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

金星第三個浮空城市——方丈島市,正式立項建設。

之所以選擇立項建設,主要是因爲藍星的建木天梯完成了,未來從藍星向金星輸送的物資,數量將提升一個量級。

同時,蓬萊島市和瀛洲島市的工業產能,也正在與日俱增之中,每天生產的原材料,足以組裝出6~12平方公里的浮空城市。

而金星的表面積,大概是4.6億平方公里,只比藍星的5.1億平方公里少5000萬平方公里。

如果按照浮空模塊的生產速度,大概需要7666萬天的時間,纔可以用浮空模塊覆蓋整個金星表面。

但是這個計算數據,僅僅是以當前的生產速度計算的,隨着時間推移,金星本地的工業生產力會與日俱增,到時候這個時間將越來越短。

雖然看起來非常瘋狂。

實際上,聯邦也不會全面覆蓋金星,至少不是用浮空城市覆蓋,而是計劃採用穹頂系統,覆蓋金星表面。

而方丈島的佈置位置,就在金星的北極圈內,一方面建設方丈島浮空城市,一方面在浮空城市下方,開始嘗試建設穹頂系統。

金星的北極圈,和南極圈有些不一樣。

根據探測數據顯示,金星南極圈以低地爲主,周圍的高地面積不大。

而金星的北極圈,則剛好相反,北極點附近是一個半封閉的盆地,周圍則環繞着密集的高地,金星的主要高原和最高峰,就在北極附近。

方丈島浮空城市,就懸浮在北極盆地的上空,而計劃建設的穹頂系統,將覆蓋整個北極盆地。

建造北極盆地的穹頂系統,主要由支柱和保護層組成,穹頂系統的海拔高度爲4公里。

周圍剛好有一大圈高地,可以作爲穹頂系統的外層連接在一起。

按照要求,爲了保證足夠支撐力了,支柱的形狀,採用金字塔式的地基這一部分需要根據地形設計,通常金字塔地基,需要將高度建設到海拔3000米左右。

剩下的1000米距離,則是直柱型的立柱,這些立柱的半徑爲50米,材料爲一體化的碳硅納米材料。

而穹頂的保護層,除了骨架之外,還有高強度的硅烯複合薄膜。

如此浩大的工程,對於資源的消耗也是無比龐大的,根據航天部和工程部的估算方案。

如果要完全覆蓋金星地表的低地部分,需要消耗金星大氣層中80~90%的二氧化碳,以及厚度137米、面積60萬平方公里的硅酸鹽和鋁材。

這個消耗,就是目前藍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的幾百倍。

而60萬平方公里的137米厚度,就相當於將整個馬達加斯加島,平均挖掘了137米。

好在金星不需要考慮生態保護,不然這種開採方式,主要毀滅當地的生態系統。

這還是現在的材料技術,足以用比較少的材料,實現如此龐大的建築羣。

如果是鋼筋混凝土作爲主要材料,那估計消耗需要提升3~5倍,而且高度必須下調到1500米。

這樣瘋狂的計劃,聯邦自然不是好大喜功,而是爲了真正的改造金星,讓金星變成真正的第二藍星。

如果未來可以重新激活金星的地核,讓其恢復高自轉和強磁場,再通過運輸小行星,補充其質量,將金星的總質量調整到和藍星相差無幾,就可以獲得一顆重力和藍星差不多星球。

這也是比旋轉式太空城市,更加隱蔽的方案。

畢竟大型的太空城市,雖然可以通過僞裝技術,減少被外星文明觀測到的可能性,但也僅僅是減少。

因爲有問題,是很難解決的,那就是凌日現象,就是不發光的天體,經過發光天體附近時,會出現遮掩現象。

一旦太空城市太過於龐大,就很容易出現遮掩痕跡,導致被外星文明觀測到。

而如果改造天然星球,那這個風險就會下降非常多,畢竟金星本身就是存在的,很難確定上面是否存在生物和文明。

要減少被外星文明觀測到,只需要遵循一個原則即可,那就是不要採用明顯的人造巨構。

就算是要製造巨構,要麼採用天然星球作爲掩體,要麼將巨構設計成爲防天然星球的形態。

而金星的改造計劃,就是利用金星作爲天然掩體,進行的深度改造項目。

方丈島的建設工作,基本和北極盆地建設工作是同步啓動的。

而爲了加速,藍星將提升配套的零配件供應量,利用建木天梯,擴大兩個星球之間的運輸量。

同樣,月球專區也在擴大生產規模。

與此同時,月球的哥白尼環形山內,另一個宏大的工程也開始建設,這個工程並不是質量投射器。

月球的質量投射器,在2020年就開始了,位置就在雲海東北區域,距離哥白尼環形山不遠。

而這一次在哥白尼環形山的項目,是月球旋轉都市——月都。

聯邦計劃在哥白尼環形山內,建設一個高度4公里,半徑12公里的巨大飛船。

沒有錯,這是一艘飛船。

但這艘名爲月都的飛船,僅僅是該項目的第一期工程,它的樣子也不像傳統的飛船,而是像一個巨大的摩天輪。

在建設完成後,飛船會飛離月球表面,然後懸浮在拉格朗日點L1上,即藍星與月球的引力中點上。

然後展開僞裝層,開始進行旋轉,通過離心力模擬藍星重力。

實際上,這僅僅是第一期工程,根據設計人員的設計方案,完全體的月都,將是一箇中心長度50公里,旋轉半徑60公里的龐然大物。

到時候在最外層,就可以形成模擬藍星環境的重力。

這個項目是一個實驗項目,用於測試旋轉式太空城市的可行性,同時也是爲了驗證僞裝技術。

畢竟可以模擬藍星重力的太空城市,目前就旋轉式方案比較靠譜,雖然顧忌外星文明的觀測,但聯邦不會因噎廢食。

旋轉式太空城市,肯定是未來的人類開拓太陽系的核心,畢竟金星這種類似於藍星的天然星球,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且太空巨構,也不能一刀切。

因爲凌日現象,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越靠近恆星,形成的遮掩暗斑就越明顯。

以太陽系爲例子,如果一個天文望遠鏡在比鄰系內,觀測太陽系的情況。

那對方看到水星、金星和藍星的凌日暗斑,會相對明顯,反而木星、土星之類的巨大氣態行星,因爲遠離太陽的原因,會顯得並不明顯。

也就是說,太空巨構可以適量發展,佈置在小行星帶,以及更加外層的木星、土星、海王星上。

至於金星和水星附近的軌道,最好不要佈置大型的太空巨構,只能採用改造天然星球的方案。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與淚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化(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二百零六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三百二十九章 貔貅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與淚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化(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六百二十九章 選擇第二百零六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三百二十九章 貔貅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