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青黴素建廠

餘額不足

再次如意收到貨物的皮埃爾心裡踏實了,趙澤勇則驚喜了,沒想到皮埃爾這傢伙主動提價,而法國軍方竟然答應了,難道說這時代法國人才是人傻錢多的主兒。

接着趙澤勇露出自己想在蒙自建立一家青黴素廠的打算,皮埃爾更是激動的大包大攬,表示廠子選址什麼的自己包了。

不但是選址,甚至連各種手續都頃刻間辦理好了。不由得讓人感慨法國人在雲南的能量,中法戰爭後,雲南基本上就淪落到了法國勢力範圍的命運,儘管比殖民地好一點,可是法國人在雲南可是有大量的特權的,同樣他們在這裡也大肆經營,早已經根深蒂固了,尤其是在蒙自這個對外窗口,法國領事的話,沒準還比雲南督軍好使呢。

皮埃爾急着要貨,於是選擇的廠址是現成的,過去是一家德國洋行的大型礦石倉庫,位於蒙自縣城南門附近。戰爭爆發後,法國人利用關係,將其凍結了,其實跟沒收沒什麼兩樣,於是很容易的,德國礦石倉庫,掛上了興華製藥公司的名字。

興華是趙澤勇起的名字,不僅只有藥品公司,連種子公司也掛名興華了,由於種子公司還沒投產,也因爲趙澤勇跟政府沒什麼關係,所以一直都沒有正式成立,更沒有在政府備案,現在好了,藉着皮埃爾的東風,興華種子公司的手續也很容易辦下來了。讓人不爽的是,這兩家公司竟然掛的是法資的牌子,雖然趙澤勇有些牴觸,不過皮埃爾解釋說掛上法資,不會受到當地政府的刁難,而且他保證法國領事會保護好趙澤勇的產業的,於是趙澤勇就忍了,法資就法資吧,只要能掙錢就好。

朱子清那邊的設備也聯繫好了,一整套完整的設備。

不過當趙澤勇接收了設備後卻傻眼了,這是一套老舊的設備,藥廠前幾年淘汰下來封存的設備。這設備還是五六十年代的,非常簡陋,不過倒也符合趙澤勇的要求,因爲民國也不可能用太現代的東西,什麼自動化控制之類的反而不合適,這套老設備就很好。

但是這套設備生產的青黴素是顆粒是粉狀,還要進行進一步的包裝纔是成藥。要是放到現代當然不算難了,包裝設備很容易找到,大不了花些錢買一套就是,可是現在是民國,民國有包裝現代藥品的設備嗎?而且就算是有設備,那些材料哪裡去找,膠囊,民國有嗎?

沒辦法,只能告訴皮埃爾,自己只能生產顆粒藥品,問他法軍接不接受這種形式的藥物。結果皮埃爾哈哈大笑,說是小事一樁,膠囊製造技術就是法國人發明的,而且已經發明瞭幾十年,他立刻就給國內發報,要求進口一套膠囊設備,至於原來,既然民國時期,法國人都能製造膠囊了,原料自然是存在的。趙澤勇是大舒了一口氣,果然是西方列強了,膠囊這麼現代的東西竟然早都發明出來了。

萬事俱備。

趙澤勇再次行動起來,這次闊氣了,出售了一批黃金後,趙澤勇手上擁有了五百多萬人民幣,大方的買了一輛重卡,將設備一口氣運到了民國,接着把卡車開回了機械廠後院。

安裝機械、裝修工廠等事情,皮埃爾也沒太讓趙澤勇操心,皮埃爾找來了幾個法國工程師,他們按照趙澤勇提出的要求,認真的將倉庫改造成了一個車間。接着是安裝儀器,試生產。

膠囊設備一時還到不了貨,不過青黴素也不是一時能生產出來的。

設備倒是簡單,幾套大型的黴菌繁殖器皿,還有就是乾燥設備,分離設備等。最重要的其實是菌種,不過這些朱子清也給趙澤勇弄來了,在一個是缺人,人朱子清也有辦法找來,但問題是趙澤勇不能把人帶到民國了,一切活的物體都是無法通過穿梭門的。人,得靠皮埃爾,他倒是不負衆望,從上海,甚至是越南招募了一批法國技術人員,其中一個還是在越南西貢一個大學教中學生物的教師,聽說還是個牧師。

這倒不是皮埃爾的能量,而是法國軍方的能量,現在是戰爭時期,軍方的要求,法國政府是想方設法的滿足,軍方一個請求過去,殖民帝國法國立刻發動起了自己在遠東的能量,配備幾個人員還不是小菜一碟。

趙澤勇見到這些法國技術人員後,已經是一個月後,第一批黴菌已經培養出來了,由於是老舊的設備,因此培養黴菌使用的是糧食,用的玉米漿。如果是現代化的生物技術,用細菌來生產,趙澤勇或許會感到更難辦。

法國人提供的人員素質很高,多數都對生物技術十分了解,倒是讓趙澤勇少了一番解釋。其實趙澤勇自己也是半吊子,只是從樹上了解到了原理,操作還是靠着朱子清提供的一整套操作工藝才終於成功培養出了第一批黴菌。

法國人工作熱情也很高,不過趙澤勇卻是留了個心眼,因爲法國人太過關心自己的生產工藝了,這是起了司馬昭之心啊,想盜竊還是山寨。

趙澤勇乾脆將法國人全都打發到了分離和包裝車間,培養室則是自己跟一批從昆明招募來的年輕學生來操作,這些學生都是蒙自籍學生,又受過西式教育,自己既放心,也容易培訓。不過這些學生,雖然在學校裡也瞭解過細菌是什麼東西,可只限於瞭解,根本不能跟那些法國技術人員相比。所以呢,在培養出第一罐黴菌後,接連壞掉了兩培養皿。總算是在法國設備到來前,趙澤勇和這批學生培養出了第四罐黴菌後,趙澤勇纔算放心下來,技術人員總算是培養出了一批了。

法國人運來設備花費了兩個月,接着又用了半個月安裝這批設備,等一批成品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三個月後了,皮埃爾異常激動,第一批產品下線的時候,他請來大批的各國記者,宣稱法國人已經掌握了戰勝死亡的武器,法軍必勝。

不經意間,興華藥廠通過報紙,竟然傳遍了全世界。幾乎每個國家都知道了,在中國有一個能生產神奇的抗菌藥物的公司,怎麼是中國,竟然是中國!

第227節 捷報(2)第104節 軍事調整第232節 突圍第142節 大戰爆發第38節 張澈第112節 武漢大戰第132節 無助的英國步兵第191節 意大利棄子第37節 雲南省長第10節 朱老總第210節 軍閥戰爭第104節 軍事調整第225節 偷襲日本(2)第21節 阿比朵兒傳奇第17節 蒙自道尹第226節 捷報(1)第66節 一個時代第19節 錢臣謀局第221節 孫科投降第83節 入國黨第83節 明暗兩第22節 諾貝爾獎第18節 護法戰爭結束第62節 移風易俗第8節 平川第93節 十艘航母第41節 剿匪第96節 被配角了第3節 時空倒爺第17節 蒙自道尹第222節 我不是阿斗第160節 巴雷特第20節 遇刺第208節 鬱悶的蔣價石第62節 移風易俗第169節 意大利人來了第59節 廣西自治第165節 意大利救援軍第70節 爭地第234節 廣島海戰第45節 跳彈第93節 十艘航母第98節 龍頭計劃第36節 打造中國瑞士第43節 起伏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192節 我們不能投降兩次次第77節 工業發展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48節 檢查第2節 民國蒙自第53節 身兼兩職第43節 起伏第117節 追殺英國軍艦第105節 湖南的自治第85節 改組訓練營第24節 反帝運動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26節 旅歐見聞第53節 中國式的中國兵第89節 貴州請願第19節 洋人求見第234節 廣島海戰第56節 休假也不能閒着第216節 火箭炮第94節 商議第71節 第一親信第105節 湖南的自治第36節 打造中國瑞士第221節 孫科投降第66節 一個時代第85節 改組訓練營第111節 西線突進第46節 囂張的海盜飛機第56節 鐵路超預算第81節 北伐路線第100節 處分第17節 新軍第81節 北伐路線第25節 刺殺案第79節 三大軍閥第92節 廉價承攬合同第150節 遭遇戰第70節 爭地第125節 屈原鎮慘案第224節 偷襲日本(1)第104節 軍事調整第95節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55節 建設欽州港第64節 姐姐美嗎第1節 十年積聚第81節 北伐路線第126節 半壁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62節 移風易俗第88節 昆明市井第15節 治理四川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
第227節 捷報(2)第104節 軍事調整第232節 突圍第142節 大戰爆發第38節 張澈第112節 武漢大戰第132節 無助的英國步兵第191節 意大利棄子第37節 雲南省長第10節 朱老總第210節 軍閥戰爭第104節 軍事調整第225節 偷襲日本(2)第21節 阿比朵兒傳奇第17節 蒙自道尹第226節 捷報(1)第66節 一個時代第19節 錢臣謀局第221節 孫科投降第83節 入國黨第83節 明暗兩第22節 諾貝爾獎第18節 護法戰爭結束第62節 移風易俗第8節 平川第93節 十艘航母第41節 剿匪第96節 被配角了第3節 時空倒爺第17節 蒙自道尹第222節 我不是阿斗第160節 巴雷特第20節 遇刺第208節 鬱悶的蔣價石第62節 移風易俗第169節 意大利人來了第59節 廣西自治第165節 意大利救援軍第70節 爭地第234節 廣島海戰第45節 跳彈第93節 十艘航母第98節 龍頭計劃第36節 打造中國瑞士第43節 起伏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192節 我們不能投降兩次次第77節 工業發展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48節 檢查第2節 民國蒙自第53節 身兼兩職第43節 起伏第117節 追殺英國軍艦第105節 湖南的自治第85節 改組訓練營第24節 反帝運動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26節 旅歐見聞第53節 中國式的中國兵第89節 貴州請願第19節 洋人求見第234節 廣島海戰第56節 休假也不能閒着第216節 火箭炮第94節 商議第71節 第一親信第105節 湖南的自治第36節 打造中國瑞士第221節 孫科投降第66節 一個時代第85節 改組訓練營第111節 西線突進第46節 囂張的海盜飛機第56節 鐵路超預算第81節 北伐路線第100節 處分第17節 新軍第81節 北伐路線第25節 刺殺案第79節 三大軍閥第92節 廉價承攬合同第150節 遭遇戰第70節 爭地第125節 屈原鎮慘案第224節 偷襲日本(1)第104節 軍事調整第95節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55節 建設欽州港第64節 姐姐美嗎第1節 十年積聚第81節 北伐路線第126節 半壁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62節 移風易俗第88節 昆明市井第15節 治理四川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