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

火星微生物在遠古時代,就曾經搭乘撞擊出來的碎片,造訪過藍星,並在藍星生態圈中,留下自己的基因片段。

這是聯邦學界早已弄清楚的事實,其中人類的基因序列中,同樣有火星微生物的基因片段。

這些基因片段,就是人類祖先感染火星微生物後,身體產生抗體,留下來的基因證據。

之前的實驗中,李明宇修改了熒惑真菌的一部分基因,然後添加了基因激活藥劑。

小白鼠注射了混合溶液後,其身體在抵抗熒惑真菌的過程中,在基因激活藥劑的幫助下,迅速激活了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基因片段。

爲什麼這些遠古時代的基因片段,可以抵抗熒惑真菌?

之前不是說,沒有在藍星生物中發現熒惑真菌,入侵過的跡象?

這其實又關係到另一個概念,那就是生命起源的起點,無論是藍星或者火星,它們生態圈中的生命起源,極有可能是簡單有機物——複雜有機物——病毒——細菌——真菌——多細胞生物,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如果火星是一個孤立的生態圈,那它一開始進化出來的生物,極有可能是病毒,然後是細菌和真菌。

考慮到病毒,在一般情況下,無法獨立生活,火星的生態圈中,病毒肯定是依附於細菌真菌的。

熒惑真菌在火星的分佈範圍非常廣闊,目前四個有生物檢查設備的探測器中,都發現了熒惑真菌的存在。

如此一來,就說明熒惑真菌肯定會和其他火星病毒有接觸,甚至它們的起源,都是可能是同一個病毒。

由於目前的探測數據中,暫時沒有在火星上,發現複雜的多細胞生物。

這說明火星的微生物,可能還沒有完成高度的差異分化,彼此之間還保留着一部分共同的起源基因片段。

李明宇正是利用了這一個情況,激活了起源基因,和一部分附屬的基因片段。

加上熒惑真菌的入侵,促使小白鼠的基因,被迫啓動抵抗,讓隱藏在小白鼠基因序列中的火星起源基因,開始保護本身。

當然,這種激活的風險非常大,就算是僥倖活下來,身體畸形、壽命縮短、神志不清,都是普遍的狀況。

從三個實驗室,得出來的實驗結果,李明宇等人就發現這種基因激活手段,會給機體帶來巨大的副作用。

如果黃修遠看到這份實驗報告,估計就不會感到意外。

因爲未來熒惑真菌在藍星生態圈大爆發的時候,很多人就是因爲隱性的起源基因被激活,雖然勉強活了下來,卻帶來難以恢復的副作用。

而李明宇團隊在這一次實驗中,還是改造了熒惑真菌,削弱了感染力和突變速度,才讓30只小白鼠,成功活下了22只。

如果是原始的熒惑真菌,致死率高達60~70%,變異率更是達到99.9%以上。

放下手上的筆,李明宇露出一絲微笑:“雖然不能通過直接激活起源基因,讓人類獲得抵抗熒惑真菌的抗性,但這一次的實驗,證明了我的一部分猜測。”

“頭,你的想法是過渡體那邊吧?”範森若有所思的問道。

李明宇點了點頭:“是的,火星微生物的起源基因,存在於人類基因序列之中,雖然我們不能直接在人類身上激活,卻可以在過渡體中激活,增強過渡體和熒惑真菌的突變控制。”

“這確實有可能。”

“過渡體現在遇到的難題之一,就是因爲人類基因太過於脆弱,很難和熒惑真菌對抗。”

衆人討論的內容,就是當前熒惑真菌與過渡體本身的平衡問題。

雖然已經有了設計初稿,但是兩者之間的差距,仍然讓各個研究所頭疼不已。

如果無法提升人類基因本身的抗性,一味地削弱熒惑真菌的感染性和變異速度,可能會得不償失。

畢竟過渡體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爲了應對未來可能頻繁出現的外星微生物。

對於外星微生物的危險評估,聯邦從來沒有小看過,而是儘可能往高評估,以高危險性來制定各種應對方案。

寧可用牛刀殺雞,也不能用匕首捅大象。

畢竟高標準下,制定的應對方案,有很大的緩衝餘地,如果以藍星生態圈作爲參照物,來制定應對方案。

到時候萬一出現超規格的生物,可能會瞬間擊穿聯邦的防禦體系,出現這種情況,那損失絕對是難以想象的,甚至人類可能直接滅亡。

因此現在研發過渡體的各個研究所,一邊在思考當前技術可以實現的部分,一邊向更高要求的方向挺進。

在削弱熒惑真菌,將其壓制到和過渡體平衡;或者提升過渡體的基因抗性。

這兩個選擇上,李明宇是傾向於後者的,他希望人類的基因,可以發展到硬抗外星微生物的程度,而不是靠外力削弱外星微生物,實現半桶水的對抗。

開了內部會議後,李明宇又迅速安排下一個實驗,這一次的實驗目的,是尋找高效激活起源基因的方案。

最好是可以實現隱性基因的開啓和關閉,不過他知道這樣的要求,短時間內是無法達到的。

畢竟激活隱性基因,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就別提精確可控的開啓關閉隱性基因了。

對於這個實驗,李明宇並沒有閉門造車,他充分發揮聯邦人多勢衆的優勢,一邊自己做實驗,一邊和其他研究所交流合作。

特別是人類基因研究所那邊,他希望對方可以弄明白,人類基因序列中的隱性基因,究竟有什麼功能,又如何控制和改造。

基因是一個神秘,又非常關鍵的東西。

黃修遠推動過渡體技術的研發,就是爲了進化,讓人類成爲基因的主人,而不是被侷限於“生態圈”的自然選擇和生物本能之中。

別看現在人類的文明非常發達,但人類仍然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基因,甚至還弄不明白,很多基因的具體功能。

這樣的文明,就算是進入外太空,開拓了月球火星,也無法稱爲真正的宇宙文明。

宇宙文明的文明主體種族,在黃修遠設定的概念中,必須完全掌握自己的基因,這是一個必要的硬性條件。

假如人類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基因,那人類現在的太空移民戰略,基本就暢通無阻了。

因爲完全掌控自己的基因,就代表人類可以減少對外部環境的依賴,無視月球、火星的重力強度問題。

在月球,可以讓身體變成適應月球的狀態;回到藍星,又可以迅速變回來。

這樣一來,就不需要擔心引力異常,會威脅到人類的繁衍生息。

只是要完全掌控自己的基因,這並不是一條容易完成的技術路線。

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六百七十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光年之外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二百五十二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零二章 進化(四)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六百七十章 羨慕嫉妒恨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
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六百七十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光年之外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二百五十二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零二章 進化(四)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六百七十章 羨慕嫉妒恨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