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

潛艇小隊在墨西哥灣內的海底徘徊了一個多星期,將幾十套順風耳聲吶潛航器,秘密佈置在該海灣內部。

其中最近的潛航器,甚至不足海岸線30公里。

隨着墨西哥灣被納入順風耳系統的監控範圍,則意味着米國南部沿海,向北延伸2000公里左右,都處於順風耳系統的監控範圍內。

果然在各個潛航器佈置完成後,秦瓊號通過浮標和星盤衛星通信系統連接,將大量的聲吶數據,傳輸給南太平洋的超算中心。

當潛艇小隊離開墨西哥灣,進入更加複雜的加勒比海後,宋耀民就收到了陸續更新的數據。

他看着三維立體地形模型上,正在一點點填充起來的米國南部沿海區域,甚至看到了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那個隱藏的地下腦波實驗室。

判斷一個地下空間,是否是人造的,以及其內部的用途,這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門大學科——聲紋分析學。

要判斷是否爲人造地下空間,主要通過空間內的空間形狀、是否有大量液體、有沒有複雜的局部聲源之類。

顯然奧斯汀郊區的地下空間,就符合內部空間整齊劃一,沒有大量液體,有複雜聲音源,這是人造地下空間的特徵之一,而且是人員密集的地下空間。

而相類似的地下空間,在整個南部地區,發現了不下於幾百處,除了一部分是地鐵,和有確定名稱、用途的基地,剩下的都是沒有公開的。

顯然這些地下空間,都是諾亞會隱藏起來的力量。

宋耀民這邊,僅僅是收到三維立體地形模型的數據更新,但是南太平洋的數據中心內,卻是另一番情況。

此時的所羅門羣島中,就建立一個超大型的數據中心,用途就是分析順風耳系統在全球各地獲得的聲吶數據。

該數據中心配備了5臺40萬兆浮點運算力的超算,相關的研究員和工作人員多達兩千多人。

基地內。

將數據分析工作,按照各區域劃分爲一個個工作室。

負責墨西哥灣周邊地區的工作室,就掛牌墨西哥灣工作室。

由於該工作室負責的區域,很大一部分是諾亞會的核心區,因此該工作室的人手非常多,達到八十多人。

分析員樂知程在聲紋分析系統的輔助下,一點點摳着細節,然後反覆驗證其中的情況。

他隔壁的女同事小云,則是負責地下人聲復原工作的,突然小云眉頭一皺,她發現奧斯汀郊區的那個地下基地內,有大量重複的高頻人聲。

在鍵盤上輸入幾個指令,系統迅速對該區域的人聲聲紋進行分門別類。

[疑似單詞:混蛋,西班牙語,共收錄到385次……]

[疑似單詞:混蛋,英語,共收錄到243次……]

[疑似單詞:上帝,西班牙語,共收錄到204次……]

[疑似單詞:魔鬼,西班牙語,共收錄到511次……]

她又根據單詞、時間、頻率,很快組合出一些斷斷續續的語句,小云的專業就是西班牙語和英語,來這裡工作後,又學習了一下聲紋分析學的知識。

通過這些斷斷續續的語句,她很快就拼湊出很多信息。

她在分析報告上,寫下了一行行分析結果:該地下空間內,存在大約300~500說西班牙語的拉丁裔,疑似人體實驗基地。

而樂知程也通過一些數據,發現了該基地內,大量使用超聲波類型的醫療設備。

不過由於距離奧斯汀最近的順風耳聲吶器,也達到了472公里,聲波存在大量的缺失和失真,如果要獲得該區域,最真實的情況,那必須近距離靠近,最好可以進入5~10公里內。

在5~10公里內,使用順風耳聲吶器,由於地下空間內有聲音放大的特點,甚至可以聽清楚內部的正常對話。

只是要潛入奧斯汀附近,還要帶着順風耳聲吶器,顯然難度不是一般大,特別是諾亞會近年來,對於華人華裔的提防越發嚴密。

不過對於這件事,樂知程和小云並沒有去想太多,這種事情就交給情報部門去頭疼,他們只需要分析好聲紋數據即可。

目前,北美的西海岸、南海岸周邊,都被順風耳聲吶系統嚴密監控着,基本一舉一動,都逃不出情報部門的手掌心。

剛剛從達爾文總部過來所羅門羣島的楚軒,看完了北美的地下基地探測數據,他站在那三維立體地圖前,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三維立體地圖中,模擬了北美西海岸和南海岸的很多詳細情況。

一旁的基地負責人張奮,並沒有出聲打擾,而是整理着一些資料。

突然楚軒目光停留在北美的地下水層中,他開口吩咐道:“張基地長,麻煩將北美洲的地下水層和地下暗河、溶洞都標註出來。”

張奮急忙吩咐工作人員,將地下水層、地下暗河、溶洞都用藍色標註出來。

當地下水層、地下暗河和溶洞被標註出來後,這簡直就是一個地下海洋,而且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地下海洋。

楚軒頓時眼前一亮:“如果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地下水層,那不就可以悄無聲息的靠近對方。”

對於這個設想,張奮卻提醒道:“可是,潛航器進入地下水層中,沒有辦法和外面通信,除非用人工駕駛。”

“無線電和超聲波都很難,但是這並不代表沒有其他方案,比如光纖。”

“光纖?”張奮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

如果採用光纖通信,確實可以無視地下的限制,而且由於在地下深處,地表很難發現光纖鋪設。

楚軒思考了一會,又和幾個相關的研究員討論了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從理論上來講,在地下水層中鋪設光纖線路,難度在於對地下水層的詳細狀況瞭解。

而剛好順風耳聲吶系統,獲得了龐大的北美地下水層數據,至少在海岸線,向內陸延伸1000公里左右,這一片區域的地下水層情況,是相對清晰和準確的。

加上潛航器也可以裝備主動聲吶,這給地下導航,帶來巨大的助力。

鋪設光纖的過程中,完全可以通過光纖連接潛航器,手動控制潛航器,一點點向內陸靠近。

在完成了技術的可行性驗證後,楚軒決定兵分兩路。

一路研究北美地下水層的詳細情況,找出合適的潛航路線。

另一路,則在澳洲的地下水層中,做一次地下水層的光纖鋪設實驗,作爲技術驗證。

作爲澳洲分部和根除者的負責人,楚軒可以調動的資源非常多,另外他還可以申請燧人系的支持。

很快在達爾文附近的海域,一次秘密的實驗,就開始進入籌備階段。

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身體問題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中積累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三十六章 六錐球氧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三百二十九章 貔貅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七十四章 期權激勵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九十章 脫鹽與檢田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
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身體問題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中積累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三十六章 六錐球氧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三百二十九章 貔貅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擇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五十八章 戰略轉型第六百一十五章 隱患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七十四章 期權激勵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九十章 脫鹽與檢田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