見,所有的設備,都需要採用三倍冗沉設計,而且共工級不可能單獨行動,至少需要三艘飛船組隊。

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爲了安全。

萬一哪艘飛船出問題了,剩下的飛船還可以作爲應急備用。

這是聯邦未來進軍太陽系外層,必不可少的準備,共工級宇宙飛船就是一種次世代飛船。

執行任務的宇航員,可能大半輩子都要生活在飛船上,成爲星空中,最孤獨的遊子。

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四百七十九章 有效貨幣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與專利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十一章 收購工廠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養成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五十五章 雲檢上線(加更)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
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四百七十九章 有效貨幣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與專利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十一章 收購工廠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養成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五十五章 雲檢上線(加更)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