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身兼兩職

“經緯啊,你在美國學習了四年,可不是爲了回來當工人的。工廠你就不用去了,你該想想辦法促進整個工業纔是正途啊。以你的學識,該站在更高的視界上來衡量工業問題的,而不是鑽工廠去生產。”

趙澤勇苦口婆心,已經勸過這傢伙四五次了。

可是陶經緯顯然不認同:“省長,我真的不適合在政府中工作,我會憋死的。我喜歡工廠,您讓我去吧,我保證會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師的。”

“工程師,工程師,工程師有什麼好當的。咱們不缺工程師,就算沒有,不能僱德國人給咱打工嗎,可是咱這裡有多少是上過美國大學的海歸啊。”

趙澤勇頗爲氣憤。老實說,對知識的尊重上,趙澤勇是抱着一種幾乎朝拜的感情的。趙澤勇自己沒能上過大學,引以爲憾,出於某種情結,他對於大學生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而陶經緯這批從美國大學畢業的海歸,趙澤勇就更是珍視了,說當成寶完全不誇張。

“可是省長,我對政府實在是,哎,你知道的。”

陶經緯皺着眉頭道。

雲南省的政府確實不太像話,這點趙澤勇也是知道的,天下烏鴉一般黑,哪裡不是這樣呢,趙澤勇對此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本來寄希望於那批從美國畢業的學生可以帶來一股清流,可是把他們送進政府僅僅一年,就見一個個膀大腰圓脂滿腸肥的,你就知道結果不理想了。只有陶經緯算是個奇葩,他家裡不缺錢,是蒙自的大地主,對金錢的渴望或許不及那些同學,雖然不能說出淤泥而不染,但是卻做到了獨善其身。

所以陶經緯時刻想着是離開政府,尤其是看到了趙澤勇買來的那些機器,建的那些工廠,頓時讓他想起了在美國那段時光,在美國工廠實習的那段歲月,還有當年的激情,於是打死就想去工廠。

“那你想去那間工廠呢?”

趙澤勇苦笑道。

“摩托廠就不錯。”

陶經緯說道,神色中露出一股特殊的光芒,彷彿在回想什麼美麗的事物。

“摩托廠?”趙澤勇疑問道:“爲什麼是摩托廠,那個廠子可不缺技術人員啊。”

摩托廠由於是從現代拉來的一整套設備,儘管不是自動化的,但是生產線是成熟和固定的,尤其是各種零部件的生產基本上都是一次衝壓,對於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不是很高。

“我是學習鍛造的,也就是俗話說的打鐵。”

陶經緯解釋道,爲了讓趙澤勇聽懂,還特別解釋成打鐵。

趙澤勇點點頭嘆道:“既然你選擇了那裡,我也就隨你。不過你的公職也不能丟,反正摩托廠生產已經進入正軌了,不需要你這樣的高材生,你就身兼兩職吧。”

陶經緯哪裡有不答應的,只要能去工廠就夠了。自從見到摩托廠那些設備,尤其是那些鍛壓衝壓設備後,他滿腦子就是學到的那些動人的曲面,那些複雜精巧的工件,那些曾經讓他沉迷的技術力量。

陶經緯興高采烈的上任了,趙澤勇給了他一個摩托廠總工程師的職責,負責解決出現的各種技術難題。但是這是一條成熟的生產線,估計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難題,反倒是陶經緯是抱着學習的態度去的,他覺得這條摩托生產線很值得借鑑和推廣。

在美國的時候,陶經緯參觀過福特的流水線生產,當時以爲神蹟,覺得那就是未來工業的生產方式,看到了摩托廠的生產方法後,覺得某些地方比福特工廠更加合理。陶經緯不知道的是,這是一條來自後世,建自五十年代,經過了將近三十年的持續生產和改進,早已經完美無缺了。相比美國一十年代的生產技術,確實不是一個層次的。

安排好陶經緯後,趙澤勇開始準備福爾貝克參觀自己軍隊的事情了。趙澤勇當然不可能因爲福爾貝克這個德國將軍的考察,就專門的把軍隊從各個駐地拉過來,但是此時昆明恰好有一隻可以參觀的部隊,講武堂學生軍。

講武堂的學生本來是被楊蓁和金漢鼎搶走了,而時間又沒到招收學生的時候,自從趙澤勇當了省長以後,整個雲南大搞教育,所有適齡兒童通通都送到了學校,爲此甚至還動用了軍隊,歷史上動用暴力逼迫家長送孩子上學的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德國,家長如果不讓孩子上學,警察會對其罰款,另一個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警察就站在教室後面監督學生上課,而警察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大街上抓逃學的學生,現在又多了一個趙澤勇治下的雲南,趙澤勇很驕傲,覺得將來這肯定會是一段佳話。

現在各個中小學都是正常的學期,不能打斷,但是還有另一波人需要受到軍事教育,卻不在學校上學,那就是趙澤勇手下的滇軍軍官。

此時連級以上的軍官都被趙澤勇送進了講武堂,接受正規的軍事教學呢。這些軍官有的是胡萬在的時候招收的一批學生,學習能力強的破格提拔到了連級,經過剿匪也算有了些軍事經驗,另一批則是一路摸爬滾打上來的士兵,他們從保安團時代開始,經歷護國、護法兩場大戰的洗禮,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其中有一部分願意學習,也較爲聰明,在軍中識字後,也得到了提拔。

不管是那種構成,這批人絕對都是軍中的驕子,讓他們來接受福爾貝克的參觀,相信不會給中國軍隊丟臉。總的來說,趙澤勇這個宅男是一個好面子的,他可不想讓自己打造的軍隊在德國軍官面前露怯,哪怕這是一個德國將軍,也絕對不能讓他看出自己軍隊不好的一面來。

於是趙澤勇處理完陶經緯的事情後,立刻就通知了講武堂校方,讓校方連夜組織這批學員,進行一些簡單的排練,然後等着第二天福爾貝克的參觀了。

第200節 五個月第38節 張澈第25節 刺殺案第128節 擴軍計劃第211節 新的國家形態(1)第63節 把精英教育進行到底第4節 過牆梯第85節 改組訓練營第42節 發現海盜第15節 署理蒙自第9節 藥廠保安隊第231節 絕境第201節 緬甸的掙扎第82節 湖南伢子第90節 美國顧問團第132節 無助的英國步兵第92節 廉價承攬合同第96節 中糧公司第159節 總攻準備第197節 緬甸變局第104節 軍事調整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210節 軍閥戰爭第54節 烈馬奔騰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236節 山本五十六(中)第234節 廣島海戰一百四十三節 英國人的異動第6節 連青黴素廠也要建?第70節 胡萬整軍第136節 應對措施第193節 四聲嘆息第165節 意大利救援軍第75節 選舉出官科舉出吏第57節 福特拯救者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36節 一份探勘報告第141節 馮玉祥的機遇第8節 青黴素建廠第19節 錢臣謀局第166節 李宗仁北上第59節 紡織業先行第5節 青黴素第81節 北伐路線第18節 護法戰爭結束第10節 朱老總第69節 農業資本萌芽第153節 轟炸第4節 過牆梯第35節 徐聞戰事第205節 蔣價石下野第26節 旅歐見聞第86節 心理學家第151節 奇襲第158節 衝鋒,全面突擊第45節 跳彈第146節 就是要蠻幹第153節 轟炸第35節 三分雲南第26節 旅歐見聞第166節 李宗仁北上第170節 無恥的英國第147節 全面進攻第88節 他又跑了第68節 立憲大計第144節 目標顯露第34節 聯合艦隊第39節 海盜?海軍?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48節 被坑了第62節 我怕吃苦第11節 成都之戰第77節 要發戰爭財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43節 起伏第26節 辦報第119節 獵殺英艦(1)第23節 事情大發了第98節 王崇陽的算計第73節 襲營第80節 出川第91節 馬幫傳奇第84節 這不是賭第55節 我們都是混蛋第17節 蒙自道尹第82節 湖南伢子第37節 雲南省長第51節 胡萬的乾兒子第89節 貴州請願第62節 我怕吃苦第134節 收回特權第235節 登高必跌重第99節 廣西龍頭第48節 被坑了第49節 省長很忙第95節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84節 這不是賭第64節 全民習武
第200節 五個月第38節 張澈第25節 刺殺案第128節 擴軍計劃第211節 新的國家形態(1)第63節 把精英教育進行到底第4節 過牆梯第85節 改組訓練營第42節 發現海盜第15節 署理蒙自第9節 藥廠保安隊第231節 絕境第201節 緬甸的掙扎第82節 湖南伢子第90節 美國顧問團第132節 無助的英國步兵第92節 廉價承攬合同第96節 中糧公司第159節 總攻準備第197節 緬甸變局第104節 軍事調整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210節 軍閥戰爭第54節 烈馬奔騰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236節 山本五十六(中)第234節 廣島海戰一百四十三節 英國人的異動第6節 連青黴素廠也要建?第70節 胡萬整軍第136節 應對措施第193節 四聲嘆息第165節 意大利救援軍第75節 選舉出官科舉出吏第57節 福特拯救者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36節 一份探勘報告第141節 馮玉祥的機遇第8節 青黴素建廠第19節 錢臣謀局第166節 李宗仁北上第59節 紡織業先行第5節 青黴素第81節 北伐路線第18節 護法戰爭結束第10節 朱老總第69節 農業資本萌芽第153節 轟炸第4節 過牆梯第35節 徐聞戰事第205節 蔣價石下野第26節 旅歐見聞第86節 心理學家第151節 奇襲第158節 衝鋒,全面突擊第45節 跳彈第146節 就是要蠻幹第153節 轟炸第35節 三分雲南第26節 旅歐見聞第166節 李宗仁北上第170節 無恥的英國第147節 全面進攻第88節 他又跑了第68節 立憲大計第144節 目標顯露第34節 聯合艦隊第39節 海盜?海軍?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48節 被坑了第62節 我怕吃苦第11節 成都之戰第77節 要發戰爭財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43節 起伏第26節 辦報第119節 獵殺英艦(1)第23節 事情大發了第98節 王崇陽的算計第73節 襲營第80節 出川第91節 馬幫傳奇第84節 這不是賭第55節 我們都是混蛋第17節 蒙自道尹第82節 湖南伢子第37節 雲南省長第51節 胡萬的乾兒子第89節 貴州請願第62節 我怕吃苦第134節 收回特權第235節 登高必跌重第99節 廣西龍頭第48節 被坑了第49節 省長很忙第95節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84節 這不是賭第64節 全民習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