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 馬幫傳奇

馬幫是中國西南地區活躍的一種組織,以趕馬人爲組成單位,有大有小,也有約定俗成的幫規,江湖氣氛濃厚,由於治安和交通情況惡劣,過去馬幫和鏢局作爲西南地區兩大運輸支柱,存在了成百上千年。

但是這些年卻跟兄弟組織鏢局一樣,成爲了悲催的羣體。鏢局的沒落是因爲雲南剿匪的成功,而馬幫的沒落則是因爲交通的改善,在古老的組織,一旦失去了生存的根本就離覆亡不遠了。

在現代交通的衝擊下,大大小小的馬幫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應對措施,有的消極牴觸,固守傳統,跟鐵路拼價格,最後死的很慘。有的暴力抗衡,試圖阻礙鐵路運輸,拆除鐵軌等,最後也被繩之以法,作爲非法團伙被清掃。有的則索性落草爲寇,一羣過去吃江湖飯的漢子,鑽山如林,仗着熟悉地理,給政府造成了嚴重的干擾,不過最後也難逃被剿滅的危機。

但是窮極思變,也有一些馬幫緊隨潮流,順時而動,主動的融入新時代。馬幫不是沒有他們的優勢,常年奔走各地,對山川地理人情世故的瞭解是外人無法擁有的優勢。於是一些馬幫乾脆想着如何利用火車和鐵路了,他們依附在各個火車站,又僱傭一些挑夫,幫助火車站運輸物資,轉身編成了腳行,後來慢慢發展,也採購現代化設備,比如車輛等,生意做的倒也風生水起,慢慢發展壯大起來。

可是馬幫傳統的優勢卻沒用上,因此並不是所有馬幫人都甘心的。其中滇西,保山縣的一個馬幫組織就是這樣。老把頭面對着日益窘迫的市場環境,曾經試圖反抗過,試圖掙扎過,後來只能屈服了。把生意交給自己年輕力壯的兒子,金盆洗手不幹了。

他這個兒子倒是個有本事的。上過幾年學,接着就跟着老子走南闖北,喜好結實各地好漢見識不凡。接手了父親手裡只有幾十匹馬,百十號人的馬幫後,立刻順應潮流,在保山的火車站裡先立住了腳。但是這傢伙並不滿足於現狀,走南闖北的交際,讓他難以安於平淡,不甘於一輩子窩在縣城,靠着火車過活。

先是坐着火車遊遍了雲南各地。發現火車確實是一個好東西,跑的快,拉的多,所以更省錢,面對這樣的現代化怪物,兒子生不出對抗的勇氣。但是既然能利用火車站給人運轉貨物餬口,憑什麼不能利用火車繼續做馬幫的生意。在走了一圈之後,開始跟鐵路公司聯繫業務,仗着熟悉市場行情。倒賣起了物資。慢慢的倒也發家了。可是他依然不甘心,馬幫可不是商販。溝通東西,販賣南北,何等自由灑落。如今卻變得市儈狡詐,不是江湖人所取。

等聯省勢力不斷的擴張,兒子的生意也在不斷擴張,廣西的絲、糖。貴州的礦,四川的鹽都成了自己倒運的對象。可是依然感到不是那麼痛快。這幾年四川日趨穩定,龐大的人口基數。豐富的物產,讓四川跟雲南之間的貿易發展一天一個樣子。兒子專門跑去四川走了一遍,終於萌發了一個想法,還是搞運輸,搞馬幫時候的運輸,但是得依靠新的交通工具。

於是利用川滇之間道路艱難的情況,他開始在過去的馬幫道路上鋪墊,過去馬幫道上的各種客棧,大車店再次聯繫起來,建立新式的補給,利用三蹦子車結合傳統的馬幫運輸,並且幫助政府主動的擴展道路,慢慢的在雲南到四川這條道上建立了自己的統治力,建立了一條獨佔的交通系統。終於用上了馬幫的優勢,壟斷貿易。

發達後,兒子倒是義氣猶在,過去混不下去的江湖同道,來投奔那是來者不拒,都給口吃食,慢慢的馬幫不但生意做大了,組織也做大了。但是越來越大的組織,卻讓兒子心裡恐懼起來,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會允許超出政府控制的組織出現的,他怕政府會拿他的馬幫開刀。於是更加賣力氣的幫助政府拓展交通,出錢出力,跟川滇沿途各地政府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可是越是幫助政府,他發現生意做的越是容易起來,反而組織發展的更大了。

於是兒子又開始修路架橋,在家鄉大作善事,可越是這樣,內心的恐懼就越大。雖然政府一直沒有找他麻煩,反而是跟不少縣長,議員有了良好的關係。但是這不夠,不能跟最高層建立關係,心中的不安就不能消除。

兒子是一個善於把握機會的人,這不能解釋,不管是從他的教育背景,還是成長背景都不能解釋。如果說長期的走南闖北給了他開闊的眼界,那麼爲什麼其他馬幫沒有這個眼界,在面對危機的時候,選擇暴力對抗呢。所以有的時候還是要將天份的,兒子天生就有這樣的天份。所以當戰爭在醞釀,外界紛紛猜測的時候,兒子已經做好了一旦聯省加入北伐的情況下,馬幫該如何自處。

兒子想的到,一旦打起仗來,那麼各種物資都要漲價,此時囤積貨物是個不錯的發財手段。但是兒子沒有幹,他明白一旦這樣的話,自己會死的很慘。本來已經樹大招風,時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他,不願意趟這趟渾水。那麼利用自己的優勢發財呢,運輸貨物?戰爭一起道路斷絕,纔會物價高漲,那時候運輸業自然是凋零的。但是另一種運輸卻是會急速加快的,那就是軍事運輸。讓自己的馬幫加入軍事運輸?這想法太過震撼,所有的人都反對,父親,老長輩,大小股東。

但是兒子有他的主見,堅持己見,並且行動了起來,控制貴州馬源讓政府不得不有求於他,並且以此優勢讓政府妥協,答應讓他的馬幫參與軍資運輸。

但是談判一直不順,爲此兒子待在蒙自,活動了許久,就是不見成效。終於等到了趙澤勇到來,才傳來了好消息,軍方答應了,但是趙澤勇要見他一面。

兒子一驚,隨即狂喜了,他的機會來了。

第62節 女權陣地第53節 身兼兩職第24節 反帝運動第94節 商議第28節 去做特使第73節 襲營第138節 達索第116節 並非衝動第56節 鐵路超預算第42節 唐繼堯的迷夢第97節 崇陽出馬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153節 轟炸第107節 森林產業第2節 衝突第127節 抗英準備第4節 過牆梯第32節 桂林師第164節 意大利跳出來了第155節 大胃口第69節 農會在川第73節 襲營第98節 龍頭計劃第30節 主持海軍(1)第69節 農會在川第59節 紡織業先行第21節 防彈衣加火箭彈第63節 把精英教育進行到底第17節 蒙自道尹第8節 平川第12節 哈雷崛起第64節 姐姐美嗎第82節 湖南伢子第4節 種子公司第59節 紡織業先行第33節 僵持第192節 我們不能投降兩次次第19節 錢臣謀局第36節 一份探勘報告第91節 演習第84節 這不是賭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216節 火箭炮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38節 張澈第161節 近衛狙擊手第49節 省長很忙第68節 很多個‘中’字公司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81節 北伐路線第2節 民國蒙自第50節 凱恩斯信徒第72節 我愛中國第7節 給我也來一套第223節 各方態度第39節 海盜?海軍?第26節 辦報第225節 偷襲日本(2)第5節 青黴素第63節 女人問題第159節 總攻準備第20節 遇刺第13節 錢臣第3節 事情鬧大了第87節 意氣風發的蔣價石第117節 追殺英國軍艦第9節 藥廠保安隊第192節 我們不能投降兩次次第34節 唐繼堯下野第8節 青黴素建廠第198節 大力支持第34節 聯合艦隊第33節 僵持第170節 無恥的英國第160節 巴雷特第6節 連青黴素廠也要建?第56節 休假也不能閒着第72節 回滇目的第60節 王鴻圖的計劃第65節 尼龍出馬第42節 唐繼堯的迷夢第63節 女人問題第5節 入川請願第67節 中糖公司第86節 心理學家第67節 隆中對第85節 危機翛至第8節 平川第44節 雙料諾獎的麻煩第92節 廉價承攬合同第152節 力圖全殲第49節 第二次粵桂戰爭第19節 洋人求見第80節 海軍班底第33節 首戰第47節 聲望號慘案第55節 我們都是混蛋第231節 絕境第111節 西線突進
第62節 女權陣地第53節 身兼兩職第24節 反帝運動第94節 商議第28節 去做特使第73節 襲營第138節 達索第116節 並非衝動第56節 鐵路超預算第42節 唐繼堯的迷夢第97節 崇陽出馬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153節 轟炸第107節 森林產業第2節 衝突第127節 抗英準備第4節 過牆梯第32節 桂林師第164節 意大利跳出來了第155節 大胃口第69節 農會在川第73節 襲營第98節 龍頭計劃第30節 主持海軍(1)第69節 農會在川第59節 紡織業先行第21節 防彈衣加火箭彈第63節 把精英教育進行到底第17節 蒙自道尹第8節 平川第12節 哈雷崛起第64節 姐姐美嗎第82節 湖南伢子第4節 種子公司第59節 紡織業先行第33節 僵持第192節 我們不能投降兩次次第19節 錢臣謀局第36節 一份探勘報告第91節 演習第84節 這不是賭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216節 火箭炮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38節 張澈第161節 近衛狙擊手第49節 省長很忙第68節 很多個‘中’字公司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81節 北伐路線第2節 民國蒙自第50節 凱恩斯信徒第72節 我愛中國第7節 給我也來一套第223節 各方態度第39節 海盜?海軍?第26節 辦報第225節 偷襲日本(2)第5節 青黴素第63節 女人問題第159節 總攻準備第20節 遇刺第13節 錢臣第3節 事情鬧大了第87節 意氣風發的蔣價石第117節 追殺英國軍艦第9節 藥廠保安隊第192節 我們不能投降兩次次第34節 唐繼堯下野第8節 青黴素建廠第198節 大力支持第34節 聯合艦隊第33節 僵持第170節 無恥的英國第160節 巴雷特第6節 連青黴素廠也要建?第56節 休假也不能閒着第72節 回滇目的第60節 王鴻圖的計劃第65節 尼龍出馬第42節 唐繼堯的迷夢第63節 女人問題第5節 入川請願第67節 中糖公司第86節 心理學家第67節 隆中對第85節 危機翛至第8節 平川第44節 雙料諾獎的麻煩第92節 廉價承攬合同第152節 力圖全殲第49節 第二次粵桂戰爭第19節 洋人求見第80節 海軍班底第33節 首戰第47節 聲望號慘案第55節 我們都是混蛋第231節 絕境第111節 西線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